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出上期例題詳解
【例一】


分析:利用力的平衡原理,做出繩上的拉力與小球的重力的合力,而杆的作用力需要用來平衡這一合力,再根據三角函數關係,得出杆對球的作用力 。
總結1:本題考點注意區分「杆」和「繩」的受力區別,杆對物體的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著杆的方向,而繩上的作用力一定是沿著繩的方向。因為杆在左右發生形變時會產生彈力,而繩會在拉伸的時候產生彈力;
總結2: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需要注意,sin37度=cos53度=0.6,cos37度=sin53度=0.8,tan37度=3/4,tan53度=4/3;
【例二】

分析:重力mg分解為F1與F2,F2與施加的力F平衡,摩擦力與F1平衡。故Ff=F1=mgsinα,摩擦力Ff不變;

分析:mg分解出的F1未改變,而摩擦力Ff與F1平衡,摩擦力不變;

分析:mg分解出F1與F2,施加的力F分解出F3與F4,有力的平衡原理可得:F1=F4+Ff,既mgsinα=Fsinα+Ff,故施加F後,摩擦力Ff減小;

分析:mg分解出F1與F2,施加的力F分解出F3與F4,有力的平衡原理得:Ff=F1+F4,既摩擦力Ff=mgsinα+Fsinα,故摩擦力Ff增加。
上一期我們基本給出的摩擦力的基礎判斷,下面我們直接用例題說話,加深對受力分析的理解下。下期給出詳解。
【例一】將力的傳感器A固定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測力端通過輕的水平細繩與滑塊相連,滑塊放在較長的小車上。傳感器與計算機相連接,可獲得力雖時間變化的規律,一水平輕質細繩跨過光滑的定滑輪,一端連接小車,另一端連接沙桶,整個裝置開始處於靜止狀態,在物體與小車分離前緩慢的向沙桶中倒入細沙,力傳感器採集的的圖像如下圖所示,則( )


A.2.5s前小車做勻加速運動
B.2.5s後小車做勻加速運動
C.2.5s前小車所受摩擦力不變
D.2.5s後小車所受摩擦力不變
提示:區分靜摩擦與滑動摩擦,結合力與時間的變化關係圖,聯想這一實驗過程。
【例二】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體A上疊放物體B,A和B之間有一根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物體A、B均處於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受向左的摩擦力
B.B對A的摩擦力向右
C.地面對A的摩擦力向右
D.地面對A沒有摩擦力
提示:回憶我們之前講過的受力分析方法:隔離法、整體法,對於一個系統,先分清楚要分析的對象,再受力分析。
再次強調,受力分析的要點在於親自動手,獨立思考,所以以經典例題的分享為主,非常經典的題型,一定認真對待。
加油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