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的朋友應該對「土壤有機質」這幾個字不陌生!但是對於它的作用及重要性我想大家不一定都知道!今天我們主要講講有關土壤有機質的一些事!
1什麼是有機質?
耕地有機質或者土壤中的有機質,是存在於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機物質,包括各種動植物殘體、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種有機質。有機質只有進入土壤才能夠形成天然中的穩定成分,這個過程是通過礦質化過程完成的,必須有微生物的參加!
2土壤有機質的重要性!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組成成分,儘管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只佔土壤總量的少部分,但它對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環境保護及農林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常說,土壤有機質的高低代表著土壤肥力的高低!所以我們要重視土壤有機質的補充!
3回歸當下,談種地,談土壤!
自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以來,用地不養地的現象很突出,人們不願意投入改善耕地,原因一個是因為土地所有權的不穩定性,因為土壤改良是一個漫長的工程,誰也不確定哪天改好的土地會不會是別人的;再一個就是農業收入太低實在投資不起!
長此以往就導致我國耕地有機質出現了下降趨勢,直接影響了耕地質量。雖然我國糧食有著「十一連增」的紀錄,但肥料和農藥的施用同步增長,「十一連增」的背後是肥料和農藥的力量。
土壤,曾經是一個富有活力的生態系統,已經降低甚至失去了其應有的保肥、保水的功能,變成單純植物生長的支撐物質。耕地退化是在破壞自然生態系統而來的,耕地中的有機質最初是來自天然植物群落土壤封存。縱觀今天,內地耕地連續使用化肥、農藥、農膜、除草劑短短不到40年,就出現了嚴重的退化!
4土壤現狀
調查顯示,我國東北區、閩粵瓊區、西北區和青藏區部分耕地有機碳含量相比20世紀80年代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其中東北區耕地有機碳含量下降了21.9%,嚴重降低了土壤肥力。
調查耕地範圍內有29.3%的土壤鹼化趨勢加劇,pH值上升了0.64,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21.6%的耕地酸化嚴重,pH值降低了0.85,主要分布在重金屬汙染問題突出的閩粵瓊區和湘鄂皖贛區,在降低耕地質量的同時增加了重金屬汙染,加大了耕地生態和地下水質量惡化風險。耕地酸鹼度降低,土壤板結,肥力下降,不利於作物吸收養分。同時,長期化學物質投入過大,對土壤有機質的形成是不利的。
5土壤有機質的作用
我們上面提到: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決定著土壤肥力的高低。那麼土壤有機質到底有啥用?
1.土壤有機質為植物提供營養
土壤有機質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營養元素,如N、P、K、Ca、Mg、S、Fe等重要元素,還有一些微量元素。土壤有機質經礦質化過程釋放大量的營養元素為植物生長提供養分;腐殖化過程合成腐殖質,保存了養分,腐殖質又經礦質化過程再度釋放養分,從而保證植物生長全過程的養分需求。
土壤有機質還是土壤N、P最重要的營養庫,是植物速效性N、P的主要來源。土壤全N的92%-98%都是儲藏在土壤中的有機N中的。
據研究,植物吸收的氮素有50%-70%來自土壤。土壤有機質中有機態P的含量一般佔土壤全磷的20%-50%,隨著有機質的分解而釋放出速效磷,供給植物營養。在大多數非石灰性土壤中,有機質中有機硫佔全硫的75%-95%,隨著有機質的礦質化過程而釋放,被植物吸收利用。
2.土壤有機質促進植物生長發育
土壤有機質,尤以其中胡敏酸,具有芳香族的多元酚官能團,可以加強植物呼吸過程,提高細胞膜的滲透性,促進養分迅速進入植物體。胡敏酸的鈉鹽對植物根系生長具有促進作用,胡敏酸鈉對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及草類的根系生長發育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3.改善土壤物理性質
有機質在改善土壤物理性質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是改良土壤結構,促進團粒狀結構的形成,從而增加土壤的疏鬆性,改善土壤的通氣性和透水性。
4.土壤有機質是土壤生物能量的主要來源
有機質能改善土壤物理環境,增加疏鬆程度和提高通透性(對砂土而言則降低通透性),從而為土壤動物的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而土壤動物本身又加速了有機質的分解(尤其是新鮮有機質的分解)。進一步改善土壤通透性,為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