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的糞便為什麼會造成魚類大量死亡?原因是太肥沃了

2021-01-10 動物來了

在疫情期間的2020年3月,不少地方因為疫情導致物資短缺,這不連動物園的「食物」都短缺了,所以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動物園因經營困難開展認養活動,明星韓寒認養了兩頭河馬,並且取名為汗汗和憨憨。在明星的帶動了,目前已經有已有500多人參與認養。在普遍人看來,河馬是一種「笨笨'的龐然大物,憨太十足。那你知道,河馬的便便會造成魚類大量死亡嗎?

河馬

河馬是一種最大型雜食性、水陸兩棲的動物,平常喜歡生活在水裡。河馬的體重約3-3.5噸,體重雖重,但個子矮,高度卻只有1.6米不到,還不及一個成年男性的高度。河馬有一張張開能呈90度的大嘴,這使的它的嘴比陸地上任何一種動物的嘴都大。

首先了解下河馬的習性,這有利於明白為啥河馬的糞便會造成魚類死亡。

01棲息:為什麼選擇水陸兩棲生活?

一、從生理上來說,河馬是有蹄動物,牛羊也是,說明河馬的食物是包含了草的。但因為河馬沒有盲腸(盲腸負責吸收水分)並且結腸很短,這造成了河馬的水分吸收利用效率極其低下,糞便含水可達90%,由於大量水都流失出動了,所以河馬需要經常大量飲水,這樣才能身體不至於脫水,所以河馬生活不能離水太遠。

河馬

二、河馬在長年的水生生活中,進化出了光滑嬌嫩的皮膚,皮膚上並沒有哺乳動物通常有的毛髮,河馬進化出光滑無毛的皮膚是為了減少在水中前進的阻力。但這樣的後果是,河馬無毛的皮膚不耐陽光的灼曬,何況非洲的太陽」有毒「。因此,河馬為了保護皮膚溼潤,不能離水太久,乾脆就長時間生活在水中了。

其實,河馬在陸地上時,經過陽光的灼曬, 皮膚會分泌一種紅色的汗液,這是河馬的」護膚品「。這種紅色汗液即不是水也不是血,而且河馬三合一的護膚霜、保溼霜、抗生素,能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

02習性:代謝效率低,個大吃得少

別看河馬大大的身軀,卻很難讓人想像到它其實吃得很少。前文說過,河馬沒有盲腸導致其代謝效率很慢,所以每天不需要大量的食物,相對而言,大象每天要吃200-250公斤的食物,而讓人意外的是河馬居然每天只需要10-15公斤的青草就可以了,這還不到大象的十分之一。別看河馬有一張大嘴,然而這張大嘴對進食並沒有什麼用處。河馬大嘴裡的大牙不能側身咀嚼,不能細細嚼草。吃的多只會造成食物更快地通過消化道,所以河馬乾脆就少吃少運動,這樣就不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並且河馬是住在水裡,吃的是水草,這樣可以最大的節約能量。

河馬

03真相:為啥河馬的糞便會造成魚類死亡呢?

在非洲著名的馬拉河(這個喜歡動物世界的應該都知道)上,科學家們觀察到每當馬拉河河水上漲,就會有大量魚類死亡。開始普遍以為是上遊的農民噴灑殺蟲劑導致的,但事實並非這樣,科學家們經過大量的調查、模擬得出結論:這是河馬導致的。

河馬

事發原因

為此,科學家們還發表過論文翻譯成中文就是:"河馬有時拉屎太多,魚都悶死了。"事發的河段約有100公裡長,那裡大量魚死亡的馬拉河段上遊那裡生活著約4000頭河馬,它們白天生活在河裡,晚上在河邊吃點水草,然後在河裡排出糞便和尿液。一頭河馬可能對環境沒啥影響,但這事發的窄小河段裡生活著約4000頭,每天需要排出8500公斤的糞便等排洩廢物。也就是說這100公裡的河段到處都是河馬拉的屎尿,包括水裡、河底。

