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是生命體嗎?科學家在6億光年外的黑洞上找到了答案:它動了

2020-09-25 網羅奇妙世界

說起黑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顧名思義,黑洞是一個漆黑的無底洞,能夠吞噬萬物。黑洞會將周圍的所有物體、天體以及宇宙碎片都吞噬掉,可以說是海納百川,擁有廣闊的胸懷。如今科學家們也不知道黑洞到底能容納多少物質,這些被吞噬的物質又會去哪裡,還是說化為宇宙塵埃?前段時間,科學家對黑洞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黑洞也是一個生命,因為人類第一次聽到了黑洞的心跳聲。

首張黑洞照片

黑洞

1968年,美國的物理學家約翰-惠勒便提出了黑洞的概念。科學家認為,在宇宙中存在著一個密度極大的物體,大到連光都不能從裡面逃逸,它能夠吸納一切甚至是光。我們之所以遲遲發現不了黑洞,是因為黑洞不會反射任何光線,它會將所有物質都吸收,達到了「絕對的黑」,以至於我們歷經多年才發現了黑洞。2019年4月10日21:00,人類首次發現了黑洞,該黑洞距離地球大約有5500萬光年,從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到黑洞中心是一個燃燒狀態的顏色,其周圍都是一片陰影,黑洞的發現,也證明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即使是在極端條件下也能夠成立。

黑洞的心跳

當科學家們發現第一個黑洞之後,並開始研究地球周邊甚至更遙遠的地方,希望能找到更多的黑洞。結果在距離地球6億光年外,又發現了一個超大的質量黑洞,將其命名為RE J1034+396。該黑洞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特徵是因為它每隔一個小時便會跳動一次,就好像人類的心跳一般非常有規律。黑洞的心跳被稱為「x射線準周期震蕩」。但由於太陽的遮擋作用導致科學家在2011年的時候,再也聽不到該黑洞的心跳聲了。

但是,前段時間科學家們再一次聽到了,黑洞RE J1034+396的波動,發現該黑洞一直都在跳動,非常有規律,而且這此次跳動的信號更加強烈,而且持續的時間更長。此次的發現也告訴人類,黑洞也是具有生命的,它會和人類一樣,運動著、跳動著。此次發現有助於我們研究其物理機制和起源。

黑洞的猜想

黑洞究竟有何作用?科學家到現在也還沒有完全研究明白,畢竟我們發現黑洞的時間並不算太長,但是有不少人認為黑洞裡面是另一個世界,或許能夠幫助我們尋找到外星生物,人們也非常好奇為何黑洞能夠吸收一切吞噬萬物,即使吞下一顆恆星對其也沒有絲毫影響,只是黑洞會不斷的膨脹,那麼如果我們能夠進入到黑洞裡面,會發現什麼呢?

或許在黑洞裡面存在著另一個空間,我們需要找的答案就在黑洞裡面,可是黑洞離我們太過遙遠,而且也存在風險,所以我們根本不會盲目進入黑洞。需要不斷的發展,等到人類科技進步了,才能夠找到更多的線索。

