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曉亮:在一粒沙子上打個結

2020-12-05 清華大學新聞網

祁曉亮:在一粒沙子上打個結

學生記者 潘正道

圖為祁曉亮做學術報告。記者 郭海軍 攝

  祁曉亮,遼寧人。1999年,年僅16歲的他以遼寧理科狀元身份考入清華物理系。

  2003年本科畢業後,祁曉亮師從清華高等研究中心翁徵宇教授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到美國史丹福大學物理系張守晟教授處做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為凝聚態物理中的拓撲現象和量子糾纏問題,在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拓撲絕緣體及相關領域做出一系列原創性工作。在Science、Nature Physics、PRL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多篇,已被引用300多次。

  2009年 ,世界各大名校紛紛向這顆物理學新星拋出橄欖枝。最後,年僅26歲的祁曉亮選擇到史丹福大學物理系任助理教授,成為史丹福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助理教授之一。

  清華培養出的博士畢業不久即走在某個領域的世界前沿並獲世界頂尖名校教職,這在十幾年前還是不敢想像的。「我的學術成就,離不開清華的基科班和高研院對我的培養」,祁曉亮頗有感觸地說。據祁回憶,他念本科時,清華「基科班」這一全新的培養模式剛剛施行。「課程設置十分特別,給了學生很多自由,尤其是大三的討論課研究,讓我們提前接觸科研,這對後來的研究工作十分有益」。

  祁曉亮在大三選擇了進入高研院進行科研訓練。「我驚異於高研院純粹的研究氛圍,可以讓人完全沉下心來。」本科畢業時,祁曉亮沒有選擇出國,而是留在高研院讀博。「在我看來,那時高研院的師資和研究水平,已經是世界一流的了」。祁曉亮還說,那時的高研院經常會給學生創造各種機會,比如那會兒翁徵宇老師會讓我們與世界頂尖大學的訪問學者通過各種方式溝通交流。 「高研院創造了一流的、獨特的學習和科研環境,我們是非常幸運的一代學生」,祁曉亮在報告的裡這樣講到。

  回憶自己的求學和科研之路,祁曉亮念念不忘恩師情。「說起來,我是張首晟老師的學生,而張老師又是楊振寧先生的學生」。祁曉亮十分真切地表達了對老師們的感恩之情。我時刻不忘楊先生的一句話:「最基本的一定是最重要的」「楊先生時刻把數學的美與物理的美聯繫起來,從最本質的數學規律出發去探究自然,這是他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思想,這個思想直到現在依然時刻指引著我們的研究工作」。其實,早在祁曉亮還是一名大三的本科生時,就曾組織過班級同學與楊先生的座談會。後來,祁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形容座談會的感受:「聽出了物理學大師的智慧,聽出了長輩對學生的關懷,更聽出了楊先生對中華民族的一顆拳拳之心」。 高研院的蓬勃發展、學術的一脈相承,讓老中青師徒三代齊聚清華,共敘今夕。

  研討會上,祁曉亮的學術報告別出心裁地以「To make a knot in a grain of sand」(在一粒沙子上打個結)為題,頗有深意。他解釋說,這裡「a gain of sand」借用了威廉·布萊克《從一顆沙子看世界》中的詩句「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寓意科學的精妙常隱匿於簡單和平凡之中;同時在沙子上「打結」也恰好比喻其研究的拓撲絕緣體的奇妙性質——沙子本是絕緣體,但在其表面「打個結」(電子自旋軌道的耦合作用),就可以從表面通過電流,從而使拓撲絕緣體具有十分特別的性能,可能在未來的電子技術發展得到重要應用。

(清華新聞網7月5日電)  

編輯:襄 樺

 

