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使得新冠病毒汙染機會增大。第二,隨著北半球冬季到來,溫度...

2021-01-10 FX168財經網
【警惕!2天6地冷鏈環境中檢出陽性】11月13日—11月14日,河南鄭州、山東濟南、山東梁山、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6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因為境外全球新冠疫情變得更加嚴峻,單日全球報告病例數超過了50萬例,這使得新冠病毒汙染機會增大。第二,隨著北半球冬季到來,溫度降低,使得病毒存活時間更長。第三,各地加強了 文/夏洛特2020-11-15 11:56:02來源:FX168

2020亞洲交易博覽

【警惕!2天6地冷鏈環境中檢出陽性】11月13日—11月14日,河南鄭州、山東濟南、山東梁山、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6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因為境外全球新冠疫情變得更加嚴峻,單日全球報告病例數超過了50萬例,這使得新冠病毒汙染機會增大。第二,隨著北半球冬季到來,溫度降低,使得病毒存活時間更長。第三,各地加強了對冷鏈產品的檢測監測工作,使得被汙染的物品能及時被發現出來。專家表示,疫情防範仍不能放鬆,廣大市民應增強個人防護意識,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一米社交距離,謹慎加工及食用進口冷凍食品。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冬季是否會更加活躍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張忠霞)隨著北半球冬季來臨、氣溫不斷下降,研究人員提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可能進一步惡化,這與病毒本身特性、人群社交特點等多個因素有關。很多呼吸道病毒都易於在冬季傳播並在夏季消退。
  • 科普 | 新冠病毒冬季是否會更加活躍
    (新華社發,唐穎攝)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張忠霞)隨著北半球冬季來臨、氣溫不斷下降,研究人員提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可能進一步惡化,這與病毒本身特性、人群社交特點等多個因素有關。很多呼吸道病毒都易於在冬季傳播並在夏季消退。
  • 科普:新冠病毒冬季是否會更加活躍
    2020-10-27 14:41:38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張忠霞)隨著北半球冬季來臨、氣溫不斷下降,研究人員提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可能進一步惡化,這與病毒本身特性、人群社交特點等多個因素有關。
  • 科普丨新冠病毒冬季是否會更加活躍?
    隨著北半球冬季來臨、氣溫不斷下降,研究人員提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可能進一步惡化,這與病毒本身特性、人群社交特點等多個因素有關。很多呼吸道病毒都易於在冬季傳播並在夏季消退。英國《自然》雜誌網站日前在一篇分析文章中援引多名研究人員的觀點說,就目前掌握的信息,判斷新冠病毒會演變為像流感病毒一樣的季節性傳播病毒仍為時過早,但冬季氣溫下降仍然會推波助瀾,使未來幾個月北半球的疫情防控變得更為艱難。
  • 為何今年冬季,會成為新冠病毒高發期?
    尤其是這段時間,隨著國內多個城市陸續出現零星病例,無論是上海,還是天津,又或者滿洲裡,都不斷提醒我們:新冠病毒從未離開過。 而從全球疫情趨勢分析,進入初冬後,尤其是11月後,全球每日報告病例突破60萬,多次創造記錄。
  • 新冠病毒會在夏天自然消失?跟溫度有啥關係?丨追問新冠肺炎
    ◎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17年前的SARS病毒,出現於冬季,消失於夏季,再也沒有回來。很多人據此推測甚至期盼:新冠病毒會不會也隨著氣溫的升高而自然消失?還是別瞎猜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吧。前幾天,在線預印平臺SSRN發布了一篇論文,通過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氣溫和緯度特徵,預測了新冠肺炎潛在的季節性。
  • 天熱了,新冠病毒為什麼沒有像非典那樣消失