總結

對此,小編認為:「黑洞的發現對於人類來說已經是一個重大的突破,黑洞還存在著很多疑點,我們對其也很陌生,但可以肯定的是黑洞也是有生命的,它有心跳也有呼吸,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能夠徹底理解黑洞的運作機制,或許能夠發現不一樣的世界。」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130億光年外,中國科學家發現一超級黑洞,質量達太陽16億倍
    在130億光年外,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發現再一次挑戰了人類的黑洞和星系形成模型,讓科學家們陷入了困境。  最古老的類星體  而憑藉著阿塔卡瑪毫米/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ALMA)的深入觀測,科學家測算出新發現的類星體J0313-1806比它還要遠了2000萬光年,成為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最遙遠的類星體。  亞利桑那大學Steward天文臺的天文學家王飛格領導了本次觀測,他們發現這個類星體和我們的距離超過了130億光年。
  • 1000光年外發現一個黑洞,科學家:已知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ALENG 自媒體】5月6日晚間自媒體專稿,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測存在的一個超大質量的天體,由於引力無限大,甚至連光也無法逃脫黑洞的束縛,因此,即使是現在最發達的天文學技術,也無法直接「看」到黑洞,但是由於黑洞巨大的引力會導致時空的扭曲,因此,通過對圍繞黑洞運行的天體的觀測,從而判定黑洞的存在
  • 科學家發現10億光年內的最大黑洞,質量為銀河系中心黑洞9300倍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這個地球很大,大到無邊無際,然而最小的恆星的質量也是地球的3萬倍左右,太陽的質量更是地球的33萬倍,但是黑洞的質量更大,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的所有的黑洞質量都比太陽大,在一些星系的中心還存在著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基本都在太陽的10萬倍以上,它們都是宇宙中最大級別的單一天體
  • 地球會被黑洞吞噬嗎?最近的黑洞在1000光年外
    黑洞的質量有大有小,即使是最小的黑洞,也有1.7~2.7倍太陽質量,可以輕鬆地吞下太陽這種等級的恆星。如果地球附近真的有顆黑洞,那最終必然無法逃脫被吞噬的命運。科學家很關心,地球附近到底有沒有黑洞呢?想找出一顆黑洞並不容易,放眼整個星空,吸引我們的都是那些閃閃發亮的恆星。其實這些恆星離我們都很遠,其中很多離我們有1000光年以上。
  • 99億光年外,一個黑洞噴發的氣體,在100萬光年外形成了4顆恆星
    不過,最新的一項研究卻發現了一個出乎意料的事實:99億光年外,一個星系中心的黑洞噴發的氣體,在距離黑洞100萬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間,形成了4顆巨大的恆星!99億光年外的黑洞(藍色圖像附近)這項研究是由博洛尼亞國家天體物理學研究所(INAF)的研究員羅伯託·吉利(Roberto
  • 50億光年外發生了黑洞合併事件,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認為這種天體在宇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會把範圍內的物質全部吸引過來,科學家認為黑洞之間也會相互合併成為更大的黑洞,在2017年科學家通過雷射幹涉儀捕捉到發生在50億光年外的神秘時空漣漪,認為這個遙遠的空間裡可能正在發生一場
  • 黑洞遙控點亮100光年外雲塊:中國科學家發現神秘「心跳」
    宇宙中的「粒子加速器」類星體是1960年代的四大天文發現之一,它的尺度遠小於星系,亮度卻奇大無比。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類星體的中心通常是一個質量動輒達到數百倍太陽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吞噬周圍物質的過程中形成高能噴流。
  • 黑洞遙控點亮100光年外雲塊:中國科學家發現神秘「心跳」
    宇宙中的「粒子加速器」類星體是1960年代的四大天文發現之一,它的尺度遠小於星系,亮度卻奇大無比。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類星體的中心通常是一個質量動輒達到數百倍太陽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吞噬周圍物質的過程中形成高能噴流。而微類星體顧名思義,是微縮版本的類星體。
  • 50億光年外黑洞大爆發!科學家拍攝到前所未有的細節
    一年前,天文學家公布了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的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將位於橢圓星系M87中心,距離地球約5500萬光年,質量高達太陽65億倍的超大質量黑洞M87*呈現在世人面前。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向大家介紹過類星體和耀變體的概念——類星體是位於活躍星系核中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們瘋狂吞噬塵埃氣體,在周圍形成龐大的吸積盤,吸積盤中的物質在極端條件下被加熱到超高溫,進而爆發出強大的輻射與噴流。其中,一些黑洞爆發的輻射與噴流正好指向地球,看起來尤為明亮,這種類星體又被稱為耀變體。
