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理科學習經驗(物理篇9 力學分析)

2020-12-05 白駒載夢

先給出上期例題詳解

【例一】

物理篇8【例一】圖示
物理篇8【例一】詳解

分析:利用力的平衡原理,做出繩上的拉力與小球的重力的合力,而杆的作用力需要用來平衡這一合力,再根據三角函數關係,得出杆對球的作用力 。

總結1:本題考點注意區分「杆」和「繩」的受力區別,杆對物體的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著杆的方向,而繩上的作用力一定是沿著繩的方向。因為杆在左右發生形變時會產生彈力,而繩會在拉伸的時候產生彈力;

總結2: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需要注意,sin37度=cos53度=0.6,cos37度=sin53度=0.8,tan37度=3/4,tan53度=4/3;

【例二】

物理篇8【例二】A項受力分析

分析:重力mg分解為F1與F2,F2與施加的力F平衡,摩擦力與F1平衡。故Ff=F1=mgsinα,摩擦力Ff不變;

物理篇8【例二】B項受力分析

分析:mg分解出的F1未改變,而摩擦力Ff與F1平衡,摩擦力不變;

物理篇8【例二】C項受力分析

分析:mg分解出F1與F2,施加的力F分解出F3與F4,有力的平衡原理可得:F1=F4+Ff,既mgsinα=Fsinα+Ff,故施加F後,摩擦力Ff減小;

物理篇8【例二】D項受力分析

分析:mg分解出F1與F2,施加的力F分解出F3與F4,有力的平衡原理得:Ff=F1+F4,既摩擦力Ff=mgsinα+Fsinα,故摩擦力Ff增加。

上一期我們基本給出的摩擦力的基礎判斷,下面我們直接用例題說話,加深對受力分析的理解下。下期給出詳解。

【例一】將力的傳感器A固定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測力端通過輕的水平細繩與滑塊相連,滑塊放在較長的小車上。傳感器與計算機相連接,可獲得力雖時間變化的規律,一水平輕質細繩跨過光滑的定滑輪,一端連接小車,另一端連接沙桶,整個裝置開始處於靜止狀態,在物體與小車分離前緩慢的向沙桶中倒入細沙,力傳感器採集的的圖像如下圖所示,則( )

結合題示條件理解示意圖
力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圖像

A.2.5s前小車做勻加速運動

B.2.5s後小車做勻加速運動

C.2.5s前小車所受摩擦力不變

D.2.5s後小車所受摩擦力不變

提示:區分靜摩擦與滑動摩擦,結合力與時間的變化關係圖,聯想這一實驗過程。

【例二】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體A上疊放物體B,A和B之間有一根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物體A、B均處於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例二】圖示

