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讓沙堆崩塌的最後一粒沙降臨?

2020-10-10 Eileen情緒教練

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去玩堆沙子時,沙子可以一直往上堆起來,形成一定規模的小沙堆,直到最後一粒沙子後,看似突然,然而必然地會引起整個沙堆的「崩潰」。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有個叫巴克的物理學及系統科學家提出所謂「沙堆效應」,並由此發展出了系統科學理論中著名的「自組織臨界」理論。


在研究中,巴克等開始堆沙實驗,同時藉助慢速錄像機和計算機精確地計算每在沙堆頂部落下一粒沙子會連帶多少沙子移動。發現初始時落下的沙子對整個沙堆影響很小。然而,當沙堆高到一定程度,落下一粒沙子可能導致整個沙堆發生細微移動。沙堆一旦達到某種「臨界」狀態,每粒沙子與其他沙粒就處於「一體性」接觸狀態,只要再有一粒沙子新落下去,都會產生一種「力波」;儘管微細,卻能貫穿沙堆整體,把碰撞依次傳遞給所有沙粒,導致沙堆發生整體的連鎖改變,或重新組合。到了後來,沙堆的結構將隨每粒新沙落下而變得脆弱,最終發生結構性失衡----坍塌。


簡單說:最後加上去的一粒沙子,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誘發了典型的整個沙堆的綜合效應。

讓沙堆崩塌的不是最後一粒沙,而是積累到了臨界點的一觸即發。


如果我們的身體像一個容器,日常的情緒就像一沙粒不斷的累積,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清理,終會讓這個容器滿溢甚至損壞。

因為一部手機讓孩子致命;因為一次降薪/裁員讓人選擇結束生命……所有的發生不是因為人們懦弱或者沒有責任心,而是沒有學會該怎樣和自己的情緒相處,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在我們過去的教育理念中,情緒往往是被忽視的,特別是負面情緒,許多人都認為是不好的,應該被摒棄,而所有的情緒都向自己敞開了一扇了解自己的門

也有人說,我們都明白要管理情緒的道理呀,可就是做不到,總是在情緒發生之後再來後悔,不應該有那樣的發生。

所以,從我的這段描述裡,大家可能都會發現,我們有時候就是在情緒的漩渦中無法自拔,想管理情緒—沒做到—產生自責(新的情緒)--對自己的否定。如果這是一個方程式,改變一個什麼變量,可以讓結果有所不同呢?走舊的路,怎樣可以到達新的目的地呢?

我們需要建立一種新的迴路,才能讓我們創造不同的結果。


建立怎樣的新的迴路呢?

01 覺察制約-- 化解幹擾—新的意象

(1) 覺察制約

如果你有留意自己的情緒,不難發現:讓你產生情緒,特別是負面情緒的事件大抵類似,也許事情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擔心他的未來,也許是因為同事的不配合擔心對績效的影響,也許是領導的批評讓你感覺沒有存在感……

張德芬老師曾說:「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你應對外在世界的方式,是基於你內在的認知,許多擔心、焦慮,都是由頭腦想像的,事情並沒有發生,都是你認為會發生,因此首先你得清楚你的情緒是什麼,你在擔心什麼?

(2)化解幹擾:

當你看到自己的那些情緒、那些擔心、那些認為,深呼吸,去連接自己的這些感受、想法、認為,感受它們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如果它們會說話,會告訴你什麼?去感受內心真正想被滿足的那些需求。

(3)新的意象:

從一次次的覺察、反思中,你會發現自己的模式,當再有類似情緒出現的時候,你會告訴自己,現在所有的發生,是在突破我的固有思維模式,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下一步做正確的事情會是什麼?

做一些什麼練習可以幫助自己建立新的迴路?


02 冥想:

每日進行30分鐘冥想,當你能夠有自己獨處的時間,在冥想過程中看見思緒飄過,不去評判它,繼續把意識帶回到自己的呼吸,跟隨冥想的帶領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沉寂。

03 事上練習:

堵車的時候、別人說了冒犯你的話的時候、再次遭遇到批評的時候……深呼吸,把意識帶回到自己的呼吸上,利用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共同作用,讓自己的情緒得到緩解,在一次一次的事情中讓自己可以處事不驚、更多的平和。

04 看到事情背後的正面動機:

任何人做任何事背後都有一個正向、積極的意圖,這個積極正向不一定是對你的,對他自己而言一定是積極、正向的,去感受他的積極正向意圖,以便於我更好的理解自己、理解他人。

