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間的2020年3月,不少地方因為疫情導致物資短缺,這不連動物園的「食物」都短缺了,所以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動物園因經營困難開展認養活動,明星韓寒認養了兩頭河馬,並且取名為汗汗和憨憨。在明星的帶動了,目前已經有已有500多人參與認養。在普遍人看來,河馬是一種「笨笨'的龐然大物,憨太十足。那你知道,河馬的便便會造成魚類大量死亡嗎?
河馬是一種最大型雜食性、水陸兩棲的動物,平常喜歡生活在水裡。河馬的體重約3-3.5噸,體重雖重,但個子矮,高度卻只有1.6米不到,還不及一個成年男性的高度。河馬有一張張開能呈90度的大嘴,這使的它的嘴比陸地上任何一種動物的嘴都大。
首先了解下河馬的習性,這有利於明白為啥河馬的糞便會造成魚類死亡。
01棲息:為什麼選擇水陸兩棲生活?
一、從生理上來說,河馬是有蹄動物,牛羊也是,說明河馬的食物是包含了草的。但因為河馬沒有盲腸(盲腸負責吸收水分)並且結腸很短,這造成了河馬的水分吸收利用效率極其低下,糞便含水可達90%,由於大量水都流失出動了,所以河馬需要經常大量飲水,這樣才能身體不至於脫水,所以河馬生活不能離水太遠。
二、河馬在長年的水生生活中,進化出了光滑嬌嫩的皮膚,皮膚上並沒有哺乳動物通常有的毛髮,河馬進化出光滑無毛的皮膚是為了減少在水中前進的阻力。但這樣的後果是,河馬無毛的皮膚不耐陽光的灼曬,何況非洲的太陽」有毒「。因此,河馬為了保護皮膚溼潤,不能離水太久,乾脆就長時間生活在水中了。
其實,河馬在陸地上時,經過陽光的灼曬, 皮膚會分泌一種紅色的汗液,這是河馬的」護膚品「。這種紅色汗液即不是水也不是血,而且河馬三合一的護膚霜、保溼霜、抗生素,能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
02習性:代謝效率低,個大吃得少
別看河馬大大的身軀,卻很難讓人想像到它其實吃得很少。前文說過,河馬沒有盲腸導致其代謝效率很慢,所以每天不需要大量的食物,相對而言,大象每天要吃200-250公斤的食物,而讓人意外的是河馬居然每天只需要10-15公斤的青草就可以了,這還不到大象的十分之一。別看河馬有一張大嘴,然而這張大嘴對進食並沒有什麼用處。河馬大嘴裡的大牙不能側身咀嚼,不能細細嚼草。吃的多只會造成食物更快地通過消化道,所以河馬乾脆就少吃少運動,這樣就不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並且河馬是住在水裡,吃的是水草,這樣可以最大的節約能量。
03真相:為啥河馬的糞便會造成魚類死亡呢?
在非洲著名的馬拉河(這個喜歡動物世界的應該都知道)上,科學家們觀察到每當馬拉河河水上漲,就會有大量魚類死亡。開始普遍以為是上遊的農民噴灑殺蟲劑導致的,但事實並非這樣,科學家們經過大量的調查、模擬得出結論:這是河馬導致的。
事發原因
為此,科學家們還發表過論文翻譯成中文就是:"河馬有時拉屎太多,魚都悶死了。"事發的河段約有100公裡長,那裡大量魚死亡的馬拉河段上遊那裡生活著約4000頭河馬,它們白天生活在河裡,晚上在河邊吃點水草,然後在河裡排出糞便和尿液。一頭河馬可能對環境沒啥影響,但這事發的窄小河段裡生活著約4000頭,每天需要排出8500公斤的糞便等排洩廢物。也就是說這100公裡的河段到處都是河馬拉的屎尿,包括水裡、河底。
科學解釋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這些河馬生活的河底成了一鍋亂麻,河水裡充滿了氨氣、硫化氫、甲烷等排洩物分解產生的氣體和其他廢物。這導致了這些地方因細菌分解缺氧,細菌在分解河馬的糞便時,會大量消耗水裡的氧氣。嚴重的缺氧會導致魚類窒息死亡,這就是在馬拉河河馬生活的下遊河段魚類大量死亡的原因。
結語:表面上看河馬的糞便造成了魚類的大量死亡,但實際上這正是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的表現,各種生物都有其生態鏈上的位置,可能這就是「馬拉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