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度僅十毫赫茲!雷射單色性新世界紀錄誕生

2021-01-18 中國搜索
掃描到手機,看更多國搜資訊

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德國和美國科學家聯合創造出了譜線寬度僅10毫赫茲(1毫赫茲為0.001赫茲)的雷射,創下雷射單色性的新世界紀錄。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 德國和美國科學家聯合創造出了譜線寬度僅10毫赫茲(1毫赫茲為0.001赫茲)的雷射,創下雷射單色性的新世界紀錄。

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發布的新聞公報說,這是迄今離理想單色性最近的雷射,用它測量原子頻率可以讓光子鍾更加精確,還有助於光譜學和射電天文學研究等。

頻率和波長決定著光的顏色,陽光由許多不同頻率的光組成,分解後可以形成彩虹。光的頻率越單一,單色性越好,在光譜上所佔的區域越狹窄。理想的雷射只有一個頻率和波長,譜線是沒有寬度的一條線,但現實中無法達到。

普通雷射的線寬通常為幾千赫茲到幾百萬赫茲,不適合精度要求特別高的實驗。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所和美國實驗天體物理聯合研究所的科學家合作創造出兩束波長約1.5微米的雷射,對比印證顯示其線寬為10毫赫茲,論文發表在美國《物理學評論通訊》雜誌上。

這兩束雷射非常穩定,組成雷射的所有光波都非常相似、振蕩步調高度一致,能在每秒振蕩194萬億次的情況下維持同步至少11秒。在這段時間裡,該雷射可以傳播330萬千米,相當於地球到月球距離的將近10倍。

為提高單色性,研究人員對決定雷射屬性的關鍵部件——諧振腔進行了嚴密設置,儘量隔絕溫度、壓力等外界影響,並冷卻到約零下150攝氏度,使諧振腔的長度波動不超過氫原子直徑的千萬分之一。他們說,實驗裝置還可進一步優化,有可能將線寬縮小到低於1毫赫茲的水平。(完)

