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給人全新的時空思維

2020-12-05 浙江大學

南朝梁任昉的《述異記》裡,有這樣一個故事,王質在石室山中砍樹,看到童子在下棋,看得入迷了,等到他離開的時候才發現斧頭都爛掉了。原來他在山上誤入了仙境,在山上過了一天,世上已經過了千年。滄海桑田,瞬息萬變,在當下流行的影視劇裡,演變成了男女主人公回到古代的時空穿越。

在現實的生活裡,我們也許沒法穿越時空笑看滄海桑田,不過在實驗室裡,模擬一眼萬年、一步千裡的時空壓縮倒並非不可能。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陳雲敏院士牽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就是一個構建從瞬態到萬年時間尺度、從原子級到千米級空間尺度、從常溫常壓到高溫高壓等多相介質運動的實驗環境的「大傢伙」。

這個總投入超20億元人民幣的設施是「十三五」時期優先建設的10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之一,也是在浙江省建設的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了這個大科學裝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從項目建議書批覆至今的一年多裡,浙大的科學家團隊在忙什麼?這個大裝置進展如何?最近記者採訪了陳雲敏院士。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神奇效應

地球表面的任何物體都受到地球重力的作用,即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地球自轉引起的慣性離心力的合力的作用。從被牛頓關注的那個蘋果落地開始,人類對重力的研究就沒有停止過。科學家們把地球上重力場叫常重力場,1g≈9.8m/s2,大於1個g的叫作超重力。

超重力是怎樣一種體驗呢?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陳冬這樣描述:「飛船上升時,重力加速度在5.5g,返回時在4g左右,而我們訓練時要達到8g。像我70公斤,就是870公斤壓在我身上,要能頂得住。普通成年人能承受4g已經很不錯了,如果是8g,會壓得胸痛,無法呼吸。」

顯然,在超重力環境下,會發生我們平常看不到的神奇效應。首先,超重力增大了物質的體積力,能產生縮尺作用。舉個例子,想知道100層樓高的房子對地基的影響,那麼我們只需要造一層樓高的模型,在100g的超重力作用下,就能模擬100層樓的效果。其次,超重力場加速了不同物質之間的相對運動的驅動力,從而產生縮時作用。比如超重力場下的爆氣試驗,超重力增大了氣泡的運動速度,加速了相分離。

營造超重力場模擬常重力多相介質的物質運動過程,具有時空壓縮、能量強化和加速相分離三種基本科學效應,能夠提升人類觀測常重力大時空尺度多相介質運動過程能力,並且提供加速多相介質相間分離的極端物理條件。正是因為功能強大,超重力離心機被譽為地球上營造超重力環境的「革命性工具」。目前世界上離心機最大容量為1200g•t(重力加速度×噸)。

此次浙江大學牽頭建設的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是綜合集成超重力離心機與力學激勵、高壓、高溫等機載裝置,將超重力場與極端環境疊加一體的大型複雜科學實驗設施。團隊用設施英文名稱(Centrifugal Hypergravity and Interdisciplinary Experiment Facility)的首字母給它取了個名字,叫CHIEF,寓意著該項目成為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方面的翹楚,引領全球科學家深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深地深海資源開發與高性能材料研發。設施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超重力離心機主機、超重力實驗艙、超重力試驗保障系統和配套設施。其中,兩臺超重力離心機主機,最大容量1900 g•t,最大離心加速度1500g,最大負載32t;另外還有邊坡與高壩、巖土地震工程、深海工程、深地工程與環境、地質過程、材料製備共六座超重力實驗艙。項目建設周期為5年,建成後,將填補我國超大容量超重力裝置的空白,成為世界領先、應用範圍最廣的超重力多學科綜合實驗平臺。

