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佔全球陸地面積多大?五種地形是怎麼劃分的?我地形有何特點

2021-01-13 正眼視界

我們這個藍色星球是一個水球,總面積為5.1億平方公裡,其中海洋面積佔71%,為3.6億平方公裡,陸地面積佔29%,為1.5億平方公裡,這些陸地起起伏伏,按地理地形可分為五種,那麼,這五種地形是怎麼劃分的呢?我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裡,佔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6.4%,我國的地形又是怎麼分布的呢?

地形按照高低和起伏不平分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五種。

山地是指海拔高度大於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一般相對高度大於200米以上,並且坡度陡峻,溝谷幽深,呈脈狀分布。山地按高度可分為高山、中山和低山,海拔高於3000米以上的稱為高山,海拔在1000米以上3000米以下的稱為中山,海拔500米以上1000米以下的稱為低山,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分布在亞洲的中國、尼泊爾、巴基斯坦、不丹和印度的喜馬拉雅山,最高達8848.86米,世界上最大和最長的山系是貫穿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最長是15000千米。

高原是指面積廣大,完整的大面積隆起並且地形開闊比較平整的高地,一般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也有小部分海拔在500米到1000米之間,例如,印度的德幹高原,平均海拔只有500多米,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我國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面積多達500萬平方公裡。

丘陵是指絕對高度在500米以內,有一定的坡度起伏,但起伏相對較小,一般相對高度小於200米的一片區域,世界上最大的丘陵是哈薩克斯坦中部的哈薩克丘陵,面積大約55萬平方公裡。

以上山地、高原和丘陵雖然按高度或起伏不同劃分為三種地形,一般把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統稱為山區。相對於這三種有起伏或高海拔的山區地形,海拔較低並且比較平坦的還有平原和盆地兩種地形。

平原一般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並且平坦開闊的一片平地,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區。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面積高達560萬平方公裡。

盆地一般是指四周為高山或高原圍成,中間低並且相對比較平坦的一片區域,盆地沒有海拔要求,海拔可高可低,有些盆地海拔很高,可以超過2000米以上,如我國的柴達木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面積大約100萬平方公裡。

我國遼闊的大地上擁有所有的五種地形,整體特點是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分布。

第一階梯是最高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主要包括一個高原、一個盆地以及一些高山,就是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還有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喀喇崑崙山、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等。

第二階梯次高,平均海拔在1000米到2000米,主要包括三個高原、三個盆地以及一些中高的山,就是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塔裡木盆地、準格爾盆地、四川盆地,天山山脈、阿勒泰山脈、陰山山脈、賀蘭山脈、大興安嶺山脈、太行山脈、太白山脈、巫山山脈、雪峰山脈、伏牛山脈等,還有西嶽華山、北約恆山和中嶽嵩山,峨眉山、青城山等,以及一些小一點的平原和盆地,如河套平原、關中盆地、吐魯番盆地等。

第三階梯最低,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下,主要有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以及一些中低的山,就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東南丘陵、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長白山、武夷山、東嶽泰山、南嶽衡山、黃山等。

如果按所佔面積的大小計算,我國山地面積最多,佔33%;高原第二多,佔26%;盆地第三多,佔19%;平原第四多,佔12%;丘陵最少,只佔10%。整體上,山區佔了三分之二,山脈是地形的骨架,也常作為各地形的分界,山脈延伸的方向成為山脈走向,我國山脈有五種基本走向:

第一種是東西走向的山脈,從北往南可分為三列,北列是天山-陰山,中列是崑崙山-阿爾金山脈-秦嶺,南列是南嶺。

第二種是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東部,從東往西分為三列,東列是臺灣的玉山山脈,中列是長白山脈-武夷山脈,西列是大興安嶺山脈-太行山脈-巫山山脈-雪峰山脈。

