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法國已經處於「戰爭狀態」。
根據法國衛生部長3月23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法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目前已經升至19856例,死亡病例860例,法國也因此成為歐洲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第四多的國家。
為應對疫情,法國總統馬克龍先後發表了兩次全國電視講話,號召全國人民「最大限度」減少出行,並避免與外界接觸。在16日的講話中,馬克龍更是直言「法國正處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中」。法國政府也於22日宣布全國進入衛生緊急狀態。目前,法國全國範圍除了購買生活必需品或者外出就醫等特殊情況,街頭人數銳減,商店盡數歇業,已經處於事實上的「封城」狀態。
此前當中國抗疫艱難之時,馬克龍總統先後兩次與習近平主席通電話,向中方表達慰問和支持,法國也向中方提供了三批次的疫情防控醫療物資,眼下疫情的壓力更多轉到了法國這邊。
習近平主席3月23日晚同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三次通電話。習近平強調兩國發揚彼此同情支持的友好傳統,相互援助醫療防疫物資,為各國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樹立了榜樣。中方願繼續向法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
目前法國疫情防控形勢如何?中法在新冠病毒的疫情防控、醫療、疫苗研發等方面開展了哪些合作?疫情之下中法關係究竟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期專訪了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
中法互助:「千裡同好,堅於金石」澎湃新聞:目前,法國疫情仍在快速蔓延。法國總統馬克龍先後宣布了一系列措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其中也包括一些嚴格封閉措施。能否請您介紹當前法國疫情防控形勢?目前法國的防控物資、醫療等方面是否存在壓力和缺口?
盧沙野:2月下旬以來,法國疫情加速蔓延。特別是近期以來,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呈爆發式增長,重症病人已超過1000人。為有效控制疫情,馬克龍總統先後兩次發表電視講話並宣布一系列嚴格管控措施,包括禁止家庭和朋友聚會及室外聚集活動、企業遠程辦公、推遲市政選舉第二輪投票、允許政府以法令形式出臺危機應對舉措、關閉歐盟和申根區邊界入境口岸等。總體看,法國疫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戰勝疫情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正如中國在疫情暴發初期一樣,法國在防控物資、醫療資源等方面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和缺口。為應對挑戰,法國政府加強統籌,將有限的物資優先保障醫務人員、重症患者。通過接受援助、對外採購等方式,持續增加物資供應。
在中國抗疫的艱難時期,法國曾向我們提供了三批物資援助。「千裡同好,堅於金石」。中國投桃報李,根據法方需要,也於本周向其提供了醫用防護口罩、外科口罩、防護服和手套等兩批醫療物資援助。這是患難見真情的真實寫照,也是中法友好合作關係高水平的生動印證。
3000餘通來電,1000多封郵件和300餘件求助案件澎湃新聞:在當前情況下,使館的工作開展重點主要是哪幾個方面?在法國採取嚴格封閉措施後,使館將如何在這樣的條件下為需要幫助的在法中國人和中資機構提供幫助?
盧沙野:隨著法國疫情日趨嚴峻,圍繞抗疫工作,我館重點在深化兩國抗疫合作、指導在法中國公民科學防疫等方面開展工作。
旅法華僑華人多達70餘萬,留法學生4萬多人,駐法中資機構近100家,外派人員1000餘人,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我們始終將全體在法中國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疫情暴發後,我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對在法中國公民情況進行了認真摸底,有針對性地做好領事保護工作。
我們通過不同渠道宣傳防控知識,轉發法國政府有關防疫措施。3月以來,我館先後發布6條安全提醒,提醒在法中國公民加強安全防護,減少感染風險,廣大華僑華人、留學生及中資機構人員總體情緒穩定。相關處室認真做好應急值守工作,已累計接聽來電3000餘通,回覆郵件1000餘封,處理各類求助案件300餘件。為留學生和家長提供24小時來電諮詢服務,通過學聯等組織及時掌握留學生情況,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
我們千方百計為大家提供物資協助,克服困難,多渠道購買防護用品分發給僑胞和留學生,還聯絡了一些當地中資企業、僑領和國內地方政府、慈善機構,為有需要的中國同胞,特別是留學生,捐贈防護物資。多家中資企業慷慨解囊,將此前擬捐贈給國內的防疫物資轉贈給法國中國工商會、法國醫療機構和在法留學生。我館與確診的中國同胞保持密切聯繫,了解他們的病情和生活需求,推動法方全力救治,為家屬探視提供積極協助。
澎湃新聞:您剛才提及旅法華僑華人多達70餘萬,留法學生4萬多人。我們注意到隨著法國疫情的發展,一些在法國的同胞也有強烈回國意願,對於這段期間有回國打算的同胞,使館有何建議,將如何保障?使館又有何機制有效防止法國當前疫情輸入國內?
