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位於歐亞大陸的東部,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地形上呈三階梯分布,西高東低,我國五個高原裡,最高的第一階梯分布有兩個高原,即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次高的第二階梯分布有三個高原,即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
我國三階梯地勢分布圖
青藏高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第六大高原,在我國境內面積大約250萬平方公裡,佔了我國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大部分位於我國西南部,小部分位於西北部,含有六個省區的全部或部分,即西藏全部、青海絕大部分、新疆和甘肅的一小部分、雲南和四川的一小部分,在喜馬拉雅山脈以東和以北,在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以南,在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以西,這個高原上大部分是高山,在西藏有藏南谷地,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有亞洲水塔之稱,如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恆河、印度河等,青藏高原的居民以藏族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為主的高原文化體系。
帕米爾高原是我國面積最小的高原,也是海拔最高的高原,在我國境內面積只有1萬多平方公裡,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實際上平均海拔比青藏高原還高,雖然最高峰沒有青藏高原的珠穆朗瑪峰高,位於我國新疆西南部,是我國最西的地區。我國最大和最小的這兩個高原都位於第一階梯,面積相差大約250倍。
由於帕米爾高原現在我國境內的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總面積也只有1萬多點的平方公裡,與其他四個高原比起來太小了,所以,我們現在一般只說我國有四大高原,經常忽略了它,實際上,帕米爾高原整體面積有10萬平方公裡,在漢唐盛世時代,甚至在清朝乾隆時,這10萬平方公裡的整個帕米爾高原還都是我國領土,在1884年,中俄籤訂條約,帕米爾高原的西北部被沙俄划走了一大部分,面積大約有7萬平方公裡,蘇聯解體後這些領土被塔吉克斯坦繼承,1999年時,經我國努力爭取,有0.12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回歸中國。
英國在殖民印度時代,也北上與沙俄爭奪帕米爾高原,沙俄再次瓜分了2萬多平方公裡,英國也佔了瓦罕走廊的帕米爾部分,二戰後,英國從印度半島撤走後,也將這部分領土送給了阿富汗,我國1960年與阿富汗劃定邊界時,確認了這部分領土歸屬阿富汗。
帕米爾高原位於亞洲中部,也在我國的最西部,往東北方向延伸的是天山山脈,往西南方向延伸的是喜馬拉雅山脈,這些高處形成天然屏障,守護了中華文明幾千年,儘管我們如今只剩下了這個高原的十分之一面積,這也是中華民族心中之痛。帕米爾高原的居民90%以上是塔吉克族。
內蒙古高原是我國第二大高原,包括阿拉善高原和鄂爾多斯高原在內,總面積大約在70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只有1000米,是我國五個高原裏海拔最低的,位於我國北部,包含了四個省區的部分,即內蒙古大部分以及寧夏、甘肅和河北省的一小部分,北與蒙古國接壤,南隔陰山與黃土高原相接,東至大興安嶺,西至河西走廊。東部是草原,西部是戈壁和沙漠,其中草原佔了80%,是中國最大的牧區。內蒙古高原居民以蒙古族為主。
黃土高原是我國第三大高原,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黃土堆積區,總面積大約在64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位於我國中北部,包含了四個省的部分,即山西的大部分以及陝西、甘肅和寧夏的一部分,位於陰山以南、秦嶺以北、烏鞘嶺以東、太行山脈以西。黃土高原地表破碎、溝壑縱橫,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包括山西高原、陝北高原、隴中高原和渭河平原,渭河平原是我國周、漢、唐盛世的政治中心,這裡的西安作為首都時間超過1000年,也是我國作為首都時間最長的城市。
雲貴高原是我國第四大高原,總面積大約50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在1500米,位於我國的西南部,是我國唯一處於南方的高原,包含了六個省區的部分面積,即雲南和貴州的大部分,四川、廣西、湖北以及湖南的一部分,在橫斷山脈以東、雪峰山以西,四川盆地以南,越南邊界及越城嶺以北,雲貴高原多峽谷及小型山間盆地,石灰巖分布廣,多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環境豐富多樣,造就這裡生物也最多樣性,有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之稱,也是少數民族種類分布最多的地區,保留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歷史上有南詔國、大理國、夜郎國以及各種吐司等地方政權。
我國這五個高原,除了黃土高原位於我國中間,其他四個高原都是位於國境線邊緣,與其他國家接壤,所以,黃土高原也是我國古代文明最重要的發源地以及政權中心,其中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也是自然條件最好的兩個高原,人口眾多,其他三個高原自然條件比較惡劣,人煙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