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就中國經濟和全球化等問題接受英國BBC廣播四臺...

2020-12-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17年1月6日,英國BBC廣播四臺(BBC Radio 4)播出專題節目《全新世界:改變全球化》(The New World:Fixing Globalisation)。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專題節目中接受了英國上院議員、著名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採訪,就中國經濟發展成就、中國對全球貿易的貢獻、中國經濟結構改革及社會收入平等、「一帶一路」建設等與全球化密切相關的議題闡述看法。奧尼爾是「金磚四國」概念的發明人,曾擔任美國高盛集團負責資產管理事務的主席、英國財政部商業國務大臣,長期深入研究全球化議題。奧尼爾在專題節目中還採訪了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英國前首席大臣兼財政大臣奧斯本、哈佛大學全球化問題專家羅德裡克等世界政治、經濟、學術界知名人士。

  劉大使接受奧尼爾採訪實錄如下:

  奧尼爾:談論全球化不可能忽略中國。我本人因創造了「金磚四國」概念(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而為世人所知。在金磚四國中,中國經濟總量超過其他三國總和。即使中國經濟僅以6.5%的速度增長,略低於印度7%以上的增長率,但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仍將等同於數個「新印度」加起來的總和。為更好地理解中國對世界的巨大影響,我採訪了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

  劉大使: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堪稱奇蹟,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在30年時間裡,中國6億人口擺脫貧困,超過1億人進入中產階級,人均預期壽命大幅提高,達到76歲,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也遠高於其他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

  奧尼爾:經歷了這一非凡旅程,從很多方面來看,中國已成為世界貿易最重要的國家。

  劉大使:中國已成為世界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奧尼爾:覆蓋了全球一半以上人口。

  劉大使:是的。中國也是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出口市場。每年,中國進口商品總額近2萬億美元,這為許多國家提供了巨大市場。預計未來5年,中國商品進口總額將達到8萬億美元。這些都表明中國對世界經濟已經做出並將繼續做出重要貢獻。

  奧尼爾:全球化帶來的挑戰不光是如何培訓新興產業的工人,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幫助那些技能已經被淘汰的產業工人。劉大使對中國政府如何應對這一困境進行了解釋。

  劉大使:在中國也有同樣的問題。由於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一部分人感到被落在了後面。但是我們必須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例如,許多人都關注鋼鐵產業。事實上,當我看到英國媒體報導一些英國鋼鐵廠關閉導致4000人失業的消息,我完全理解這些鋼鐵工人的處境和感受。因為我們也面臨同樣的挑戰,需要重新安置大約200萬鋼鐵工人。

  奧尼爾:什麼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呢?

  劉大使:我們需要對這些工人進行培訓,同時要鼓勵他們自主創業。一方面,我們有大量下崗鋼鐵工人,另一方面,服務業又存在巨大的需求,包括家政、物流等,因此我們可以培訓這些鋼鐵工人從事此類工作。

  奧尼爾:也許西方國家的政策制定者需要考慮在增加工人收入方面做得更多。我認為,過去十年中國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並且一直是這麼做的。

  劉大使:確實如此。工人的工資水平增加了,中國政府還設定了最低基本工資標準,以確保工人收入。在改善城市農民工生活方面,政府也付出了巨大努力。每年約有一億農民工進城務工,所以政府要採取大量措施,包括為農民工建造廉租房等。中國政府的口號是:「不讓一個人掉隊」。

  奧尼爾: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市場會自動均攤全球化的巨大好處。如果我們能解決這一問題,全球化將繼續帶來好處,也不會很快止步。實際上,中國計劃建設的「一帶一路」將進一步提升全球化水平。

  劉大使:我把這看作是「新全球化」。有人反對全球化,是因為一部分人、一部分國家感到被甩在了後面。所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主旨是包容性,讓儘可能多的國家受益。

  奧尼爾:比如像哈薩克斯坦?

