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帝科技:十個月營收破千萬元 工控安全行業大有可為

2020-11-22 創業邦傳媒

編者按:本文系創業邦原創,作者:歐鋒

近年來,由安全漏洞、設備後門、工業病毒等針對工控系統的網絡攻擊和竊取工業數據的隱形攻擊暴增,導致企業用戶對工控系統安全防護的需求增大,推動了國內工控安全市場的發展。工控安全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業界和資本的目光再次向這一網絡安全細分賽道聚集。

據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工業信息化投入在千億級別,按照安全設備投資佔設備投資總額10%的比例估算,我國工控安全市場潛在規模在百億級別,並且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安帝科技抓住這個契機,為工業控制系統提供安全產品、服務和研究。尤為不同的是,安帝科技擁有工控安全領域少有的跨多學科的自主研發能力,是國內少有的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工控安全領域的創新型企業。遵循「基於業務工況、運行可視化、主動防禦、最少產品、」原則,是他們提供的「人工智慧+工控安全」的解決方案的特別之處。

安帝科技創始人&CEO周磊曾是北京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碩士,具有十年以上信息化安全經驗;2018年,他和同學徐菲,共同創立了安帝科技。

安帝科技的競爭力

在周磊看來,雖然工控安全成為企業安全生產的剛性需求,但目前工控安全市場客戶的剛需及痛點是缺乏工控安全防護標準,這表現在兩點:一是對現有工控安全沒有信心,二是擔心未來發生未知工控安全問題。

而市場上對已知工控安全問題,一般採取網際網路安全防護方式,普遍採取「白+黑」的方式,建立防火牆,進行精準防護,但安帝科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不僅提供普遍採用的網際網路安全防護方式,而且對於未知的問題,導入人工智慧算法,對工業運行行為進行分析,將運行工況進行全程無盲點的AI建模,採取人工智慧安全防護方式,全方位、可視化的為工業網絡和工業資產提供安全防護。

安帝科技還根據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規範性要求,從五大方面規劃產品,即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數據安全(資料庫防洩密產品)、應用安全和安全管理運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工控系統穩定性壓倒一切,不能接受頻繁的升級更新操作,其信息安全產品必須達到更高的標準,同時,工控安全需要有大量的現場實際應用數據的支撐,才能持續改善產品,達到客戶現場要求。

所以,工控安全產品部署在整個控制網中,就必須要求工控安全產品在整個防護策略上進行匹配。

周磊解釋說:「第一,這需要工控安全的服務商有很深的行業積累,具備行業know-how的能力,能夠識別行業特性,理解控制網絡的架構和運行邏輯規則;第二,要和工控廠商和用戶單位建立長期的溝通合作關係,進行測試,才能夠將設備部署到控制系統中,積累實踐經驗,不斷修正防護策略。」

安帝科技目前已商用的產品有防火牆、主機防護、監測審計平臺、工控網絡威脅評估系統、網絡安全監控系統、安全信息事件管理平臺(SIEM)等6種;正在研發中的產品是威脅態勢感知平臺;截止目前,已服務核電控制系統實時監控平臺、火力發電企業工控安全等項目。

十個月營收突破千萬元 初生牛犢未來更可期

安帝科技目前在市場開發方面,主要瞄準水利、發電、供電等行業。

水利、電力行業是安帝科技的主攻市場,在整體業務中佔絕大部分比重。一方面,電力、水利等作為國家戰略基礎行業,受到多個部門監管,對網絡安全和工業生產安全重視程度高;另外,無論是發電還是電網行業,大多都早已實現生產全自動化,開始往智能化方向發展,自動化程度高,基礎好。

還有一個最基本的考量是,在工業領域,不同行業特性差別較大,快速進行跨行業複製並不現實。每進入一個新行業,至少需要長期的鋪墊,去和行業內的典型標杆用戶做對接、測試和方案的整合。這對剛處於起步階段的安帝科技而言並不具有優勢,反而是在同行業中的不同用戶,基本上沒有太多定製化需求,適合快速鋪開業務擴展面。

