各國第一顆衛星都已墜毀,為什麼法國和中國第一顆衛星還在運行?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從1957年前蘇聯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上天以來,全世界總共向太空發射了7000多顆人造衛星,但不能否認的是,第一顆衛星總是被人關注的,但能被被直接說出來的國家中,除了能自行發射衛星的前五大,估計第六個英國和第七個歐空局還能被人記得,之後估計不太可能再記清楚前後了!

    而在這些衛星中,只有兩顆還在天上飛,一顆是1965年發射的老三法國的鑽石衛星,而另一顆則是中國在1970年發射的東方紅一號衛星!

    東方紅一號衛星幾個軼聞

    1965年,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五院副院長的錢學森向原國防科委提出制定中國人造衛星研究的651計劃,衛星被命名為東方紅一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技術負責人則是孫家棟。

    東方紅一號主要以試驗為主,因此其載荷在今天看來非常原始,主要任務是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層密度以及驗證衛星研製與測控技術,當然還有以20.009兆赫的頻率發射《東方紅》音樂,衛星設計壽命為20天(實際工作28天)。

    • 衛星考察代表團遭冷遇

    早在東方紅衛星研製之前的1958年10月,中國科學家組成「高空大氣物理代表團」到蘇聯考察,主要目的是考察衛星工作。結果到了之後到處看博物館,啥技術都沒有交流到!當時大家就明白,這種尖端科技也是老大哥辛辛苦苦研究出來的,哪能那麼輕易示人呢?

    • 衛星「超重」!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總重量比較有意思,原先制定的計劃是100千克,因為調查了各國的第一顆衛星之後,至少要比其他國家的要重一些,因此定的目標是100千克,但最後上天時卻達到了173千克,這個質量增加當然包含了設備與技術難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運載火箭實在讓其他國家嚇了一跳,這表示中國當時的火箭技術起點很高。

    • 為什麼東方紅的的衛星廣播連村口的大喇叭都能接收到?

    準確的說東方紅一號的播送頻率為20.009兆赫,那不是一般的收音機所能接收的,而且衛星工作在大橢圓軌道,近地時速度比較快,假如不是能跟蹤衛星的地面站天線,根本就接收不到這個信號,所以村口的大喇叭只是接收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轉播地面站的音樂,相信很多人都被騙了!

    • 東方紅一號的衛星連肉眼都能看到?

    東方紅一號衛星也就一米左右直徑,即使裝上了64面反射鏡也看不到,因為實際星等只有7等,但為了讓地面看到這顆衛星,特意設計了一個充氣反射面,當然這不是在衛星上,而是三級火箭上,分離時三級火箭距離衛星並不遠,所以當時激動人心的那個光點,只是那個大氣球,是不是有種被欺騙了的感覺!其實當時那個看到衛星的震撼是難以言表的,所以根本就沒有人在意!

    為什麼早已失去聯繫的東方紅一號,還能在天上飛?

    東方紅一號的衛星軌道參數現在都還能查到,它仍然在宇宙中飛行,而且還將飛行數百至上千年,所以在各位能讀到本文的朋友們,在你們離開之前,東方紅一號是不會掉下來的!這有幾個原因:

    • 衛星在太空中運行阻力很小

    • 衛星在軌道上運行不需要測控

    • 軌道設計合理的條件下,可以存軌很久

    東方紅一號的軌道高度是一個大橢圓,遠地點2033 km,近地點429 km,這個軌道空氣阻力比國際空間站的400千米圓形軌道小多了,因為大部分時都是中軌道運行!

    東方紅一號選的是球體自旋穩定,所以從理論上看,它的姿態不會失控,不會翻滾,不像現代通訊衛星需要有個拋物面天線對著地面站,還有巨大的太陽能電池受到光壓和太陽風影響,所以從理論上來看,它無需接收指令也能保持正常姿態,但其實東方紅髮射上天的那天開始,它就沒法控制了,因為它沒有姿態發動機!

    赤道靜止軌道上的衛星,比如一顆1噸的衛星大約需要6155600年才能進入大氣層,所以假如有個超級文明在南方古猿時代向太空發射了靜止軌道衛星,那麼到現在它還會在天上飛,所以那些夢想有亞特蘭蒂斯和大西國超級文明的朋友們,夢想破滅了!

    法國第一顆衛星數據

    比較有意思的是法國的第一顆衛星「鑽石」,也還在飛,它的也是大橢圓軌道,估計還能陪著東方紅一號飛很久!