A.B受向左的摩擦力

B.B對A的摩擦力向右

C.地面對A的摩擦力向右

D.地面對A沒有摩擦力

提示:回憶我們之前講過的受力分析方法:隔離法、整體法,對於一個系統,先分清楚要分析的對象,再受力分析。

再次強調,受力分析的要點在於親自動手,獨立思考,所以以經典例題的分享為主,非常經典的題型,一定認真對待。

加油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每天一個理科學習經驗(物理篇12受力分析中的重要模型)
    【例一】正確答案(A、D)物理篇11【例一】詳解及圖示分析:利用力的合成定義式【例二】正確答案(C)物理篇11【例二】詳解及圖示分析:當斜面夾角等於45複習一下物理篇2中提到的受力分析以及共點力平衡!1、受力分析的一般順序:先分析場裡(重力、電場力、磁場力),再分析接觸力(彈力、摩擦力),最後分析其他力。2、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a. 整體法;b. 隔離法;c.
  • 每天一個理科學習經驗(物理篇17—牛頓運動學定律續)
    【例一】正確答案:B物理篇16【例一】詳解分析:遇到導出某一單位的基本表示物理篇16【例二】詳解分析:我們說過,牛頓運動學定律是受力與運動的結合,所以要分析此類題目,明確運動的過程和階段非常重要【注意】題示條件中有一條「滑塊始終未與皮帶達到共速」,意思是說滑塊不可能被傳送帶拉走,因為有彈簧的限制,繼續往後研究滑塊的運動狀態可能會比較複雜,因為涉及到彈簧形變超出了範圍會損壞彈簧,導致彈力無法確認,因此題目只要求研究「彈簧形變從自然長度第一次達到最長的過程」,這一點舉一反三需注意,可見物理題目出題還是非常嚴謹的!可以聯想這個運動的過程和情形。
  • 朋輩說||國科大本科生分享學習經驗【物理篇①】
    朋輩說||國科大本科生分享學習經驗【物理篇①】 2020-03-05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天一個理科學習經驗(物理篇18—傳送帶模型最全歸納)
    【例一】正確答案:A物理篇17【例一】分析:,輕杆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變,細繩與豎直方向夾角α變為0,故D錯誤;【例二】物理篇17【例二】分析:將物體A、B視為整體,對這一整體進行受力分析,F合=mgsinα=am,則a=gsinα。
  • 他以文史滿分進清華,卻因「9·18」改學物理成為一代力學大師
    當周圍人勸他放棄時,他斬釘截鐵地說,學好理科更能振興祖國。此外,他頗為傳奇的一生大多跟愛國脫不了干係。一個入學考試才得5分的人怎能學好物理?果不其然,時任物理系主任的吳有訓果斷將他拒之門外。但錢偉長學物理報效祖國的信念相當堅決,任憑誰勸都不聽。
  • 從物理5分到力學大師,中國力學之父錢偉長:學習秘訣有3點
    可後來錢偉長竟然選擇了棄文從理,這個理科基礎連初中水平都達不到的人憑著頑強的毅力和刻苦的學習精神成為了新中國的力學之父。今天,我們就將他的故事告訴大家:高效的學習方法,如何可以讓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積極的自我暗示相信自己是高效學習的前提條件。
  • 每天一個理科學習經驗(物理篇6例題詳解及擴展專題)
    >【例一】題示模型及解答過程如下圖所示,正確答案(B、C、D)對照示意圖查看解題過程分析【例二】題示模型及解答過程如下圖所示,正確答案(B、D)注意區分兩個運動階段分析提示:分析這是屬於哪類型,嘗試做出示意圖輔助求解。再次提醒!追擊相遇問題很經典!要品,要細品!
  • 每天一個理科秘籍(物理篇16—牛頓運動定律)
    今天我們進入牛頓運動定律的學習,開始真正將運動學與力學結合。一、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F=am是一個矢量式,應用時注意正方向的選取,凡與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負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研究方法】一般的問題,研究受力分析是解題的第一步,通過受力F,找到加速度a,建立起力與運動的關係;三、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它們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
  • 2020大連理工大學力學專業考研成功經驗、初複試備考、報考分析
    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可以閱讀我這篇經驗分享,下面我也會分享一些我個人的複習經驗以及心得,希望大家學習以後有所啟發。以下共分為5部分:1.專業介紹:2.歷年錄取分數線以及報考人數;3.初試考試重點,參考書以及複試參考書;4.複習計劃;5.個人建議。
  • 從認知邏輯談物理學習——力學
    文/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 王東物理學真正的開始,是牛頓出版了著名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確立了牛頓力學的框架體系,他的力學體系源自伽利略對慣性的研究,他的引力理論來自於克卜勒三定律,而克卜勒三定律是通過大量的天文觀測數據歸納總結出來的
  • 徐州9學子被西交大少年班錄取!論學習經驗,他們都提到這幾點
    梳理這些優秀學子的學習經驗,他們都有什麼共同點呢?大家有什麼獨到的學習方法?今年考試採用什麼樣的模式,都考了哪些內容?分析他們的學習方式發現學霸們都有這些共同點……▼▼▼1.痴迷於理科學習中國礦業大學附屬中學初三年級組王慶敏主任介紹,這6位同學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痴迷於理科的學習。他們除了學校的正常教學內容之外,都擅長於自學,多位同學自學了高中數學和物理。
  • 新東方中學「理科大爆炸」物理科普盛宴,展現理科素養教育硬實力
