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側入式LED背光模組結構分析

2020-11-27 電子產品世界

  1、背景和目的

  LED背光源的市場佔有率迅速擴大。目前,LED背光模組的技術正在發展,LED背光模組的結構正在發展。

  據億光透露,三星公司打算進一步把直下式LED背光液晶電視的厚度繼續往下做薄,當然,還需要克服很多技術困難,另外,結合側光式LED背光與直下式LED背光的技術也有機會推出(側光式LED背光液晶電視走俏 超薄設計是動因)。

  海信認為,首先是直下式佔據LED高端,而側入式佔據LED低端;接著側入式逐漸取代CCFL背光,而直下式又逐漸取代側入式(「第4屆中國國際新光源新能源照明論壇」)。

  日本Techno System Research的林秀介在 「第7屆TSR研討會2010」上,介紹了高速增長的LED背光液晶電視的下一個發展趨勢(大勢所趨的LED背光液晶電視的下一個發展趨勢)。據介紹,許多面板廠商計劃削減導光板而非單邊配備LED,以降低成本。直下型方式為了減少LED的使用個數,一般使用鏡頭蓋(Lens Cap)。通過鏡頭蓋的改良,可將背光單元的厚度「減薄至1.5cm」。

  因此,正在下面幾方面進行研發:

  第一,對現有的側入式背光模組進行改進。

  第二,對現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組進行改進。

  第三,設計和開發同時具有直下式和側入式背光模組的主要優點而沒有二者的主要缺點的新型的背光模組。側入式背光模組的主要缺點是直下式背光模組的主要優點,直下式背光模組的主要缺點是側入式背光模組的主要優點。二者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中國電子報」對背光模組的重要部件,如導光板、擴散板、反射板、光源的專利分別進行了統計。截至2009年3月31日,TFT-LCD背光模組技術領域的中國專利申請共計2381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數量為1885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數量為466件。

  2、側入式LED背光模組

  側入式背光模組的主要缺點是:

  (1)LED封裝與導光板的耦合效率(coupling efficiency)還可以提高;

  (2)應用於大尺寸時具有挑戰性;

  (3)不能進行局域控制(local dimming)。

  2.0、傳統的側入式LED背光模組

  傳統的側入式LED背光模組的結構包括,LED光源設置在導光板的側面,導光板的底面上形成網點。LED封裝發出的光耦合進入導光板,通過反射片和網點的反射和散射,向液晶屏方向傳播。

  對於傳統的側入式LED背光模組,LED晶片發出的光不能全部進入導光板,一方面,一部分光(大角度的光,約20%-30%,取決於封裝結構)由於全內反射而不能從LED封裝的出光表面射出。另一方面,即使已經從LED封裝出光表面射出的光,一部分光由於導光板入光表面的反射,而不能進入導光板,如圖1所示。LED封裝和導光板之間的耦合方式和效率需要進一步提高。

圖1 截面圖

  2.1、 提高LED封裝與導光板之間的耦合效率

  為了使得LED晶片發出的光全部進入導光板,採用透明膠210把LED封裝102的出光表面粘在導光板的入光表面,見圖2。由於LED封裝的矽膠、透明膠、導光板的折射係數基本上相同,因此,在LED封裝的出光表面處基本上沒有全內反射,在導光板入光表面處也基本上沒有反射,LED晶片發出的光基本上全部進入導光板,耦合效率提高,基本達到100%。另外,由於沒有全內反射,LED晶片發出的大角度的光也進入導光板,易於達到亮度的均勻性。

圖2 截面圖

  優勢:(1)LED封裝和導光板之間的耦合效率提高。

  (2)LED封裝的出光效率(extraction efficiency)提高約20%-30%。

  (3)每個LED封裝產生的熱量減少約8% - 13%。

  (4)保證同樣亮度的情況下,所用的LED封裝的數量約減少16%-23%,降低成本。

  (5)LED背光模組產生的總熱量約減少23% - 33%。

  (6)能量消耗約減少16%-23%。

  (7)LED封裝的出光角度加大。

  2.2、適用於大尺寸電視的帶V型槽的導光板

  帶有V型槽的導光板的側入式LED背光模組使得LED背光源應用於任意大尺寸的顯示屏,而無需採用更高亮度的LED晶片。

  導光板401的頂部的中間部位形成V型槽402,並在導光板的底部與V型槽對應的位置設置LED光源408b。使得LED光源發出的光425向上傳播時,被V型槽402全內反射,從而嚮導光板側面傳播,見圖3a和3b。LED光源粘在導光板的底部,增加光取出效率。

圖3a頂視圖

圖3b截面圖

  圖3c展示V型槽402a、402b和402c成十字形設置的實施例,可以用於大尺寸的背光源。

圖3c示意圖

  圖3d展示圖3c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d示意圖

  優勢:(1)適用於任意大尺寸的顯示屏。

  (2) 薄型化。SMD形式的LED封裝的厚度可以做到0.7mm,PCB厚度可以做到1mm,因此,LED背光模組的厚度只比傳統的側入式LED背光模組的厚度增加1.7mm。