「CHIEF可以為研究巖土體和地球深部物質的時空演變、加速物質相分離提供必不可少的實驗手段,為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開展、重大工程新技術研發和驗證、物質前沿科學發展,提供先進的試驗平臺和基礎條件支撐,顯著提升我國相關多學科領域的研究水平和國際競爭力。」陳雲敏院士打了個比方,如果在超重力離心機上搭載汙染物土中遷移實驗裝置,我們就可以看到汙染物在地下大尺度、長曆時的運移,可謂「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總體而言,CHIEF將超重力離心機能力從國內400g•t級、國際最大1200g•t突破至1900g•t,具備單次實驗再現巖土體千米尺度演變與災變、汙染物萬年曆時遷移及獲取千種材料成分的實驗能力。

針對CHIEF的建設與運行,陳雲敏院士希望全球頂級的研究力量一道參與。他說,實驗裝置將面向多用戶、多領域開放,開展科學研究和國內外交流,「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理應為我國乃至全球超重力前沿科學研究和相關領域技術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座超重力實驗艙各顯神通

超重力離心機和主要機載裝置示意圖

科學目標達成的第一步就是要在地球上產生一個超重力場。這也是CHIEF的第一部分超重力離心模擬裝置的使命。超重力離心機通過轉臂高速旋轉在實驗艙內產生離心加速度,艙內的物質就會受到離心力的影響。「當然也還是會受到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但是1g與離心加速度相比非常小,可以忽略。」陳雲敏院士解釋。

對於這樣一個裝置,或許可以從童年記憶中找到意象——旋轉飛機,一種繞垂直軸中心旋轉的飛機類遊樂設備。當旋轉速度超過一定值就產生了離心力,反映到人身上就是呼吸困難等。

有了超重力場,科學家就能在裡面開展各類實驗了,而具體的實驗場所就是CHIEF6座超重力實驗艙及18臺機載裝置。根據設計,科學家們可以全過程觀測超重力環境下巖土體、地球深部物質、合金熔體等多相介質的物質運動;揭示巖土體大時空演變與成災、地質過程演變與成巖成礦、合金熔體超重力凝固的機制,為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深地深海資源開發、高性能材料研發等提供基礎支撐。

驗證重大工程服役性能

我國正在形成越來越多的特大城市,正在規劃建設一批大型水電站和核電站,重大工程建設規模居世界之首,許多新建重大工程在全球範圍內未有先例,其服役性能與設計方案亟需實驗驗證。

○邊坡與高壩實驗艙

我國滑坡災害頻發,目前世界上仍沒有公認的理論能夠解釋滑坡的高速、遠程滑動過程。我國水力資源居世界第一,已建、在建和擬建高度超過200米的高壩佔世界的50%。而梯級高壩是我國黃河、金沙江、雅礱江等水力資源開發的主要形式,他們的總落差達一二千米,總庫容超過數百億立方米,一旦一座大壩潰壩將造成多米諾效應的連潰,後果不堪設想。

我國一些重大工程尺度大且服役時間長,傳統手段難以準確驗證其有效性。因此,通過CHIEF,利用「時空壓縮」效應開展超重力試驗,突破滑坡預警和治理技術的發展,驗證百米級高壩服役性能,為高烈度地震區的城市群規劃及重大工程建設提供支撐。

○巖土地震工程實驗艙

我國還是地震最活躍和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場地巖土體是基巖地震向地面建築物傳播的媒介,地震動的場地效應、場地液化大變形和地震誘發滑坡等決定了建築的震害程度。

CHIEF中的巖土地震工程實驗艙提供了大負載單向振動臺、世界上首座超重力三向振動臺,將為研究複雜場地地震動演變規律和巖土體致災效應提供國際一流的研究平臺。

增強我國地球科學和材料科學研究的原始創新能力

相分離是地球深部物質和合金熔體等多相介質物質運動的基本過程,超重力的「相分離加速」效應有助於發現其中的新現象和新規律。

○地質過程實驗艙

地球內部物質的運移和演變是人類的科學難題之一,CHIEF為研究地球深部巖漿房中結晶率、地幔中礦物的重力分異作用、板塊俯衝脫水過程等問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進一步加深人類對地球內部多圈層形成演化過程的認識。

