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蚊子叮咬?科學家從河馬身上得靈感,蚊子在皮膚上「滑倒」!
在夏天蚊蟲叮咬是一件讓人非常心煩的事,蚊子也是病毒傳播的一大途徑,為了解決蚊子給我們帶來的困擾,科學家也做出了不少實驗,但是取得的成果卻並不顯著。比如將蚊子的基因進行雜交之後,讓蚊子無法產生後代,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降低蚊蟲的數量最終讓蚊蟲在生物圈徹底消失。
在自然界當中每一個物種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蚊子的突然消失也可能會導致整個生態圈的紊亂,所以這樣的方式一直沒有取得明顯進展。蚊子的體型雖然非常小,但是傳播的疾病卻非常多,可以高達80多種,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等多種疾病就是通過它來進行傳播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蚊子卻只咬你,卻不去叮咬你的朋友,這種情況下你會認為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血型的因素,蚊蟲會分辨血型,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的,蚊子在選擇進食的過程中,考慮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人的體溫,溼度,汗液所產生的化學成分都是影響文字感應的原因。
在人類中,氣溫更高更喜歡出汗的人身上會分泌出一種獨特的味道,含有的胺基酸,胺類化合物會更多一些,這樣的人更容易吸引蚊子出現。正是因為如此,防止蚊蟲的方式就是通過氣味的改變,而對蚊子起到一定的驅趕作用,所以在夏季的時候有了花露水,風油精等一些味道比較刺鼻的東西出現。但是這些驅蚊類的產品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味道持續的時間非常有限,需要不間斷的噴花露水才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在日本就有人提出了一種新的驅趕蚊蟲的方式。聽起來非常的可笑,那就是讓蚊子無法直接站立在皮膚上,也就是說要讓蚊子滑倒,這看起來非常的可笑且滑稽。為了證明可行性,他們還進行了一項對比實驗。
通過高速攝像機的記錄可以看出,文字接觸皮膚開始學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只有0.02秒,從降落抓住皮膚進行固定,一直到將口器進入人類的皮膚開始吸血,整個過程只持續了0.22秒。如果在這兩秒鐘的時間內可以將蚊子的活動破壞,那麼蚊子就無法正常地停留在人類的皮膚表面,也就無法完成吸血的過程了。
於是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非常特殊的物質塗層,把它塗抹在皮膚上,蚊子就無法站立在皮膚表面了,從而制止了蚊蟲吸血的過程。在實驗中他們將物質塗在了仿皮膚材質上,通過高速攝影機可以看到,在此前的動作是一模一樣的,當它降落到皮膚上進行確認,將口器伸出準備吸血時,卻發現它根本就沒有停下翅膀,因為在皮膚表面在翅膀停止振動之後,無法保持平衡,所以在幾秒鐘之後蚊子就離開了。
實驗證明,這種物質的出現確實是可行的。這一原理是仿照河馬所分泌出來的汗水,在自然界當中飽受蚊蟲叮咬的河馬所流淌出的汗水,除了起到防曬的作用之外,也有一定的驅蚊作用。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