  (3)LED封裝的光取出效率高。

  (4)散熱較好。

  (5)LED封裝的出光角度加大。

  2.3、減少使用LED封裝數量的無導光板的側入式LED背光模組

  沒有導光板的側入式LED背光模組的一個實施例:在一側設置LED光源205,與其相對的是側反光片204b,在主反光片204a和側反光片204b上形成網點203,調整網點的結構和分布,使得亮度分布均勻,圖4a。

圖4a截面圖

  圖4b展示在兩側設置LED光源405a和405b,且傾斜成一角度409。網點403形成在主反光片404上。

圖4b截面圖

  優勢:(1)沒有導光板以及光在導光板中的衰減,因此,減少使用的LED封裝的數量。

  (2)減少產生的熱量。

  (3)減低成本。

  (4)減輕重量。

  3、 直下式LED背光模組

  直下式LED背光模組的主要缺點之一是:與側入式LED背光模組相比較,厚度較大。

  3.0、 傳統的直下式LED背光模組:

  LED光源352發出的光直接向上傳播,為得到光分布的均勻性(或RGB混光均勻性),與液晶屏平面垂直方向的光程(或RGB混光距離)較大,即,直下式LED背光源較厚,圖5。

圖5截面圖

  3.1、 薄型的帶有反射鏡的直下式LED背光模組

  帶有反射鏡的直下式LED背光模組的一個實施例:在每一個LED封裝203上方處設置反射鏡208a,LED封裝發出的光被反射鏡208a反射向反光片204c及其上的網點207,被反射和散射後,向液晶屏方向傳播,見圖6a。

圖6a截面圖

  反射鏡208a/308a面對LED光源203的表面具有微結構308b,反射鏡208a/308a的設置是從一組設置中選出,該組設置包括,但不限於,圖6b展示的結構。

