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食物維持生命是所有生物不可缺的行為,但動物界的動物所處的環境不像人類一樣,可以隨時安全迅速的取得食物,往往必須經過非常激烈的狩獵行為取得獵物,某些動物因此進化出罕見且強悍的狩獵方式,大大提升了其狩獵的成功機率!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幾個具有罕見狩獵方式的生物,各個都稱的上是動物界的終極殺手~~
海鰻
海鰻又被稱為海中流氓,通常棲息於海底以魚類和甲殼類為食,極為兇猛,因為視力不佳,必須靠著敏銳的嗅覺獵食,但是除了極為敏銳的嗅覺,還有著強壯的牙齒和強悍的攻擊性,海鰻之所以能位於海底食物鏈頂端,還有一個更加強大的秘密武器!
日前,一名潛水員拍攝到海鰻在海中捕食河豚,河豚是眾所皆知的防禦高手,平時河豚會從它們吃掉的食物中合成毒素,儲存在肝臟和生殖腺中,使自身維持高含量的毒素。此外,當遭遇危險時,河豚會往自己腹部吸入大量的水,使身體膨脹好幾倍,巨大的身形再加上身上的刺,使敵人難以吞食。但今日它遇到的對手可不是省油的燈,鰻魚先是用雙顎咬住並固定河豚,並不斷的扭動身體,消耗河豚的體力。接著,河豚會被被強大的力量投入鰻魚的口中,即使維持著膨脹的體型,仍然無法抵擋那個力量,進而被吞食。
明明河豚龐大的體型是十分難以吞食的,但海鰻仍然能有效的將其獵殺,這其實就是海曼的秘密武器口內生出了第2套牙齒,也被稱為咽頜。海鰻用外在的第1套牙齒固定住獵物時,口內深處的咽頜就會伸出並將獵物拖進深處。即是獵食的對象比自己的嘴巴大好幾倍,也無法阻擋第2套牙齒強大的拉力。由於海鰻常常活動巖石間的洞穴內,狹窄的地形常常使他們外在牙齒無法開到最大進行狩獵,因此進化出第2套牙齒,強化在洞穴裡的捕食能力。
海鰻有時也會把自己綁成一個結,然後再打開,用這個動作產生了向後壓力咽下獵物。最可怕的攻擊方式,常常讓人聯想到異形電影裡面那些外形可怕的異形,事實上他們使用的是相同的狩獵方式,海曼也是地球上已知的唯一具有這種構造的脊椎動物,因此電影裡異型的靈感來源很可能就是海鰻。憑藉著這強悍並可怕的秘密武器,海鰻在海底狩獵幾乎所向無敵,甚至有時候連小型鯊魚都是他們的狩獵對象,不愧有海中流氓的稱號。
海星
我們對海星都不陌生,常常可在淺海區域或是海邊看到他們的蹤跡,但你有看過海星狩獵嗎?由於海星的移動十分緩慢,往往長時間棲息於海底沙地或是巖石上,讓人忘記他們其實是貪婪的食肉動物。海星不像一般的食肉動物行動敏捷,它們的狩獵目標往往是一些遲緩的海洋生物,例如貝類、海膽、螃蟹、海葵等。但是這一類型的生物由於移動緩慢,通常都會進化出強大的防禦機制,例如貝類的殼、海膽的刺、螃蟹的甲殼等。既然如此,移動緩慢的海星是如何破解這些生物的防禦呢?
沒錯,海星也有我們想像不到的秘密武器,他們的秘密武器就是他們的胃。由於海星沒有眼睛,平時他們是靠身上的感應器察覺周圍生物的動態,一旦發現移動緩慢的獵物,他們便會緩慢地移動到那些獵物身上。接著重頭戲便開始了。面對貝類強大的貝殼防禦,海星必須使出他們的秘密武器胃袋攻擊。首先海星會先努力的用自己的管足掰開貝類的外殼,找到空隙。接著海星會把像是透明花瓣的心型胃慢慢擠進去,一般人實在很難想像胃要如何作為武器,但是海星的胃可非比尋常,可以脫離海星的本體,在身體外面消化獵物,進入貝類內部的胃袋會開始釋放出消化液緩慢的腐蝕消化貝類,直到貝類失去抵抗能力後,海星便會將貝殼打開,透過外部的胃將剩下的獵物收回本體,並突出不可使用的部分,透過這個秘密武器胃袋攻擊,海星可以吞食身體比自己大的生物,即使是全身帶刺的海膽,或是帶有堅硬甲殼的螃蟹,都難抵擋攻擊型胃袋的消化攻擊,這驚人的狩獵模式跟海星平時溫和緩慢的形象有很大的反差。
射水魚
射水魚也被稱為高射炮魚,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魚類,體長約20釐米,外形並不特別,但是以特別的狩獵方式而聞名!