  • 50億光年外發生了黑洞合併事件,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小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其強大的引力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認為這種天體在宇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會把範圍內的物質全部吸引過來,科學家認為黑洞之間也會相互合併成為更大的黑洞,在2017年科學家通過雷射幹涉儀
  • 3.3億光年外,兩個黑洞開始合併,科學家擔憂人類的未來
    在宇宙當中有很多個和銀河系相當大的星系,而在這種星系的中心,有一個質量超級大的黑洞。銀河系中心的就是一個超級黑洞,這個黑洞的質量相當於四百多萬個太陽,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這麼大的黑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科學家表示,銀河系中心的黑洞之所以會變得這麼大就是因為星系不斷的合併。
  • 黑洞吞噬恆星的最後瞬間,在2.15億光年外上演
    任何膽敢行走在黑洞附近的天體,都是在死亡邊緣徘徊,一個不小心,就會被黑洞吞噬,墜入無盡的深淵。2.15億光年之外,有一顆恆星給我們上演了活生生的一幕,展現了被黑洞吞噬的最後瞬間,是有多麼悽慘和悲涼。所以,雖然黑洞本身看不到,我們通過這些發光的下落物質也可以檢測到黑洞的存在,觀察黑洞吞噬恆星的過程。不過,雖然有強烈的光芒,但是它經常被黑洞周圍的一層神秘的塵埃所遮擋,這給科學家們更精確地了解潮汐破壞事件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 這是宇宙超級文明的一次黑洞實驗?100億光年外發現黑洞合併,歐空局發布黑洞合併產生的超強引力波
    我們目前已經知道在100億光年外有兩個處於合併期的黑洞,最新的計算表明,21年內這兩個黑洞會發生合併,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會來研究時空漣漪。為了模擬時空漣漪的出現,歐洲空間局近日發布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來模擬宇宙時空漣漪的出現,即兩個超大質量黑洞碰撞的場面,可以揭示宇宙在140億年前是如何誕生的。
  • 距地5.6億光年,一顆類天體上發現氧氣,這上面會存在生命嗎?
    當然,早期的地球上也是不存在氧氣的,直到20多億年前,地球上最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藍藻出現。之後,地球的大氣才逐漸開始被氧氣所填充,如今,幾十億年過去了,人類和其它生物都變成了喜氧動物。這也就是說,如果一顆星球上沒有氧氣,即使它再完美也不適合人類。不過,前段時間,科學家在距離地球5.6億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氧氣的存在。
  • 科學家發現一個雙黑洞系統,距地球25億光年,它們正在靠近融合
    除了這些正常的天體之外,宇宙中還存在一些神秘特殊的天體,比如中子星,黑洞等。要說宇宙中哪種天體最神秘,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黑洞。黑洞的來歷和作用一直是一個謎,現代科學認為黑洞是恆星死亡後形成的,是否是這樣,也沒有確定的答案。雖然我們對於黑洞了解非常少,但是卻知道黑洞是非常強大的天體。黑洞無法直接觀測,但可以藉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並且觀測到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
  • 430萬倍太陽質量,直徑4400萬公裡,2.6萬光年外黑洞終於現身!
    第一個被懷疑的對象是天鵝座的X-1,這是1964年的一次火箭彈道飛行觀測時被發現,也是從地球觀測最強的X射線源之一,這個位於6,070光年外的主星體是一顆超巨星變星,有一個看不見的天體互相環繞公轉,距離約為0.2天文單位。
  • 7億光年外400億倍太陽黑洞,史瓦希半徑4光天,幸虧地球跑得快!
    也許7億光年外的400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還真不能用肉眼看,也無法用光學望遠鏡看,可能只能通過其發出的強X射線源頭去判斷,儘管人類已經發現比這質量更大的黑洞,但距離地球只有7億光年外發現如此高質量黑洞,也許對星系的起源與發展有相當的裨益!
  • 最小的黑洞?最大的中子星?引力波探測到8億光年外的神秘天體
    但是,對碰撞產生的引力波進行的分析,卻得出了一個讓科學家迷惑的答案。讓科學家迷惑的是,這個神秘天體的質量超過中子星的理論質量值,但低於黑洞的理論質量值。科學家在6月23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中報告說,對引力波的計算表明,神秘天體的質量大約是2.6個太陽質量。
  • 2.15億光年外,一顆黑洞偷吃了一顆恆星,被人類抓拍到
    導讀:科學家歷時數月的跟蹤觀測,使他們清楚地看到了遠古太陽的毀滅,就像它發生的那樣。該事件的目錄條目為AT2019qiz,是有史以來最接近此類耀斑的事件,距離僅有2.15億光年。當世界各地的望遠鏡發現一個已知的超大質量黑洞附近出現新的爆炸光時,這一強大的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歷時數月的跟蹤觀測,使他們清楚地看到了遠古太陽的毀滅,就像它發生的那樣。
  • 天文學家觀測到7億光年外目前已知的最大黑洞
    霍爾姆15A星系團距離地球7億光年,天文學家推測,位於該星系團中心位置的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400億倍。如果這一推測能夠得以證明,這將是以此為中心半徑10億光年區域內最大的超大質量黑洞。據科技日報報導,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地外物理研究負責人凱努斯徹梅甘介紹稱,霍爾姆15A是一個亮堂的星系團,其內核已經耗盡,這一點非常反常。在最新研究中,他們運用超大望遠鏡對霍爾姆15A耗盡的內核進行了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