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就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舉行發布會

2021-01-09 中國網
主持人 郭衛民: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發布會!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工作,今天我們請來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先生來出席發布會,向大家介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的數據,並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先生。下面有請馬建堂局長做介紹。

2011-04-28 09:54:21

馬建堂:

女士們、先生們,同志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中央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新聞媒體的積極配合下,經過近千萬普查人員的奮力拼搏和十三億各族人民的積極參與,人口普查順利完成普查準備、現場登記和事後質量抽查等工作,現將快速匯總的主要數據予以公布。

2011-04-28 09:55:30

馬建堂:

一、人口總量

這次人口普查登記的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萬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1.07%下降0.5個百分點。數據表明,十年來我國人口增長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

2011-04-28 09:58:27

馬建堂:

二、家庭戶規模

這次人口普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家庭戶40152萬戶,家庭戶人口124461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減少0.34人。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主要是由於我國生育水平不斷下降、遷移流動人口增加、年輕人婚後獨立居住等因素的影響。

2011-04-28 09:59:18

馬建堂:

三、性別構成

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佔51.27%,女性人口佔48.73%,總人口性別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為105.20(以女性人口為100.00)。

2011-04-28 09:59:38

馬建堂:

四、年齡構成

這次人口普查,0-14歲人口佔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佔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佔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說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續保持較低水平,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

2011-04-28 09:59:49

馬建堂:

五、民族構成

這次人口普查,漢族人口佔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個百分點;少數民族人口佔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個百分點。少數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長0.67%,高於漢族0.11個百分點。

2011-04-28 10:00:21

馬建堂:

六、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這次人口普查,與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為38788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為26779人。

文盲率(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個百分點。

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變化,反映了十年來我國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以及掃除青壯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

2011-04-28 10:02:17

馬建堂:

七、城鄉構成

這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萬人,佔總人口的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15萬人,佔50.32%。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這表明2000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城鎮化水平的提高。

2011-04-28 10:03:49

馬建堂:

八、地區分布

這次人口普查,東部地區人口佔31個省(區、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區佔26.76%,西部地區佔27.04%,東北地區佔8.22%。

與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東部地區的人口比重上升2.41個百分點,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區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個百分點;其次是中部地區,下降1.08個百分點;東北地區下降0.22個百分點。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廣東省、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蘇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東省、廣東省、四川省、江蘇省。

2011-04-28 10:04:47

馬建堂:

關於31個省市、自治區以及這一次接受普查登記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的普查數據,我們將在明天以公報的形式和新聞稿的形式發布。

2011-04-28 10:06:38

馬建堂:

九、人口的流動

這次人口普查,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為26139萬人,其中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為3996萬人,不包括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為22143萬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700萬人,增長81.03%;其中不包括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增加10036萬人,增長82.89%。這主要是多年來我國農村勞動力加速轉移和經濟快速發展促進了流動人口大量增加。

2011-04-28 10:08:04

馬建堂:

人口普查現場登記結束後,在全國隨機抽取了402個普查小區進行事後質量抽查,通過與現場登記結果比對,這次普查的漏登率為0.12%。

2011-04-28 10:09:04

馬建堂:

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關於我國人口總量、素質、結構、分布等大量的基礎數據,是一筆極為寶貴的信息財富,對制定「十二五」期間的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我們正在組織力量進行詳細匯總和分析,並將陸續予以公布。

2011-04-28 10:10:11

馬建堂:

最後我還要代表國務院第六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和國家統計局向13億被調查對象和近千萬普查工作人員,包括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和各級普查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正是由於廣大社會公眾包括境外人士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正是由於基層普查人員的奉獻、心血和汗水甚至生命,才使得我國歷史上,甚至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最複雜的社會調查活動能圓滿成功。他們是新時期調查統計工作最平凡,但又最可敬的人,他們是中國普查工作的基石和脊梁。特別是為普查工作奉獻出寶貴生命的同志們,他們的精神常在,他們的生命永存,我們永遠懷念他們。謝謝大家。

2011-04-28 10:11:10

主持人 郭衛民:

剛才馬建堂局長介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數據。下面進入第二階段——提問,提問的時間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1-04-28 10:14:55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記者:

通過這次人口普查,我們看出來中國人口、經濟、社會在這十年裡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我們想請發言人幫我們分析一下這些變化,會不會據此作出一些社會政策上的調整,也幫我們展望一下。謝謝。

2011-04-28 10:15:16

馬建堂:

人口的狀況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反映,剛才公布的人口總量、結構、素質和遷移流動等數據,不僅揭示出我國人口的基本狀況和十年來的發展變化,也彰顯了黨和國家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面提升人的素質、統籌城鄉發展的不凡進程。

2011-04-28 10:16:27

馬建堂:

比如說,我剛才介紹的人口總量的數據、人口增長率的數據,就表明我國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繼續得到有效的控制。普查結果顯示,2010年11月1日我國人口的總量為13.4億人,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間,我國人口淨增長7390萬人,年均增長率是0.57%,也就是5.7‰。我們比較一下,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間,我國人口淨增長1.3億,年均增長是1.07%,也就是10.7‰。兩個十年相比,後一個十年比前一個十年人口淨增長減少了約5600萬人,這表明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得到了較好的執行,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的控制。這也緩解了人口增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為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奠定了一個較好的基礎。

2011-04-28 10:17:53

馬建堂:

同時,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剛才我說的總量數據也表明我國認真履行了《國際人口與發展大會行動綱領》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承諾,為實現全人類自身發展的可持續作出中國人應有的貢獻。

2011-04-28 10:20:52

馬建堂:

第二,從人口素質的一些指標看,中國居民的全社會受教育程度明顯提升,人口的素質在提高。剛才給同志們介紹了兩個數據,一個是我國的文盲率,我國的文盲率從2000年的6.72%下降到去年的4.08%,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為8930人,這非常形象地體現了我國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的進步,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人口素質的不斷提高。

2011-04-28 10:22:12

馬建堂:

第三,從反映人口結構的數據看,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在加快推進。我們這次人口普查的全國城鎮人口達到了6.66億人,佔總人口的比重是49.68%,比2000年上升了13.46個百分點;2000年比1990年前一個十年,城鎮人口比重上升了9.86個百分點。這充分說明後十年城鎮化進程在加快,也標誌著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2011-04-28 10:23:31

馬建堂:

第四,從這次反映人口遷移的數據看,我國的經濟活力在不斷增強。2010年我國扣除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流動人口2.21億人,比2000年增加了1億人。剛才我給朋友們解釋的另外一組地區人口分布的數據,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這一次沿海發達省份的常住人口佔的比重增加,內陸稍微欠發達地區的常住人口佔的比重在下降。這也就是說,更多的人口從內陸西部往東部發達地區遷移、流動。這種趨勢反映了人口的流動和經濟的格局是協調一致的。人口的遷移既促進了人口流入地區的經濟發展,滿足了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提高了人口流出地區的收入水平,改善了人口流出地區的發展條件。因為流出去以後工資還要匯回來,這是一個雙贏的事情,所以流動人口的增加,沿海發達地區人口佔比的提高在某種程度上是反映中國經濟活力在增強,也促進了城鄉更加均衡地發展,東西部更加均衡地發展。人的流動既促進了東部的發展,也有利於西部的發展。

2011-04-28 10:26:22

馬建堂:

這次人口的普查數據反映出我國人口、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著一些矛盾和挑戰,一是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在加快,二是流動人口的規模不斷擴大,三是出生人口的性別比偏高,這些都會給我國人口、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剛才記者同志說,針對這些變化,政策有什麼調整。因為人口的問題非常複雜,影響也非常深遠,所以我們要根據人口變化的趨勢更加深入科學地研究人口變化的規律,在這個基礎上未雨綢繆、統籌考慮,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積極應對人口發展帶來的新挑戰。謝謝大家。

2011-04-28 10:32:16

巴西聖保羅周報記者:

第一個問題是關於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和中國處於差不多發展水平的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相比,為什麼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會處於現階段這個水平?第二個問題,您給的數據裡也反映了中國現在低生育率的狀況,您是不是認為現在已經到了讓中國重新審視一下計劃生育政策的時候了,以避免或者來應對您剛才所提到的可能帶來的人口方面的挑戰?

