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環境中的工控系統安全風險及防護技術

2020-12-04 中孚信息

引言

工控系統是工業生產的核心中樞,廣泛應用在各大工業行業領域,在網絡化發展的新環境下,工控系統更是關鍵基礎信息設施的中樞神經系統。隨著國家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傳統工控系統的過程管控、數據採集、程序設計與控制等「孤島式工作模式」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工控系統被接入工業網際網路,基於網絡端的操控模式已逐漸代替過去相對孤立的工業控制操作方式,然而傳統工控系統的安全防護設計側重考慮基於相對獨立封閉環境下的防禦方式,缺乏面對工業網際網路網建設新環境下的安全防護方法,傳統工控系統物理隔離安全防護模式顯現出不足,網絡化發展趨勢下的標準通信協議開放和軟硬體系統集成帶來了全新的安全風險,工控系統面臨著各種信息安全攻擊。由於網際網路與工業網際網路的應用場景區別性大,相對成熟的網際網路信息安全防禦技術難以直接應用到工控系統網絡安全領域,基於新環境下工控系統安全防禦體系亟需建立。本文結合新環境下工控系統特點及面臨的安全風險與威脅,重點分析新環境下的工控系統安全防護技術。

1

工控系統特徵

傳統工業控制系統一般處於相對孤立工作的模式下,並且基於 IT 和 OT 技術相對隔離基礎上進行設計,傳統控制過程、控制軟體更側重功能安全,對網絡安全內容涉及較少,基本不具備防範各種網絡攻擊的能力。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的工業控制系統開始朝向更深層次網絡化、集成化方向發展,區別於傳統工業控制系統的特點與工作模式,新環境下的工業控制系統展現出更多面向網絡IP化、無線化、組網複雜化等帶來的網絡安全風險,如圖1所示,工業網絡的互相融合,使得工業組網越來越靈活複雜,傳統的防護策略面臨攻擊手段動態化的嚴峻挑戰。

1 新環境中的工業控制系統網絡結構圖

2

工控系統安全威脅

工業控制系統是工業控制部件與計算機融合的一類特殊工業信息系統,在網絡化發展環境下,工控系統會受到來自網絡的各類系統漏洞攻擊威脅,通常的漏洞類型如下:

3.1工控系統漏洞威脅

目前大多數工控系統都是基於計算機作業系統開發的,這些工控系統側重對併網連續性控制以及對系統功能穩定性的考慮,通常不會高頻次地對系統進行補丁安裝,加之許多大型工業企業的生產任務繁重而忽視了工控系統安全性的提升,很多大型工業現場的生產控制系統沒有經過升級安裝,因此存在巨大的系統漏洞帶來的安全風險威脅。

3.2工業通信協議威脅

傳統工業通信協議的設計沒有考慮面向網絡化環境的安全防禦問題,如Modbus、S7等協議,這些傳統的工業通信協議存在很多漏洞,安全性不高,網絡攻擊者只需要掌握協議構造方式,通過網絡接入就可以對目標設備的任意數據進行篡改。隨著工業網際網路的建設,工控網絡中大量引入了乙太網,工業生產現場中不同網絡和軟體之間多採用TCP/IP或ISO標準進行數據傳輸,通信協議本身存在的漏洞也給聯網的工控系統帶來安全風險威脅。

3.3網絡病毒威脅

由於工控系統安全穩定性功能特點,使得殺毒軟體和一些工控系統存在衝突,因此許多工控系統通常不會安裝殺毒軟體,即使安裝了殺毒軟體,在使用過程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原因在於殺毒軟體病毒庫高頻更新升級的特點與工控系統穩定運行且不經常更新的特點相悖,聯網的工控系統一方面面臨多種多樣來自網絡的病毒威脅,另一方面其病毒庫的防禦功能也存在一定的滯後性。

3.4工控軟硬體漏洞威脅

由於工控軟硬體種類繁多,並且其設計時忽視了聯網帶來的信息安全問題,因此面對工業網際網路連接下的新環境,很難形成統一的防護規範以應對網絡安全風險威脅。加之,當工控軟硬體面向網絡應用時,必須開放其應用埠,由於缺乏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的工業防火牆設備,傳統的IT防火牆等安全設備很難保障其安全性,從而形成容易遭受網絡攻擊的重要漏洞。