科學解釋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這些河馬生活的河底成了一鍋亂麻,河水裡充滿了氨氣、硫化氫、甲烷等排洩物分解產生的氣體和其他廢物。這導致了這些地方因細菌分解缺氧,細菌在分解河馬的糞便時,會大量消耗水裡的氧氣。嚴重的缺氧會導致魚類窒息死亡,這就是在馬拉河河馬生活的下遊河段魚類大量死亡的原因。

結語:表面上看河馬的糞便造成了魚類的大量死亡,但實際上這正是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的表現,各種生物都有其生態鏈上的位置,可能這就是「馬拉河」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河馬「甩便」的原因是什麼?「甩便」對它們來說有何好處?
    我們的糞便裡面沒有魚類殘渣」。 在坦尚尼亞和肯亞的一個交界處裡面,每當河水上漲的時候,就會有大量的死魚被衝上岸,剛開始人們以為是河流上遊的農田過量使用殺蟲劑等造成的,後來生態學家們進行了細緻的調查,發現並不是那麼一回事,最終研究人員將目光鎖定在了馬拉河的河馬身上。
  • 把糞便甩的到處都是,動物卻搶著擦屁股,河馬靠屎撐起了生態系統
    說到河馬,它的拉屎方式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在動物園看過河馬拉屎的人絕對是印象深刻,會覺得自己接受便便的「洗禮」。上圖,你品,你細品。即使是隔著屏幕看也仿佛能聞到味道。這時你肯定有一個疑惑了,為什麼河馬偏偏要這樣拉屎,俗話說得好,「事出其反必有妖」,下面就來看看河馬這反常行為背後的深意吧。這主要可以分為三點:標記領地,河馬是一個領地意識很強的動物,通過「噴翔」能夠儘可能久的保留河馬的氣味。
  • 河馬排便時為什麼要甩?它從來不會安靜拉完嗎?
    雖然我們都知道,故事是假的,但是河馬排便會甩卻是事實,河馬在陸地上,每次排便的時候都會用尾巴甩的到處都是,方圓十米之內可以用「慘烈」來形容。之前一些對河馬習性不是很了解的遊客,在動物園裡面近距離接觸河馬的時候,就曾中招過,雖然被河馬便便擊中並不會帶來太大的傷害,但是卻足夠噁心,相信會是他們一輩子的陰影。那麼河馬排便時為什麼要甩呢?它們從來不會安靜地拉完嗎?
  • 動物那些奇葩事,胖胖的河馬靠「粑粑」養活一條河
    這就是河馬為什麼對「甩屎」如此熱衷的原因,河馬便便能「飛」起來的原因順帶說一下,河馬的便便之所以可以這樣隨心所欲的「飛翔」,這是因為河馬的糞便中90%以上都是水(簡單來說就是拉稀)。河馬『拉稀』的原因是它獨特的消化系統造成的,河馬消化道的結腸很短,而且沒有盲腸(
  • 鱷魚為什麼不敢攻擊河馬?看看河馬吃鱷魚兇狠樣子就知原因!
    鱷魚作為一種的冷血爬行動物,本應是什麼都不怕,卻為何不敢攻擊河馬?鱷魚會吃小河馬,但河馬有時也會殺大鱷魚,看看這次拍攝到河馬吃鱷魚兇狠樣子就知了!  在河邊上,一鱷魚仰著肚皮倒在水裡,已經死亡。這鱷魚不知什麼原因死亡,可能是被同類或者其它更強動物殺死,面對這樣撿漏的機會,是會引來很多食肉獵食者的,但這次引來的是一頭雜食性動物——河馬。
  • 為什麼吃素的河馬咬合力會超過鱷魚,每年殺死的人會超過老虎?
    ,它們會用糞便標記自己的地盤,一旦你闖進了它的地盤,它會把你當成入侵者一樣攻擊。 和肉類相比,植物能夠提供的營養非常少,如果河馬以肉類為食,那麼它們每天可以僅僅憑藉較少的肉類,來獲得自身對能量的需求。可為什麼河馬寧願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吃沒營養的植物,也不願意捕獵呢?
