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主要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及其特徵,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平原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以內,地勢較為低平的廣闊區域,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遊地區以及沿海地區。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總面積達560萬平方千米,亞馬孫平原中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帶。我國有三大平原地形區,分別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當然,也有一些平原其實際海拔是大於200米的,比如我國的成都平原、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高原地形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相對平坦的廣闊區域,高原地形的海拔差異十分巨大,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我國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當然,也有很多高原海拔比較低,比如印度的德幹高原,海拔只有500至600米。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位於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總面積約為500多萬平方千米。當然,並不是所有高原的高原面都是平坦的,也有一些高原地表十分崎嶇,比如我國的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
丘陵和山地地形都是指地表崎嶇,有一定起伏的地形形態,不過丘陵的海拔在200至500米之間,起伏相對較小;山地的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相對較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都不太會仔細區分丘陵和山地地形,生活中都會叫「山」。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部地區,包括東南丘陵、遼東丘陵和山東丘陵。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丘陵是位於中亞地區的「哈薩克丘陵」。山地地形根據海拔差異還可以分為低山(海拔在500至1000米)、中山(海拔在1000至3500米)、高山(海拔在3500至5000米)和極高山(海拔在5000米以上)。
以我國為例,我國的東部地區一般以中低山為主,我國的西部地區多為高山和極高山分布,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的山脈多為極高山,其中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脈,平均海拔高達6000米以上。盆地地形是指四周高中部低的地形形態,盆地地形在海拔上沒有要求,比如我國的四大盆地中,柴達木盆地海拔最高,海拔在2600米以上;塔裡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海拔居中,海拔高度在800米至1300米之間;四川盆地的海拔最低,海拔高度約為500米左右。世界上著名的盆地有剛果盆地、西伯利亞盆地、澳大利亞大自流盆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