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17日,由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舉辦的「TBSI Retreat 2019」在深圳舉行,在16日下午舉行的3D光學成像主題研討會上,三維光學成像博士、奧比中光副總裁陳摯與來自清華伯克利深圳的知名學者,以及百度、優必選、OPPO等企業的行業專家一起,探討未來3D光學成像的系統及應用。
研討會上,陳摯博士作了《3D光學成像在消費電子中的應用與挑戰》的主題分享,分享一開始,他用視頻演示了在線下用照片輕鬆破解了2D人臉識別的實例,並介紹了2D成像與3D成像兩者的區別,以及由3D成像技術實現的人臉識別的高安全性。
隨後,陳摯博士介紹了目前產業裡常見的幾種3D成像技術,根據工作原理主要分為被動式與主動式兩類。被動式立體視覺主要是指雙目視覺技術,仿照生物的雙眼視覺原理。主動式立體視覺目前比較常用的是結構光和時間飛行法(ToF),結構光又分為編碼結構光、散斑結構光等 ,而ToF又分為間接式的i-TOF和直接式的d-TOF。另外,陳摯還詳細介紹了各種不同技術的工作原理、各自的優缺點以及應用領域。
陳摯博士表示,3D傳感技術雖然不是一項新的技術,但應用於消費類電子產品中卻是全新的。自2017年蘋果首次將3D傳感技術應用在消費電子產品之後,目前這項技術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生活中的各個場景,例如智慧型手機、智慧家庭、新零售、機器人、AR/VR、智能安防、3D掃描、自動駕駛等。
5G時代的到來將為3D技術在更多應用場景的普及提供便利,陳摯博士表示,現實世界是三維的,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視覺信息採集的三維化將成為必然趨勢。以3D視覺構建的更加安全與真實的世界、更加智能與便捷的生活方式,將極大地幫助機器看懂世界,讓人們充分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