2011-04-28 10:33:36

馬建堂:

我有幸參加了巴西統計局在去年年底的巴西新一輪人口普查新聞發布會。中國確實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不一樣,中國的人口增長模式很快從過去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長率的「高、低、高」的模式過渡到目前的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的「低、低、低」的模式。如果說發達國家,像歐洲一些國家、日本,它們從「高、低、高」的模式轉到「低、低、低」的模式是一個自然的、長時間的過程。中國轉移的過程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某種程度的調控性;第二個特點,時間更短。我們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實現了「高、低、高」到「低、低、低」模式的轉變,而很多發達國家甚至在50年以上,甚至近百年的時間才實現了這個轉變。

2011-04-28 10:35:55

馬建堂:

我剛才說了,中國模式的轉變有很強的調控性。中國政府從1980年開始實行認真積極的計劃生育政策,把控制人口的過快增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予以貫徹和落實。我們在座的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1980年中共中央發表了一份致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的公開信,在這個公開信裡就號召大家生一個孩子。1982年又把計劃生育政策列入憲法。這位朋友剛才講為什麼中國相對於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如此低,是一個「低、低、低」的模式,就是緣於人口計劃生育政策的貫徹和落實。

2011-04-28 10:43:37

馬建堂:

這位女士的第二個問題確實是很重要的問題。一是我們國家1980年以後,特別是近十年,我們國家大概是12‰多一點的人口出生率,7‰左右的死亡率,5‰稍微多一點的自然人口的增長率。在這樣的「低、低、低」的模式下,中國人口總量的增長速度放緩。二是老齡人口比重增加。三是少兒年齡的結構在縮小,出現這樣的結構。這張幻燈片非常形象地說明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圖)第一張圖是非常典型的金字塔,老齡人口很少,少兒年齡很多,右下角是我們這次普查的圖。這樣的狀況大家都在思索中國的人口政策和計劃生育政策。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星期二下午政治局學習時,已經對這個問題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指示。

2011-04-28 10:43:42

馬建堂:

我認真學習了總書記的講話,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兩句話:第一,1980年以來中國的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經濟還不發達的情況下,我們有效控制了人口的過快增長,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從「高、低、高」的模式向「低、低、低」模式的轉變。

2011-04-28 10:46:16

馬建堂:

第二,我們要重視我國人口發展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變化,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科學認識人口發展的規律,清醒地認識中國人口問題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穩定適度低生育的水平,同時在這個基礎上科學研究、認真評估,慎重地、逐步地完善人口政策,兼顧當前和長遠,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中國人口長期均衡地發展。

2011-04-28 10:47:03

中國日報記者:

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請馬局長介紹一下在此次調查中顯現出中國哪些地區和省份面臨最大的人口挑戰問題,包括嚴重的老齡化和過低的生育率?哪些地區需要人口政策的進一步完善?第二個問題,怎麼認識和看待此次人口普查數據的準確性和質量,我們為了確保數據的質量,前期採取哪些方面的措施?

2011-04-28 10:49:57

馬建堂:

我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涉及到我們明天要發布的第2號公報。簡單地說,十年來,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人口總量都在增加,也都面臨著老齡化加快的問題。如果一定要分一分哪些省的問題更突出,可以這樣講,沿海發達地區碰到的這個問題可能更加突出。同志們也知道,沿海發達地區在一些時段和地區出現了局部的缺工現象,這也可能是這個問題的另外一種形式的體現。人口發展變化出現的新問題是我國所有省、市、自治區都面臨到的,也可能這些問題在東部沿海地區更加突出一些。

2011-04-28 10:51:15

馬建堂:

第二個問題請這次全國人口普查辦公室主任,我們局主管副局長張為民先生回答。

2011-04-28 10:53:51

張為民:

這個涉及到人口普查數據質量的問題,我可以向大家說一句。這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質量是比較高的,或者說這是一次高質量的人口普查。為什麼這麼說?可以從兩點來看:一是剛才馬局長談到,這次人口普查有事後質量抽查,抽查結果顯示,這次人口普查的漏登率只有0.12%,這個漏登率和2000年的人口普查相比較有大幅度的下降。

2011-04-28 10:54:22

張為民:

二是通過人口的總量、人口的增長以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等等各個方面的數據,和相關的行政記錄,比如戶籍管理的數據、教育統計的數據、人口計生的出生和民政部門的殯葬數據,相比較之後,感覺到這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相互的銜接或者說一致性比較好。

2011-04-28 10:56:38

張為民:

為什麼我們這次人口普查會取得比較高的質量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們堅持了依法普查。這次人口普查國務院頒布了《全國人口普查條例》。二是堅持科學普查,制定了科學的人口普查方案和11項工作細則,特別是這次我們在人口普查登記的原則上進行了完善。馬建堂局長也談到我們這次在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都進行了登記,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或者避免人口的漏登。

2011-04-28 10:58:22

張為民:

三是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宣傳,因為人口普查能不能取得高質量的數據,更大程度上是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配合。在全國開展聲勢浩大的宣傳,使得廣大的人民群眾能夠理解、支持、配合人口普查。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人口普查登記,對人口普查發表了重要講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的廣大人民群眾,使得大家都能夠投身到這次人口普查當中來。

