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初創企業運用腦波技術推測駕駛員情緒,日本絕大部分汽車廠商都...

2021-01-09 雷鋒網

在特斯拉首起致命交通事故中,特斯拉一度甩鍋表示自己沒有錯,自己已經明確表示自己的自動駕駛功能還不成熟,司機在使用的時候依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司機太大意了。

這個理由,有人反駁,也有人表示接受。表示接受的人認為,畢竟技術沒有錯,而新技術是需要經歷一些考驗的。而持反駁意見的人覺得,你只是簡單地說明了下司機不能雙手離開方向盤,而並沒有做到實際的監督,人類畢竟不是機器,走神是人之常情。如何對司機的行為進行監督,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日本一家開發通過腦波推斷人類情緒的算法的初創企業Little Software,最近在汽車行業受到廣泛關注。Little Software開發出了根據市售的腦波傳感器測量的數據、將開車時的情緒實時分為6種的算法。這些情緒分別為「平靜」、「睏倦」、「害怕」、「焦躁」、「舒適」、「疲勞」。Little Software擁有56種情緒推測算法,上述6種是汽車駕駛過程中的主要情緒。

腦電波的研究已經超過百年,不過除了在醫療上有一些應用,比如幫助癱瘓者移動四肢,一直處於研究階段。要實時測量一個人的情緒,被測量者需要佩戴腦波傳感器。Little Software使用的是美國NeuroSky公司生產的腦波傳感器進行研究,腦波傳感器採集到的數據以無線通信方式發送到智慧型手機上。監測出駕駛員的情緒後,系統會根據其情緒狀態對汽車進行控制調整,比如推測駕駛員焦躁不安時,可以播放有助於舒緩情緒的音樂;如果推測出駕駛員很疲勞,就可以切換為「自動駕駛模式」。

使用NeuroSky的腦波傳感器進行情緒推測,結果顯示在智慧型手機上

不過,想要駕駛員一直佩戴傳感器就像讓其一直保持高度的專注力一樣是個難題。因此,Little Software目前正在大力開發一項不使用腦波傳感器、而是使用車載傳感器來推測情緒的技術。該技術可以將通過腦波推測的情緒結果與其他車載傳感器的測量結果進行比對。比如,讓車內攝像頭測量的視線方向、表情、使用壓力傳感器等的駕駛員的身體動作等與基於腦波傳感器的6種情緒發生關聯。如果能夠查明駕駛員的視線方向、表情等與通過腦波測量的情緒之間的關係,那麼不使用腦波傳感器,也能實時推測出駕駛員的情緒。

使用腦波的情緒推測算法還有望用於汽車的設計開發階段。比如在確定內飾設計時,可以從多個方案中選擇「舒適」程度高的方案。還可以在設計懸掛時,採用可提高乘坐舒適性的減振器及懸架彈簧設計。

Little Software成立了三年,不過目前僅有5名員工。該公司創始人之一兼CTO川原達夫表示,日本的絕大部分汽車廠商都已向其伸出了橄欖枝」。該公司好像正在與其中的幾家廠商開展共同研究。