在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方面,安帝科技目前採取「產品+抱大腿」和「項目+練人才」的雙輪模式。

所謂 「產品+抱大腿」,就是基於安帝科技的核心技術能力,做出技術領先的產品,與國家電網和水利 行業進行合作,深刻理解這些行業的業務運行模式,開發符合行業特點的產品及安全防護系統,獲得更高市場佔有率及營收,從而拿出更多的研發投入。

而「項目+練人才」,就是以項目方式挑戰各類工控安全問題,這樣一方面將安帝科技的研發和技術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提升安帝科技的行業地位和聲譽,從而達到獲得更多項目、吸引更多人才的目的。

在行業活動方面,安帝科技與日立、三菱電機、東芝、華為五家公司共同贊助ISPEC 2018國際會議(第14屆國際信息安全實踐會議)。

2018年,安帝科技還獲得由中國信息安全評測中心頒發的「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庫(CNNVD)」資質認證,也獲得水利部機電研究所的表揚信,稱讚安帝科技「展現了在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領域的高水平及專業性。」

安帝科技現有核心骨幹團隊22人,大部分為研發人員,負責基礎產品研發和行業定製。

2018年2月成立的安帝,在4月獲得產品軟體著作權,5月產品通過公安部的檢測,6月獲得產品銷售許可。並與多家知名傳統行業服務商籤訂戰略合作,6個月內實際銷售額超過400萬,2018年銷售額1000餘萬。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烽臺科技捐贈百萬助力哈工大工控安全人才培養
    近日,烽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烽臺科技」)助力哈爾濱工業大學工控安全人才培養捐贈儀式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隆重舉行。此次,烽臺科技助力哈爾濱工業大學工控安全人才培養捐贈百萬,其中向哈爾濱工業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人民幣50萬元,用於威海校區計算機學院獎學金;捐贈價值人民幣50萬元的工業信息安全競賽平臺及配套課程,用於學生課程教育與實操培訓。徐曉飛校長代表學校就烽臺科技對學校的支持表示感謝,並介紹了學校近期發展情況、威海校區「一二三四」特色發展思路、學生培養和產學研合作等情況。
  • 2018:工控安全關鍵年
    將支持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牽頭,聯合地方、行業等技術機構,建設以國家工控安全在線監測平臺為中心,縱向連接省級分中心,橫向覆蓋重點工業行業的多級監測網絡,實現對全國重要工業控制系統運行狀態、風險隱患的實時感知、精準研判和科學決策。 「一庫」是指工控安全應急資源庫。
  • 輸配電氣行業:工控龍頭乘風破浪 電力設備盈利改善
    來源:財富動力網作者:曾朵紅工控:行業復甦、龍頭「乘風」、「破浪」。1)「乘」行業復甦之「風」:19Q4工控行業景氣度改善,20Q1 受疫情影響,Q2國內疫情後重回復甦軌道。此外,受益於國網招標提升對產品質量的評價權重, 行業份額向龍頭傾斜、行業盈利普遍改善。推薦:國電南瑞、思源電氣,關注:平高電氣、許繼電氣、長高集團、 國網信通、涪陵電力、炬華科技、海興電力等。工控成長性:人工成本上漲倒逼產業升級、進口替代空間廣闊工控成長性:人口紅利後的必然選擇。
  • 海外工控行業觀察:Q4訂單邊際改善明顯 半導體、電子、油氣需求向好
    原標題:工控行業專題研究:海外工控行業觀察:Q4訂單邊際改善明顯,半導體、電子、油氣需求向好
  • 2020年全國工控安全深度行(山西站)在太原成功舉辦
    2020年10月28日,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在太原舉辦2020年全國工控安全深度行(山西站)活動。此次活動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省工信廳、省國資委主辦,工信安全產業發展聯盟、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行業技術中心、省工控聯盟承辦,太鋼集團、烽臺科技等提供技術支撐。