相關焦點

  • 太陽是不是算銀河系內的一粒沙子?其實不會,至少也得是鵝卵石!
    太陽在銀河系內是不是就像一粒沙子?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主宰,不僅是它佔有整個太陽系99.86%的質量,而是它那光和熱照亮了整個太陽系,也許在其他星球上太陽不過是一顆能發光的球球而已,但在地球上卻是無數生命的哺育者,對於人類來說,太陽幾乎包含著一切!
  • 一粒沙子以光速擊中地球會有什麼後果?
    一粒沙子看起來十分不起眼,普通沙子的直徑僅為0.9毫米,其質量只有如果一粒沙子以光速擊中地球,結果會怎樣呢? 事實上,沙子撞擊地球的事件十分普遍,每天都在上演。太空中遍布著大量與沙子差不多大小的巖石微粒,它們會被地球的引力吸引過來,與地球發生相撞。
  • 一粒沙子以光速擊中地球會有什麼後果?
    一粒沙子看起來十分不起眼,普通沙子的直徑僅為0.9毫米,其質量只有1毫克。如果一粒沙子以光速擊中地球,結果會怎樣呢?如果地球沒有大氣層,一粒沙子撞上地球會造成多大的破壞呢?考慮一粒沙子從相對於地球靜止開始落向地球,那麼,它的引力勢能會全部轉變為動能:
  • 銀河系就是一粒沙子
    銀河系就是一粒沙子宇宙的大小究竟是個什麼概念?銀河系甚至連一粒沙子都不及。在廣闊的宇宙中有許多未知的存在,它由無數行星組成,我們無法知道它有多大。據說宇宙也被稱為平行宇宙,可能還有其他的宇宙。現在人們對宇宙起源的定義基本上是由宇宙膨脹引起的大爆炸宇宙學決定的。可觀察的宇宙是宇宙的球形區域,包括目前從地球上觀察到的所有物質。
  • 英文詩欣賞:A Grain of Sand(一粒沙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英文詩欣賞:A Grain of Sand(一粒沙子) 2011-10-10 16:29 來源:中國教育文摘 作者:
  • 假設宇宙是一粒沙子,那麼沙漠是什麼?
    假如宇宙是一粒沙子,沙漠無疑就是平行宇宙(又稱多元宇宙、多重宇宙),當然平行宇宙比沙漠複雜太多。一顆沙子非常渺小,地球上隨處可見,在沙漠中更是數不勝數。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有物理學家研究量子力學時,在實驗室做了個量子實驗,他發現每次觀察同一個量子時,量子的狀態都不一樣。但世界都是由量子構成的,既然量子狀態都不會相同,那麼宇宙也可能有不止一個,很可能有無數個,就像沙漠之沙,而我們的宇宙只是其中之一。
  • 如果亞光速飛船碰到一粒沙子會報廢嗎?
    其次,如果亞光速飛船在太空中飛行時直接撞上一粒沙子,這完全有可會導致飛船報廢,甚至完全摧毀飛船,結果取決於飛船的速度有多接近光速。如果兩個物體的相對速度很快,當它們碰撞時,將會面臨巨大的動能。正因為如此,儘管在太空中飛行的太空垃圾很小,但它們相對於某些太空飛行器的相對速度極快,一旦發生碰撞,將會造成嚴重的破壞,所以太空垃圾對太空飛行器存在著相當大的威脅。
  • 光速飛行中的飛船,假如撞上一粒沙子飛船會「報廢」嗎?
    在導演與編劇強大的想像力下,他們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個瑰麗的世界。有些關於未來的科幻片,像星際穿越,人類在未來可以在星際之間來回穿梭,還可以回到過去,甚至看到未來。當人類能夠追上發射到其他地方的那束光時,人類就能知道那個時候的信息。所有的這一切聽起來似乎都非常地令人激動。但是,我們現在確實是還沒有能力達到光速。
  • 一粒沙子如果被放大1億倍,能得到一個宇宙嗎?答案太奇妙!
    文/行走天涯一粒沙子如果被放大1億倍,能得到一個宇宙嗎?答案太奇妙!什麼是微觀世界?當地球上的每一種事物,都被放大細緻化的時候,人類就能夠從另外一個角度感知生命的奇特之處,以及地球上從未展現出的一幕,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前進,人類愈發想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探索宇宙,探索未來,於是就開始逐步的研究起了微觀世界!
  • 《寶貝,為你讀詩》公益活動李開復朗誦《一粒沙子》
    ­  驚蟄時節,著名天使投資人李開復首次上演詩歌朗誦新年首秀,在《寶貝,為你讀詩》公益活動中,以一首兒童詩歌《一粒沙子》溫暖了孩子的心靈。李開復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談論孩子教育的話題,他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乖,而是希望他們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並鼓勵孩子在成功和挑戰中學習成長。
  • 李開復詩歌朗誦首秀:《一粒沙子》溫暖天下孩子心
