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1+1訊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戰疫專家組向巴基斯坦伸出援手,巴基斯坦目前情況如何?中巴合作帶來什麼變化?目前,土耳其已成全球第7個新冠病例破十萬的國家,當地疫情情況如何?中國提供了哪些幫助?
在4月28日的節目中,《新聞1+1》連線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鄧勵,回應公眾關切。
1、巴基斯坦病亡率大約是2.1%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巴基斯坦的病亡率目前大概是2.1%。關於確診病例的增加幅度,從2月26號開始有第一例確診病例到現在,它的增長速度還是比較陡峭的。
關於病亡率較低,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巴基斯坦的人口60%是青年人,大概在30歲以下,所以它的病人,感染病群基本上是年輕人為主,輕症患者為主,容易治療。
第二,巴基斯坦像中醫一樣,有一個草藥系統,草藥系統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治療效益。
第三,據我們了解,它治療的醫院和醫療機構,醫生的水平相對來說比較高,都是從國外留學歸來的。
2、巴基斯坦出動軍隊來進行疫情管控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巴基斯坦軍隊一直是維護巴基斯坦的治安,也是保衛國家安全主要的一支力量。巴基斯坦的軍隊,它是跟政府體制有點不一樣,是垂直系統,從中央到地方,它完全統一指揮。巴基斯坦的衛生、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主要是中央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頭管轄,所以政府為了確保封城措施落實到位,最後就出動了軍隊來維護,來促進這些措施的落實。
3、中國派出軍方救援隊幫助巴基斯坦防疫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是全方位,不僅是政府間的、社會間的,兩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非常緊密。巴基斯坦軍隊在控制疫情發展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應巴基斯坦的請求和要求,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央軍委批准後,不僅向巴基斯坦派出了一個十位成員組成的醫療隊,同時還提供了大量的防疫物資。
他們是上個周末抵達巴基斯坦,現在基本上已經跟巴基斯坦的軍醫系統以及巴基斯坦的防疫體制對接上了,這兩天他們被安排在巴基斯坦一個陸軍的醫院裡,主要是幫助和培訓巴基斯坦的醫療人員如何的診斷、救治這些被感染的人員。他們計劃巴基斯坦待的時間比較長,可能待一個多月的時間。
4、三名中國公民在巴基斯坦確診新冠肺炎,兩名治癒,一名病情穩定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現在在巴基斯坦的中資企業比較多,據初步統計,大概有400多家中資企業在巴基斯坦從事各種各樣的經營活動。主要的大企業,主要是在這從事「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的合作,到現在為止,已經有70多家企業以各種的方式,跟社會各界,跟巴基斯坦各個部門提供了他們的援助。在巴基斯坦的中資人員,現在大概有25000多人,絕大部分都是從事各種經貿合作、投資、承包項目的企業人員。
據我們了解,現在有三位中國公民確診新冠肺炎,兩位已經治癒出院,還有一位現在情況穩定。
5、中巴抗疫合作是典範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回顧一下中巴之間患難與共,同甘共苦的一段經歷:1月和2月,在我們國內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巴基斯坦盡全力的給我們提供幫助,它的總統3月中旬特意訪問中國體現支持,它的總理、兩個議會、上下兩院都專門給我們表達了一種聲援和支持,它的醫療機構,它的各界向我們提供了一些防護物資,到現在巴基斯坦的領導人,巴基斯坦媒體一直還在說中國抗疫的成功為他們提供了經驗,為他們爭取了時間,當然了給他們提振了信心。從前一段的防疫合作來看,主要是巴基斯坦在幫我們聲援和支持。