  • 國有資本入局,工控安全企業天地和興獲近2億融資
    > 近年來全球工控安全事件頻發,各國對此領域的關注不斷加大,而我國也已將網絡安全上升到國家安全戰略高度,曾指出,「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加快構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絡安全態勢,增強網絡安全防禦能力和威懾能力。」
  • 威努特蟬聯中國工控安全領軍企業
    2020年9月6日,數說安全發布《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市場全景圖》(以下簡稱「全景圖」),威努特憑藉工控安全產品、技術、服務等多方面的硬實力,成功位居全景圖工控安全細分領域榜首威努特位居工控安全領域榜首數說安全是中國網絡安全行業內權威且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媒體,以數據為基礎,結合科學的方法論進行行業研究和企業分析
  • 黃河連線專訪丨姚羽:保衛工控安全就是保衛國家安全
    面對如此嚴峻的安全形勢,我們該如何認識工控安全現狀?如何保衛我們的工控安全?如何培養工控安全人才?如何有效抵制攻擊?通過觀察這些事件,可以得到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這幾年工控安全事件的爆發數量逐漸增加,爆發規模和影響都越來越大。它們往往都是針對某些行業通用產品漏洞進行的攻擊,一旦發起攻擊,影響的面更大。此外,受工控系統控制的關鍵基礎設施受到的攻擊屢見不鮮,使安全事件的後果更為嚴重。
  • 工控產品受西門子青睞,步科股份的數位化工廠能否延續優勢?
    這個過程中,國內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工業自動化企業,比如步科股份、匯川科技(300124)、埃斯頓(002747)等。儘管國外企業具備先發優勢,但國內企業提供的高性價比產品、可靠的本地化服務,外資難以企及。
  • 新能源行業:電動車銷售明顯回暖 工控龍頭訂單普提速
    行業層面:電動車:4 月電動車產量 7.5 萬輛,同環比-30%/+44%,其中特斯拉 1.1萬輛;4 月裝機電量 3.6gwh,同比環比-33%/+30%,CATL 佔比 52%,LG 佔比 16%;加州拒為特斯拉復工開綠燈,建議再等 1 周,上海工廠因產線調整停工至 9 號,與韓國韓華集團籤署了電池製造機器設備的採購協議,電池日或於 5 月第三周舉行;大眾本周復工,本周將生產約
  • 國內工控行業做得出色有幾家
    在工控行業裡,有些產品做得好,久而久之就進入大眾的眼球,被大眾所熟悉而追從。這些產品,從定義上來說——「品牌」。在工控行業,我們常見的工控機品牌有哪一些?我們從國內的工控市場來說吧。中國國內的工控行業飛速發展,工控機做出相對出色的(就是我們所說的品牌)其它也就那麼幾家。一、研華(Advantech),行業規則的制定者行業裡,中國工控機老大哥就屬研華了。
  • 2017年工控行業「錢」塵往事:亦喜亦憂
    為什麼我們之前會先將機器人行業作為本年度財報的「開山之作」?這是因為:就增長率來看,機器人行業的在貴圈的諸多行業當中,應該屬於最大的了。那麼,貴圈其它企業,你們的2017都還好吧?今天,從全能的外資紅人,到控制/驅動元器件的領軍企業們,再到晶片/半導體的大咖,工控小編化身財務部專員,帶你更深入地挖一下2017年貴圈的「錢」塵往事。
  • 保護元件廠富致23日掛牌上櫃,估Q4營收明顯回升
    芯科技消息(文/李泰宏),保護元件廠富致23日以每股30元新臺幣掛牌上櫃,展望後市,富致表示,看好物聯網、車用和工控等三大成長動能,第4季從10月起營收可望回溫,明年營收也有望年增10%。富致今年受到汽車產業市況不佳影響,董事長陳繼聖表示,由於中美及日韓貿易戰讓供應鏈重組,加上各產業開始注重在地生產,且自動化需求帶動工控產品需求成長,第4季起運營可望明顯轉佳,至於明年則看好48V及新能源車應用日增,以及能源產品布局將發酵。
  • 貝達英語獲貝爾科技千萬元戰略投資
    據「貝達少兒英語」公眾號顯示,近日,深圳市貝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貝達教育」)宣布與貝爾科教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獲得貝爾科教千萬級戰略投資。雙方表示,此次合作將在「AI+教育」領域結合雙方的優勢資源,共同探索、開發面向未來的新一代教學服務體系。