地質過程實驗艙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楊樹鋒表示,長期以來,科研人員對於地球深部的研究缺少有效手段。地質演化有兩個特點:時間跨度可長達百萬年,空間範圍變化大到千公裡。要想在地球深部進一步尋找礦產和油氣資源,就必須深入地下。CHIEF正好具有時空壓縮效應,這為我們研究大時空跨度地質過程演變、尋找勘探礦產和油氣資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手段。

○材料製備實驗艙

新材料是高端製造業的基礎,關係產業發展和國家安全。高通量材料製備技術是當今研究的重點。利用超重力相分離加速效應,我們能夠製備不同微區成分、相結構和組織的大尺寸塊體高通量樣品,從而發現高性能材料。

材料製備實驗艙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澤教授表示,由於沒有離心力機載高溫裝置,我們無法在原子尺度研究體積力對元素和缺陷的擴散行為。有了CHIEF之後,雖然原子之間的化學鍵很強,但材料中仍存在微觀缺陷,加載離心力之後,重量或大小不同的原子在這些缺陷處可能呈現不同的擴散行為,導致不同的固態相變,幫助我們得到一些在現今面積力實驗條件下得不到的性能數據。這個項目營造的高溫-離心載荷動態耦合加載極端條件,對於材料學中液-固相變、固-固相變等基礎科學問題的研究以及依賴材料發展的其他學科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支撐我國能源和礦產資源開發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

資源是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共同難題和挑戰,目前千米深度以內淺層資源的勘探開發已逐步趨於極限,地球深部的資源勘探開發亟待發展。

○深海工程實驗艙

深海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被認為是一種儲量巨大、21世紀最有潛力的替代能源。但是深海高壓環境和複雜海床條件使得深海天然氣水合物開採極為困難。超重力可以再現深海儲層中天然氣水合物的開採過程,模擬不同天然氣水合物開採方法,為天然氣水合物高效開採和災害控制提供重要科學依據與實驗支撐。

○深地工程與環境實驗艙

深部資源開發、油氣深地儲存、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和高放射性物質地質處置等成為我國能源地下開採、儲備、放射性廢物深地處置研究設施的建設過程中重要的科學研究方向。

這些實驗艙都是根據國內外現狀及發展需求來確定的,特別是針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我們召開了10餘次專家論證會,經過了24位院士、上百位專家學者的論證。」陳雲敏院士說。


找茬」挖出48個問題

CHIEF的離心機容量世界最大,18臺機載裝置中有6臺屬於世界首創、12臺技術指標國際領先,因此要做成這樣一個「大傢伙」,肯定困難重重,尤其是涉及48項關鍵技術。

陳雲敏院士要求大家在正式開工之前把可能碰到的技術難題都提出來。過去的這一年,團隊所做的正是這樣一個有點類似「找茬」的預研工作。到現在為止,他們挖出了建設過程中會遇到的48項關鍵技術,也論證了項目從原理上是可行的。

很多人經常問陳雲敏院士,項目何時開工,何時建成。他總是笑而不語。所謂內行看門道,業界有句話說,原理不行的技術上肯定不行,原理行的技術上不一定行,所以關鍵技術難題要先從科學原理上解決,並在此基礎上通過試驗證明技術上是可行的。

一方面要國際領先,另一方面又要技術成熟。這個難度用陳雲敏院士自己的話說,「如果這個階段沒有發現問題,就會給今後的製造過程留下隱患,裝置的目的可能就實現不了。只要有一個驗收指標沒有達到,整個項目就不能通過驗收,想要調整都不可能。」確實,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也更難。陳雲敏院士讓團隊所有成員立下軍令狀,「誰沒發現問題,誰負責。」

舉個例子來說,要做一個裝置,首先要有設計方案,裡面會有各種各樣的參數,這些參數不僅要通過數學推導出來,而且要經過試驗論證是可行的。如果我們希望手的推力有100公斤,這需要包括腿、腰等在內的身體其他部位來一起實現。腿和腰也要有相應的力。這就需要我們設計各部分的技術參數。但即便各部分都達到要求了,組合起來可能還是會出現問題,參數取得太小,手的推力達不到,取得太大,腿就會很粗,造成其他問題。

