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檢桶裝水問題最多

2020-12-06 半月談網

食品抽檢桶裝水問題最多

2014-04-23 22:29 作者:陳楊 來源:新快報 編輯:常磊

權威發布:13批次桶裝水不合格,八成菌落總數超標

22日,廣州市工商局、廣州市質監局分別公布流通環節和生產領域的食品抽檢情況。記者發現,在兩局抽檢的19類食品中,大部分食品質量都合格;桶裝水的不合格批次最多,共有13批次不合格,其中八成是菌落總數超標,飲用後易患腸道疾病。

食品抽檢中桶裝水問題最多

據資料顯示,廣州市工商局、廣州市質監局的抽檢內容涵蓋桶裝水、餅乾、乳製品、肉製品、調味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等共19大類食品。而桶裝水屬於兩局均有的抽檢內容,只是分屬流通和生產環節。

其中,廣州市工商局對全市商場、超市等流通環節共計抽取樣品45批次。經檢驗,10批次實物質量不合格,不合格率為22.2%。廣州市質監局共抽取了本市85家企業生產的88批次產品,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3.4%。

記者發現,共有13批次的桶裝水質量不合格,屬於抽檢的食品中不合格批次最多的類型。在不合格的13批次的桶裝水中,有10批次的質量問題是菌落總數超標,其中廣州市裕龍山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甘龍牌飲用天然淨水,菌落總數超標3100倍。另外,有5批次(有2批次同時存在菌落總數超標)為電導率不達標。

山泉水電導率不合格或非天然

據了解,菌落總數是反映飲用水衛生質量狀況的重要指標。菌落總數含量越高,表明飲用水受微生物汙染的程度越大。消費者飲用微生物超標嚴重的水,容易患腸道疾病。

水的電導率則與水中離子含量相關。一般而言,電導率越小,水中所含離子就越少。不同類型的桶裝水,其產品標準對電導率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飲用山泉水中應含有一定量原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飲用山泉水出現電導率不達標,可能是由於生產企業採用非天然山泉水灌裝,同時採用工藝去除水中大量的物質,導致電導率偏低。

