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1月27日訊(記者樂毅 通訊員熊峰)「水下殺手」潛艇,靠隱蔽自己消滅敵人,但致命弱點是噪聲。中國工程院新晉院士、海軍工程大學艦船振動與噪聲研究所所長何琳教授,從1981年考取海軍工程大學輪機工程學科碩士研究生後, 從事艦船降噪技術研究30多年,為我國艦船噪聲大幅降低做出重大貢獻。
當時,國內大多數艦船的減振設備都依賴進口或研仿,沒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裝備保障也受制於人……「潛艇噪聲太大,就會被發現,成為『活靶子』。」何琳的憂慮,正是部隊指揮員心中的傷痛。他暗下決心,瞄準潛艇這一「軟肋」,向聲隱身技術發起衝擊。他主動申請承擔了潛艇隔振裝置的研製任務,帶領課題組經過上百次調研、上萬次實驗,最終攻克了某潛艇隔振降噪技術難題。
某種介質隔振是世界上一門新興隔振技術,能讓數十噸甚至數百噸重的動力機械漂浮在介質層上。何琳瞄準這一世界難題,進行深入論證,研發出系列產品。
幾年前,某型潛艇減振降噪急需研製一種低噪聲、低摩擦係數的軸承。徵得上級機關同意後,何琳決定自主研發這種軸承,最終一舉突破了軸承材料和結構等關鍵技術,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要求。
2013、2015年,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兩次籤署通令為何琳記二等功。他帶領的團隊獲2016年國家某國防重大建設工程突出貢獻獎,帶領的團隊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發明專利10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60餘篇。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全軍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馬大猷聲學獎、當代發明家稱號;其團隊獲中國人民解放軍創新群體獎。先後培養博士、博士後28名,碩士2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