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和側入式區別

2020-12-03 智能電視網

  側入式和直下式,其實指的是電視背光源放置的位置。直下式背光源可以做到更好的局部光控,但是成本較高,且會使電視更厚。側入式背光源成本更低,電視可做得更薄,但是局部控光能力有限。一般主打超薄的電視都採用側入式。

  側入式背光源是指將燈珠排列在電視的四周,常見的形式是電視兩側或者電視底部。而直下式背光源則是將燈珠排列在電視背部,所以直下式的電視機通常是比側入式的更厚。按照傳統的標準,直下式背光源:可以做到更好的局部光控,但是成本較高,會使電視更厚。側入式背光源:成本更低,電視可做得更薄,但是局部控光能力有限。

  現在的液晶電視,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為背光源、晶片技術和面板。其中,背光源和面板,屬於硬體技術。背光源就是位於液晶顯示器背後的一種光源,它的發光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液晶顯示的視覺效果。而面板我們都很熟悉,許多商家在介紹時都愛宣傳自己的品牌採用了xxx原裝面板,有xxx最新工藝,但是實際上,一臺電視的好畫質,並不是單單由其中一樣來決定的,而是由三大元件共同決定的。

  那我們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該如何分辨背光源是直下式還是側入式呢?其實很簡單——就像之前說的,因為直下式背光源是將燈珠排列在電視機背面,所以需要一定的厚度,所以通常,直下式電視的機身會更厚一些;並且應為燈珠發光會有熱度,所以用手摸電視機的背面,會有比較均勻的發熱。而側入式電視會將一條燈珠放在電視的四周,所以側入式電視一般比較纖薄;並且會在燈珠的位置有比較強烈的熱感,一般是底部,而電視背板則沒有明顯的熱感。

  通過這個「傻瓜」辦法,能夠很輕易的分辨出市面上絕大部分的直下式、側入式電視。

相關焦點

  • 直下式背光源和側入式背光源有什麼區別
    側入式背光源是指將燈珠排列在電視的四周,常見的形式是電視兩側或者電視底部。而直下式背光源則是將燈珠排列在電視背部,所以直下式的電視機通常是比側入式的更厚。按照傳統的標準,直下式背光源:可以做到更好的局部光控,但是成本較高,會使電視更厚。側入式背光源:成本更低,電視可做得更薄,但是局部控光能力有限。
  • 直下式、側入式LED背光模組結構分析
    據億光透露,三星公司打算進一步把直下式LED背光液晶電視的厚度繼續往下做薄,當然,還需要克服很多技術困難,另外,結合側光式LED背光與直下式LED背光的技術也有機會推出(側光式LED背光液晶電視走俏 超薄設計是動因)。
  • 直下式高亮度LED背光源的實現方案
    但由於直下式厚度相對側入式較厚,因此在中小型LCD液晶顯示系統中側入式所佔市場比重大於直下式結構。   近年來,三星在韓國推出了一款52英寸全高清LED液晶電視「PAVV-LED52」。此次發布的52英寸全高清LED背光液晶電視,採用了只降低黑暗圖像部分的背光亮度、由三星自主研發的「變色龍LED背光(ChameleonLEDBacklight)」技術。
  • 隆達電子LED燈具以燈管和平板燈最受矚目 - TILS 2013臺灣照明科技...
    隆達攤位也有延續其在海外參展時亮相的兩款LED平板燈,針對中階與高階市場,分別導入液晶面板採用的直下式與側入式導光技術。 直下式板燈有點像是胖胖機的結構,搭配特殊擴散片降低眩光,是低成本的設計方案,鎖定一般商辦、圖書館、零售店等需要價格競爭優勢的市場。
  • 一文了解LCD的關鍵技術和成本結構
    圖一 三種不同的背光原理圖a.直下式LED背光:如圖一(a)所示,直下式背光源工藝簡單,不需要導光板,LED陣列置於燈箱底部,從LED發出的光經過底面和側面反射,再通過表面的擴散板和光學模組均勻射出。直下式背光源的厚度由燈箱底部和散射板的距離決定,通常厚度越厚,背光源的光均勻性就越好。在背光源較薄的情況下,色彩和亮度均勻性就成了直下式背光源的技術關鍵。
  • 電感量按下式計算線圈公式
    電感量按下式計算:線圈公式    阻抗(ohm)=2*3.14159*F(工作頻率)*電感量(mH),設定需用360ohm阻抗,
  • 冰箱「風冷」和「直冷」的區別,你真的知道嗎?
    很多人到商場選購 都會聽到「風冷」、「直冷」 那二者到底有什麼優缺點呢? ∇∇∇ 1. 風冷食物易風乾,直冷保溼效果好 風冷冰箱內含風機,通過製造冷風讓食物快速冷凍,更易控制溫度,但食物也更容易風乾。 直冷冰箱的保溼做得較好,高保溼,食物不會風乾,但在溫度控制上比風冷冰箱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