2月26日巴基斯坦有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之後,中國政府、地方政府、社會各界、企業、民間團體都向巴基斯坦全力提供了支持。到現在為止,可以說在國際抗疫合作中,巴基斯坦是我們最主要的合作對象,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檢測劑,也提供了大量的防護設施,我們跟它舉行了三次視頻會議,先後派出了三支醫療隊,幫巴基斯坦各地進行幫扶。巴基斯坦各界對這個也做出了一個非常積極和肯定的評價,前幾天媒體報導,說巴基斯坦80%的抗疫物資來自中國,這不僅僅是我們的援助,當然還有它自己採購,但在採購方面,我們政府相關部門也積極幫它協調,幫它組織貨源,幫它把好質量關。到現在為止,我可以說,在抗疫國際合作裡,中巴合作是典範。
6、巴基斯坦有它特殊的挑戰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在抗擊疫情的時候,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它的應對的策略。巴基斯坦有它特殊的挑戰,政府現在最強調的是平衡應對,一方面要抗擊疫情,另一方面也有非常突出的貧困問題,30%是貧困人口,所以它的疫情應對還面臨著相對的挑戰。比如說現在是穆斯林的齋月,所以採取了一些調和的措施;比如說現在有很多是日薪工,每天靠打工贏得工資來解決他的吃飯問題,如果全面封城,怎麼解決這些日薪工的生計問題;比如說現在財政壓力比較大,由於經濟活動受到一定的制約,如何讓抗疫不是太多的影響下一步的發展。
政府方面估計,現在的檢測大概是每天1萬人次,可能在下一周,會提升到4萬到5萬,政府估計是到5月中旬可能會達到5萬甚至以上,再下一步的發展,他們現在還不好做出評估,所以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從使館的工作角度,我們還是要關注,儘量的提供支持,同時要維護好中方人員在這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1、土耳其確診病例發展速度為何這麼快?
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鄧勵:土耳其從3月11號確診首例病例後,一直到4月27日達到了112261例。疫情發展這麼快跟土耳其的特點有關,土耳其位於歐亞大陸的交接處,是一個人流量很大的地方。去年來土耳其的德國人500萬,英國250萬,伊朗210萬,所以在伊朗和歐洲相對都先後暴發疫情之後,土耳其被感染和傳染的風險是極大的。
今年2月份,土耳其的外國遊客達到了173萬,所以一旦開始傳染,它不是一點和幾點開始傳播的問題,是多點同時開始傳播,所以造成了土耳其的疫情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了一個像爆炸式的增長,像伊斯坦堡,它的確診病例數大概佔到全國的60%。
2、為什麼土耳其病亡率較低?
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鄧勵:到4月27日,土耳其的病亡率是2.58%,低於全球的平均水平6.93%,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第一,人口相對年輕,50歲以下的人佔總人口的74%,65歲以上的人佔總人口的9.1%。
第二,醫療資源相對充裕,舉一個數字,土耳其的各類ICU病床數大約是38677張,每10萬人擁有的ICU病床數是40張,高於德國的29.2張,義大利的12.5張和法國的11.6張,到目前為止,它的ICU病床的使用率是60%,也就是說還有40%的潛力可以釋放。
第三,土耳其是從3月中旬才開始出現確診病例,在這之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已經或長或短的同這個疾病開展了艱苦的鬥爭,積累了很多防控以及診治的經驗,這也使土耳其可以在診治、防控方面少走彎路,節省探索和實驗的時間。
3、土耳其的疫情出現了兩個好的苗頭
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鄧勵:拐點總是要回頭才能看,但是確實出現了兩個比較好的苗頭。一個好的苗頭是單日新增的確診病例,從4月11號的5138人,一直下降到4月27日的2131人,說明它的防控措施開始發生效率。
第二個好的苗頭是單日治癒的病例,從4月24號開始超過了單日新增的確診病例,也就是說它的現有確診病例開始出現下降,這就緩解了醫療資源被擠兌的風險。當然如果這兩個趨勢繼續保持下去,那回過頭來看,這兩個曲線的變化可以稱之為拐點。
4、如何評估土耳其的管控措施?