  • 鱷魚群遇到河馬群,哪一方更厲害?為什麼?
    鱷魚和河馬唯一能夠相遇的機會只可能發生在非洲,因為雖然鱷魚在世界上分布很廣,但河馬是非洲獨有的動物,而能夠與龐大體型的河馬相提並論的,在非洲也只有一種鱷魚-尼羅鱷。那麼,鱷魚為什麼不吃河馬呢?鱷魚群與河馬群哪一方更厲害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鱷魚不吃河馬?
  • 冰河時代巨型樹懶化石坑中,有20具完整骨骸,死因竟是自己的糞便
    巨型樹懶滅絕的原因到現在為止還是一個謎團,誰也沒有想到這種沒有天敵的龐然大物,會突然的從地球上消失。因為巨型樹懶滅絕的時間跟我們人類崛起的時間相吻合,很多生物學家都認為人類的崛起是巨型樹懶滅絕的主要原因。近日生物學家在美洲的一個化石坑中發現了20多隻巨型樹懶的化石,這些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排列得也十分有次序。
  • 河馬本來吃草,感染炭疽病就變成喪屍般的食肉動物,為什麼?
    每當炭疽病爆發,非洲就有大群河馬死亡,還活著的河馬吞噬同類屍體,然後也死去。河馬本是食草動物,為什麼感染炭疽就變成了食肉動物呢?而且還只吃同類,吃了就死,同時表現出皮膚水腫、結痂、皮下出血等症狀,像極了傳說中的喪屍,這是怎麼回事?實際上,河馬本就吃肉,和炭疽病沒有關係。
  • 太陽能無汙染,可持續發展,為什麼會造成野生鳥類大量死亡
    而且還對當地的環境造成了影響。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太陽能發電是由太陽能電池板吸收太陽的光線來產生電能。美國加州的莫哈維沙漠中的伊凡帕太陽能發電廠是一座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一凡怕發電廠的佔地面積有八平方公裡。一共安裝了超過30萬塊太陽能電池板。你煩,怕她能發電站產生的電腦達到392兆瓦,佔美國太陽能發電總量的30%。可以給14萬個家庭提供生活用電。
  • 河馬是食草動物還是雜食動物?河馬吃的肉比想像中要多,但吃肉或致其屍殍遍地!
    換句話來說,一到旱季,東非和南非都有可能出現一群河馬圍在一起吃肉的情形。  為什麼河馬在旱季會吃肉?  營養物質的缺乏?還是河馬的食肉傾向所致?科學暫時還未能確定是什麼因素導致,而這行為並非突然出現,只是過去一直被忽略了而已。但可以肯定是,河馬是能吃肉的。
  • 河馬和大白鯊誰更厲害?答案可能給你想的不一樣
    除了攻擊性,河馬的防禦也是不弱的,河馬的皮膚厚度平均在6公分左右,這種皮膚厚度,即使成年的雄獅也很難給它造成致命傷。 河馬雖然是雜食性動物,而且主要以植物為食,但是,它與大多數的食肉動物一樣,都有極強的領地意識,通常河馬比較的溫順,但是一旦有動物踏入它們的領地,必然會造成的河馬的圍攻(大象除外)。
  • 撒哈拉沙漠出土大量魚類化石,大象、河馬和犀牛也在那裡生活過
    據《每日郵報》2月19日報導,撒哈拉沙漠的一座山裡出土了大量化石,更讓人出乎意料的是,絕大部分化石都屬於魚類。一名羅馬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表示,撒哈拉沙漠在很久以前不僅有河流,而且還生活著許多大型動物。那是一個類似於大草原的環境,生活著大象、河馬和犀牛等大型動物。」報導稱,在該地區發現的魚類化石中,大約66.4%是鯰魚,33.6%是羅非魚。魚骨上有燒焦和切割的痕跡,這表明當時的人類曾捕撈魚類作為食物。除了魚類,這些化石中還包括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軟體動物和其他兩棲動物。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哺乳動物數量的增加,魚類開始消失。
