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名 黃肥尾蠍
俗名別名 突尼西亞肥尾蠍
英 文 名 Yellow fat-tailed scorpion
拉丁學名 Androctonus australis
地理分布 分布從北非的阿爾吉利亞、查德、利比亞、埃及、茅利塔尼亞、索馬利亞、蘇丹、突尼西亞,到西亞的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葉門、巴基斯坦。
繁殖方式 卵生。繁殖期在7~8月間,產子數可達六十隻以上。
習 性 毒性強,為劇毒種類,於原棲地偶有人畜被螫死的報導。原產地為乾燥沙漠地帶,有掘沙藏匿的習性,沙漠白日豔陽高懸,高溫乾燥水分不易保持,黃肥尾蠍皆深蟄不動,夜間或黑暗處則襲擊經過之蟲類,平時尾部微卷翹起,在休息時側放到地面。
體形特徵 成體一般在 7cm —10cm。1.通體(覆甲)黃橙色至茶褐色,觸肢與尾節的稜脊具成排黑色疣粒。2.中眼分出兩條深色脊線弧形直達螯肢上端頭甲。3.尾節肥厚結實,稜脊深色條紋明顯。4.自尾節第四節以下開始黑色漸深,至毒囊與毒螫黑色。5.鉗部掌節呈現從深褐色漸為黑色的色澤(色澤視品種而定)。6.掌節橢圓,鉗爪有成排細密的鋸齒狀齒突。
本種屬於劇毒蠍類 ,如單以蠍子毒性排名,黃肥尾蠍可擠進世界第五毒,在原產地中偶有人畜被叮咬致死的案例發生,所以如果要飼養這種劇毒蠍,無論在管理或餵食上都必須小心慎重,注意安全。
這種蠍子屬於沙漠蠍種,體質強健能容忍惡劣環境,相當容易飼養,可以用一個壓克力飼養箱,底部鋪上爬蟲專用砂,並放置一個遮蔽物,溫度最好可維持在 25~35℃,溼度不用太高,可調整低於 60%,雖然黃肥尾蠍可以由食物取得水份 ,不過最好還是放置一個小杯子,裡面放塊沾溼了水的棉花或海綿提供飲水,食物方面提供蟋蟀、麥皮蟲、麵包蟲等等,約一周餵食一次即可。
黃肥尾蠍子是典型夜行性的動物,因為沙漠白天相當炎熱,水份不易維持,移動時會將其尾部微卷翹起,休息時則會放在地面,人工繁殖容易,產量大,每胎產出幼體至少達 30 只 ,最多紀錄為 60 只,幼體在兩年內可達性成熟,平均壽命約 5~6 年。
紅背蜘蛛是澳大利亞最毒的蜘蛛之一,它的原名叫黑寡婦蜘蛛(另一種叫棺材蜘蛛)。它們是食肉動物(說食肉不如說喝肉更確切)。它們首先將被蜘網網住的動物蟄昏,然後將其肉分解成液體再吸食。
紅背蜘蛛是典型的自食其類者:不但母蜘蛛在交配完後將其公蜘蛛吃掉。在生活條件艱難,缺少食物時,它們更是自食其類。有時一窩小蜘蛛中成長的蜘蛛完全是靠食其同伴而成長的,最完美地表現其強者生存的動物優化能力。
在安德雷德看來,作為黑寡婦家族的成員澳大利亞紅背蜘蛛是關於性競賽和性選擇理論的最理想模型。 黑寡婦蜘蛛會將自己的配偶殺死。她說,雄性鼓勵了雌性性食同類的傾向,把自己送入了雌性蜘蛛的嘴裡與自己的精子共同成為了雌性的一部分。
安德雷德說:「假如雄性蜘蛛讓雌性吃掉自己,就會使雌性的下一位『男友』很難接受她,這樣他就會幾乎成為所有後代的父親。」 她說,通過一次交配,雌性蜘蛛可以每月一次的產出300到400個蛋,並可以持續兩年。
她還解釋說,雌性交配並保護它所需要的精子,但對雌性來說吃掉雄性除了營養之外就沒有什麼價值了。 她說:「雌性是一臺吞食機器,而且她吃任何東西就是為了繁殖後代。」「就如許多其他種類的蜘蛛一樣,」