相關焦點

  • 機器人時代 雷射技術扮演什麼角色
    雷射的英文「Laser」在我國曾被翻譯成「萊塞」「光激射器」「光受激輻射放大器」等。1964年10月,物理學家錢學森建議稱之為「雷射」,既反映了「受激輻射」的科學內涵,又表明它是一種很強烈的新光源,得到我國科學界的一致認同並沿用至今。
  • 【中國科學報】雷射電子加速獲創紀錄電子束
    本研究創新性地設計了級聯尾波場加速新方案,通過在兩段級聯的等離子體之間引入一段高密度等離子體,控制電子束的穩相加速及能量啁啾反轉和能散度壓縮,克服了單級尾波場加速方案中能散度無法獨立控制的技術瓶頸,實驗獲得了高品質的高能電子束。三維粒子模擬也揭示,該級聯加速新方案能夠有效地抑制電子的二次注入,實現電子束的穩相加速。
  • 雷射測距機
    ▲ 雷射雲高儀  近幾年來,雷射技術迅速發展,應用也更加廣泛。雷射測距機種類繁多,性能各異。但從結構上講,都不外乎由這幾部分組成:雷射器、雷射發射系統、雷射接收系統、電控系統、距離顯示裝置及電源。精密測距時,還要配置裝有後向反射器的靶板。  雷射與普通光相比,有三大特點,即亮度高、方向性強、單色性好。因此利用雷射測距有顯著的優點。
  • 單束雷射創下數據傳輸新紀錄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5月23日(北京時間)報導,德國科學家使用單束雷射,創造了每秒高達26TB(兆兆字節)的數據傳輸速度新紀錄,以這種速度,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藏書可通過一束光纖在10秒內傳完。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 為什麼雷射電視要分單色、雙色、三色?完美雷射電視還有多遠
    雷射電視作為一個新品類,在短短兩三年間,推陳出新這麼迅速,其中一些概念技術性還頗強,消費者難免「傻傻分不清」。到底如何正確理解這些雷射電視新概念?雷射電視領域還會有新概念出現麼?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大屏幕投影顯示設備分會秘書長趙漢鼎解釋說,單色雷射是光學引擎的光源用藍色雷射激發螢光粉產生紅(R)綠(G)藍(B)形成白光做為雷射電視的光源,因為它用的雷射只有藍色一種雷射故稱單色,為了提高顯示圖象質量又加紅色雷射激發螢光粉,用這種光源做雷射電視光源,因為用的是藍、紅兩種雷射故稱雙色雷射電視;不用螢光粉,直接用紅(R)綠(G)藍(B)三種雷射做光學引擎光源,製造成雷射電視稱三色雷射電視
  • CES難覓單色雷射 雙色光源將迎普及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屆CES上亮相的雷射電視全部採用了雙色或三色雷射光源,這也讓不少用戶在憧憬,是不是雙色和三色光源的產品價格會大幅下降,成為雷射電視的標配?CES難覓單色身影 2018雙色光源普及化?因此筆者認為雙色雷射暫時還不能飛進尋常百姓家,更不要說三色產品了。 大家都看到了,在本屆CES展會上無論是海信還是長虹的雷射電視產品,它們投射出的畫面色彩非常出色,因此筆者還想給讀者普及一下單色光源與雙色和三色究竟有多大差異。單色雷射光源就是以藍色雷射為核心,配合螢光粉色輪形成白光,然後再利用色輪分色。
  • 令人尖叫的10個"性"世界紀錄
    導讀:性也有世界紀錄?那當然,下面就是一組令人瞠目結舌的「性」世界紀錄,不妨當做獵奇向來看看吧!
  • 超強超短雷射應用前景廣闊
    雷射,原子受激輻射的光。其原理是原子中的電子吸收能量後從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再從高能級回落到低能級時,所釋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這些被激發出來的光子光學特性高度一致,因此雷射相比普通光源單色性、方向性好,亮度更高。自1960年第一臺雷射器誕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尋求雷射強度和性能的更大突破。超強超短雷射就是一個典型,它的最大特點是「超強」和「超短」。
  • 雷射誕生60周年,你對雷射了解多少?
    雷射最初的中文名叫「鐳射」「萊塞」,是它的英文名稱LASER的音譯,取自英文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意思是「通過受激輻射達到光的放大」,指通過受激輻射放大和必要的反饋,產生準直、單色( monochrome
  • 雷射傳感器原理及應用概述
    雷射傳感器是利用雷射技術進行測量的傳感器。它由雷射器、雷射檢測器和測量電路組成。雷射傳感器是新型測量儀表,它的優點是能實現無接觸遠距離測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電幹擾能力強等。  光和雷射器雷射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最重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
  • 一文看懂雷射的四大特性
    雷射自發明以來,憑藉著自身優良的特性,在工業加工、醫療美容、科學研究等領域獲得了極為廣泛的應用。雷射主要有四大特性,分別為高亮度、方向性好、單色性好、高相干性。這些特性彼此關聯,使得雷射能夠適用於不同的場景。
  • 過渡or革命 雙色雷射投影僅是過客嗎?
    雷射光源已經成為投影機行業最具革命性的技術,但是雷射光源其實也有很多種:單色雷射、雙色雷射以及三色雷射同時存在於這個市場,並且三色雷射其實最早出現,單色雷射次之,而雙色雷射直到這一兩年才開始逐漸展露頭角,這是為什麼呢?
  • 雷射二極體的工作原理
    雷射二極體就是可以產生雷射的一種半導體二極體,其產生雷射的三個條件是:實現粒子數反轉、滿足閾值條件和諧振條件。由於雷射二極體具有極高的靜電敏感性,所在在使用時要注意防靜電。   雷射二極體本質上是一個半導體二極體,按照PN結材料是否相同,可以把雷射二極體分為同質結、單異質結(SH)、雙異質結(DH)和量子阱(QW)雷射二極體。   量子阱雷射二極體具有閾值電流低,輸出功率高的優點,是目前市場應用的主流產品。
  • 雷射器的輸出特性及其對雷射加工的影響
    雷射器的輸出特性包括雷射波長、輸出能量功率、空間分布特性、時間特性、偏振特性、光譜特性、頻率穩定性、增益特性、相干性等。對於加工用過的雷射器的輸出,關心的主要是前五個特性。  1、雷射波長。不同的雷射器輸出不同波長的準單色光,這是由於不同雷射器的工作物質不同,其上下能級能量差E2-E1=hv不同,而光波頻率和波長成反比,因此輸出雷射的波長不同。由於雷射具有高度的單色性,各準單色光的譜線寬度很窄,在透射光學系統中應用時不存在色差。由於不同的材料對幾個的吸收率與波長密切有關,因此波長對幾個加工過程的影響很大。對於金屬,一般表面對光的吸收隨波長的增加而減小。
  • 雷射傳感器原理
    導讀:科技中的雷射測距、測速、測長等,這些儀器中都少不了雷射傳感器的存在,那雷射傳感器又是什麼呢?本文將講述雷射傳感器的原理,感興趣的童鞋快來圍觀吧。雷射技術與應用的迅猛發展,和多個學科相結合,形成新興的交叉學科。  如光電子學、信息光學、雷射光譜學、非線性光學、超快雷射學、量子光學、光纖光學、導波光學、雷射醫學、雷射生物學、雷射化學等。
  • 超能課堂(224):國之重器,講講我們熟悉又陌生的雷射
    世界上第一臺雷射器剛剛度過了它60歲的誕辰(1960年5月16日世界第一臺雷射器——紅寶石雷射器誕生),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講講雷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和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關係。自發輻射的特點就是各個光子之間相互獨立,沒有規律,所以普通電燈發出的光是射向四面八方的,並且輻射的頻率也不確定,比如發白光的日光燈就包含七種單色光,白熾燈所發的黃光也不是真正的單色光,而是包含了一定的波譜寬度的。音樂會上的雷射燈雷射之所以區別於普通光源,就在於其發光機理是受激輻射。
  • 解析:為什麼創造白色雷射的難度很大?
    科學家之前已創造出紅色、藍色、綠色以及其它可見顏色的雷射,但同時發射出紅色、藍色、綠色的雷射被證明難度很大,因為需要組合差異巨大的半導體組件。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首次創造出白色雷射後,論文發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上。
  • 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在珠海上空誕生
    就在今日凌晨3點40分3051架無人機同時升空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在珠海上空誕生了今天凌晨3點30分開始在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師生的見證下由2020年央視春晚無人機編隊飛行表演執行團隊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操控的3051架無人機
  • 超快光纖光源新思路:超短雷射脈衝新紀錄
    小到手機logo的雷射打標,大到5G時代的光通信,近到鋼材鋼板的雷射切割,遠到北鬥上的時間頻率標準設備,都離不開雷射光源。傳統雷射光源可以是固體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以及光纖雷射器等等。眾所周知,新的技術出現往往意味著新的可能性,新的探索邊界意味著迷霧之外的廣闊天地。克爾諧振器就是一種產生超快雷射的新技術。
  • 美國託卡馬克聚變反應堆破世界紀錄
    原標題:美國託卡馬克聚變反應堆破世界紀錄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官方網站消息,該校科學家在阿爾卡特C-Mod(Alcator C-Mod)託卡馬克聚變反應堆實驗中創造出新的世界紀錄,等離子體壓強首次超過了兩個大氣壓。鑑於高壓等離子體是實現可控核聚變的關鍵因素,這意味著人類距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又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