在超重力離心機主機的預研過程中,他們就發現了一個類似問題。

轉軸下面有電機,帶動轉臂高速轉動,產生離心力。但是在旋轉的過程中,當達到臨界轉速時,系統會發生共振,產生的晃動會降低轉速,可能就無法達到設計的極限值。這有點類似小時候玩的陀螺,一旦產生晃動後,旋轉速度就會降低。陳雲敏院士打了個比方,超重力離心機主機就好像是一個挑著扁擔在轉圈的人,如何讓他不「暈頭轉向」,就是在預研階段要解決的難題。目前團隊已經通過現有的ZJU400超重力離心機驗證了這個問題。


邊預研邊出成果

建築效果圖

這一年來,團隊不斷地小試中試,提出難點問題,設計解決方案,驗證方法和參數,「這是做工程的基本原則,用在工程上的設計方法和算法要通過試驗驗證過,才能使用。」

在預研的過程中,陳雲敏團隊做出了許多研究成果。其中的一個項目「高速鐵路列車運行動力效應試驗系統」入選201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這個「在實驗室裡跑高鐵」的項目,在可控條件下研究高速列車運行引起的線路路基動力效應,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工程價值。

高鐵輪子傳過去的荷載首先給軌道,再通過軌枕傳給路面。在我國東南沿海深厚軟土地區,高鐵地基需要打入很深的樁才能控制住高鐵的沉降,這個樁及上面的路基該怎麼設計才能控制沉降呢?陳雲敏院士團隊的邊學成教授在超重力大科學裝置中就是專門負責超重力高鐵加載裝置的研發。他就想到在軌枕上直接布置加力的裝置。這個裝置將列車運行荷載轉化為作用於一系列軌枕上的垂向動荷載,通過精確控制相鄰激振器的加載相位差實現列車輪軸高速移動對路基的加載。

整個試驗系統由列車運行加載激振器陣列、加載控制系統、全比尺線路模型和測試系統組成。有了這個裝置,列車行駛就像在軌枕上彈鋼琴,每個軌枕就是鋼琴的鍵,壓得越快代表輪子移動越快,從而實現高速移動荷載的加載。他們的實驗結果顯示與實際荷載基本一致。

「CHIEF研發出來可極大拓展我們的試驗研究能力,做原來沒法做的試驗。當然難度也很高,需要我們多學科交叉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邊學成說。

還有一項成果是關於近海工程研究的。海上大型構築物往往受到不同方向的荷載。團隊利用超重力場下的縮尺效應,研發了世界上首臺超重力三向加載實驗裝置和國內首臺超重力波浪模擬實驗裝置,能夠模擬海上大型構築物服役期間的波浪荷載和其它多向荷載,從而助力海上風力發電機等重大工程的設計和建造。「超重力設施這個項目就像是個大熔爐,我們一邊預研,一邊碰撞出新的火花。」建築工程學院教授朱斌說。

項目還沒正式開建,就已經成果迭出,這聽上去很新鮮。陳雲敏院士說,超重力的環境是全新的,可以讓大家腦洞大開,不受以往教科書知識的束縛,「這樣一個極端環境促使大家帶著問題去思考,老師和學生的思維就非常活躍。」

當然預研只是萬裡長徵的頭幾步。下一階段,團隊將對每臺機載裝置各個子系統的參數進行驗證。


好奇心驅動下的創新研究

在報批過程中,項目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

教育部和浙江省政府建立了省部協同機制,共同指導、協調設施建設。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常務副省長馮飛高度重視設施項目。浙江大學成立了黨委書記、校長為雙組長的建設領導小組及常務副校長為總指揮的項目建設指揮部。指揮部下設指揮部辦公室,作為項目建設的管理主體。學校成立浙江大學超重力研究中心,作為項目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的主體,中心組建了10名院士為核心的科學與技術隊伍,陳雲敏院士任項目首席科學家。這其中的很多體制機制,都是在不斷研討過程中一步步形成的創新舉措,成為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的「浙大模式」。

大科學裝置不是造大樓。」這是陳雲敏院士常說的話。他說大樓是為大科學裝置服務,為裝置運行提供環境,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然而剛開始想找地方給這個大科學裝置安個家卻吃了閉門羹。