2011-04-28 11:00:28

張為民:

四是組織周密。有了科學的方案,還需要對整個工作的過程進行嚴密的組織。

五是我們建立了嚴格的質量控制制度,就是在人口普查各個環節當中都制定了檢查、抽查、驗收的標準,必須在每一個環節上都達到比較高的質量,才能把工作轉入到下一個階段下一個環節。

2011-04-28 11:01:30

張為民:

最後我還想說一句,在我們開展聲勢浩大的宣傳當中,在座的各位媒體朋友們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也謝謝大家。

2011-04-28 11:04:12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記者:

馬局長,在過去很多年裡,很多中外學者和官員都預測中國的性別比是在不斷擴大的,但是您今天給我們的數據顯示了中國男女性別比是在減少的,能不能給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原因?

2011-04-28 11:04:37

馬建堂:

我剛才發布的是總人口的性別比,有一個數據我們還在匯總評估階段,你問到我也準備告訴你,就是出生人口的性別比。我們這次普查根據初步匯總的情況,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以女孩為100)是118.06,這個數據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別比116.86提高了1.2個百分點。但是這個數據比2005年人口抽樣調查的118.59下降了0.53,比2009年的人口抽樣調查的119.45下降了1.39。2010年的人口性別比比2000年有了提高,但是和2005年及2009年的數相比略微有一些下降,說明近年來我們國家有關部門採取一些措施,如關愛女孩活動等等,還是取得了成效的。

2011-04-28 11:05:40

馬建堂:

但是118.06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仍然還是高於正常的範圍。我們還是要高度重視這個數據反映的挑戰和矛盾,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進一步關愛女孩,進一步在就業、工資等等方面對男女一視同仁。我們國家統計局是做得好的,我們國家統計局女性人員的比例超過男性。通過綜合措施,我相信中國的出生性別比一定會逐步走向正常。謝謝。

2011-04-28 11:08:14

馬建堂:

最後還想佔用大家一點時間,對在座的媒體朋友和不在座的媒體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這次人口普查中,宣傳部門、新聞界的朋友們對我們的支持很多,整個宣傳工作聲勢浩大、多管齊下、夜以繼日、不辭勞苦、貼近群眾,沒有你們的奉獻和努力,第六次人口普查不會得到這樣圓滿的結果。為民,我建議我們站起來給在座的和不在座的媒體朋友鞠個躬。謝謝。

2011-04-28 11:09:14

主持人 郭衛民: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我相信統計局這一段時間還會通過不同的形式給大家介紹一些情況和信息。謝謝大家。

