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一直以來都是全世界各個國家所重點關注的對象,聯合國甚至成立專門的委員會來對各個國家存在的瀕危物種進行統計並提出指導性的保護意見,保護野生動物非常重要,但是對於很多經濟不怎麼發達的國家來說,連自己都管不飽,自然不會顧及到瀕危動物;保護瀕危動物是有錢國家才幹的事情,美國這個目前最有錢的國家最近就有科學家為了保護某種瀕危動物,實現了兩個物種的跨域雜交;瀕危物種的前世今生我們需要知道。
意外!科學家已經成功提取「滅絕」物種DNA,「復活」之路還會遠嗎?
十五世紀,那個時候大航海時代已經到來,不過世界霸主還沒有輪到英國和美國,荷蘭人幾乎統治了世界上所有船只能夠到達的海域,畢竟人家的造船技術無論是當時還是在現在都是世界一流;有了便捷的交通工具,各地域之間的貿易往來也是更加的頻繁,商業在十五世紀因為船隻的發明到達了一個巔峰時代。
「阿姆斯特丹」號商船,作為無數荷蘭來往於東方進行通商貿易往來的船隻之一,常在海上走,難免會遇到風暴;『阿姆斯特丹』號就遇到了大風暴,大風暴摧毀了船體的大半部分,於是不得不停靠在印度洋海域的一座海島上,那座海島,就是渡渡鳥唯一的家園—模里西斯。
對於經驗豐富的海上商隊來說,有島嶼就有食物和庇護所;當「阿姆斯特丹」號上的船員到達模里西斯並登島之後,當地的原住民渡渡鳥,你沒看錯,當人類登上這個島的那一刻,渡渡鳥就再也不是模里西斯的老大了;渡渡鳥對人類表現出了極大的好奇和歡迎,而商隊看到的卻是一隻又一隻的燒烤美味。
或許是因為渡渡鳥為了生存,早就已經把自己演化成肉質堅硬,吃起來也沒什麼味道的生物;即使是這樣,在海上顛簸了許久的人類開始了對渡渡鳥的捕殺;但因為後面商隊吃渡渡鳥時覺得就是糟蹋心情,渡渡鳥得以存活。
到了十七世紀,模里西斯的人類造訪頻率逐漸上升,人類在島嶼上的活動越頻繁,給這座島帶來的外來物種就越多,豬就是在十七世紀被帶入到模里西斯;人類對於渡渡鳥早就已經失去了興趣,可是豬卻是以渡渡鳥的幼仔和蛋為食;根據文獻記載,豬直接導致了渡渡鳥的永久滅亡。
或許是因為渡渡鳥太可愛了,又或許是渡渡鳥太可憐了,它的銷聲匿跡導致了歐洲學術界的懺悔,他們馬不停蹄的收集關於渡渡鳥的標本,並且把渡渡鳥的復活寄託給了未來的科技;渡渡鳥的滅絕也引發了人們對於瀕危物種保護的意識。
不過最令人意外的是,國外的科研人員已經成功提取了渡渡鳥中具有生命力的DNA,為日後復活滅絕的渡渡鳥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雖然渡渡鳥已經滅絕了300多年,但相比幾億年前的恐龍,顯然這個在克隆技術上會容易些,畢竟我們已經有過克隆羊,克隆貓的經驗
渡渡鳥的滅絕時刻警醒著人類,位於瑞士的一家瀕危物種保護委員會調查得出現在至少有接近兩萬的物種開始走向和渡渡鳥一樣的命運;歐洲也是為了彌補十七世紀自己親手種下的惡果導致的災難,提出了歐盟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內容主要包括分享遺傳資源,教育和培訓公眾對於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我國在保護瀕危動物方面也是付出巨大並且在世界各國之後也是初見成效,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劃定自然保護區來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國家的舉措;
而美國就更加的嚴格,頒布了一系列的嚴厲法律法規來對野生動物,瀕危動物進行保護,足見美國對於保護瀕危動物的態度,當然,他們也對瀕危動物投入了科研團隊以及相應的經費,也獲得了顯著的效果;就有美國的科研團隊把兩種快瀕臨滅絕的俄羅斯鱘魚和美國白鱘進行雜交,最終成功繁衍後代。
人類活動一直以來都是動物們走向瀕危,甚至是向渡渡鳥等走向滅絕的直接或者間接罪魁禍首;對於瀕危物種的保護在近一百年來一直都是很多國家的標語,很多國家也付出了行動,可是卻也阻擋不了那些本來可以繼續生活在地球上生物的滅絕;保護瀕危動物可不僅僅只是宣傳禁止捕殺而已;一方面是一部分人類為了生存,另一方面是瀕危動物的生存;試想,當我們就是那一小部分的人類,並且捕殺野生動物是我們最容易維持生存的辦法,我們又會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