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殭屍鹿」嗎?去年年初,在北美和加拿大兩省都發現了患有CWD的野鹿,目光渙散、瘦骨嶙峋、肢體不協調、流著口水、具有攻擊性,很像電影《釜山行》中出現的「殭屍鹿」。
2020年狩獵季就要來了,從8月25日開始,直到12月底結束。這也就意味著CWD病毒可能會進一步傳播,因此,加拿大要求獵人對野鹿的頭部進行慢性消耗性疾病(CWD)檢測。
CWD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致命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鹿科生物中,包括騾鹿,麋鹿,馴鹿和駝鹿。目前沒有已知的治療方法。
在上一個狩獵季,向薩省政府提交CWD檢測的3300隻動物中出現了528例陽性病例,包括414隻騾鹿、107隻白尾鹿、6隻麋鹿和1隻駝鹿。在2018-19年度,全省發現349例陽性病例。
CWD最初是在1996年在薩省一個圈養的麋鹿農場中發現的,而四年後在薩省的83個野生動植物管理區中有55個都發現了這種傳染病。
雖然暫時尚無人類感染類似病例,但研究發現,與人類最相似的靈長類動物——獼猴,在定期使用感染此病的滷肉後,也感染上了殭屍鹿病。
加拿大食品安全機構也表示,雖然現在沒有發現任何直接證據殭屍鹿病可能感染人類,但是預防很重要,不排除一切可能性。
如果大家在外或者購入的鹿肉,是來自圈養的鹿,最好先送去檢測樣品,如果結果是陽性,最好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