2011-04-28 11:10:46

相關焦點

  • 馬建堂就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答記者問(圖)
    ,邀請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發布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並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張為民:這個涉及到人口普查數據質量的問題,我可以向大家說一句。這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質量是比較高的,或者說這是一次高質量的人口普查。為什麼這麼說?
  • 中國發布丨有大數據和行政記錄為何還要人口普查?國家統計局回應
    12月15日,國新辦就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董寧 攝‍中國網12月15日訊(記者 吳佳潼)國新辦今日就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有人認為,現有的大數據及行政記錄可以充分反映我國的人口情況,為何要再開展第七次人口普查?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回應,儘管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管理的完善,獲取人口信息來源更加多樣,但總的看,仍無法替代人口普查的作用。大數據覆蓋人群不全,缺少精確的個體信息。
  •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一號)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一號)國務院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7年12月14日為摸清「三農」基本國情,查清「三農」新發展新變化,國務院組織開展了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
  •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標語口號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標語口號   1、人口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  2、關心人口普查 就是關心我們自己的生活  3、人口問題關係國計民生 人口普查需要你的支持  4、普查人口的現在 計劃美好的未來  5、手牽手搞好人口普查 心連心建設美好中華  6、摸清今天人口 創造明天幸福  7、人口普查情系千萬家 科學發展惠及你我他  8、人口普查求真求實求發展 構建和諧利國利民利未來  9、人口普查十年一度 科學發展心中有數
  •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標語和口號徵集工作開始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劉錚、周英峰)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標語和口號的徵集工作12日開始,有關部門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為人口普查順利開展獻策獻力。    記者從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這次人口普查主要目的是查清10年來我國人口在數量、結構、分布和居住環境等方面的變化情況。
  • 東營市召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新聞發布會
    東營市統計局副局長、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高良文介紹了相關情況,並就普查方法、如何保障普查數據的準確、戶口整頓核查的主要對象和範圍、開展情況、下一步工作重點等問題作了詳細講解。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情況介紹  全國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逢0的年份實施。今年開展的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建築面積和住房間數怎麼填
    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始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所轄的3個街道,為確保11月1日正式普查時萬無一失,所有社區即將進行一次演練,與正式普查的程序和操作完全一致。  近日,塘匯街道錦繡社區30多名人口普查員,利用晚上休息時間,聚集在社區活動中心,接受街道人普辦指導員陳漢良的業務培訓。
  • 老物件講述人口普查那些事
    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對人口普查資料的搜集、數據匯總、資料評價、分析研究、編輯出版等全部過程,它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貴州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匯總資料周繼厚在大量收藏這是珍貴實物的同時,也對實物背後的時代背景、歷史事實、實物故事等進行研究。
  • 【人口普查連載】我國人口普查簡況
    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人口普查工作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研究決定人口普查中的重大問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統一規定和要求,領導本行政區域的人口普查工作。
  • 摸清汙染源基本情況 自貢市公布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為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和公眾發布重要環境信息,滿足公眾對環境保護狀況的知情權和監督權,12月2日,自貢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了自貢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新聞通氣會,通報自貢市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情況,公布《自貢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數據。
  • 全國人口普查正式啟動,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究竟查什麼
    現在是 2020年11月1日上午9點,九個小時之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啟動。最快一小時內,就會有社區工作人員敲開你的門,對你完成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在中國,人口普查是如何進行的?前幾次的普查究竟查到了什麼?
  • 世界人口日丨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這些知識點你一定要get!
    2019年全州常住人口為119.6萬人據甘孜州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匯總數)全州常住人口及戶籍人口全州常住人口為1091872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89723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94633人,增長21.69%。
  • 專訪李曉超:人口普查首次電子化登記,數據質量貫徹普查始終
    2010年,我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為133972萬人,而今年初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中國經濟數據顯示,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中國大陸人口首超14億。除了數量上的增長,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減少等結構性變化也值得關注。「人口情況是基本國情,目前我國人口發展進入轉折期,需要通過人口普查,摸清人口狀況,服務宏觀決策。」
  • 【2020中國人口普查】大國點名,沒你不行
    本次人口普查採用全面調查的方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10年來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方面情況,為宏觀決策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普查登記採用普查員入戶詢問、當場填報,或由普查對象自主填報等方式進行。自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石家莊市人口狀況發生了重大變化,開展第七次人口普查,將全面查清全市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況,為制定和完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政策措施提供統計信息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第七次人口普查進展如何?國家統計局回應
    新京報快訊 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記者提問:請問當前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進展如何?有評論認為,現在已經有大數據,還有一些行政記錄,都可以充分反映我國的人口情況,為什麼還要再開展人口普查?
  • 1987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關於1987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字的公報(一九八七年十一月)    根據國務院的決定,我國於1987年進行了全國1%人口的抽樣調查。調查登記的標準時間為1987年7月1日0時。
  •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內容 主要是查些什麼?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內容 主要是查些什麼?  人口普查的統計對象,既包括我國境內的自然人,也涵蓋身在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  統計內容,包含姓名、公民身份證號、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 重慶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階段工作已完成 明年4月公布數據
    華龍網消息,今(9)日,記者從重慶市統計局獲悉,歷時四十天的重慶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登記正式告一段落。據了解,從11月1日起重慶市有20萬普查工作者們投身於這場最大規模的國情國力調查。重慶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業務組組長米清奎表示,普查登記開始以來,各方面工作都在有序進行,全體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走訪千家萬戶,依法普查,細緻準確完成人口信息登記上報。市民們也很配合,通過自主填報、普查員入戶現場填報等方式履行公民義務。目前,重慶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登記已順利完成。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啟現場登記 持續至12月10日結束
    11月1日,連雲港市連雲區墟溝街道的普查員李莎(中)通過手機人口信息採集系統現場登記供圖/新華社  11月1日,隨著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準時點到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啟現場登記,700多萬普查人員走入千家萬戶。
  • 聚焦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數據背後的「秘密」
    原標題:聚焦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數據背後的「秘密」 12月10日,伴隨約700萬名人口普查員「走街串巷」結束,為期40天的「大國點名」劃上句號。自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10年間,我國的人口總量和人口結構發生了怎樣的改變?人口分布出現了怎樣的變遷?我國真的已經走出人口紅利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