這也不奇怪,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杭州也可謂是寸土寸金。兜兜轉轉之後,杭州市餘杭區政府出面解決了問題,拿出了89畝用地,在科學研究與經濟發展之間選擇了前者。

餘杭區正在打造成全面創新創業的引領區、策源地,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校地合作,引進一流的科創項目和人才」,餘杭區常務副區長陳夏林說,區政府是看到了基礎研究的內在張力,因為大科學裝置的建設項目會匯聚一批高科技人才,能為餘杭區的科學含金量添不少分,而餘杭區現有的科技氛圍也能為今後團隊依託大科學裝置開展研究提供幫助,「餘杭區會全力服務保障好大科學裝置建設項目。」

大科學裝置的研製,處處充滿了創新,不像標準化儀器那樣有據可依,一切都需要重新摸索。

陳雲敏院士說,當初提出這個想法,也是出於對科學的好奇。「我是一個好奇心比較足的人。在浙大的學習時光,讓我感悟到自然和科學美,激起了我出於好奇心而產生的求知慾。科學家最大的內動力就是好奇心,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剛好可以驗證我對於這方面的一些疑問。」

在團隊成員眼中,CHIEF就是一個科學被好奇心驅動的地方。為了同樣的好奇心,不論是院士,還是青年科研人員,都常常碰撞交流,一討論就到凌晨兩三點鐘。「團隊裡的幾位院士,張澤、楊樹鋒、楊華勇,每一次論證會都抽出時間參加,討論起來都是非常地投入。」

以問題為導向,是團隊的一大研究特色。在這裡,不同學科和領域都是基於超重力增大多相介質體積力和加快相分離的基本科學原理而匯聚到了一起,使得項目具有促進小學科之間、相鄰學科之間、甚至不同大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和融合的天然優勢,為產生新思想、新方法、開闢新領域和建立新學科創造良好的環境。

在團隊招聘時,陳雲敏院士必問的一個話題就是「是否對科學有興趣」,在他看來,興趣和好奇心是激發研究熱情、撬動地球槓桿的支點。他們也確實招到了一批名牌大學來的年輕人,多學科交叉的工程學科給了他們很大的平臺。

放手支持他們去創新,完全可以做到一流。」陳雲敏院士很有信心。

最近,還有一個方案已經列入了陳雲敏院士的工作計劃。他準備建立一個研究院,在培養學生的同時,把超重力基礎研究中的科學新發現轉變成技術,然後產業化。

(文 吳雅蘭 柯溢能 金云云/攝影 盧紹慶 部分圖片由團隊提供)