  劉大使:對,還有俄羅斯、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許多歐洲國家。例如,過去三年來,中歐班列取得了很大成功,運行了2000多趟,將中國商品一路輸送到歐洲國家。

  奧尼爾:途經維也納,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劉大使:對。新海上絲綢之路則將中國同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及其他東南亞國家連接起來。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仍然是世界經濟的引擎。中國希望同其他國家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好處。同樣,只有同其他國家加強互聯互通,中國的發展勢頭才能得以延續。

  BBC廣播四臺是英國最有影響力及最受歡迎的廣播電臺,是BBC最重要和投入資源最多的金牌旗艦電臺,主要播出新聞、時政、科教、歷史類節目。聽眾人數多達1100萬,主要在英國國內,同時覆蓋愛爾蘭、法國和北歐部分地區。

相關焦點

  • 資料: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簡歷照片 BBC《新聞之夜》簡介
    2015年10月16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英國BBC強檔品牌節目「新聞之夜」(Newsnight)演播室接受該節目主持人埃文·戴維斯(Evan Davis)直播專訪,介紹習近平主席對英國國事訪問有關情況,並回答有關中國經濟,網絡安全,中英經貿、投資合作,人權等提問。
  •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英國天空新聞臺《新聞時間》欄目直播專訪談...
    2020年5月14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英國天空新聞臺《新聞時間》欄目資深主持人馬克·奧斯汀直播在線專訪,就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闡明立場,澄清事實,激濁揚清。天空新聞臺網站和新媒體平臺進行了延伸報導。
  • 劉曉明大使在《光明日報》與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主席奧尼爾...
    肖連兵:英國的《柳葉刀》雜誌以專業精神向英國和世界客觀介紹新冠病毒的起源。劉大使,您如何看待專業媒體在疫情中的角色和作用?劉曉明:病毒不分國界、種族,團結合作是人類戰勝疫情的唯一選擇。劉曉明:經濟全球化最早可溯及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更多國家和地區普遍參與到全球化進程中。在此過程中,經濟全球化理論也得到不斷豐富和完善,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一些英國知名經濟學家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 劉曉明大使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旗艦節目「安德魯•馬爾訪談」直播...
    2020年7月19日,劉曉明大使接受英國廣播公司   馬爾: 下周,英國政府將就香港問題做出反應,據報導,英國政府很可能會採取類似「馬格尼茨基法案」的措施,禁止中國某些個人入境英國,也可能廢除英國和香港之間的引渡條約。如果真是那樣,中國將如何回應?   劉大使: 那將是完全錯誤的。
  •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參加天空新聞臺《疫情後我們的新世界》特別節目...
    2020年6月1日晚,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參加英國天空新聞臺特別節目《疫情後我們的新世界》在線訪談,與愛爾蘭前總統瑪麗·羅賓遜、英國前外交大臣大衛·米利班德、美國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就疫情的全球影響、中國抗疫表現、涉疫情獨立調查、氣候變化、香港局勢等展開討論,並回答在線觀眾的提問。天空臺著名主持人莫納罕主持該訪談節目。
  • 查爾斯王子也確診了,英國「群體免疫」並非政策?駐英大使這麼說
    全球疫情持續升級,截至3月24日,英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達1427例。北京時間3月25日19時,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做客央視新聞直播間,在線與在英留學生代表交流。在直播前,BBC剛剛報導了英國王儲查爾斯確診新冠肺炎的消息。劉曉明大使說,英國的疫情非常嚴峻,英國人非常慢熱。
  • 駐英大使劉曉明:如何正確認識香港國安法可以從四個角度入手
    2020年7月6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使館舉行網上中外記者會,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英國廣播公司(BBC)、BBC廣播四臺、天空新聞臺、英國電視四臺、獨立電視臺、《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衛報》、《經濟學家》、路透社,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國媒體,以及美聯社、彭博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法新社、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加拿大廣播公司、鳳凰衛視資訊臺、《南華早報》、《歐洲時報》、《英中時報》、《僑報》等33家中外媒體近50名記者在線。
  • 專訪劉曉明大使談中英關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望英方認真反思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 陳青青】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1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英國對華政策存在兩大赤字,即「認知赤字」和「信任赤字」,這是當前中英關係的一個癥結。他同時表示,希望英國不要「隨美起舞」,「只有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列顛』才是名副其實的『大不列顛』」。
  • 被BBC追問"是否嫖娼" 英駐港僱員鄭文杰回答亮了
    11月20日,他突然現身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專訪,聲稱被拘留期間遭遇所謂「酷刑」。然而,當被主持人追問是否參與嫖娼時,鄭文杰卻顧左右而言他,始終未正面回應,說出「沒有嫖娼」。同一天,英國外交大臣稱就鄭文杰聲稱「受到酷刑」召見中國駐英國大使。中國外交部回應此事表示,這起案件不是外交問題,鄭文杰對其違法事實供認不諱。英方向中國駐英大使提出交涉、表達關切是不會被接受的。
