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夏日炎炎,還是秋風蕭瑟,甚至是寒風凜冽,在極為溫暖的地方都能看見令人類最討厭的傢伙——蚊子,有人很驚訝,冬天怎麼會看見蚊子呢?當然會!「紅豆包」的印記人人都有過,人人也都煩惱過,到底怎樣再能防止被蚊子叮咬呢?科學家突發奇想:防蚊最佳辦法使其「滑倒」!至於靈感嘛,則是來源於河馬汗液!
蚊子雖然很小,但卻不能小瞧人家。在它眼中最美味的食物便是「鮮血」,貪吃的蚊子能「喝飽到爆」,有的則「適可而止」,或許是出於本能,又或許是過於享受!但是被蚊子叮咬之後便會留下一個「紅豆包」,在雪白的肌膚上留下紅色的印記,這自然是不美觀的,不但如此,還奇癢無比!人類感覺到的癢並非蚊子短針刺入也不是蚊子唾液中的化學物質,而是人體免疫系統中會釋放一種被叫做組織胺的蛋白質,主要作用就是用來對抗外來物質,而這個免疫反應通常會引發被叮咬部位的過敏反應(紅豆包)!
眾所周知,除了被蚊子叮咬之後奇癢無比之外,蚊子也是四害之一,但是它的壽命卻不一樣,一般雌性壽命在3-100天左右,而雄性則是10-20天左右。雖然被蚊子叮咬後會產生較小的過敏反應,但是嚴重者會產生瘧疾、登革熱、絲蟲病等等,不過這種現象並不普遍發生!但是一到夏天,不僅會被蚊子驚擾導致煩躁不安,而且還要面臨諸多「紅豆包」,該如何有效解決這一現象呢?
科學家根據河馬汗液得到了靈感。河馬身上雖然沒有汗腺,但是卻會分泌出一種紅色分泌腺體,而這種分泌物被稱作「河馬汗」。令科學家驚嘆的是「河馬汗」的結構十分精密,能夠反射陽光,從而起到不被太陽灼傷的保護!同時還有一種特殊的功能——驅蚊!科學家經過研究對比發現蚊子在「河馬汗」上停留的時間是最短的!為了證實這一點,科學家們又對蚊子降落在人體皮膚上吸血這一過程進行了研究!
令人十分震驚的是,蚊子從降落到擺出吸血的狀態,然後短針刺入皮膚,這一系列連貫動作前後只花費了0.22秒的時間!那蚊子是如何確定降落的地點就是方便吸血的皮膚呢?通過觀察發現,蚊子最先接觸皮膚的並非「短針」,而是通過步足的感覺,當確認接觸的是皮膚後才會進行接下來的動作——吸血!就這一發現,科學家們將皮膚上塗抹上研發的「矽油」後再繼續研究,研究發現蚊子接觸到矽油後,便離開了皮膚表層!
雖然這是一個很奇葩,帶有感覺的研究,但是卻十分成功,現如今最常見的防蚊就是使用「氣味」,花露水、蚊香等等都是通過刺激性的氣味來影響蚊子,但是這些並非十分有效!而如今科學家們對防蚊辦法有了最大的突破,只不過此種辦法過於「粘稠」,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不「粘稠」還十分有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