當你把日常瑣事都用來做自己功課的練習,每一粒「沙」在發生時就得到了及時的清理,便沒有機會堆積成山,最後導致坍塌。

相關焦點

  •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哪裡?
    然後,他就開始往駱駝身上放稻草,他把所有的稻草都放了上去,就剩下了最後的一根稻草。駱駝依然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主人便把最後一根稻草隨便的扔到了駱駝身上。結果,駱駝就被這最後一根稻草壓死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引申出了一個常用的概念: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a camel's back.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女子把財物藏進沙堆卻找不到了,報警後發現在另一堆沙裡
    近日,福建泉州一女子報警稱家中失竊,女子表示,因為丈夫經常忘記鎖門,就把財物藏進二樓的沙堆防盜,第二天卻怎麼也找不見了,民警趕到後,發現屋內沒有攀爬和盜撬痕跡,提醒她會不會是藏在別的地方了,女子篤定就藏在這堆沙裡,還現場為民警演示了自己當時是怎樣藏的,並三次強調自己不會記錯位置
  • 人生要做就做一粒努力奮鬥的種子,不要做與沙為伍的金子
    不做與沙為伍的金子,要做破土而出的種子。我們被動的來到這個世界,一定要擁有一個主動的人生。「睡夢雖好容易醒」,「人生之夢在於行」。黎明穿窗而來,清晨站在窗外搖頭嘆息, 當我睜開睡眼,仿佛覺得黎明和清晨,在你一言他一語地將我當笑話看,看著慵懶躺在床上的我,回味昨夜的美夢,氣腦著好運,在這春風已暖好花漸開的時節,在這黎明清亮清晨清新的時間,還是不來向我降臨。人生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好像一片土地,播種著夢想,充滿著希望。
  • 銀河系只是超星系團中的一粒沙,天體只有更大,像人的眼睛!
    天外天,宇宙之外亦有宇宙,現在的很多跡象和觀測結果表明,天體沒有最大只有更大,地球對於這些天體而言,都只是一粒沙的存在,那麼人類能夠算做什麼,也可以說是一粒沙上細菌般的存在。無論生命體的外貌如何變化,眼睛是絕對不會發生變化的,大多數的生物包括已經滅亡的恐龍的眼睛都是圓的,所以很多人認為天體會不會只是一個更為巨大的生命體的一顆眼球。這樣的猜想和假設也著實讓人著迷,各位認為呢?
  • 點沙成土:科學還是魔術 環保「黑科技」的商業迷局
    (南方周末記者 楊凱奇/圖)(本文首發於2018年1月11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點沙成土:科學還是魔術 環保「黑科技」的商業迷局》)一項「沙漠變良田」技術引發各方關注,水成為最大的爭論。這場治沙項目背後,也有資本入局,其中有重慶IT名企、媒體人。
  • 範瑋琪陪兒子玩沙堆城堡,豪宅別墅曝光好幾層樓,庭院就像遊樂場
    範瑋琪陪兒子玩沙堆城堡,豪宅別墅好幾層樓,庭院就像遊樂場7月19日,陳建州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分享愛妻和雙胞胎兒子的親子時光,在視頻當中,範瑋琪帶著兩個人用沙子堆城堡,小朋友乖巧地在媽媽的指導下耐心"創作",一家人其樂融融看起來好不溫馨。
  • 大班科學活動:玩沙
    我園地處農村,沙堆、沙灘隨處可見,幼兒隨時都能利用簡單的工具玩沙,因此設計本活動,意在達到兩個目的:提高幼兒的玩沙技能,培養他們對自然物和科學現象的興趣;讓幼兒充分感受大自然帶給自己的快樂,促進其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   活動目標   1.感知沙子的特性,說出幹沙與溼沙的不同,初步了解沙與建築物的關係。
  • "瘋狂"的海沙
    今天,當大連人抓起一把海沙,每一粒都在陽光下閃耀著迭代的生命和地球的故事——那些人類還沒有出現時的古老故事。 幾千年前就被古人取來計時,這也許便是沙的宿命,它既成於時間經久的撕扯打磨,又標刻著每一寸光陰的緩慢流逝,時刻提醒著世人思考:如果生命只是一指流沙,我們又該怎樣留住那最美的一顆沙礫呢?