  • 《中國的寶藏》將在BBC播出
    原標題:《中國的寶藏》將在BBC播出   由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和英國野馬製作公司聯合拍攝製作的系列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將於10月初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世界新聞頻道中播出。
  • 張明大使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專訪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日前在布魯塞爾接受環球資訊廣播記者專訪時表示,這項經貿領域的重要成果具有很強的示範意義和帶動效應,不僅證明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也會給中歐雙方投資者以及中國普通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 系列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即將在英國開播
    資料圖: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文物。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中新社倫敦9月19日電 (劉紅豆 張平)中國駐英國大使館18日晚在倫敦舉行了系列紀錄片《中國的寶藏》推介會。該片計劃於今年10月在BBC世界新聞頻道播出。
  • 駐英大使劉曉明發表署名文章:拒絕華為就是拒絕未來
    南華早報截圖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7月29日,香港主流英文大報《南華早報》在紙質版和網絡版刊登劉曉明大使署名文章現在英國拒絕華為,意味著放棄了5G領域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和最先進的技術,英國5G發展將落入慢車道,英國也可能錯失參與和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先機。 華為曾是中英互利合作的典範,過去十年中國對英投資增長了20倍,中英企業在英國密切合作、協力創新、共同成長。
  • 中英聯合拍攝製作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將在BBC播出
    新華社倫敦9月19日電(記者金晶)由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和英國野馬製作公司聯合拍攝製作的系列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將於10月初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世界新聞頻道中播出。《中國的寶藏》系列紀錄片將中國的文物、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關聯,涉及中國社會多個領域和層面。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18日晚舉辦的推介會上,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表示,中英媒體界人士共同製作的《中國的寶藏》紀錄片,具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中國的寶藏》從歷史走來,通過介紹中國文物,讓世界認識中國從哪裡來、向何處去,使各國民眾更加深刻地感知中國、了解中國、領悟中國。
  • 菲律賓青年團登黃巖島插國旗 我國駐英大使:不要在南海玩火
    世界上發生任何事,似乎也不能遷移菲律賓人意圖用南海問題吸引注意力的決心。今天(13日)《環球時報》援引日本共同社消息,菲律賓青年團體於12日試圖登陸中國南海黃巖島插國旗,中國海警船對其進行攔截使其登島企圖落空。據悉,1名美國人也參加了該活動。 另據《菲律賓商報》報導,試圖登陸中國黃巖島的組織機構為「自由是我們的」 (Kalayaan ATINITO)。
  • 中國英國之間航班增加了嗎?今年英國留學面臨航空運輸空前難題
    而按照2020年3月25日,央視新聞直播間邀請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線與在英留學生代表交流時透露的數據,當時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有22萬人之多。按照英國媒體的估計,今年秋季「後疫情」英國留學仍會有三分之一的中國學生入學英國大學,也就是說,大約3—4萬中國學生在9月、10月乘機趕赴英國。
  • 英召見中國大使抗議嫖娼被抓的駐港僱員「遭酷刑」?耿爽回復,提到...
    記者問:據報導,今年8月,深圳警方以嫖娼罪逮捕了英國駐香港總領館僱員鄭文杰(Simon Cheng)。鄭對媒體稱,中方在審訊過程中對他進行了折磨,並就香港抗議示威情況和英國在其中發揮的作用進行盤問。這是否屬實?
  • 沒中國幫助是行不通的!英國首都亮明立場:全力配合中國人做生意
    據新華社11月26日報導,英國政府預計今年英國經濟萎縮11.3%,目前該國仍處於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席捲中。倫敦市市長威廉-羅素11月25日表示,國際合作將是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的關鍵,倫敦市仍堅定致力於支持中國商界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發展。
  • 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目前情況如何?白巖松對話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與駐...
    央視新聞1+1訊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戰疫專家組向巴基斯坦伸出援手,巴基斯坦目前情況如何?中巴合作帶來什麼變化?目前,土耳其已成全球第7個新冠病例破十萬的國家,當地疫情情況如何?中國提供了哪些幫助?在4月28日的節目中,《新聞1+1》連線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鄧勵,回應公眾關切。
  • 中國致力於生態文明建設和野生動物保護
    人民網2月11日電 (記者 李文雲) 在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倫敦國際會議召開前夕,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10日在使館應約會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遷徙物種公約大使瑞蒙德及動物保護、「環保外交」等組織負責人,闡述中國致力於生態文明建設和野生動物保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