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世界是多姿多彩,極為精妙的。昆蟲的種類很多,每一種昆蟲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美。
世界上有很多長相奇異的昆蟲,可能我們暫時不理解他們為什麼進化出如此獨特的樣子,但我相信它們進化出如此奇特的形態,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為了更好地生存,必然有它們各自的道理。
而這種道理,值得無數昆蟲學家窮盡一生去探索。昆蟲精密的結構令人驚嘆,令人著迷。」
這就是蔡婉芯眼中的昆蟲世界,美麗並且神秘。
蔡婉芯是我校植物保護學院2016級應用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生,也是昆蟲愛好者協會的會長。
小時候的蔡婉芯就很喜歡小動物,對於那些其他小朋友們唯恐避之不及的小蟲子她也不會感到害怕。她有一雙善於發現「萌點」的眼睛,小小的昆蟲在她的眼中也顯得非常可愛。
正是這份對昆蟲的喜愛之情伴隨著她成長,讓她因為熱愛而選擇報考我校植物保護學院。
大二下學期的時候,蔡婉芯第一次接觸到學習昆蟲學的課程《農業有害生物學基礎》。蔡婉芯說:「當開始學習昆蟲學相關課程以後,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學習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聯繫實踐,蔡婉芯會在家裡和學校實驗室裡飼養昆蟲,把他們當成寵物、夥伴。蔡婉芯很喜歡觀察它們取食的樣子,觀察它們的一舉一動。
在與昆蟲陪伴的兩年多時光中,蔡婉芯遇見了自己的良師益友。
李彥老師
李彥老師是蔡婉芯第一位昆蟲學老師。大二下學期的時候,蔡婉芯參加了我校病蟲害識別大賽。比賽的前兩天,正好是李彥老師的課,蔡婉芯將比賽的事情告訴了他。「李彥老師鼓勵了我,還說有空會去比賽現場看看。當時我覺得這只是一句普通的鼓勵的話,老師工作繁忙,怎麼會有時間看我比賽呢?」蔡婉芯說。
比賽當天,當緊張的蔡婉芯站在講臺上正不知所措地想抓著衣角緩解不安時,李彥老師走進了比賽現場,並在後排的位置坐下。「老師什麼也沒說,只是靜靜的看著我,正如他往日作風一樣,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但是那一刻,他卻讓我獲得了一種神奇的東西——勇氣,可能就是在那一刻,我擁有了直面困難,迎接挑戰的勇氣。」
最終,蔡婉芯以精彩的表現獲得了我校第一屆病蟲害識別大賽第二名。
姜碌老師和他的蠍蛉
2019年9月,在姜碌老師的指導下,蔡婉芯參加了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植保技能大賽的模塊一部分。
比賽的過程中並沒有那麼順利,在現場標本製作環節中蔡婉芯發揮失常。「當時的我無比沮喪」,蔡婉芯一想起當時的場景還直搖頭,「我擔心因為自己的失誤影響團隊的成績。」這時,姜碌老師打來電話詢問比賽情況,「姜老師並沒有責怪我,一直在安慰我,鼓勵我。」蔡婉芯說,正是老師的鼓勵,讓她從沮喪中恢復過來,並和隊友努力準備下一環節的比賽。最終蔡婉芯和隊友們獲得了模塊一的特等獎和團體一等獎。
楊思鹹老師和小朋友們
對於蔡婉芯來說,還有一位老師對她的昆蟲學習幫助甚多,那就是德高望重的楊思鹹老師。雖然楊思鹹老師已經退休多年,但她經常會回到校園與小朋友們分享與昆蟲有關的趣事,為小朋友們講解她親手製作的標本背後的故事。
楊思鹹老師經常帶蔡婉芯到學校周邊地區採集昆蟲,蔡婉芯說:「楊老師是一位非常敬業的野外觀察者,即使山路崎嶇,楊老師也會帶著我迎難而上。在野外,楊老師似乎和我一樣年輕。熱愛自然的人,都有著一個年輕的心!」正是楊思鹹老師對昆蟲的熱愛影響著蔡婉芯,也正是楊老師親人般的關懷,讓蔡婉芯即使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張俊義(左)
張睿煜
蔡婉芯說,對於昆蟲研究的熱愛,讓她結實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張俊義是蔡婉芯的師兄,本科是蠶學專業,研究生考入植保學院昆蟲分類實驗室。張睿煜是昆蟲愛好者協會的一員,一位骨灰級的螳螂愛好者,飼養過許多種類的螳螂。
2018年9月,喜愛昆蟲的她成為了昆蟲愛好者協會的會長,在此期間她做了許多有趣的事。與夥伴們一起製作標本,為小朋友們講述關於昆蟲的故事。
燈誘是昆蟲愛好者協會經常舉辦的一項有趣的活動,在夜晚利用燈光吸引昆蟲,架起白布使得昆蟲停留在上邊,以便於觀察與捕捉。每次燈誘,時間不同,地點不同,誘到的蟲子也不同。可能下一秒會來一隻巴掌大的蛾子,或者是很少見的螳蛉。蔡婉芯認為在燈誘時,最令人開心的不是燈誘本身,而是和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充滿期待地等著更多昆蟲的到來。
有些人或許會感到不解,昆蟲研究的意義在哪裡?其實所有的昆蟲都是有其研究價值的。每一個昆蟲都是寶貴的基因寶庫,同時昆蟲還具有生態學、醫學、仿生學、哲學甚至是文學方面的價值。
當然昆蟲還能為人類的生活生產提供資源,在五千年的歷史中,古人已經能夠熟練地使用蜈蚣、蠍子、斑蝥、土鱉、蠶(中藥裡叫"僵蠶")、螞蟻、蟋蟀、蟑螂(中藥裡叫"蟅蟲")、還有螳螂卵(中藥裡叫"螵蛸")等昆蟲入藥。
在與昆蟲相伴的求學之路上,蔡婉芯始終堅持。身邊有良師益友的鼓勵,有昆蟲相伴,這就是她前進的動力。就像蔡婉芯說的那樣:現在的我還是一個弱小的幼蟲,但將來我一定會成為強大的成蟲 ,發光發熱。因為熱愛,所以堅持。也正是因為這份喜愛,她才會在研究昆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如今,蔡婉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我校植保學院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方向的研究生,她將會繼續她的昆蟲之路。
延伸
植物保護學院
瀋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是1952年建校伊始的院(系)之一。經歷幾代人的辛勤耕耘,植物保護學院已發展成為擁有植物病理學、昆蟲學、農藥學和有害生物與環境安全4個碩士、博士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點以及植物保護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植物保護學科入選遼寧省一流A類建設學科,植物病理學科是農業部和省重點學科,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和農藥學學科是省重點學科。科研工作在玉米、小麥、大豆、水稻、蔬菜、中藥材和菸草病蟲害研究領域成果顯著。學院學習氛圍濃厚,就業渠道廣闊,考研率、就業率一直位居全校前茅。
歡迎報考瀋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來源:瀋陽農業大學 圖片來自受訪者 文案:任連宏 編輯:譚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