    新東方中學物理老師深入剖析了其中原理,幫助學生全面理解聲波、共振等重要物理知識。 實驗調查表明,初中生普遍喜歡物理實驗,其中,對趣味實驗的偏好尤為突出。通過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幫助他們培養對物理的親切感與好奇心,從而產生學習物理的強大內驅力,正是本次新東方中學全科教育理科公益系列活動的應有之義。
  • 哪些理科類專業就業前景好
    雖然在新高考的政策下,已經沒有文理分科了,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偏理科的選擇人數比較多,相對來說報考專業也是偏理科的人比較好報考。下面我們來看看哪些理科專業就業前景好吧!1、機械工程機械工程以有關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製造、安裝、運用和修理各種機械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主要學習:C++程序設計與實踐、控制系統工程、機械製造與裝備、CAO與機械元器件、材料成型技術、電工和電子技術等課程。
  • 理科專業有哪些 好就業的理科專業
    理科專業有哪些  理科的分類大體上分四類:理,工,農,醫四門學科。  3、理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學,海洋,力學,環境科學,心理學,統計學等。  4、工學:地礦,材料,機械,儀器儀表,電氣信息,土建,測繪,化工製藥,林業和公安等。  理科是物質方面的締造者,而文科是精神方面的充實者。換言之,理科是學習理論和方法的學問,是前提,而文科是補充。
  • 高考物理三大分析——力學分析
    力學問題是整個高考物理的核心,而力學分析(受力分析)則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基礎,因而力學分析堪稱解決高考物理問題的「靈魂」之所在。一、力學分析的三大注意事項1.力要不多不少、不重不漏在力學分析中,學生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不能正確判斷和確定力的個數,一旦漏掉或多了某個力,將會對後續做題產生「致命」的影響。那麼如何讓我們分析的受力不多不少呢,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看力和施力物體之間的對應關係即可。
  • 初中物理:力學綜合練習題+答案,考前做一遍,中考力學不丟分!
    在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普遍都反映物理知識難掌握,特別是進入《力學》知識的學習後,面對各種各樣的力學知識點,許多同學往往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力,相互間有什麼關係等等。這也是同學們之所以覺得力學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 經驗交流範文:優秀教學案例經驗分享三篇
    【篇一】理論力學課程的理論性較強,與數學、物理結合緊密,而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數理基礎普遍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質量較差。本文從教師自身素質、教學方法改革以及消除心理障礙等角度探討了如何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吸引學生到課堂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想學、願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 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記憶思維導圖,把握重點,成績輕鬆提高20分!
    物理,作為一個考驗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的一個學科,一直以來就是一個不能夠「特輕鬆」學好的一個學科。物理概念和術語是學習物理學的基礎,只有熟練掌握才能抓住問題的實質和關鍵。物理屬於理科,與其他的理科一樣,公式都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一個公式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不能亂用,每一個字母都有著特定含義,需要理解,例如P=F/S中「S」指兩物全接觸的公共面積,這個公式既適用於固體,也可適用於液體和氣體,而P=ρ物gh來說適用範圍就更小,只適用規則固體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產生的壓強。
  • 物理如何越學越輕鬆?北大清華學霸為你鋪平高中物理學習之路!
    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 —— 愛因斯坦①物理並不好學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高中物理是一個坎,與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知識量大,由定性分析轉向了定量計算;同時,高中物理對在題目的無論是難度上還是思維量上的要求都遠遠大於初中物理,同時對於邏輯思維的嚴謹性是一種極大的挑戰。
  • 綜述 | Google-斯坦福發布~深度學習統計力學
    最近來自谷歌大腦和斯坦福的學者共同在Annual Review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發布了深度學習統計力學的綜述論文《Statistical Mechanics of Deep Learning》,共30頁pdf,從物理學視角闡述了深度學習與各種物理和數學主題之間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