3

工控系統安全防護技術

隨著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發展,針對聯網的工控系統建立安全有效的防護體系,是解決安全威脅的重要內容,安全防護技術開發應從安全軟體選擇與管理、配置和補丁管理、邊界安全防護、物理和環境安全防護、身份認證、遠程訪問安全、安全監測、資產安全、數據安全、供應鏈管理安全等方面入手,形成具體解決方案,以下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安全防護技術進行分析。

4.1 工業網絡入侵檢測技術

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的新環境中,工業控制系統面向更多的數據流,工業網絡入侵檢測技術主要是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的各個關鍵節點開展一定的數據收集、整理和反饋,進而從數據中提取出反映工業控制系統行為的相關數據特徵,在掌握設計識別技術和檢測算法技術的基礎上,對關鍵節點數據進行識別,以此來發現工業控制系統環境可能存在的入侵行為。

4.2 漏洞掃描與漏洞挖掘技術

常規來看,漏洞掃描技術主要是基於完整的工業控制系統及工業控制網絡安全漏洞資料庫,根據高頻漏洞掃描引擎和檢測規則等自動進行匹配,以掃描出企業所用工業控制系統內部關鍵設備、關鍵軟體和關鍵硬體等是否存在已知漏洞的方法。漏洞挖掘技術則可進一步分為靜態分析漏洞挖掘方法和動態分析漏洞挖掘方法兩大類,靜態分析漏洞挖掘方法在工業控制系統程序非運行狀態下對漏洞進行檢測和對比掃描,強化對靜態代碼審計、逆向分析和補丁等的對比研究,動態分析漏洞挖掘技術則是在系統軟體運行的情況下,對工業控制系統進行程序格式、黑盒子測試等針對性的漏洞掃描,以此發現工業控制系統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隱患,保障工業控制信息系統運行的安全性。

4.3 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的訪問控制技術

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的新網絡環境中,來之網絡端的訪問路徑將被擴大,惡意性和偽身份性訪問行為的風險巨增,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的訪問控制技術顯得尤為重要。訪問控制技術主要包括對工業控制系統內部相關數據信息的訪問控制策略、訪問控制模型和訪問控制框架等三大部分,企業在開展工業控制系統安全信息防護過程中採用訪問控制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限制對工業控制系統內部任何受企業保護資源的數據訪問,儘可能地防止未授權人員對企業工業控制系統內部任何資源進行不合法訪問與瀏覽。

4.4 新型工業防火牆技術

由於工業網際網路與傳統網際網路應用環境的差異性巨大,傳統IT防火牆技術對進一步保護工業控制系統相關數據信息的內部和外部非法入侵並不適用。在工業控制系統中,企業為保護相關數據信息和資料必須進一步採用工業防火牆技術。新型工業防火牆技術和傳統IT的防火牆技術相比具有更多優勢:一是工業防火牆技術具備對工業控制系統進行動態檢測和實時訪問控制的相關功能;二是針對諸如 OPC 等工業控制協議,工業防火牆技術相關內容具備支持性和兼容性;三是新型工業防火牆技術能最大限度滿足工業控制系統較高的實時性需求和穩定性運行需求。

4.5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的態勢感知技術

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態勢感知技術對工業網絡進行實時的安全監測,是新環境下工控系統網絡安全的基礎保障。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態勢感知通過採集工業網際網路流量、資產、日誌、告警、安全處置數據和第三方數據,利用統計分析和數據挖掘等方法,實時動態分析工業網絡中的網絡行為及用戶行為,識別能引起工業網際網路態勢變化的安全要素,從而展示整個網絡當前安全狀態,並預測未來發展趨勢,以此保護工控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結語

隨著工業網際網路的建設發展,工業控制系統面臨著全新環境下的安全風險威脅,本文結合新環境下的工控系統特點,分析基於新環境下的工控系統安全風險威脅及安全防護技術。工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將不斷深入,工控系統作為工業生產的中樞神經系統將肩負著更為重要的安全生產使命,工控安全是工業轉型升級發展中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加強工控系統安全性,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護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範德昌,張振山/中孚信息(北京)研究院

