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態之山地地形,關於山、山脈和山系的區別?

2020-12-05 地理沙龍號

地球的表面被厚厚的巖石所覆蓋,而覆蓋地球表面的巖石圈在內力和外力作用下,也處在不斷的運動之中,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表形態。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包括陸地地形以及海面以下的海底地形兩部分。我們根據不同地形的海拔高度和形態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關於山、山脈和山系

今天我們就聊聊山地地形,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起伏明顯,坡度陡峻的地形形態。根據海拔高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稱為低山,海拔在1000米至3500米之間的稱為中山,海拔高於3500米的稱為高山。以上是山地的科學定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山地的認識並不一定清晰,經常會把「丘陵」也稱為山地。

世界地形分布圖

比如,我們出去春遊,經常會說去踏青爬山,這裡所說的「爬山」是生活中的「山」,通常也包括了丘陵。丘陵和山地,特別是和一些海拔較低的低山,確實非常相像,有時候我們也合稱為「丘陵山地」。在我國的地形單元中,通常把那些海拔較低,包含較多丘陵地形的丘陵山地地形區,直接就稱為「丘陵地形區」,比如江南丘陵、兩廣丘陵、浙閩丘陵、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等地形區。

丘陵地形

世界上有許多山地地形區,他們的規模大小各不相等,根據山地的規模大小我們通常可以劃分為「山」、「山脈」和「山系」三個級別,等級依次提高,高等級可以包含低等級。在地球表面某些會形成一些規模較小的山地,我們通常就直接稱為什麼「山」,比如日本的富士山,由於是火山噴發形成,形成較獨立的山地。

泰山

在地質構造中,斷層地質構造中的地壘通常會向上抬升,形成較為陡峭的斷塊山地,也通常比較獨立,比如江西廬山、山東泰山等等。比「山」規模大的呈脈狀分布的稱為「山脈」,比如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秦嶺,就是一列東西走向的山脈,綿延1600多千米,秦嶺也是由於斷層斷裂上升而形成,不過規模巨大,呈脈狀分布,其中就包含有地勢險要的西嶽華山。

中國主要山脈

「山脈」的形成通常是由於規模巨大的板塊運動,我國的山脈走向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東北西南走向山脈,其形成與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碰撞擠壓有很大關係,包括臺灣山脈、長白山脈、武夷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山脈和雪峰山脈等。另一類是東西走向山脈,其形成與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有很大關係,包括天山山脈、陰山山脈、崑崙山脈、秦嶺山脈和南嶺山脈等。

世界地形圖

「山系」是指在一個巨大構造單元或者是構造體系範圍內發育而形成的,在成因、結構和形態上具有密切相關性的一系列山脈的綜合體。比如我國的喜馬拉雅山系,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系都是規模巨大的山系。位於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長的山系,貫穿整個南北美洲,位於北美洲的主要是落基山脈,位於南美洲的主要是安第斯山脈,其中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全長超過8900千米。

