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量子密話」走進大眾視野

2021-01-1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最近,我國在量子技術方面又傳來了好消息。中國科研團隊宣布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  啥是量子通信網絡?有多厲害?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表示,建設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最大的用處在於可以實現無條件的保密通信,抵禦黑客攻擊,保護用戶的信息安全。

量子密鑰分發主要有光纖和自由空間兩種實現方式。通過將地面光纖和自由空間結合,可以實現大規模、全覆蓋的全球化量子通信網絡。

最新建成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集成了700多條地面光纖量子密鑰分發鏈路和兩個衛星對地自由空間高速量子密鑰分發鏈路。

整個網絡覆蓋我國四省三市32個節點,包括北京、濟南、合肥和上海4個量子城域網,通過兩個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相連,目前已接入金融、電力、政務等行業的150多家用戶。

最近,研究團隊優化了地面站接收光學系統,在南山地面站,單軌衛星對地面站量子密鑰生成速率提高約40倍。

此外,研究團隊還將衛星與地面的安全成碼距離從1200公裡延長到2000公裡,其信道損耗相當於中高軌道衛星與地面之間的損耗,這為未來在中高軌衛星應用量子通信、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基礎。

「量子密話」來了

除了量子通信網絡建設的天地一體化覆蓋,最近一款可以握在手裡的量子安全通話產品「量子密話」也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1月6號,在位於合肥市高新區的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記者在解決方案經理程夢凱的指導下使用已經更換了量子安全通話SIM卡並且下載了天翼量子安全通話APP的手機進行了「量子密話」也就是量子密鑰安全通話體驗。

與普通的手機不同的是,更換了量子安全通話SIM卡的手機點開聯繫人之後就會顯示兩種通話方式,一種是普通通話,另一種是量子安全防護的安全通話。想要撥打安全通話就直接點擊安全通話,接通之後會提示雙方的通話是在量子安全防護下進行的。

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高級解決方案經理劉馳表示,「量子密話」最主要的特點是充分利用量子隨機數及量子密鑰分發機制來生成認證密鑰及通話密鑰,其密鑰具有「真隨機性」,通話的語音信息即使被其他人獲取到也無法獲得真實內容,安全性高。

目前這款產品已經在安徽成功實現了商用。預計在今年春節前後,廣東、上海的用戶也將有機會嘗鮮。

量子安全前景可期

隨著「量子密話」等類似的產品走進我們的生活,量子技術在安全領域將有更大發展。

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查子龍表示,安全通話產品「量子密話」是他們推出的第一個量子化產品,目前上線的功能主要是以通話安全為主,後續將會根據用戶的需求,開發加密信息的功能。

同時查子龍還表示,將積極探索和研究,希望與合作夥伴一起開發新的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發揮量子技術在安全領域的最大作用。

監製:梁悅

記者:富賾

編輯:楊揚、畢利偉

相關焦點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新華社合肥1月7日電(記者徐海濤、劉方強)32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傳輸了32釐米。而今,中國人將這個距離擴展了1400多萬倍,實現了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通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32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傳輸了32釐米。而今,中國人將這個距離擴展了1400多萬倍,實現了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通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
  • 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參與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參與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2021-01-07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2021-01-07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經過20多年努力,中國在該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重大轉變。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建成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
  • ...科大潘建偉團隊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成果再登《Nature》
    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成功構建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中科大凌晨宣布:中國科研人員成功構建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墨子號」牽手「京滬幹線」 與常規加密不同,量子通信是不可入侵的,被認為是銀行、電網和其他產業安全信息傳輸的未來。 量子通信的核心是量子密鑰分發(QKD),它通過使用粒子(例如光子)的量子狀態來形成一串零和一的字符。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北京時間1月7日零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團隊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題為《一個超過4600公裡的集成星地量子通信網絡》的研究論文。文章認為,這項工作表明量子技術成熟到了足以實用的地步。通過地面光纖及衛星將更多國家量子網絡連接起來,全球量子網絡可以實現。
  • 星地量子通信網構建 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
    32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傳輸了32釐米。而今,中國人將這個距離擴展了1400多萬倍,實現了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通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實現跨越4600公裡星地密鑰分發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經過20多年努力,中國在該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重大轉變。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建成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
  • 聚焦| 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聚焦 | 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2021-01-07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站消息,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彭承志等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及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An integrated space-to-ground quantum communication network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構建全球首個星地一體量子通信網
    32 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僅傳輸了 32 釐米。如今,潘建偉團隊構建的多用戶量子通信網將通信距離擴展了 1400 多萬倍。從 32 釐米到 4600 公裡1 月 7 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團隊構建了 4600 公裡、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量子通信網。
  • 【英語學習】星地量子通信網 space-to-ground quantum network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構建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可為用戶提供可靠的、「原理上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整個網絡總距離4600公裡,目前已接入150多家用戶。
  • 我國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從32釐米到4600公裡1989年,當首個量子密鑰分發(QKD)實驗在IBM實驗室內實現,線路只有32釐米。如今,在「墨子號」量子通信實驗衛星和京滬幹線的交互下,中國已經實現了4600公裡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並為超過150名用戶提供服務。
  • 每日一詞∣星地量子通信網 space-to-ground quantum network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構建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可為用戶提供可靠的、「原理上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整個網絡總距離4600公裡,目前已接入150多家用戶。該成果已於1月7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2017年5月,烏魯木齊南山,「墨子號」開展量子密鑰分發。多張照片合成了衛星過境全貌。(圖片來源:中科院)【知識點】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經過20多年努力,中國在該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重大轉變。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建成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
  • 我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原標題:我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   在此之前,中國科研團隊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對接的基礎上,構建了世界上首個集成700多條地面光纖量子密鑰分發(QKD)鏈路和兩個衛星對地自由空間高速QKD鏈路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實現了星地一體的大範圍、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   「它覆蓋的面積是從北京到上海,光纖總長2000多公裡。」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2200億晶片一哥突然暴漲19%
    相關公司:中國石油 601857;影響強度:97.50% 相關邏輯:中國石油是我國油氣行業佔主導地位的最大的油氣生產和銷售商,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相關公司:中國石化 600028;影響強度:92.86% 相關邏輯:中國石化是國內上、中、下遊一體化的大型能源化工公司,煉油及乙烯能力國內排名第一。
  • 量子通信新進展,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疊加態和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新型通信方式,基於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測量坍縮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提供了無法被竊聽和計算破解的絕對安全性保證,主要分為量子隱形傳態和量子密鑰分發兩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彭承志等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及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An integrated space-to-ground quantum communication network over 4,600 kilometres
  • 我國構建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 闖出科創「無人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對接的基礎上,成功組建了世界上首個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該網絡覆蓋範圍從北京到上海,並通過衛星連接到了烏魯木齊。
  • 歷時3年跨越4600公裡,中國建成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計劃在未來 5-6 年後發射一顆中高軌衛星,實現 24 小時全天的星地量子通信。」作為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的參與者之一,中國科技大學陳宇翱教授如是告訴 DeepTech。1 月 7 日,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彭承志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實現了首個星地一體的大範圍、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地面跨度 4600 公裡,驗證了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