相關焦點

  • 「蜜罐」技術在工控網絡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黑客能夠通過重重防護措施直接影響國家重要基礎設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覺。 隨著兩化融合和「網際網路+」的推進,工業企業在注重控制系統功能安全、環境安全的同時,工控網絡安全也已成為工業領域無法迴避的問題。
  • 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登國:工控系統安全是我國向工業強國轉型的關鍵
    具體來講,工控系統存在服務層、網絡層、設備層,由於網絡控制的高度自動化,每一層都面臨著潛在被攻擊的風險。服務層涉及雲計算、大數據等關鍵環節,可能遇到釣魚等威脅;網絡層則存在惡意監聽、中間人攻擊、代碼篡改、惡意軟體等風險;設備層存在側信道攻擊、逆向工程、設備替換、嵌入式攻擊等風險。近年來,工控系統重大安全事故頻發。
  • 2018:工控安全關鍵年
    若能夠將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引入到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工作中,利用新技術解決我國在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不僅能夠促進新技術的實際應用,還能夠大力提升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的程度。為指導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建立相關標準、監督機制等提供意見或建議。
  • 中國9成工控系統在裸奔,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如何破局?
    隨著新基建逐步深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生產進一步深度融合,工業控制系統作為工業領域「神經中樞」,呈現互聯互通趨勢,在享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成果的同時,傳統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性問題愈發突出,工業網際網路也成為黑客攻擊和網絡戰的重要目標。
  • 工信部:我國工控安全態勢基本平穩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陳棟棟)「我國工控安全態勢基本平穩,安全防護初見成效,安全能力持續提升,但與此同時,也必須認識到在企業防護、產業供給、技術保障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5月14日,在由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產業聯盟主辦的2020工業安全大會(ICSISIA青年科技論壇)線上雲峰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建偉如是說。工業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在提升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打破了傳統工業相對封閉的生產環境,攻擊路徑大大增加。
  • 2019年河北省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工作部署會暨工控安全試
    周軍堂巡視員在講話中強調,隨著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不斷發展,工控系統從單機走向互聯、從封閉走向開發,工控系統面臨著日益嚴峻的信息安全威脅;為落實工信部和省有關工控安全系列文件要求,我省首批確定君樂寶等12家試點企業,重點圍繞工控安全防護能力提升、工控安全防護能力檢查評估和工控安全應急演練三方面開展試點,試點已通過專家驗收,試點在提高工控安全重視程度、強化管理立行立改、培育專業化服務隊伍、鍛鍊應急處置能力等成效明顯;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做好工控安全工作意義重大,工業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
  • 黃河連線專訪丨姚羽:保衛工控安全就是保衛國家安全
    隨著攻擊者開始關注工控安全這個領域,在Github上公開的工控系統攻防的相關工具越來越多。這意味著,通過不斷的積累,攻擊者潛在的攻擊能力會越來越強,未來工控系統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可能有一天,針對工控系統的攻擊行為就是一個高中生改寫了一個腳本而發起的,這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一個趨勢。
  • 海洋石油開採平臺工業控制系統安全解決方案
    2 關鍵業務挑戰 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數字海油、互聯海油、智慧海油的不斷建設,海上油田工控系統引入了信息、網絡、物聯網等技術,打破了孤立的狀態,和工控網絡內外的系統進行信息交互日益頻繁,而工控系統由於防護手段的缺失,必然面臨極大的風險。
  • 工信部:加快完善工控安全貫標工作機制 形成多級聯動支撐體系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10月11日消息,2019年10月10日,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貫標活動啟動會在南京召開。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指南》實施三年來,在部黨組的統一部署和業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以下簡稱「工控安全」)初步形成了政策指導、標準支撐、產業創新的良好局面。
  • 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信息安全防護及工控系統測評服務項目列入...
    2012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信息安全防護及工控系統測評服務項目列入2011年信息安全專項。
  • 安帝科技:十個月營收破千萬元 工控安全行業大有可為