Little SoftwareCTO川原達夫

據業界的說法,無人駕駛要在2020年之後才能實現,在這期間,自動駕駛功能只是作為輔助。在無人駕駛真正到來之前,司機仍是主要的駕駛者與決策者。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會有更多的像Little Software這樣監測駕駛者情緒或行為的企業受到關注。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挖掘商機,日本初創企業藉助IT改善睡眠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經濟新聞》1月23日報導稱,涉足藉助IT(信息化技術)改善睡眠的質與量的「睡眠科技」的日本初創企業正在增加。這些初創企業根據通過儀器和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收集的數據,針對就寢時間和生活習慣提供指導。大企業因認為員工的睡眠不足導致生產效率低下而加以引進的案例正在增加,商機正在擴大。
  • TOP 15半導體設備廠商排名出爐,日本企業佔了半壁江山
    據美國的半導體產業調查公司VLSI Research發布的2018年全球半導體生產設備廠商的排名結果來看,日本廠商佔據7家,東京電子(TEL)排名第3、排名第6的是愛德萬測試(Advantest)、第7名是SCREEN,第9名的是KOKUSAI ELECTRIC、第10名的是日立High Technology、第14名是大福(DAIFUKU
  • TOP 15半導體設備廠商排名出爐,日本企業佔據半壁江山
    據美國的半導體產業調查公司VLSI Research發布的2018年全球半導體生產設備廠商的排名結果來看,日本廠商佔據7家,東京電子(TEL)排名第3、排名第6的是愛德萬測試(Advantest)、第7名是SCREEN,第9名的是KOKUSAI ELECTRIC、第10名的是日立High Technology、第14名是大福(DAIFUKU)、最後排名第15的是佳能。
  • 日本三大摩託品牌,本田不僅是全球十大汽車廠商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雖然現在路上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汽車,但是摩託車也還是經常能夠看到到的。摩託車能夠給人一種汽車給不了的刺激感,而且現在世界上最知名的摩託車廠商基本上都是來自日本。日本有三大摩託品牌,造不壞的本田,追不上的川崎,修不好的山葉。首先是本田,大家都知道本田造車厲害,尤其是本田的汽車發動機技術,可以算是行業頂尖水準。但其實本田的摩託車也同樣優秀 ,本田不僅是全球十大汽車廠商,更是世界第一大摩託車廠商。
  • 日本公開載人飛行汽車畫面,飛行時代真的要來了麼?
    在國內,除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如今就連二線、三線,甚至四線城市也都要考慮如何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比如,國內的吉利汽車此前收購的美國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太力飛行),同時,豐田、現代、Uber以及空客等公司很早就已經在飛行汽車領域展開積極探索,另外,德國初創公司沃洛科普造特,斯洛伐克公司Klein Vision也加入這一行列。從汽車產業巨頭到大型航空公司,再到初創公司都在為飛行汽車「添柴加火」,說明該市場具有廣闊的前景。
  • 傳日本伊藤忠商事入股電動汽車創業公司奇點汽車
    據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透露,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將向中國電動汽車創業公司奇點汽車投資不到10億日元(905萬美元)。這筆交易可能會推動奇點汽車與日本汽車廠商和元件供應商的進一步合作。  兩名消息人士稱,儘管伊藤忠不會持有大筆股份,但這筆交易將給奇點汽車帶來合作機會。英特爾也持有奇點汽車少量股份.。
  • 洛杉磯車展的Connected Car Expo揭曉汽車初創公司十強
    這些初創公司之所以被選入名單,是因為它們具有巨大的潛力,有可能塑造新的汽車行業的未來,並使得駕駛汽車變得更安全、更容易、更激動人心。 CCE 諮詢委員會 (Advisory Board) 選中進入名單的初創公司乃是基於願景、創新、獨特視角及技術採用與成功的可能性。在日益擁擠的新興汽車相關技術公司領域中,這十大公司被認為是真正的佼佼者。
  • 外媒:日本初創企業擬發射衛星清理太空碎片
    據共同社東京11月18日報導,日本初創企業Astroscale公司11月18日表示,將在明年3月發射一顆衛星,進行清理太空碎片的試驗任務。報導稱,這顆衛星將由俄羅斯「聯盟號」運載火箭搭載、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衛星的外形像一個方盒,長和高均為60釐米,寬110釐米,重175公斤。
  • 日本知名核心製造企業大全