相關焦點

  • 浙大牽頭建超重力離心模擬裝置,能壓縮時空或實現「穿越」
    滄海桑田,瞬息萬變,在當下流行的影視劇裡,演變成了男女主人公回到古代的時空穿越。爛柯圖在現實的生活裡,我們也許沒法穿越時空笑看滄海桑田,不過在實驗室裡,模擬「一眼萬年、一步千裡」的時空壓縮倒並非不可能。
  • 盤點歷史上那些反重力現象和「時空穿梭」的唯一方法
    例如有人看到樹葉融入到了牆壁裡,木頭穿透鐵柱等等,最重要的是根據若干名專家的研究,這種現象與重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甚至還有人因為朝著這一領域去研究,最後發明了反重力飛行器。最不可思議的事,當他們操控這個機器得時候,竟然發現了穿越時空得方法。
  • 重力是力嗎?其實它是時空的扭曲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萬有引力,萬有引力不就是重力嗎?為什麼說萬有引力不是力?萬有引力確實是宇宙4種基本力之一,不過我想說的是它產生的原因。重力使得球往下掉這裡先說一下重力和萬有引力之間的關係,重力只是個通俗的說法,萬有引力可以產生重力的效果,慣性力也可以產生重力的效果
  • 浙大牽頭建世界最大超重力實驗裝置—新聞—科學網
    原來,這套高科技設備具有「壓縮時空」的神奇功能,它能讓研究人員「跨越時間」,用一天模擬一千年,還能在實驗室裡「跑高鐵」!   地球表面的任何物體都會受到地球重力的作用,人能夠站立在地面上,物體會下落,都是重力的原因。   科學家們把地球上的重力叫做常重力,用1g(重力單位)來表示,大於1個g的就叫超重力。比如航天員乘坐飛船返回地球時,會受到4個g的超重力,相當於承受了4個自己的重量。
  • 浙大牽頭建世界最大超重力實驗裝置:一天模擬千年
    原來,這套高科技設備具有「壓縮時空」的神奇功能,它能讓研究人員「跨越時間」,用一天模擬一千年,還能在實驗室裡「跑高鐵」!地球表面的任何物體都會受到地球重力的作用,人能夠站立在地面上,物體會下落,都是重力的原因。科學家們把地球上的重力叫做常重力,用1g(重力單位)來表示,大於1個g的就叫超重力。比如航天員乘坐飛船返回地球時,會受到4個g的超重力,相當於承受了4個自己的重量。
  • 獅子座戰力爆表 《時空獵人》解鎖全新星圖
    原標題:獅子座戰力爆表 《時空獵人》解鎖全新星圖   全球最火爆次時代格鬥手遊《時空獵人》App Store版開放全新星圖——獅子座,戰力激增不是夢。同時,公會賽決賽火熱開啟,王者之戰即將打響。更有一系列七夕福利和活動為獵人們量身定製!
  • 銅雀禁地開啟《時空獵人》全新區域等你來戰
    天外天入侵,邪惡力量又在蠢蠢欲動,英雄為拯救世界踏上新的冒險......今日,全球熱門格鬥手遊《時空獵人》開放全新冒險區域「銅雀禁地」,英雄在正義的召喚下集結,玩家將在新區域參與三國大戰,並阻止「大魔王」解開封印為禍天下。目前銅雀禁地已經開放,新的敵人,新的裝備,新的等級,正等著你來徵服!
  • 只要解決重力問題,我們就能人造蟲洞來穿越時空?
    在大眾的認知中或許是穿越時空的突破口,無論是穿越時間還是穿越時空。但蟲洞到達目前為止依舊是個未解之謎,那他真實存在嗎?如何找到蟲洞呢?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獨孤軒轅策」看一看。> 那找蟲洞很困難,我們可以人造一個蟲洞來穿越時空嗎
  • 黑洞、奇點、重力塌縮、時空扭曲、廣義相對論,你了解多少
    儘管天才物理學家的理論正確描述了空間、時間、物質及重力的關係,殊不知愛因斯坦當年也曾懷疑自己所提出的黑洞設想是否正確。「黑洞理論」源於廣義相對論的見解,但「黑洞」一詞並非由愛因斯坦所造。最早提出「黑洞」一詞的已故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他曾概述:「物質驅使時空扭曲,時空驅使物質按其扭曲移動。」
  • 地球為什麼會有重力?
    所以對愛因斯坦來說,時間和空間不再是固定而絕對的,反倒會因為運動而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單一的實體,稱之為「時空」。而在愛因斯坦眼中,這個空間的新形象將會解答一個深深的謎題,關於宇宙中一種最普遍的力量:重力。牛頓知道重力能讓物體互相吸引,而他的定律精準預測了重力的強度,但重力式怎麼運作的呢?地球是如何隔著虛無空間,牽引著幾十萬公裡遠的月球?
  • 什麼是反重力?未來反重力應用的猜想
