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少問答小課堂
第158期
空少正解
上期我們講到「牛郎織女」的一些故事。上周度過了「七夕」節,這個節日以及其「中國情人節」的稱呼,源於它背後的神話故事——《古詩十九首 · 迢迢牽牛星》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段裡已具有牛郎織女故事的基本輪廓。在故事當中,相愛的牛郎和織女受到天神的阻撓,用銀河將他們分開,只能在每年七夕之際相會。這一故事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現象總結時進行的想像。現在,雖然七夕已經過去好幾天了,但「牛郎織女星」在七夕這個時間「相遇」的位置關係大概能持續一個月,只要不是陰天下雨,大家大可以嘗試在天空中尋找牛郎星、織女星和銀河。
銀河照片(來源:Babak Tafreshi拍攝,https://c-ssl.duitang.com/uploads/blog/201507/30/20150730203950_CUZnN.thumb.1000_0.jpeg)
那麼,郎星和織女星在七夕這個時間是什麼樣的位置關係?在星空中大概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一年一會」?
現在的夜空,銀河不那麼明顯,不過織女星更加好找,因為它是北半球第二明亮的恆星,僅次於大角星,並且在我國北部地區,這個時期織女星接近天頂,在秋天這個時間正是觀看它的絕佳時間,大約在日落後,向天頂稍偏北處看,就可找到。
我們很容易辨認出「牛郎織女」,因為它們是夏季的東南方高空「夏季大三角」的組成部分——明亮的織女星、天津四和牛郎星組成了一個三角形,如下圖所示。這三顆星,都是1等星以上的亮星,其中織女星最明亮。三角形的西邊是織女星,東邊是天津四星,在東南方的那顆是牛郎星,而銀河從三角形裡向外延伸,橫貫南北,分成兩叉。
夏季大三角示意圖(來源:李德生繪製,http://dingyue.ws.126.net/2020/0825/707a94e9j00qfmcps002dd200rs00ptg00it00hg.jpg)
牛郎織女自然不是一年到頭都這樣。首先我們要聊一個星空的名詞,叫做「赤緯」,是星球相對於天球赤道的角度,另外還有「赤經」來標識方位。在觀測者天頂的赤緯與他所站的地方的地理緯度相同。
由於織女星的赤緯是 +38.78°,因此在南極洲以及南美的大部分地區,織女星不會升到地平線上;只有51°S以北的地區的觀測者能看見它;而在+51°N 以北的地區,織女星一直位於地平線上,成為一顆拱極星。在夏夜的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織女星經常出現在天頂附近;而對於冬天的南半球中緯度地區,織女星一般低垂在北方的地平線上。織女星會在7月1日午夜左右通過天球子午線,當時的位置最接近天頂。牛郎星的赤緯是 +8.52°,與織女星並不相同,看上去就會出現在更偏南的方向。
赤緯示意圖(來源:百度百科,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8594410419&di=6f499024488ab37ac89c4722628fdcaa&imgtype=0&src=http%3A%2F%2Fa.hiphotos.baidu.com%2Fbaike%2Fpic%2Fitem%2F63d9f2d3572c11dfd90a39c6662762d0f603c278.jpg)
隨著我們地球的轉動和移動,我們在各個季節能夠看到的星空是有變化的,這也是為什麼上文說的大三角是「夏季大三角」。對我們中國北方地區,地理緯度大約北緯三四十度,每年大概在七夕這個時段,牛郎星和織女星不但處在頭頂,更是隔著「銀河」相望,這便是觀察的絕佳時機,大概能有一個月的時間。
留言區·精選
@亮眼睛
牛郎織女分別位於銀河兩側,與天津四構成夏天壯觀的夏季大三角,而鵲橋則是天鵝座幾枚亮星構成的北十字。北十字裡還有美麗的輦道增七——一粒藍星和一粒橙星構成的雙星(光學雙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雙星系統)
@閃電風暴
這個時候牛郎星和織女星正好在銀河兩側最近的位置,隔河相望,而「一年一會」則受地球公轉變化影響,也就是說能夠看到這種現象的合適角度一年只出現一次
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