  • 潤石科技:營收過億環比增長數倍!矢志成為全球一流的模擬晶片公司
    潤石科技:營收過億環比增長數倍!本獎項旨在表彰本年度行業異軍突起的新興企業,入圍標準要求為營收過億元的未上市、未進入IPO輔導期的半導體行業優秀企業。本獎項的評選將由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129多家會員單位及400多位半導體行業CEO共同擔任評選評委。獎項的結果將在2021年1月份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年會暨中國IC 風雲榜頒獎典禮上揭曉。
  • 「蜜罐」技術在工控網絡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隨著兩化融合和「網際網路+」的推進,工業企業在注重控制系統功能安全、環境安全的同時,工控網絡安全也已成為工業領域無法迴避的問題。但由於工控行業網絡安全意識較弱以及工控業務對實時性、可靠性、連續性的極高要求,導致工控安全產品(尤其工業防火牆等串聯設備)在現階段無法大規模部署和使用。
  • 新環境中的工控系統安全風險及防護技術
    引言工控系統是工業生產的核心中樞,廣泛應用在各大工業行業領域,在網絡化發展的新環境下,工控系統更是關鍵基礎信息設施的中樞神經系統。隨著國家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傳統工控系統的過程管控、數據採集、程序設計與控制等「孤島式工作模式」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工控系統被接入工業網際網路,基於網絡端的操控模式已逐漸代替過去相對孤立的工業控制操作方式,然而傳統工控系統的安全防護設計側重考慮基於相對獨立封閉環境下的防禦方式,缺乏面對工業網際網路網建設新環境下的安全防護方法,傳統工控系統物理隔離安全防護模式顯現出不足,網絡化發展趨勢下的標準通信協議開放和軟硬體系統集成帶來了全新的安全風險
  • 九大項目集中啟動 擘畫工控實力篇章 「廣州工控新時代畫像」 之...
    在「疫情大考」的2020年,廣州工控不僅在抗疫中彰顯出國企新擔當,聚焦工控服務、工控資本、健康教育、科技產業、企管公司五大平臺,在向著千億級工業航母起航的徵程中實力洋溢,行穩致遠,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擘畫「工控實力」新篇章。
  • 三六零:深度布局政企安全及城市安全 數字經濟時代鑄就安全基石
    導讀:數字經濟時代,國內網絡安全市場規模2023年底將突破千億元。三六零作為網安行業領軍企業,擁有成熟的產品技術體系,有望受益於行業發展長期穩向增長。要點:◆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和安全服務提供商,深耕網絡安全賽道;◆數字經濟時代安全服務市場廣闊,政企和城市安全業務大有可為;◆業績表現良好,充足的現金流為政企和城市安全業務發展提供保障。
  • 工信部:我國工控安全態勢基本平穩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陳棟棟)「我國工控安全態勢基本平穩,安全防護初見成效,安全能力持續提升,但與此同時,也必須認識到在企業防護、產業供給、技術保障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5月14日,在由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產業聯盟主辦的2020工業安全大會(ICSISIA青年科技論壇)線上雲峰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建偉如是說。工業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在提升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打破了傳統工業相對封閉的生產環境,攻擊路徑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