    在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30個以上的生產基地,產品包括摩託車、汽車和通用產品等,除了排在首位的摩託車、汽車的產量和規模也都排名世界十大廠家之列。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本田汽車位列30位。說起本田,它也是從紡織機械開始。本田公司是一家典型的技術創新型企業,以發動機見長。以至於大家經常會聽到這樣的玩笑話:本田是買發動機送車。
  • 初創企業的格局有多大?
    初創企業的格局有多大? 新材料在線 發表於 2021-01-14 11:23:24 初創企業的格局有多大?
  • 日本技術日本員工 外來的和尚能否念好奇點汽車這本經
    奇點汽車的資金情況想必出了問題,並且在這半年內應該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這半年中沒能聽到有關奇點汽車融資的消息,甚至奇點汽車的相關一切都消聲覓跡,逐漸淡出公眾的視野。直到5月30日,奇點汽車憑藉一條增資擴股的消息再度把奇點汽車推向輿論視線中。
  • 4月推出的汽車新技術:只有固態電池靠譜點
    Auto Guardian採用車載傳感器以及現有的硬體,在車內空間過熱時會進行幹預,以挽救生命,車主和緊急救援人員會收到與車輛有關的GPS坐標,而駕駛員聯繫信息在車輛銷售點就被編入汽車中。面對各種痛心的"遺忘兒童"事件,Auto Guardian系統也進一步提高了汽車的安全性。
  • 掀起腦波風暴 神念科技進軍中國腦波科技市場
    以及腦波光球,為中國消費者帶來神奇的腦機接口技術,用意念控制物體,讓科幻成為現實。目前,NeuroSky(神念科技)的技術在手機,遊戲,健康,教育和汽車行業都得到廣泛的應用,神念科技將攜手中國的合作夥伴,共同打造中國的腦波科技產業鏈,讓更多用戶通過腦波科技體驗未來生活。
  • 上田敏裕在中國:日本玻璃廠商的中國新時刻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經濟觀察網 記者 盧謙有著日本玻璃大王稱號的AGC(2018年7月由「旭硝子」社名變更而來)集團正在進一步深入中國市場。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也為這家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在中國20餘年的發展中,AGC也隨著產業上下遊的製造業客戶(企業級),從沿海逐步深入到內陸。對於來到中國1年有餘的上田敏裕而言,目前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革新這家傳統日本玻璃製造商在中國的市場形象,特別是提高普通受眾對於AGC的認知。中國政府倡導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他看來是一個重要的機會。結束日本首相訪華的相關事務後,上田敏裕已經將全部的精力聚焦在了上海。
  • 飛行汽車來了!日本公司率先推出電動飛行車,在空中飛行了4分鐘
    根據報導,近期日本一家初創公司在網絡上公布了一段視頻,視頻裡一架一人座的小型飛行器緩緩起飛據了解這是日本公司「天空駕駛」研發的電動飛行汽車Skydrive,實驗地點就在日本的豐田市一個山區裡。視頻中坐在電動飛行汽車裡的是一名工程師,他穩定地駕駛著Skydrive,最終完成了所有的測試任務。
  • 日本飛行汽車載人試飛成功!打「飛的」時代要來了?
    豐田汽車、松下電器等企業共同投資的日本初創公司 SkyDrive 旗下的新型飛行汽車 SD-03 。幾天前,在日本愛知縣豐田市的豐田試驗場上,它在空中飛行了4分鐘。同時地面也有技術人員在飛行過程中,時刻關注飛機的狀態和性能。
  • UltraSoC獲日本NSITEXE公司選用來開發汽車技術
    UltraSoC日前宣布:其嵌入式分析技術已被日本企業NSITEXE有限公司(以下簡稱NSITEXE)選中,以用於監測性能和提高質量與可靠性,特別是用於未來無人駕駛車輛的設計。NSITEXE為全球汽車零部件製造商電裝株式會社(DENSO Corporation)的子公司。
  • 日本科技公司開發腦波耳機 用大腦選歌曲(1)
    日本科技公司開發腦波耳機 用大腦選歌曲(1)   據Record Japan網站援引日媒21日消息,日本科技公司neurowear近日開發出一款利用腦波選擇歌曲的智能腦波耳機「mico」。
  • 毫無用處的汽車知識 篇六十二:日本汽車工業發家史-中
    其中《企業合理化促進法》被稱為最初的產業振興政策,主要是促進設備投資,允許對試驗用機械設備、重要產業用生產設備進行特別折舊,對企業實施補助金、稅收、低息貸款等方面的優惠。同時開展與國外汽車企業開展技術合作,開始建立轎車工業,日產 、五十鈴/日野等合資引進技術,豐田本田自主開發和山寨,從1955年起,日本汽車企業開始致力於建立國產化、大批量生產體制,這一努力在1960年基本完成。
  • 日本飛行汽車試飛畫面曝光,打「飛的」上班不再是夢
    億航飛行汽車試飛從波音到吉利,從中國億航到荷蘭 PAL-V 等,近年來都在實驗並展示自己的飛行汽車。它就由豐田汽車、松下電器等企業共同投資的日本初創公司 SkyDrive 旗下的新型飛行汽車 SD-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