射水魚食性不同於一般魚類,特別喜好捕食生活在水外的昆蟲,因此而進化出獨特的狩獵方式,噴射水柱,射水魚的水柱命中率很高,但他們靠近岸邊準備狩獵時,眼睛只盯著水面的上空,或是岸邊的草叢,等待棲息於岸邊和水草的昆蟲進入攻擊範圍,當這些昆蟲進入射程之後,他們會從構造特殊的口中射出強力水柱,攻擊岸邊的昆蟲。強大的衝擊力可以使昆蟲失去平衡,甚至昏厥落入水中,進而成為射水魚的一餐。可別小看這簡單的噴水動作,射水魚的水柱最遠可達三米遠,命中率高且力量強大。人類被其水注射到都會有刺痛感,何況是一般小小的昆蟲。
射水魚攻擊的對象不只是一般昆蟲,能夠飛行的蒼蠅、蜜蜂、蝴蝶都是他們的狩獵目標,引發出這特殊的狩獵模式並不簡單,首先光在水跟空氣的交界會有折射,因此一般魚類並沒有辦法準確判斷岸上昆蟲的位置,但射水魚能夠巧妙的修正水與空氣之間的光線折射角度,以及重力導致的水柱、拋物線扭曲,而不會因為視差或者昆蟲的位置而導致瞄準上出現偏差。此外,射水魚口中有一特殊的凹槽,狩獵時射水魚會用舌頭抵住口中的凹槽形成管道,鰓蓋合上時就可以形成強力的水柱,甚至可以精準的射中位於水面上三公尺高的小昆蟲。
但是這強大的捕獵能力並不是天生就能擁有,科學家深入研究後發現,雖然剛出生的小射水魚天生就有噴射水柱的能力,但是準確度比他成年射水魚差很多,需要經過不斷的練習才能達到一定的命中率。這也使射水魚成為科學家研究魚類記憶力與學習能力的重要樣本!
電鰻
電漫由於棲息的高原水域電導率較低,因此進化出強大的放電能力,放電強度達到860伏特,是現今所有生物中擁有最強電力的生物。
電鰻在亞馬遜河幾乎沒有敵手,但是近期科學家發現電鰻不只是會放電,還有特殊的一種狩獵模式。在這特殊模式下,它的放電強度是平時的兩倍,電壓的強度是標準牆上插座的5倍,這種狩獵模式是專門用來對付大型獵物的。一般來說捕食較為小型的魚類時,電慢會遊到魚群附近,然後釋放出一陣電脈衝,將附近的魚群電暈,這會使魚群引起全身性的肌肉收縮,使獵物處於暫時癱瘓的狀態,電鰻則可以慢慢狩獵這些魚群。但是這種簡單的狩獵模式在碰到大型獵物或是防禦力較強的生物時,不一定完全有效,大型生物通常對電流的耐受性往往強於小型魚類。
因此電鰻為了狩獵這些大型的獵物,進化出特殊的狩獵方式,他們會現在這些獵物身上咬出傷口,接著用自己長條狀的身體緊緊纏住獵物,並且將自己的首尾相連,然後釋放出頻率比之前高得多的高壓電脈衝。這強大招式的原理是什麼呢?研究學者發現電鰻放電的器官位於頭部,頭部相當於電流的正極,而電流結束的負極則位於電鰻的尾巴,因此電慢透過這個頭尾相連的動作,可以將放電的能量極大化,但有傷口並被電謾夾在中間的生物會因此受到強大的電流攻擊。
透過這種特殊的大絕招,亞馬遜河中的大型魚類,甚至於鱷魚都無法招架電鰻的攻擊。
紐蟲
他們具有超強大的再生能力,即使被切成100個小段都還能夠再生。然而生物的驚奇之處還不止如此,他們的狩獵方式也讓許多人為之驚恐。這世界最長的生物攻擊模式有兩種
第1種是釋放毒性粘液,紐蟲的身體可以釋放一種強力的神經毒素,不僅可以攻擊也是良好的防禦手段。當他身體釋放出粘液時會產生微弱的刺激性氣味,聞起來就如同金屬或汙水,科學家研究後表示,這種有毒的粘液足以殺死螃蟹和蟑螂,但對人類和哺乳動物並沒有傷害,現階段已經針對此種毒素引發對甲殼動物與蟑螂有強大殺傷力的新型殺蟲劑。
第2種攻擊方式就更為讓人震驚,紐蟲可以吐出外形詭異的白色物體攻擊其獵物,這詭異的白色物體其實是紐蟲的特殊器官吻管,屬於一種特殊的肌肉結構,當它發現獵物或是威脅時,就會將這器官吐出,而這特殊器官的末端還會分裂成許多小細網,看起來十分詭異。白色的器官文管帶有粘性,可以黏住並固定獵物,某些種類的紐蟲吻管甚至帶有毒性,可以在固定的同時毒殺獵物,進而方便紐蟲捕食。看來這超強再生生物的攻擊方式也跟一般生物很不一樣。
今天,我們就說到這裡,如果喜歡這些有趣的資訊,大家可以關注趣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