%0D%0A%20%20%20%20%20%20%20%20%20%20%20%20%09<div%20id=" coverdiv>

相關焦點

  • 直下式高亮度LED背光源的實現方案
    但由於直下式厚度相對側入式較厚,因此在中小型LCD液晶顯示系統中側入式所佔市場比重大於直下式結構。   近年來,三星在韓國推出了一款52英寸全高清LED液晶電視「PAVV-LED52」。此次發布的52英寸全高清LED背光液晶電視,採用了只降低黑暗圖像部分的背光亮度、由三星自主研發的「變色龍LED背光(ChameleonLEDBacklight)」技術。
  • 直下式和側入式區別
    側入式和直下式,其實指的是電視背光源放置的位置。直下式背光源可以做到更好的局部光控,但是成本較高,且會使電視更厚。側入式背光源成本更低,電視可做得更薄,但是局部控光能力有限。一般主打超薄的電視都採用側入式。
  • LED背光模組分析論
    不,電視的奧秘遠不止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暗藏玄機的並不是簡單勾勒和製造,其中蘊藏的結構才是電視的真正意義所在。所以從本文開始將會不定期的為大家打開電視說說內部的故事。,不是技術性偏強就是長篇大論冗餘繁雜讀起來味同嚼蠟,電視的內部結構確實值得去探討,簡單的描繪和解釋能夠更加清晰的了解其中的奧妙,我們今天就用通俗易懂的話先來講講電視的靈魂中樞——背光技術。
  • 直下式背光源和側入式背光源有什麼區別
    側入式背光源是指將燈珠排列在電視的四周,常見的形式是電視兩側或者電視底部。而直下式背光源則是將燈珠排列在電視背部,所以直下式的電視機通常是比側入式的更厚。按照傳統的標準,直下式背光源:可以做到更好的局部光控,但是成本較高,會使電視更厚。側入式背光源:成本更低,電視可做得更薄,但是局部控光能力有限。
  • 康佳展出了65英寸Mini LED背光電視,其峰值亮度超過2000nit
    康佳Mini LED背光電視 據悉,康佳Mini LED背光電視的Mini LED模組由瑞豐光電提供,使用的Mini LED模組為Mini LED晶片封裝,晶片間距2.8mm,實現0OD的超薄混光。
  • 主動式驅動產品推動下 Mini LED背光顯示器或將逐步滲透高端市場
    根據集邦諮詢光電研究(WitsView)的「新型顯示技術成本分析報告」指出,65寸4K電視若採用Mini LED背光,整個顯示器模組的生產成本預估較2018年下降約5~10%,對於Mini LED推廣將有所助益。
  • LED背光源工藝及分類
    直下式背光源LED能夠動態控制背光燈,這樣在表現某些黑暗場景的圖像時,只需要調整必要的背光燈區域(在畫面上表現為黑色或較暗的部分)的局部燈光,即能展現出明暗對比自然的高品質圖像效果。
  • 超窄邊框LED 節能背光模組視效優化對策
    朋朝明  (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108)摘  要:介紹了超窄邊側入式LED模組存在的Hotspot現象產生原因及現行的解決對策。在獲取均勻的背光視效 下,能夠減少液晶電視內的LED燈數量,從而降低液晶電視的生產成本和耗電量,低碳環保。
  • 液晶電視背光模組廉價技改:細數疊屏電視十宗「罪」
    在去年全球各顯示產業展會上,液晶背光源改善技術進入「腦洞時間」,以BOE(京東方)BD CELL為例,這種被認為是TFT-LCD全新突破的技術中,在背光模組中增加一層液晶層,以高密度光源分布向傳統的前置液晶面板提供多光區背光。該技術以極其低廉的成本提升了LED液晶電視的對比度參數,但實際上被稱為「疊屏」的電視產品仍屬於液晶技術路線的自我迭代。
  • LED背光源未來發展七大新技術升級
    二、LED背光源符合市場綠色、環保理念現階段,大尺寸TV背光源主要還是以直下式為主,現在歐盟標準,國內標準,產品都必須符合RoHS標準、UL標準,後期又加入了無滷素要求。三、側發光式動態背光源以及低功耗技術現在普遍量產的大尺寸電視產品,都是使用直下式CCFL作為光源,此種驅動需要Invertor(反用變流)技術,由於功率的問題,使用CCFL作為光源功耗比較大,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此種技術所達到的功耗已經接近極限值。
  • led背光電壓一般是多少_ccfl背光與led背光哪個好
    打開APP led背光電壓一般是多少_ccfl背光與led背光哪個好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03 10:06:01   led
  • 如何提高LED背光的發光效率
    如何提高LED背光的發光效率 國際led網 發表於 2019-09-18 16:16:10 LED相對於CCFL的最大缺點是發光效率低,CCFL通常在80~100流明
  • 中國TFT-LCD用背光模組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
    《中國TFT-LCD用背光模組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主要研究分析了TFT-LCD用背光模組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TFT-LCD用背光模組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TFT-LCD用背光模組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TFT-LCD用背光模組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TFT-LCD用背光模組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TFT-LCD用背光模組市場競爭格局及TFT-LCD用背光模組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TFT-LCD用背光模組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TFT-LCD用背光模組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晶片級封裝大功率LED器件的二次光學設計及應用
    周忠偉,郭向茹,毛林山,方榮虎,喻召福(創維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深圳518108)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10/406444.htm  摘 要:針對當前直下式液晶顯示器存在的光度不均勻(Mura)及厚度偏大的現象,本文從原理上分析了該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在於LED燈珠的出光角度較小。
  • 主流LED技術大揭秘
    ,其厚度皆較CCFL型直下式及側光式、及LED直下式還薄,以三星電子40英寸、厚度10mm TV用LCD面板而言,其背光模塊厚度僅約5mm。    按照背光源入射位置劃分:LED背光模塊依光源入射位置分為直下式與側入式兩大類,大致可分為直下式RGB-LED、直下式白光LED、側光式白光LED等。
  • 一文了解LCD的關鍵技術和成本結構
    本章要跟大家介紹液晶面板產業除了液晶面板以外最重要的兩個部件,背光模組與驅動電路IC模組,由於LED已經完全取代CCFL了,所以背光部分我們只介紹LED背光,驅動IC技術不是我的專長,我會儘量把我了解的部分100%傳授給大家,最後我還整理了LCD的成本結構與LCD的產業鏈,希望大家能夠用最輕鬆的心情了解最重要的顯示行業:LCD液晶顯示器。
  • LED顯示屏與LED背光顯示屏的區別
    相較之下,LED背光在功耗及材質環保方面做得較好,亮度均勻性也相對要高並且體積可以做得更薄。所以LED背光的前景是被廠商十分看好的。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液晶顯示器的基本原理。分為點陣式(又稱為 直下式)和側光式兩種。其中點陣式由於亮度均勻,對比度高,色彩自然,解析度高,壽命較長,主要用於各品牌的高端機型;側光式雖然亮度有點不均勻(不仔細看,可能看不出來),但是成本較低,主要用於各品牌的中低端機型。  背光模組由CCFL過渡到LED可以帶來很多好處,可以讓顯示器屏幕的亮度更加均勻,產品功耗更低,外形可以更輕薄時尚。
  • 淺談一種MINI LED 背光電視畫質優化方法
    餘明火 (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研發總部,廣東 深圳 518108)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3/410490.htm摘  要:本文對多區域控光普通LED背光電視和MINI LED背光電視的模組主要結構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多 區域控光
  • 一種改善亮度均勻性的背光設計方案
    關鍵詞:LCD;LED;DLED;OD;反射片;燈條;擴散板;BEF;DBEF;擴散片;亮度均勻性  0 引言       隨著LED的應用普及,目前LCD液晶電視的背光源幾乎全部是LED,而背光方案又以直下式背光方案DLED為主流,因為其設計方便、價格低廉而得到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