第三種是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西部,主要有阿爾泰山脈和祁連山脈。

第四種是南北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主要有橫斷山脈和賀蘭山脈。

第五種是弧形山脈,主要有喜馬拉雅山脈,是我國西部重要的高山和邊界山脈。

一個人學習地形分布是了解歷史文化和旅遊的重要基礎知識,懂得越多,就體會越深刻。

相關焦點

  • 我國面積最大的地形類型,是「山地」地形還是「高原」地形?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把地形、地勢和地貌混淆起來,這三個詞既相互聯繫又有區別,地形主要側重地表形態和結構,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地勢主要側重高低起伏,比如西高東低、中高周低、地勢崎嶇等都是地勢狀況的描述;地貌主要側重具有特定面貌的地表形態,比如黃土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等等。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教學目標   通過閱讀五種基本地形素描圖以及高原、丘陵的等高線圖,使學生了解五種基本地形山脈、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態特徵並初步學會在地形圖上識別它們。通過閱讀海底地形示意圖,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圖。
  • 初中地理《地形類型齊全,山區面積廣大》說課稿
    《地形類型齊全,山區面積廣大》選自人教版(2013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地形和地勢》這一節中的第一個框題。中國的地形特徵是學生在掌握了我國國土的基本特點,了解基本國情後,認識中國自然環境的重要一步。同時與將要學習的氣候、水文等關係密切,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教材首先是以圖文的形式介紹了我國五種地形類型,引出我國是一個多山國家的特徵。
  • 文明6全地形地貌特點介紹 文明6地形有哪些
    導 讀 《文明6》遊戲中都有哪些地形地貌呢?
  • 我國的地形與地勢——丘陵地形
    【特點】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較緩,地面崎嶇不平,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的地形。丘陵一般沒有明顯的脈絡,頂部渾圓,是山地久經侵蝕的產物。丘陵在陸地上的分布很廣,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在歐亞大陸和南北美洲,都有大片的丘陵地帶。
  • 海底地形及其特點,四大海洋
    ,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裡,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水量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但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   浩瀚無垠的海洋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可分為四個主體部分,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為了探知海底地形地貌,人們進行了不限的探索。1925~1927年期間,德國「流星」號船考察南大西洋,首次揭示了洋底地形。1953年以來,開始使用精密的回聲測深儀獲得越來越多的洋底地形剖面。
  • 位於我國北方地區的「山東省」,有哪些較為獨特的地形特徵?
    山東省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個沿海省份,北東南三面與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蘇接壤,山東擁有我國最大的半島山東半島,山東半島總面積約為7.3萬平方千米,由西往東深入海洋,山東半島北臨渤海,南臨黃海。山東省的海岸線十分漫長曲折,大陸海岸線總長度超過3000千米,約佔我國大陸海岸線總長度的六分之一。
  • 山地地形中的「低山、中山、高山和極高山」是如何劃分的?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可以分為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只不過海底地形位於海面以下,很難直接觀察到,實際上海底地形和我們生活的陸地地形一樣豐富多彩。陸地地形我們都十分熟悉,依據海拔高度和地勢起伏情況,我們把陸地地形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形態,分別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其中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較大,地表陡峻的地表形態。
  • 如果我國的第三級階梯全都是平原地形,那會帶來什麼影響?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所呈現高低起伏的各種形態,地球的地形可以分為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兩大部分,由於我們人類生活在陸地表面,所以我們平時所說的地形通常是指陸地地形。根據形態特徵,陸地地形通常可以分為五大類,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大洲、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國家乃至不同的地區都分布有不同的地形類型。
  • 讀讀世界地形地圖,聊聊各大洲的地形特徵
    地形是指地表的各種形態,具體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體共同呈現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種狀態,根據展現的不同形態,我們可以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五種基本地形。當然,海底也是有地形起伏的,只不過由於海水的覆蓋,我們很難看到海底的地形形態,海底地形類型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等形態。聊聊大洲地形所以,我們主要研究的是陸地地形,通常所說的地形也指的是陸地地形。地形可以分為宏觀地形和微觀地形,兩者主要的區別是觀察尺度的差異,宏觀地形是指大尺度、大範圍區域的地形狀況,往往反映一個大區域中的主體地形架構。
  • 地形地勢深刻地影響我國各地的區位
    看看我國地形圖,有條線值得我們關注:地形分界線。我國地形複雜,各種地形彼此交織在一起,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西高東低的地勢卻非常明顯,我國陸地地勢自西向東按海拔的高低可劃分為三級階梯。 階梯狀分布的特點,使我國大多數河流流向為自西向東。
  • 問答 |從「中國地形分布圖」來看,我國哪個省區的地形條件最好?
    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地區,是一個國土面積十分遼闊的沿海國家,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可謂地形類型複雜多樣,我國山區(山地
  • 非洲地形特徵:海岸線最為平直,高原地形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非洲的地形特徵。
  • 非洲地形特徵:高原地形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海岸線最為平直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
  • 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各有什麼特點?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主要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及其特徵,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平原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以內,地勢較為低平的廣闊區域,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遊地區以及沿海地區。
  • [趣味地理]中國地形的三大特點剖析
    我國地形壯麗多姿,其基本特點,概括地說有三點:    ①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我國地處亞歐大陸的東南部,地勢西部高而東南低,西部多高山和高原,東部沿海多丘陵和平原,形成一個以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最高,由西向東逐級下降的階梯狀斜面。由兩列山嶺組成的地形界線,將我國地形明顯地分成三級階梯。
  • 五種基本地形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各有什麼特徵?
    海底地形的類型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等;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包括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不同的地形類型有著不同的特徵,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五種陸地基本地形。第一種地形是「平原」地形,平原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許多平原海拔都在50米以下,地勢平坦開闊的區域。
  • 全球各大洲地形簡介
    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全洲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大洲。地表起伏大,高低懸殊。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山脈和山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和窪地。
  • 問答 |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各有什麼特點?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主要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及其特徵,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
  • 中國地理:地形多樣,河流豐富
    領土面積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僅次於蘇聯和加拿大,佔世界第三位,幾乎等於全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十五分之一,亞洲的四分之一,整個歐洲的面積差不多。我國陸地邊界線總長二萬多公裡。同朝鮮、蘇聯、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寮國、越南等結界,東部和南部隔海同口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