她補充說道,「雄性紅背蜘蛛相對於雌性顯得特別的小,在重量上它們要比雌性輕100至200倍,因此,對於吃掉它們的雌性來說它們就只能算是一頓小吃,還算不上什麼大餐。」 而對於雄性蜘蛛來說,在它不到8個星期的生命裡面,繁殖後代的機會只有20%,很多時候都變成了別人的小吃。安德雷德說:「假如你是一隻雄性蜘蛛,能有倖存貨下來並找到一隻雌性,那你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來使自己能夠與她進行成功配。」
子彈蟻可以以小型蛙類為食,但它們的剋星卻是體型小得可憐的駝背蠅。成蟲體長3—4mm,很像小螞蟻,對蟻群危害很大,應加強防治。當子彈蟻揮舞著大鉗子招搖過市時只要碰到駝背蠅它們就會直接面臨死亡的威脅,即使身上帶有劇毒也束手無策:因為微小的駝背蠅有一種專門對付子彈蟻的解毒藥,而子彈蟻的鉗子太大太重,根本不能給對手造成任何威脅。最後,這些 蒼蠅達成了目標:它們把卵產在這個龐然大物的身上。子彈蟻的體型要比它們大上100倍。它們的 蛆蟲註定可以大吃一頓了。
"讓子彈蟻咬你一口,你不會死,但你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子彈蟻也正是由此得名,被它叮咬後像子彈穿過一般疼痛。是一種最疼痛的叮咬。在施密特叮咬疼痛指數中,子彈蟻被描述為「帶給人一浪高過一浪的炙烤、 抽搐和令人忘記一切的痛楚,一煎熬可以持續24小時而不會有任何減弱。」和它們的祖先一樣,子彈蟻咬人是在所有昆蟲裡最痛的,如果不幸被咬到,必須承受24小時的劇痛。在 亞馬遜土著的成年禮中,這種螞蟻會被織進袖子裡給青年男孩穿上。 參加成年禮的男孩必須忍受這種劇痛,象徵自己已經變成真正的男人。這些一英寸長的昆蟲的名字是根據它們的毒刺命名的,被它們叮後產生的痛感,就像被子彈射中一樣。大部分科學家稱,這種昆蟲的毒刺使人產生的痛感最為劇烈。 辛辛那提動物園 無脊椎動物、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館館長蘭迪·摩根馬說:「我曾被子彈蟻叮咬過,我感覺與其他毒蟲相比,那種痛感是最劇烈的。它能持續24個小時,我一直感覺好像有人用棒球棍重重地擊打我,那種疼痛深入骨髓,令人難以忍受。」
人們遇到子彈蟻應該避之不及,但在亞馬孫雨林土著部落的成人儀式中,男孩必須忍受子彈蟻叮咬的劇痛,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怎麼會有如此殘忍的成人禮呢?相傳在很久以前,土著部落遭遇敵人追殺,部落的最後一名男子在逃亡時不慎落入子彈蟻的巢穴,為了不被敵人發現,他紋絲不動地忍著被子彈蟻叮咬的劇痛,才躲過一劫。後來,土著部落裡便有了這樣奇異的成人禮傳統。
在成人禮儀式開始前,部落的長者會將被迷暈的子彈蟻裝入特製的手套,子彈蟻清醒後會變得異常躁動,攻擊力更強。這時,參加成人禮的男孩要將手套戴上,至少忍受子彈蟻10分鐘的叮咬,一秒都不能少。如果其間男孩因無法忍受疼痛而哭泣,或者把手從手套中抽出,那麼儀式便會被宣告無效。他將再次經歷這種儀式,直到通過子彈蟻的「疼痛考驗」後,才算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