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壞了?
修不了,換!
修理工變成了換件工
換的配件
修一下,賣!
再次產生出二次利益
保養汽車
電話催,快!
各種名目掏空你錢包
「割肉刀」
說明書上寫著10000公裡保養一次,但還沒跑到3000公裡,4S店電話就來了:「中國的路況、油品和氣候與國外不同,保養還是先做好。」
早上出門上班,車子說啥也啟動不起來,到門口修配廠叫來修理工,拿螺絲刀比劃兩下,說道:「發電機壞了,2000塊錢,給你換個新的。」十年的老車發動機跑廢了,拖到修理廠,老闆一臉愁容地說道:「三萬塊,我給你換臺原裝發動機,還保證是全新的。」相信很多車主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
隨著私家車的擁有量迅速增長,有關汽車維修的投訴也逐漸增多。去年七月瀋陽市消協曾對外公布上半年投訴受理情況,汽車投訴排位第7。而有關統計顯示,在所有汽車類投訴中,關於汽車維修方面的投訴僅次於汽車質量,而關於汽車維修業中存在的諸多「貓膩」也屢屢被曝光。
日前,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對瀋陽汽修行業進行了調查走訪。通過資深汽修從業者的爆料,以及對汽配市場的暗訪,讓您了解那螺絲刀下鮮為人知的內幕。
30年資深修理工自曝
被換掉的發電機
九成以上是可以修好的
李林(化名),十幾歲當學徒工,在汽車修理行業已摸爬了快30年,做過知名汽修廠的大工,做過4S店的車間主任。一路走來,行業內的貓膩,對於他來說如同笑談。
記者初次見到李林時,他正在拆解一臺本田雅閣的發電機。「就拿這發電機來說,被換下來的,九成以上是可以修好的。」李林說,發電機最多的故障就是碳刷被磨短,只要換上新碳刷都是能修復的,而且至少能再跑幾萬公裡。
「可現在的修理工沒人給你修,都是直接換發電機。」李林說,其中的緣由無非就是利益。修一臺發電機費時費力,要兩百元車主都嫌高。索性就換臺新的,省時省力,修理工從中賺取的收益遠高於維修,而且還不會招來車主的懷疑。但車主要為2000多元的費用買單。
類似的「只換不修」,在汽車維修行業極為普遍,在李林看來,修理工都為此退化了,「呆懶了」。「現在好多修理工,應該去掉那個修字,改叫換件工。」李林說,發電機,換!起動機,換!甚至變速箱也換!
而那些被換下來的配件,還能再次給修理工帶來利益。「專門有人收購這些舊配件進行翻新。」李林說,汽配城裡那些所謂的「副廠件」一部分是翻新的。
拆車件老闆不忍直視
九千的二手發動機
刷上銀粉按新的賣兩萬
在李林這些老修理工嘴裡,汽配城是個不忍直視的地方。依據出錢多少可以買到各路渠道的配件,甚至有人舉報,這裡連歐洲的二手發動機都能搞到。而對於普通車主來說,副廠件、拆車件,各式各樣的新奇名詞,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日前,記者對北二路、西部汽配城兩大汽車配件供應地進行了暗訪。
小齊就是一位經營拆車件的店主,在他的小店裡,奧迪的安全氣囊、寶馬的發動機、日產的變速箱,汽車的任何一個部件你都能買得到。在小齊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他的倉庫,當大門打開時記者驚呆了:地上堆滿了發動機,日系、德系、美系,只要你有需求這裡都能滿足。別看發動機新舊不同,但小齊保證:「都是在歐洲沒跑過六萬公裡的。」而至於進貨渠道,小齊閃爍其辭,「只是知道是從廣州發過來的」。
小齊說,這些發動機的買主多是飆車族和汽修廠。小齊指著一臺地上的發動機告訴記者,這臺發動機來自一臺歐洲的二手豐田轎車,他以9000元的價格出售給了一家修配廠。而對方將這臺發動機重新噴上了銀粉,以兩萬元的全新價格賣給了車主,如不是機器後來出了故障,車主可能永遠不會發現。
小齊說類似的做法非常普遍。「如果你有輛老車,修配廠還說能給你預訂到全新的發動機,那這臺發動機100%是翻新的。」小齊說,在石家莊等地甚至有專門從事發動機翻新的小作坊,好多發動機都是從那裡來的。
4S店常常催你去保養
賣車不賺錢
最賺錢的是在售後保養維修
小修理廠宰客,去配件城又怕被忽悠,那4S店應該讓人放心了?可實事是,4S店也未必像你想的那樣實在。「現在賣車不賺錢,最賺錢的是在售後保養維修這塊。」如果你有朋友在4S店工作,這就是最實在的說法。
於是我們就常常遇到這樣的尷尬:說明書上明明寫著10000公裡或5000公裡保養一次,但有些新車主剛跑了3000公裡就接到4S店的電話,要求過來保養。理由通常是中國的路況、油品和氣候與國外不同,這樣對你的車子好。
而李林告訴記者,目前的汽車機油跑10000公裡都沒有大問題,及時保養汽車是個好習慣,但過於頻繁就是浪費了。
而類似的情況在4S店很常見,機油、變速箱油、防凍液,4S店會想盡一切辦法說服你換,於是工時費、材料費,各種名目的費用,直到花到你的錢包越來越薄。而這些換完了,又開始遊說你清洗油路。李林說:「有的地方讓車主洗油路,就像洗澡那樣勤。」最後你不免感慨,汽車真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
所以相比小汽修廠的以次充好,4S店存在的問題往往是過度保養。而且各自為政的收費標準讓車主們在汽車保養這一塊上大為破費,簡簡單單換次機油就得三五百,如果再洗個油路、來套大保養,收你兩三千也不足為奇。
採訪中,有位曾在4S店工作過的售後客服人員說,如果來的是熟人,或者對車略懂,開口時往往會顧忌些。如果是個只會開車而不懂車的生人,那這裡面的「貓膩」就多了,業內人常常稱此為「大生意來了」。(瀋陽晚報、瀋陽網特別報導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