    一、什麼是反重力? 首先,根據牛頓老師樹下吃蘋果的理論,從物理學上講,重力等於物體質量乘以物體的加速度g即G=mg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可以停留在地球上而沒有被甩到宇宙空間的原因。當物體的加速度不變時,重力的大小取決於物體的質量。
  • 重力是我們存在於地球的根本 如何產生的?
    所以對愛因斯坦來說,時間和空間不再是固定而絕對的,反倒會因為運動而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單一的實體,稱之為「時空」。而在愛因斯坦眼中,這個空間的新形象將會解答一個深深的謎題,關於宇宙中一種最普遍的力量:重力。牛頓知道重力能讓物體互相吸引,而他的定律精準預測了重力的強度,但重力式怎麼運作的呢?地球是如何隔著虛無空間,牽引著幾十萬公裡遠的月球?
  • 龍珠超:力量大會上坑爹的重力加速度!我重力大不是死的快?
    《龍珠超》的力量大會上,各宇宙選手都被全王定下了規則要求。例如不得使用武器與外部力量,不能殺死你的對手,攻擊觀眾或者不能攻擊選手,違者將直接被全王連人帶宇宙的抹除。然而依然有不少人去觸犯全王的規則底線。
  • 「重力」新解
    圖說:英國《新科學家》周刊7月11日一期封面對重力的認識是人類最傑出的成就之一,但有一個問題:宇宙正在加速擴張,與重力相互吸引的性質不符。牛頓力學對重力的解釋只有在物體的運動速度低於光速時才能成立。廣義相對論則對重力作出更完整的解釋。廣義相對論認為,時間和空間是一個名為「時空」的統一體,物體之所以因重力作用而運動,可以解釋為其引發了時空彎曲。20世紀物理學兩大驚世駭俗的革命性理論除了廣義相對論,還有量子理論。量子理論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微觀的層面,其核心觀點是,量子場能形成波,而波也可視為粒子。
  • DNF:1月21日超時空改版,擊殺領主掉落成品史詩,翻牌60個暗能量
    那麼普通超時空變成怎樣的了呢?我們給大家進行一個介紹,至於難度可以說完全不如現在的團本。普通超時空改版後我們進入超時空不再是點擊頻道就能直接傳送到超時空之戰區域,雖然有特殊頻道,但是我試過點擊傳送頻道並沒有直接傳送區域,所以這個頻道就跟普通頻道一樣,只是讓大家找到集合頻道罷了,不過正式服會不會改動不好說。
  • 探秘反重力技術
    人們要運用反重力技術,關鍵是如何實現這個「調整」。至於用什麼樣的工程手段實現這個調整目的,方法多種,在此從略。在這裡需要說明,理論同實踐是吻合的.反重力本質理論及工程運用的實驗表現都是超常規和反常規的,一開始就會打破好些定律約束,並均可用實踐重複驗證。用現有理論在很多地方是不能直接接受的,工程實驗也只會使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 它能「壓縮時空」,一眼萬年?超重力離心機長啥樣?
    原來,這套高科技設備具有「壓縮時空」的神奇功能,它能讓研究人員「跨越時間」,用一天模擬一千年,還能在實驗室裡「跑高鐵」!  什麼是超重力  它能壓縮時空,一眼萬年  「浙大的這個CHIEF,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那是指大型複雜的科學研究裝置或系統,是能推動國家科學和技術發展的『國之重器』。
  • 全新地圖「峪崆」 重力模式開放
    由全球知名戰爭遊戲開發商Wargaming精心研發,網易獨家代理的《坦克世界閃擊戰》7.1版本重磅登場,全新地圖「峪崆」震撼上線,在巖石山峰、白雪綠草和瀑布山谷中暢享酣暢淋漓的坦克對決!顛覆認知的重力模式限時回歸,邀你盡情領略超越物理規則的非凡戰鬥!萬物繁茂,激戰山谷之中盛夏的陽光灼烤著大地,用不斷攀升的溫度宣告著自己的威嚴。
  • 愛因斯坦是第一個發現時空的人嗎?答案要讓你失望了
    時空是三維空間與四維時間相結合的概念模型。根據目前最好的物理理論,時空解釋了在光速附近旅行以及宇宙中大質量物體的運動所產生的不尋常的相對論效應。誰發現了時空?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幫助發展了時空概念,並將其作為相對論的一部分。
  • 人的重力是多少 人的重力怎麼算
    一個人的重力由這個人的體重以及他所處的緯度決定。根據重力公式G=mg,g=9.8N/kg一個體重為60kg的人的重力是600N,計算過程為:G=mg=60kg×9.8N/kg=588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