安第斯山脈衛星圖

相關焦點

  • 天山山系: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也是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
    地球的陸地表面有各種形態,我們稱為「地形」,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山地地形是所有地形類型中最為崎嶇的,世界上規模巨大的山地多是由板塊碰撞擠壓運動而形成,所以形成的山地多和板塊邊界走向平行,形成條帶狀分布的「山脈」,而多列在形態、成因和結構上相似的山脈共同組成「山系」。世界上主要的山系有喜馬拉雅山系、天山山系、科迪勒拉山系、阿爾卑斯山系和崑崙山系等等。
  • 橫斷山脈:橫斷東西交通,是我國最長、最寬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
    地形是指地表的形態,反應的是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態,包括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當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討論陸地地形。地形的基本類型有五種,分別是高原、平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其中山地地形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大,坡度陡峻的地形類型,根據海拔的高低我們可以把山地分為低山、中山和高山三類。
  • 五種基本地形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各有什麼特徵?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各種各樣形態,地球表面的地形都是在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形可以分為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兩大部分。海底地形的類型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等;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包括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不同的地形類型有著不同的特徵,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五種陸地基本地形。第一種地形是「平原」地形,平原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許多平原海拔都在50米以下,地勢平坦開闊的區域。
  • 山地地形中的「低山、中山、高山和極高山」是如何劃分的?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可以分為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只不過海底地形位於海面以下,很難直接觀察到,實際上海底地形和我們生活的陸地地形一樣豐富多彩。陸地地形我們都十分熟悉,依據海拔高度和地勢起伏情況,我們把陸地地形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形態,分別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其中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較大,地表陡峻的地表形態。
  •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位於哪個洲,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山地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地形之一,通常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崎嶇的地表形態,通常呈現脈狀分布,所以稱為「山脈」,山脈通常呈現一定的走向,會延伸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對於地球表面的地形,我們一般研究的是陸地地形,那麼陸地上最長的山脈是哪一列呢?
  • 我國面積最大的地形類型,是「山地」地形還是「高原」地形?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具體來說是指一個區域地表所呈現出來高低起伏的各種形狀。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把地形、地勢和地貌混淆起來,這三個詞既相互聯繫又有區別,地形主要側重地表形態和結構,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地勢主要側重高低起伏,比如西高東低、中高周低、地勢崎嶇等都是地勢狀況的描述;地貌主要側重具有特定面貌的地表形態,比如黃土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等等。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教學目標   通過閱讀五種基本地形素描圖以及高原、丘陵的等高線圖,使學生了解五種基本地形山脈、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態特徵並初步學會在地形圖上識別它們。通過閱讀海底地形示意圖,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圖。
  •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長的褶皺山系,它是如何形成的?
    山地是五種基本地形之一,通常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崎嶇,相對高度大的地表形態。山地通常稱「脈狀」分布,稱為山脈。在一個巨大的構造單元內發育形成的,在形態、成因和結構上有緊密聯繫的若干山脈,共同組成了「山系」,山系是山地地形的最高形態。
  • 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它也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
    地球表面的地形可以分為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兩大類,陸地地形主要包括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五類基本地形,海底地形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等基本地形。地球表面的陸地可以分為七大洲,不同的大洲有著不同的地形特徵,有的大洲地形特徵相對簡單,比如非洲就是一個以高原地形為主的大洲,南極洲被廣闊的大陸冰蓋覆蓋,也可以看成是一個高原地形為主的大洲。
  • 落基山脈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
    地球陸地表面的地形通常可以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山地地形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的地表形態。山地通常呈一定走向的脈狀分布,稱為「山脈」,比如我國著名的東西走向的山脈「秦嶺」,就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 落基山脈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
    地球陸地表面的地形通常可以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山地地形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的地表形態。山地通常呈一定走向的脈狀分布,稱為「山脈」,比如我國著名的東西走向的山脈「秦嶺」,就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 北美洲地形特徵:中部大平原貫穿南北,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部低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北美洲的地形特徵。
  • 亞洲地形特徵:以高原山地地形為主,地勢中部高而四周低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亞洲的地形特徵。
  • 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各有什麼特點?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主要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及其特徵,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平原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以內,地勢較為低平的廣闊區域,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遊地區以及沿海地區。
  • 地球上的山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現代沒有新形成的大型山脈?
    為什麼地球到了現代幾乎沒有大型的造山運動?還是我們沒發現?現代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地殼的受力作用,幅度大、範圍廣,這種受力作用,使地球板塊產生位移,相鄰板塊間隨之產生了強烈的擠壓碰撞,常引起地勢高低的巨大變化,同時隨著巖層的強烈變形,也有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形成複雜的褶皺和斷裂構造,在地貌上表現為高大的山系、鏈狀島弧和伴生的深海溝。可見,造山運動的源動力,基本上是來自地殼運動,從形態上看,既包括山體的形成,同樣也包括山體的改變或消失。
  • 問答 |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各有什麼特點?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主要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及其特徵,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
  • 大高加索山脈:亞洲和歐洲的分界山脈,是板塊碰撞隆起的褶皺山脈
    山地地形是五種基本地形類型之一,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溝谷幽深的地表形態,根據海拔高度的不同,山地可以分為低山(海拔在500米至1000米之間)、中山(海拔在1000米至3500米之間)、高山(海拔在3500米至5000米之間)和極高山(海拔在5000米以上)。地球表面的地形都是在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過總體上而言山地地形的形成多以內力作用為主導。
  • 大高加索山脈:亞洲和歐洲的分界山脈,是板塊碰撞隆起的褶皺山脈
    山地地形是五種基本地形類型之一,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溝谷幽深的地表形態,根據海拔高度的不同,山地可以分為低山(海拔在500米至1000米之間)、中山(海拔在1000米至3500米之間)、高山(海拔在3500米至5000米之間)和極高山(海拔在5000米以上)。
  • 讀讀世界地形地圖,聊聊各大洲的地形特徵
    地形是指地表的各種形態,具體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體共同呈現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種狀態,根據展現的不同形態,我們可以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五種基本地形。當然,海底也是有地形起伏的,只不過由於海水的覆蓋,我們很難看到海底的地形形態,海底地形類型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等形態。聊聊大洲地形所以,我們主要研究的是陸地地形,通常所說的地形也指的是陸地地形。地形可以分為宏觀地形和微觀地形,兩者主要的區別是觀察尺度的差異,宏觀地形是指大尺度、大範圍區域的地形狀況,往往反映一個大區域中的主體地形架構。
  • 體積和質量遠比地球小的火星上,為什麼會擁有太陽系最高的山?
    地球表面的陸地地形可以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種類型,其中山地地形是最為崎嶇陡峻的地形類型,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崎嶇的地形形態。根據海拔的高低不同,我們可以把山地分為低山、中山、高山和極高山,一般地球上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脈都屬於「極高山」,比如我國青藏高原上的山脈,由於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所以青藏高原上的山脈大多數都屬於「極高山」,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為8844.4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