  • 魚塘淤泥種不了農作物,是什麼原因?
    今天我們來聊聊魚塘淤泥種不了農作物,到底是什麼原因?在農村生活的都知道,我們魚塘幹了,很多農民都覺得魚塘的淤泥很肥沃,想把一些淤泥挖到自己的田地開始種植一些農作物,可是往往不如人意,反而導致農作物的生長不好,有的農民卻覺得淤泥經常在水底,淤泥太過於溼,導致農作物不能夠生長起來,至於這個問題,我們也深入了解。
  • 為什麼河馬總是會生活在水裡?
    相信大家在動物園或者說在電視劇上面都看到過河馬,河馬是在非洲大草原上面生活的一種體型很大的一種哺乳類動物,而且他們不僅僅體型非常大,脾氣還非常的火爆,就連水裡的鱷魚都不敢去觸碰它們,每年我們都可以在新聞上面看到許多人因為去看盒馬而被河馬咬死。
  • 暴雨也能致魚類死亡?科學家:缺氧是主要原因
    眾所周知,在缺氧的湖泊之中,魚類死亡是一種常見現象。通常,造成這種情況的罪魁禍首是由於藻類的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導致了魚類的死亡。但是現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化或成為了新的殺死魚類的誘因。
  • 看不見的殺手讓非洲天堂變成了「河馬墳場」
    河馬是非洲最危險的大型動物,在河馬群體中,公河馬經常因領地或交配權發生打鬥,可這些死亡的河馬並非死於內鬥。河馬大量死亡,當地村民感到高興,因為河馬肉是當地餐桌上一道美味的珍饈。當地人相信河馬肉有助孕的功效,另外河馬的牙齒在黑市上價格昂貴。這一度讓調查人員認為河馬是被人獵殺,可結果依舊不對。調查人員還考慮了重金屬中毒的可能,但水質樣本否定了這一推測。
  • 為什麼鯨糞便價值連城?
    可愛的海洋生物鯨魚,雖然叫魚,但不屬於魚類,是海洋裡體型最大的哺乳類動物。藍鯨每天都要進食數千公斤磷蝦,經消化系統排出的糞便量也是驚人的。藍鯨糞便中含有磷、鐵、氮等營養素促進了大量浮遊植物的生長。然後浮遊植物被磷蝦吃掉,磷蝦數量增多,反過來就為鯨魚等許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更多的食物。
  • 為什麼抹香鯨糞便價值連城?
    可愛的海洋生物鯨魚,雖然叫魚,但不屬於魚類,是海洋裡體型最大的哺乳類動物。雖然生活在海洋中,但鯨魚的內臟與陸生哺乳動物基本一樣,這也就是說鯨類也是從肛門排洩出便便的。不同的是,鯨魚的便便大部分是液態的,在水中呈絮羽狀。那麼,你知道鯨魚便便什麼樣子的嗎?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慎入!
  • 吃肉的鱷魚為什麼會懼怕吃草的河馬?河馬:你還真當我是吃素的?
    這意味著,河馬能夠憑藉自身的咬合力,咬死鱷魚。除此之外,在水中的河馬速度非常快,當它們脾氣不好時,也會突然向鱷魚發起攻擊。在非洲,每年都有無辜的鱷魚喪生於河馬之口。之所以鱷魚不敢對河馬發起攻擊,是因為河馬的皮膚非常厚,厚度可達5釐米以上,鱷魚的咬合力很難對河馬造成致命傷害,反而有可能讓自己陷入危險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