    東方紅一號已經成為太空垃圾

    東方紅一號設計壽命20天,實際工作28天,所以在軌28天後,它已經成為太空垃圾,其實現代衛星都沒有重返大氣層自毀的能力(除了返回式衛星以外),部分空間站和飛船因為體積巨大,會在稀薄大氣阻力下重返大氣層或者可控進入大氣層,比如天宮一號就在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組件在大氣層中燒毀!

    留尼旺島上拍攝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

    通訊衛星則在失控或者燃料耗盡、失去控制後同樣成為太空垃圾,它們受到太陽風和光壓,軌道會逐漸降低,過程中可能會與正常在軌的太空飛行器相撞,2009年2月10日上午11時55分,美國銥星33與俄羅斯已報廢的宇宙-2251衛星在西伯利亞上空發生相撞,這是首次衛星相撞事故!

    不過東方紅一號衛星所在軌道並不是非常熱鬧,而且它軌跡可預測,尚不足以對其他太空飛行器構成威脅,因此還還屬於「可預測拉空垃圾」,它的唯一價值是未來可能被回收而在博物館供人瞻仰,估計這一天在未來50年內即可實現!

相關焦點

  • 令西方拍案叫絕:各國第一顆衛星,為什麼只有東方紅一號能看到?
    其實各國發射的第一顆衛星中,除了東方紅一號外,還有法國的衛星也還在天上飛呢,不過東方紅一號有一點是任何國家的第一顆衛星做不到的,因為它能直接用肉眼看到!為什麼那麼多國家的第一顆衛星,就只有中國和法國的衛星還在飛?這一點也是讓大家非常驚奇的地方,這沒有燃料,為什麼它還能一直飛?其實送上太空的衛星,只要達到所在軌道的環繞速度,那麼它將一直環繞地球運行,不會再回到地球!因為太空沒有空氣阻力嘛!那麼為什麼蘇聯和美國還有日本的衛星都掉了呢?
  •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早已是「太空垃圾」,為什麼還不墜毀?
    引言:東方紅一號作為中國歷史上首顆人造衛星,在新中國成立後21年才被正式研發出來。毫無疑問東方紅一號的發射升空當時引起了全國的關注,還有許多歌謠記錄了這一盛事。如今已經過去了49年,它依然高懸太空。那麼它為什麼不墜毀呢?
  • 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設計壽命就20天,為什麼至今還在飛
    說起20世紀人類世界的巨大科技進步,和我們頭頂上的天空是分不開的。在20世紀初,人類發明了飛機,從此得以飛上天空,而到了20世紀中葉,人們再次取得了突破——衝出了大氣層。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從此開始了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之旅。
  •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為什麼至今仍沒有墜入大氣層?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意味著我們炎黃子孫千百年來的飛天夢終於從「嫦娥奔月」和「萬戶飛天」的傳說變成了現實。但自1970年成功發射後,東方紅一號已經在太空中運行了50年,而且將長期運行下去。那麼為什麼早已沒有了燃料(電池)的東方紅一號衛星還能一直繞著地球運行呢?  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 50年過去,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現在怎麼樣了,它如今在哪裡
    50年過去了,它依然在太空中獨自漂泊,但並不孤獨,從未遠離過我們的視野,在太空中它見證了我國航天事業由弱到強的光輝歷程,它就是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升空,今年4月24號是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50周年。
  •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人造地球衛星是指發射到繞地球軌道上作短期或長期運行的人造太空飛行器。其運動服從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其軌道一般是以地心為焦點的橢圓,特殊情況下是以地心為中心的圓。它離地面的高度根據用度而定,從幾百公裡到幾萬公裡不等,一般不低於200公裡。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並被送入軌道,人類從此進入了利用太空飛行器探索外層空間的新時代。
  • 特殊的衛星:我國何時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分為多少個種類?
    通信及廣播衛星、對地觀測衛星和導航定位衛星,都是開發相對於地面的高位置空間資源的太空飛行器,這類太空飛行器一般又稱為應用衛星。應用衛星是直接為國民經濟、軍事和文化教育等服務的人造衛星,是當今世界上發射最多、應用最廣泛的太空飛行器。
  • 11月26日:中國發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圖)
    它是第三國際領導下的各國革命青年的國際聯合組織。其領導機構是世界代表大會。1943年宣告解散。  1956年11月26日,第16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舉行。這是首次在歐、美兩洲以外的地區舉辦奧運會。蘇聯隊首次獲獎牌總數第一。  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3天後,按預定計劃返回地面。
  • 令美國震驚: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內幕
    大約半個世紀過去了,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壯舉早已垂青於史冊。  但是,幾乎沒有人會想到,當時的蘇聯政府其實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發射的那顆人造地球衛星是全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會讓「蘇聯」二字譽滿全球;它也沒有料到,那一次發射竟然會成為人類步入太空的第一步。
  • 設計壽命20天,「東方紅一號」衛星還能運行幾百年?西瓜視頻解析
    中國發射的首顆衛星,就是大名鼎鼎的「東方紅1號」。這顆衛星從1970年4月24日發射升空到現在2020年,依然還在地球軌道上運行,期間已經超過50年時間了,而且據專家介紹,「東方紅1號」還將在軌道上至少運行100年。
  • 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真正壽命僅20天,為何至今仍在運行?