    隨著天氣的回暖,人們開始在心裡默默盼望著,這次疫情也能像非典一樣,在夏天來臨時結束。但是,到目前為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蔓延。這是為什麼呢?很多人仍記得,當年的非典,越到夏天疫情形勢越好,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到了相對比較高溫的5、6月份,SARS病毒好像莫名地突然消失了。這讓很多人覺得,SARS病毒的消失其實是因為「夏天」的到來。世界衛生組織也把天氣回暖看作是SARS消失的原因之一。
  • 新冠病毒會隨著氣溫升高而消失?這幾個國家的情況證明不容樂觀!
    隨著新冠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全球多個國家深受其害。截止3月26日14時,中國以外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390757例,單日新增46445例,累計死亡17954人。確診病例總數位居前三的是:義大利74386例、美國69171例、西班牙49515例。
  • 防控新冠的「意外收穫」?南半球國家流感人數同比銳減
    然而,事實證明她的擔心是多餘的,流感沒有到來。南半球流感患者比往年少得多據報導,從阿根廷到南非,從紐西蘭到智利,一些南半球國家今年報告感染流感和其他季節性呼吸道疾病的人數要比往年少得多。在其中一些國家,流感甚至似乎「消失」了。疾控專家將這一意外的現象歸因於控制新冠疫情的嚴厲措施。
  • 青島這回立大功,徹底打碎西方甩來的黑鍋!|青島分離新冠活病毒
    曾幾何時,海外媒體、社團組織和部分政府來勢洶洶,與國內的帶路黨一唱一和,內外勾結,妄圖把新冠疫情發源地這口黑鍋扣在中國的頭,並向中國索取數百萬億的賠償,再來一次八國聯軍侵華,可謂是用心歹毒,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青島這一次立了大功,徹底排除了新冠疫情發源於中國的可能性,讓西方的黑鍋再也扣不到中國頭上。
  • 北半球最冷之地中招:俄羅斯稱在西伯利亞發現突變的新冠病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當局宣布在西伯利亞(北半球最冷之地)發現一種新的新冠病毒突變。俄羅斯對新冠病毒突變的擔心是,它們可能會使原本有效的疫苗失效。幸運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表明目前的COVID-19突變會對目前正在開發的任何新冠疫苗產生影響。據俄羅斯一位高級衛生官員透露,在西伯利亞的人群中發現了新的新冠病毒突變。這一啟示是在俄羅斯最近新的冠狀病毒感染和死亡人數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出現的。
  • WHO一句話道出真相,特別是北半球地區
    隨著冬季的到來和新冠變異病毒的出現,全球大多數地區疫情在經歷了一波好轉之後,又開始變得嚴峻起來,這讓很多人以為2021年疫情會有所好轉,成為了空想。事實上,今年的疫情形勢不僅難以好轉,還有可能比去年更加嚴峻,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最近對全球新冠疫情情況進行分析後,作出的客觀判斷。
  • 空氣溫度和溼度,對新冠病毒防疫有利?
    在溫帶地區,北半球的十一月到次年三月,南半球的五月到九月是為流感季。上世紀中葉Nature等期刊論文[2]即開始討論低溫、低溼環境下幹態的流感病毒的空氣傳播。經過多年研究,低溫、低溼的空氣環境逐步被公認為是冬季流感傳播的重要因素[3,4]。大量研究當中,除了流行病學統計[1,5-7],還有一些直接的實驗證明。
  • 新冠病毒可在手機屏上存活一個月 新冠病毒生存能力有多強?
    新冠病毒的致命率雖然不高,但傳染性卻是非常強的,而且它還可以在物體上存活幾個小時,如果是在適宜生存的環境中可以存活5天,所以酒精消毒是十分重要的,而近日又有消息報導稱,新冠病毒可在手機屏上存活一個月,另外在鈔票和玻璃等表面存活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這無疑是加大了傳染風險,所以在我們在生活中要養成定期洗手,對物品進行酒精消毒的好習慣。
  • 今年冬天,新冠疫情看起來會惡化
    哈佛醫學院數據科學家 Mauricio Santillana 認為,冬季人們在通風不良的室內活動增多,這將增加新冠病毒傳播風險。實驗室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喜歡寒冷乾燥的環境,尤其害怕陽光直射。例如,人造紫外線可以使物體表面和氣溶膠中的新冠病毒顆粒失活,尤其是在40°C左右的溫度下。在溫暖和潮溼的環境中,傳染性病毒的降解速度也更快。
  • 印度科學家證實:冬季氣溫低致新冠傳播驟增,高緯度寒冷國家面臨更大風險
    科學家又一項研究證實,冬季氣溫較低將會導致新冠病毒傳播增加。來自印度的研究人員探討了一個國家的平均溫度與COVID-19病例數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環境溫度較低和大規模爆發的國家之間存在重大關聯:- 大多數COVID-19病例較高的國家/地區位於較高的緯度/寒冷地區。- 環境溫度與COVID-19病例數量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