    李開復詩歌朗誦首秀:《一粒沙子》溫暖天下孩子心 2018-03-06 16:09:2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如果一粒細小的沙子以光速向地球撞擊的話會給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蒙上神秘色彩的宇宙看似平靜,其中卻隱藏著各種殺機。就拿宇宙中「無所不入」的黑洞來說,它可是所有物質的天敵,只要在它的附近經過的物質,就無一生還,被吞噬得乾乾淨淨連渣都不剩!這正是宇宙的可怕之處。那麼如果一粒細小的沙子以光速向地球撞擊的話,會給地球造成什麼影響?地球的後果是什麼?
  • 如果飛船達到光速行駛,撞上一粒沙子,或許飛船會瞬間報廢!
    光速是目前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傳播的速度可以達到30萬千米每秒,我們無法想像這是一個什麼概念科學家給出了解答,別說宇宙中的小行星了,就算是碰上一顆沙子,就足以讓整個飛船毀滅了,這到底是怎回事呢?科學家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把一粒沙子放大1億倍,從微觀和宏觀理論看能否成為一個宇宙?
    現在科學研究的方向有兩個,一個是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人類所有的科學家發現無論是從宏觀還是微觀研究得出的科學的最終答案是一致,正如宇宙是從一個質點誕生的,所以微觀和宏觀是關聯,宇宙是一個很大的空間,而我們只佔據了宇宙空間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我們身上是有空間的,粒子也是有空間的,不僅有人問道把一粒沙子放大
  • 如果一粒沙子足夠堅硬,以光速撞擊地球,地球會發生什麼?
    由於物體的力量,是根據物體運行的速度來決定,也就是說,相同重量的物體,如果運行的速度有所不同,它的力量就會存在很大差異,雖說地球上的任何物體都無法以光的速度運行,即便如此,人們仍然好奇,如果一粒沙子足夠堅硬,並以光速撞擊地球,地球會發生什麼?其實,「沙子」撞擊地球的事件每天都在發生,這是因為宇宙中,存在著數不清的隕石微粒,它們的運動軌道飄忽不定,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會被強行拉入地球。
  • 清華校友祁曉亮獲2016年物理學新視野獎
    清華校友祁曉亮獲2016年物理學新視野獎  清華新聞網11月10日電(通訊員 田 陽) 11月8日, 2016年「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S)頒獎儀式在美國加州聖何塞舉行。此次頒發的獎項有基礎物理、生命科學和數學三大突破獎,數學和物理兩項新視野獎,以及新設立的青年挑戰突破獎。
  • 如果地球是一粒沙子,那麼,與之相比的宇宙又有多大呢?
    假設地球是一粒稍大一點兒的沙子,直徑大概1.27毫米。給出的數值範圍是10的10次方或者是100億比1。通過這種方法計算相當的簡單。都在這個數值範圍內:到月亮的距離:40毫米,大概16英寸。到太陽的距離(一個原子單位):15米或者50英尺。
  • 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產生什麼後果?科學家:百年後「再見」
    文/行走天涯一粒沙子以光速撞擊地球會產生什麼後果?倘若未來人類實現將火星變成人類的第二家園,人類想要移居到火星上也是分分鐘就能完成的事情,甚至火星就像地球的後花園一樣,乘車就能買票到達。但是光速哪裡能那麼輕易就能打得到呢?至少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的速度都無法達到光速,且質量越大的物體速度越緩慢。但質量越大的物體的慣性會越大。倘若往太空中開槍,這顆子彈的速度能夠達到光速。
  • 10個你不知道的冷知識,一粒1600萬度的沙子可烤死150公裡內的人
    太陽核心溫度高達1600萬攝氏度如果一粒沙子有這麼高的溫度,周圍150公裡之內的人都會被烤死。當然是地球上的樹木多了,銀河系的恆星大約在1000億到4000億顆,地球上的樹木估計約30400億棵。男人每秒鐘會生產1000個精子,每天約 8600萬個如果這些精子都能成長為一個人,一個男人不到100天,就能締造整個世界。
  • 如何不讓沙堆崩塌的最後一粒沙降臨?
    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去玩堆沙子時,沙子可以一直往上堆起來,形成一定規模的小沙堆,直到最後一粒沙子後,看似突然,然而必然地會引起整個沙堆的「崩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有個叫巴克的物理學及系統科學家提出所謂「沙堆效應」,並由此發展出了系統科學理論中著名的「自組織臨界」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