    後來隨著各國科學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研製出了專門用於探索太空的太空飛行器,其中最為基礎的應該就是人造衛星了。而自從蘇聯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款人造衛星以後,中國也開始進入人造衛星的研製工作中。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是東方紅一號,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明明這款人造衛星的設計壽命只有20天,為何到了50年後的今天還在運行呢?
  • 衛星是什麼?有多少是圍繞地球轉的?人類何時發送了第一顆衛星?
    當然是衛星! 衛星是在太空中圍繞著另外一個物體旋轉的物體。一些衛星是大自然的產物,一些衛星是人造的。月亮就是一顆自然衛星,繞著地球旋轉。我們接下來深入討論一下人造衛星。例如,現在有一些衛星是繞著月亮旋轉的,也有一些是繞著太陽,或者其他星球,包括水星,金星,火星和土星。 前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伴侶1號。美國在四個月之後發射了其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1號。從那開始,已經有超過2500顆衛星發射至太空。你是否猜測過天空中會有那麼多衛星繞著地球不斷的旋轉?
  •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設計壽命只有20天,為什麼50年了還在運行
    現在我國與之前相比在世界上的地位是越來越重了,我國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從那個被欺負的弱者慢慢變成了別人不敢輕易欺負的強者,我們通過努力,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進步,特別是在科技方面。相信大家都知道衛星這個東西,今年我國就發射了最後一顆衛星,完成了其部署,接下來它們就將會為我們提供更好的服務了,那大家知道我國的第一顆衛星嗎?它就是東方紅一號,聽名字就知道是我國的,該衛星是在距今50年前發射的,這一成功讓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有這種能力的國家,該衛星與別的國家相比有三個特點。
  • 彈指五十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從此正式加入了「太空俱樂部」。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搭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從中國西北部的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1時48分,星箭分離,衛星進入預定軌道。21時50分,中國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聲音清晰宏亮。
  • 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在63年前的今天,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蘇聯的人造衛星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已經製成由蘇聯發射成功。運送衛星的火箭使衛星獲得了每秒八千公尺左右的必要的軌道速度。據計算,這個衛星在離地面900公裡的高空運行;它每轉一整周的時間是1小時35分鐘,它的運行軌道和赤道平面之間所形成的傾斜角是65度。人造衛星是一個球形體,直徑58公分,重83.6公斤。內裝兩部不斷放射無線電信號的無線電發報機。其頻率分別為20.005和40.002兆赫(波長分別為15和7.5公尺左右)。
  • 還記得祖國的第一顆衛星嗎?將中國拉回聯合國,在太空播放東方紅
    118天後,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了美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和競爭,就此拉開了帷幕。 太空競爭,由此在人類居住的這個小小星球上,全面拉開了帷幕。
  •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用什麼運載火箭發射的?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微信公眾號ID:space-more 1970年4月25日凌晨,新華社向全世界發表新聞公報: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原本壽命僅20天,為何現在仍在飛
    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通過不斷改進和創新的交通工具,讓整個世界可以更加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從最初的馬車,到如今的高鐵飛機,相比於傳統的交通方式而言,如今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加上一代代科學巨匠的論證,人類知道了我們所處的地球只是龐大星河中的滄海一粟。人類開始思考,我們要怎麼才能和浩瀚的太空進行交流呢?於是衛星就出現了,它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去了解這個世界。
  • 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 ASO-S 將在 2022 年發射
    IT之家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宣布,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明年發射。 2018 年,備受矚目的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升空,它以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對太陽進行觀測,並已經獲取一定的成果。在這場太陽的探索之旅中,我國在太陽探測衛星方面一直缺席,直到 ASO-S 的出現!
  • 往年今日: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往年今日: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2020-04-24 0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