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分為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關於負債流動性劃分應當反應在資產負債表日有效的合同安排,對於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到期的負債,企業有意圖且有能力自主地將清償義務展期至資產負債表日後一年以上的應當分類為非流動負債;不能自主展期的,即使在資產負債表日後、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前(日後事項期間)籤訂了重新安排清償協議,在資產負債表日仍應當分類為流動負債。
1、會計
借款費用的範圍(包括借貸的利息費用、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融資租賃的融資費用/分期購買固定資產),借款分為專門借款(專用)和一般借款,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資本化期間利息費用計入資產成本(開始時點:資產支出已經發生、借款費用已經發生、建造活動已經開始),非正常中斷超過3個月的暫停資本化,專門借款資本化金額為專門借款當期利息費用減去未動用的專門借款取得的利息/投資收益(應收利息),一般借款資本化金額為佔用的一般借款加權平均數乘以資本化率(一般借款的利息之和與本金之和之比)。資本化期間外幣專門借款本金和利息的匯兌差額均予以資本化,一般借款外幣匯兌差額費用化計入財務費用。
2、稅法
先想到的是所得稅借款費用抵扣如果是向非金融企業借款,則利率不得高於同期同類金融企業貸款利率;如果是關聯方借款利息則不僅需要滿足利率的要求,債資比(接受關聯方債權性投資/權益性投資)也要符合規定以內的才可以稅前扣除,金融企業5:1,其他企業2:1。其次,借款合同按照萬分之0.5貼花繳納印花稅(無息、貼息貸款合同免稅)。
順便說一下,營改增後一般納稅人貸款稅率為6%,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但是企業接受的貸款服務支付的利息及與該筆貸款直接相關的投融資顧問費、手續費、諮詢費等費用均不得抵扣進項。
3、經濟法
主要談一下借款合同,金融機構的貸款合同為諾成合同(意思表示一致成立),而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為實踐合同,自出借人提供借款時生效(定金合同也屬於實踐合同)。在借款合同中利息不得預先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還本付息。
民間借貸合同原則上有效,無效的情形(違法違規、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這邊可以結合主合同無效導致擔保合同無效,擔保人無過錯的不承擔責任,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主債務人未能清償部分的1/3。
關於民間借貸的利率,沒有約定的出借人不得主張借期內的利息,約定不明的自然人之間借貸不得主張借期內的利息,自然人之外的民間借貸應結合民間借貸合同內容並根據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有約定的約定年利率未超過24%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超過36%的部分無效。逾期利率有約定的按照約定(不超過24%),沒有約定逾期利率或者約定不明的,看是否約定了借期利率(未約定可以主張自逾期還款之日按照年利率6%付息,約定借期利率的可以主張按照借期利率支付逾期利息)。
4、財管
最先想到債務資本成本的估計,估計方法包括到期收益率法(插值法計算實際利率)、可比公司法(同一行業、具有類似商業模式、最好兩者規模負債比率和財務狀況也類似)、風險調整法(選取與目標公司信用級別相同的債券及與其到期日相近的政府債券到期收益率之差的平均值作為企業的信用風險補償率)、財務比率法(從目標公司的關鍵財務比率大體判斷信用級別再用風險調整法)。對於籌資風險,短期債務>長期債務>普通股;對於資本成本,短期債務<長期債務<普通股。
順便想一下債券可以分為折價發行、溢價發行和平價發行三種,平價發行的債券加快付息期頻率對債券價值沒有影響,一年多次付息的有效年利率=(1+報價利率/n)^n-1。資本結構的相關理論(MM理論、權衡理論、代理理論、優序融資理論)也可以回憶一下,有稅MM理論觀點是考慮利息抵稅,負債比重越大企業價值越大;而權衡理論則在有稅MM理論基礎上考慮財務困境成本。
5、戰略
可以想一下職能戰略中的財務戰略相關內容,但是都是講債券融資和股權融資這種大的方面,並不是具體到借款相關內容。比如基於發展階段的財務戰略選擇(導入期和成長期幾乎無債務籌資,成熟期經營風險再次降低開始引進債務融資),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搭配(一高一低才是同時符合債權人和股東期望的現實搭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