    編者按:本文系創業邦原創,作者:歐鋒近年來,由安全漏洞、設備後門、工業病毒等針對工控系統的網絡攻擊和竊取工業數據的隱形攻擊暴增,導致企業用戶對工控系統安全防護的需求增大,推動了國內工控安全市場的發展。工控安全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業界和資本的目光再次向這一網絡安全細分賽道聚集。
  • 尹浩院士: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亟待構建防護體系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王曉濤 日前,在2020年(第十九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智見未來大會——工業網際網路論壇上,中科院院士尹浩在發表題為「新基建浪潮下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問題」的演講時表示,工業網際網路打破了傳統工業相對封閉可信的製造環境,病毒、木馬、高級持續性攻擊(APT)等安全風險對工業生產的威脅日益加劇
  • 等級保護2.0深度解讀——工業控制系統安全
    ,豐富了防護內容和要求,通用要求中精簡了多餘或者不適用的內容,增加了無線網絡、網絡集中監控等的要求。2.該標準主要從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提出要求,技術要求由原來的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及備份恢復調整分類為物理和環境安全、網絡和通信安全、設備和計算安全、應用和數據安全;管理要求由原來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機構、人員安全管理、系統建設管理和系統運維管理調整分類為安全策略和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安全建設管理、安全運維管理。
  • 信源工控厚積薄發 北信源榮膺「高科技產業化成果2019推薦項目」獎
    本次論壇以「賦能」為主題,旨在落實國家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戰略,強調人工智慧在工業領域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重要地位,突出展現了科技創新對傳統行業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助力我國新時期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戰略布局和規模化、智慧化發展。
  • 網絡安全|完善工業控制系統,強化工業信息安全
    三、工業企業從哪些方面入手做好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工作?工業企業是工業控制系統的擁有者和使用者,是工控安全的責任主體,應嚴格實施工業控制系統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把工控安全作為工業生產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各環節。
  • 應用案例|融安網絡在某火力發電廠機組DCS系統的安全解決方案
    火電廠DCS系統安全解決方案是融安網絡一套面向工業控制網絡安全的應用解決方案。主要通過安全加固、防護提升和管理優化三大方面進行網絡安全建設工作,再從邊界防護、入侵檢測、監測審計、運維安全、集中管控、日誌審計、主機安全等六個方面進行防護提升部署,形成一套專業、完善的DCS系統網絡安全防護體系。以下為融安網絡在某火力發電廠發電主機DCS系統項目中的應用。
  • 全國工控安全深度行(江西站)活動在贛州舉行
    客家新聞網訊 特約記者王濰 記者楊成雄報導:12月1日,2020年全國工控安全深度行(江西站)活動在章貢區舉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建偉,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龍,江西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麗,市領導高世文、胡聚文出席活動。圖為會議現場。本次活動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西省信息安全產業鏈鏈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與江西省委網信辦共同主辦。
  • 烽臺科技捐贈百萬助力哈工大工控安全人才培養
    另外,他表示,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工控網絡安全領域,在公司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工控網絡安全領域複合型、實踐型人才的重要性。工控網絡安全較為特殊,是工業自動化、信息與軟體工程、通信網絡、網絡空間安全等學科理論的相互滲透和有機融合,按照現有的信息安全技術不能解決工控網絡安全實際問題,企業所需的相關崗位人員應具有工控基礎知識、工控安全知識、應急處置能力、安全運維技能和安全防護技術等技能,這也是符合「新工科」大背景下,培養具有「更強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目標和要求。
  • 智慧水務安全挑戰與應對措施
    頻發網絡安全事件表明,網絡威脅已經向城市供水系統領域滲透,把水務工業控制系統作為攻擊目標,為城市供水系統敲響了安全警鐘。一、智慧水務簡介智慧水務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傳感器技術、網絡和移動系統與水務信息系統的結合,構建成智能感知、智能仿真、智能診斷、智能預警、智能調度、智能處置、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務全方位的水務管理系統。
  • 「全國工控安全深度行」活動在並舉辦
    木馬入侵、攻防對抗、應急演練……省工信廳11月3日消息,2020年全國工控安全深度行在太原展開大行動。   省工信廳聯合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在太原舉辦2020年全國工控安全深度行活動。活動以依託城市,輻射全國為舉辦思路,舉辦了信息安全高峰論壇、攻防對抗賽、應急演練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