目前,廣州市工商局已對檢測不合格的食品採取了下架、封存,立案查處等措施。(記者 陳楊)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蘭州「黃河源」桶裝水裡有棉籤 黃河源公司否認生產線有問題
    蘭州「黃河源」桶裝水裡有棉籤 黃河源公司否認生產線有問題 蘭州「黃河源」桶裝水裡有棉籤 黃河源公司否認生產線有問題
  • 四川發布:兩家桶裝水被檢出大問題,快看你喝的有沒有「上榜」
    桶裝水大家都不陌生,平日裡滿足了很多人及時補水的需求,十分方便快捷。桶裝水在人們的認知裡一直是乾淨衛生的,但最近,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卻發現兩批不合格的桶裝水。l 利州仲小英桶裝水經營部的曾家山泉飲用天然軟水
  • 湖南工商抽查九類食品 桶裝水六成不合格
    其中,粽子合格率為93.3%,有兩批次產品不合格,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黴菌計數超標、超範圍使用甜蜜素。酸奶合格率為96.7%,有一個批次中酵母和黴菌嚴重超標,可能是環境或包裝不嚴導致二次汙染。果凍合格率為76.7%,主要發現問題為可溶性固形物不達標。花椒、辣椒製品和火鍋底料合格率為68.5%,發現的主要問題為違法添加羅丹明B和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
  • 廣州市工商局:10款桶裝水檢測不合格
    昨日,廣州市工商局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流通環節食品的抽樣檢測結果。在所有的抽檢食品中,桶裝飲用水的抽樣檢驗合格率、實物質量合格率最低,抽檢的45批次中,有10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達23%。  據了解,在10款不合格的桶裝飲用水中,有7款是由於菌落總數超標,森波灣、寶地、鼎華等商標榜上有名。  菌落總數是反映飲用水衛生質量狀況的重要指標。
  • 安徽:1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及質量指標、微生物指標等問題-抽檢...
    近期,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糕點、薯類和膨化食品、方便食品等3類食品241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31批次、不合格樣品10批次(見附件),不合格樣品涉及質量指標、微生物指標、食品添加劑等問題。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相關市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 北京上半年食品安全抽檢報告:微生物指標不合格樣品最多
    中國網財經8月10日訊 據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該局發布關於2018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分析的公告。   一、總體情況   2018年上半年,我局共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32大類14283批次樣品。
  • 食品抽檢查詢App上線
    北京商報訊(記者 吳文治 陳克遠)查詢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是消費者規避食品安全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日後消費者將可通過手機完成這項操作。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監總局」)日前正式上線食品抽檢結果查詢App「食安查」,消費者可通過手機軟體進行食品抽檢結果查詢。
  • 天津市市場監管委抽檢飲料65批次 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3月29日,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發布《關於印發食品生產環節市級監督抽檢信息的通告(2018年第3批)》。信息顯示,近期,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食品檢測機構,按照《天津市食品生產環節市級抽檢監測工作方案》,抽檢了飲料65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 雲南:9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及微生物指標、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
    近期,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93批次,涉及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飲料、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糕點、食糖、食用農產品等8大類產品。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食品添加劑、微生物、獸藥殘留等指標。
  • 15種食品被查不合格 "北冰洋"髒雪糕北京下架
    昨日,工商發布的食品下架信息中,共有15種食品因質量問題被全市停售,涉及11家北京企業,佔下架總數的73%。其中,北京北冰洋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20110702批次、110克袋裝「北冰洋」雙把雪糕實測菌落總數為56000 cfu/mL,超過了規定值的兩倍多;「伊蘭朵」品牌生產的香草VINILLA、一些沒有品牌標識的老冰棒、綠豆沙冰等產品因蛋白質和菌落指數不合格也被下架。
  • 安徽出臺辦法緊盯食品安全 建立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專家庫
    據安徽日報報導 日前,省市場監管局出臺了《安徽省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協作辦法(試行)》,通過建章立制、定期會商,排查風險隱患,進行原因分析,努力把問題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讓監管跑在風險的前面。據了解,《協作辦法》明確了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工作遵循科學、嚴謹、高效、透明的工作原則,對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交流形式、交流內容、交流頻次、風險研判和信息發布等方面進行了規範,以進一步增強我省食品安全監管能力,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科學依據,有效緩解食品安全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升公眾食品安全信心。
  • 小龍蝦、啤酒宵夜食品大抽檢!
    &nbsp&nbsp&nbsp&nbsp近日,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深圳新聞網在世界盃開賽前夕,通過2018年第一期《食品抽檢你話事》網絡調查活動對市民票選出的燒烤類食品、啤酒、小龍蝦、零食炒貨堅果製品、膨化食品、醬滷肉製品等熱門宵夜食品,同時對備受球迷歡迎的酒吧等場所售賣的酒類產品進行抽檢,共抽檢樣品1465批次,不合格5批次,合格率99.66%
  • 這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
    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乳製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餅乾、澱粉及澱粉製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製品、豆製品、蜂產品、罐頭、蔬菜製品、水果製品、肉製品、水產製品、調味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26大類食品1243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
  •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11月26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44期)。通告稱,根據2020年國家和廣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該局組織抽檢肉製品、飲料、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糕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8類食品608批次樣品。
  • 永輝超市上食品抽檢「黑名單」
    據通告,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飲料、方便食品、餅乾、薯類和膨化食品、蔬菜製品、水產製品、食用農產品等8類食品766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744批次、不合格樣品22批次,檢出微生物、禁用農藥、有機汙染物、食品添加劑及其他指標等問題。
  • 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11月11日,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20年第27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近期,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536批次,涉及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蔬菜製品、蛋製品等5大類產品。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食品添加劑、微生物等指標。其中合格樣品532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具體情況如下:一、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麗江精粹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核桃油,酸價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
  • 去年甘肅省對32大類115475批次食品進行監督抽檢抽檢總體合格率為...
    資料圖片中國甘肅網1月12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月11日,記者從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按照甘肅省2020年食品安全抽檢監測計劃,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對全省範圍內生產經營的32大類115475批次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檢出不合格樣品5061批次
  • 安徽抽檢9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質量指標、微生物汙染等問題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消息:近期,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餅乾、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茶葉及相關製品等4類食品324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15批次、不合格樣品9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質量指標、微生物汙染等問題。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相關市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正式上線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查詢平臺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正式上線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查詢平臺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01 09:43 來源: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站>  為進一步落實總局《關於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及信息發布工作的意見》要求,方便社會各界查詢了解具體產品信息,總局建立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查詢平臺。
  • 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對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保健食品,餐飲食品,豆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蜂產品,酒類,罐頭,食品添加劑,食鹽,薯類和膨化食品,調味品,蔬菜製品,速凍食品,肉製品,乳製品,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飲料,糕點,水產製品,水果製品24大類食品593批次樣品進行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其中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3大類5批次樣品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