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鄧勵:實際上,全世界各國防控措施大同小異。「大同」就在於其核心就是減少出行,避免聚集,所以這方面,各世界包括土耳其都採取了嚴格的措施。但「小異」來自於疫情、國情,來自於政府對控制疫情的判斷,在這一方面,通過最近的觀察,我覺得土耳其政府基本上採取了一個「小步快走」的方式。
在疫情前期,根據疫情的發展,不斷給防控措施加碼,每天都在公布新的防控措施;到了一定階段,疫情相對平穩以後,又要觀望一下,主要是要儘可能的減少疫情防控對經濟活動、社會生活的一些影響,從現在公布的數字看,它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什麼事情都是兩面的,因為本質上講,這種做法是追著疫情跑,而不是超到疫情前頭去堵住它,所以如果疫情出現波動,勢必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5、土耳其如何面對恢復經濟和防控疫情的兩難抉擇?
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鄧勵:每個國家都是兩個都想要,誰都希望把疫情對經濟活動的幹擾降到最低,這個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我們細看土耳其的經濟結構,大體上,它的第一產業佔6%,第二產業33%,第三產業60%,如果再細看,它的出口佔到了GDP的25%,旅遊佔到了GDP的5%,也就是說土耳其非常依賴外國市場。
近期看,土耳其對經濟的措施和國際社會基本上一致的,核心就是「三保」,第一是「保消費」,第二是「保企業」,第三「保就業」;中期看,「保出口」,「保旅遊」。好消息是歐洲現在疫情已經過了高峰,所以也許會先於它恢復,這樣對它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是有利的,但是壞消息是疫情對全球的經濟都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到時候這個問題怎麼解決,也許是一件比防控疫情更難的事。
6、齋月對土耳其的防控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鄧勵:齋月確實是目前防控的一大考驗,齋月按照習俗是一個聚會比較多的,走親訪友比較多的季節,我相信土耳其的疾控部門一定是非常警惕和緊張地關注著齋月對疫情防控的影響。
我認為土耳其雖然出現了一些疫情的抑制和減緩,但還要過三大「關「,首先就是眼下這個齋月」關「,怎麼能夠避免齋月對已經開始的好轉造成逆轉的影響。第二」關「是復工復產關。第三」關「是作為國際交通大通道的土耳其,恢復原來通道地位後所帶來的影響。總結來說,土耳其在疫情得到一定控制之後,也面臨著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挑戰。
7、中國和土耳其有這些防疫合作
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鄧勵:土耳其醫生跟中國的醫生進行過多次、不同形式的交流。我們跟土耳其方面的合作還不僅僅局限於經驗交流,大體上講是三方面的支持:
第一,政治上支持,堅定支持它抗擊疫情。
第二,物資上的支持,我們不斷的協調各個方面能夠對土耳其抗擊疫情提供一些物質上的支持,包括我們國內生產的某種藥物,在土耳其抗擊疫情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技術支持,也就是經驗支持,這次組織的經驗交流。
8、大使館為在土耳其的華人提供這些幫助
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鄧勵:總的來說,在這裡的華僑華人留學生,中資企業的人總體情況是比較穩定的。到目前為止,只接到了一例疑似病例的報告,而且在3月底已經痊癒出院了。大使館給他們的支持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信息支持,土耳其的疫情都採取了哪些防控措施?我們該如何自我防護,以及國內現在推出的很多健康諮詢平臺,供他們選擇。
第二,物資支持,我們通過中資企業商會,僑團、留學生的組織,向大家發放包括口罩在內一些防疫的物資。
第三,一旦生病了怎麼辦?我們會儘可能的提供幫助和心理支持。
第四,全天候的領事保護,實際上在這個期間,我們已經幫助一些短期在土耳其的中國同胞解決了他們籤證逾期的問題。
目前大家心理總體上是穩定的,有兩個方面原因:
第一,經過了這麼長時間,大家對土耳其發生疫情是有心理預期的,同時對這個疾病以及對如何防護也有一定的了解,跟打遭遇戰的心態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第二,土耳其從3月27號開始,它暫停了所有的國際航班。所以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講,現在的選擇就是靜下來,宅起來,所以現在大家心態平衡,也比較耐心,都知道現在保護健康,減少出行,減少感染風險是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