  • 這叫芒市堆沙節
    與其他地區的堆沙節不同,更加豐富有趣、有愛和原生態,只要從頭到尾體驗過的人,都會被這個特別的節日所感染。看那些滿頭銀絲的老人孩子玩著沙子那純真的笑容,我實在想不出還有哪個節日比它更樸實無華和充滿童心,這世界,似乎從未老去!
  • 最後一個完整的北極冰架崩塌
    圖片:美國宇航局2014年3月25日拍攝的加拿大北極埃爾斯米爾島的尤裡卡灣照片研究人員最近表示,加拿大北極地區最後一個完整的冰架在7月底的兩天內崩塌,面積減少了40%以上。埃爾斯米爾島的冰架崩塌也意味著北半球最後一個已知的epishelf湖的消失。這個湖的地理特徵是,淡水被冰架擋住,浮在海水上。當冰架坍塌時,包括測量通過冰架的水流的儀器在內的研究營地就消失了。「幸運的是,當這一切發生時,我們並沒有在冰架上,」渥太華卡爾頓大學的研究員德裡克·米勒在8月2日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說。今年夏天,埃爾斯米爾還失去了聖派屈克灣的兩個冰蓋。
  • 大班主題教案:好玩的沙
    意在讓幼兒在玩沙的過程中自然地了解沙的特性,通過自己主動探索,發現沙的許多有趣的現象和變化,同時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合作的溫馨,並且獲得豐富的生活經驗。   活動目標   1.調動各種感官,運用對比的方法,感知沙子的特性。   2.通過玩沙活動激發探究的興趣,體驗探索的快樂。   3.了解沙和人類的關係,增強環保意識。
  • 農村俗稱「沙牛」的蟲子,只會倒著走卻愛吃白蟻,80後把它當玩具
    不過,那個年代雖然吃的零食不多,但是孩子們因為運動量大,也比較開心,身體素質都是很好的。說起農村娃小時候的玩具,有一種蟲子就讓農夫印象特別的深刻。前幾天中秋節放假,帶女兒去在房子前面的沙堆上玩沙子,又見到了這種小蟲子,一下子就勾起了自己童年的美好記憶。
  • 電影《奪命來電》發終極海報 末日降臨危機四伏
    >劇照劇照劇照終極海報網易娛樂4月9日報導 由託德·威廉士執導,《2012》約翰·庫薩克、《復仇者聯盟》塞繆爾·傑克遜和《飢餓遊戲》伊莎貝拉·弗爾曼主演的災難恐怖電影《奪命來電》今日釋出終極海報,災難升級,危機四伏,人心崩塌
  • 趣知識;一粒沙中藏宇宙、黯淡藍點及「缸中之腦」悖論
    #趣知識#一,一粒沙子放大億倍1990年,旅行者1號於距地球64億公裡處最後一次回望母星,拍攝下這張照片。三,「缸中之腦」,人類如何證明自己不是活在電腦虛擬出來的世界?「假設一個人(你或他人),被神、科學家或超級智能施行了手術,大腦被放進一個盛有營養液能夠維持腦存活的缸中。腦神經被連接在計算機上,這臺計算機按照程序向腦傳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覺。
  • 沙堆裡篩出亞洲象巨骨(圖)
    作者: 趙穎來源:沙堆裡篩出亞洲象巨骨  本報訊(記者趙穎實習生常雪梅)「這肯定是大型動物的骨頭。」李先生手託一塊「大骨頭」說。
  • 曝榆林繞城幹道施工用風積沙替水洗沙 或影響質量
    榆林繞城快速幹道旁邊的沙堆上,有明顯的挖沙痕跡 記者高羽瓏 攝近日,有工人反映,榆林繞城快速幹道西段在施工過程中,用風積沙替代水洗沙,從而減少成本謀取更大利益。據工人們介紹,為避免引人注意,他們不得不在凌晨運輸沙子,所取的沙來自路旁的沙地。「風積沙含泥量大,不易凝固,工程恐存在質量問題。」
  • 般舟功德無量無邊,佛所說的般舟三昧功德只猶如恆河取一沙
    猶彼恆河取一沙。】「假令我今說功德」,假如說,我今天來說這個勝三昧的功德的話,「猶彼恆河取一沙」,我所說的不過是所有諸多功德裡邊的像恆河沙數功德裡邊,拿出一粒沙子的功德來給你講,只講這麼一丁點而已。其他的太多太多了,我沒法兒窮盡來給你講,我就是說上幾劫,也說不盡。我就是用佛之辯才、用佛之無窮之辯才來述說,亦不能盡,亦不可言說。【若能為他說三昧。水不能溺火不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