盧沙野:目前,法國政府不斷升級防控舉措,出臺了十分嚴格的限制出行措施,展現出法方阻擊疫情的堅定決心。隨著法方管控措施升級,人員流動減少,外部感染風險將大大降低。當前背景下,只要遵守法國政府指示,減少出行、減少接觸,是可以有效避免感染風險的。
相反,如果此時乘坐飛機回國,在機場要和大量人群密切接觸,在飛機機艙這種密閉空間要和兩三百人坐在一起十幾個小時,到了國內還要接受隔離,感染風險反而更高。
據媒體報導,近期已經出現離開國外時好好的,回國下飛機以後被確診的例子。所以,我們建議大家積極響應法國政府的號召,嚴格遵守法國政府頒布的限制出行舉措,密切關注法國內政部發布的出行限制措施,儘量減少出行,減少對外接觸,避免人員聚集,這樣就可以有效減少感染風險。
如果中國同胞在評估長途旅行風險後,仍執意返回國內,請務必提前了解並主動配合航空公司、國內目的地防控措施,提前向國內戶籍地、常住地政府主管部門和我館(電子郵箱:lingbao@amb-chine.fr)報備,入境時如實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健康申明卡》。我館將向國內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及時通報。
中法關係加速發展良好勢頭不因疫情而變澎湃新聞:能否請您介紹一下截至目前中法雙方在疫情防控、醫療、疫苗研發等方面的合作?
盧沙野:醫療衛生領域是中法雙邊科技合作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兩國在新發傳染病領域合作密切。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兩國科研機構就保持緊密聯繫,共同開展了病毒快速診斷試劑的研發,目前兩國科研人員正在圍繞抗體藥物研發進行可行性論證。
在臨床治療方面,兩國專家2月初就建立中法遠程會診機制。法國梅裡埃基金會主席阿蘭•梅裡埃先生向中方提供了關於診斷、治療及疫苗研發合作的多項建議。中方科研機構正積極和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探討設立中法聯合研究基金,優先服務於新冠肺炎藥物和疫苗開發。3月19日,我們邀請法國專家參加了中歐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分享中國防控治療方案。
澎湃新聞: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此前表示,中方願同法方密切高層交往,共同努力推進今年的一系列重要政治議程。目前,中法都在極力應對新冠病毒帶來的挑戰,疫情的蔓延是否會影響到雙方一些重要政治議程的有序開展?在中法協力應對疫情的背景下,您對於2020年的中法關係發展有何期待?
盧沙野:會受到一些影響。特別是法國以及歐洲疫情會如何發展,現在還說不好,原定的一些雙邊交往活動會相應推遲,雙方的工作重點近期也會轉移到防控疫情合作上來。今年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龍總統已三次通話,就加強衛生領域合作、共同維護世界公共衛生安全達成重要共識。此外,作為G20成員,中法將進一步加強經濟金融領域的協調,推動國際社會攜手應對疫情,維護世界經濟穩定和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總的看,儘管有疫情的影響,中法兩國作為全面戰略夥伴,密切交往、加強合作的意願並未減弱,反而進一步增強。相信疫情對雙邊交往的影響是暫時的,中法關係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不會因疫情而改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