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孔雀魚玩家想要得到白子孔雀魚,那麼怎麼才能通過孔雀魚的交配得到白子呢?
有一條白子母魚,但卻沒有白子公魚的時候,白子是不是可以繼續產生呢?
回答是肯定的,首先白子基因是屬於aa型的,當白子母負+野生色(假設為不帶白子的純野生色)的時候就相當於aa+AA,他們繁植的子代F1的基因類型就是Aa,這個時候所有子代的表現都是野生色,沒有白子。
這個時候把F1的魚進行自交(動物自交不能通過自體繁殖,通常都是同父母個體的兄弟姐妹)繁殖,這樣就會產生aa型的基因了,而這個aa型就是白子了,這個時候aa型的白子一定是有公有母的。
再把這些的自子公母進行自交就可以得到整胎的白子了,這個公式的推導就是:自子單親+野生色,後代F1出野生色,F1自交後子代F2有白子出現,F2再自交後。在F3可得到整胎白子,通過2次自交就可以完成單親白子繁衍出整胎白子的結果。
假如母魚為aa,公魚為AA,配後產生的子代F1的基因為Aa型(全部)。
這個時候挑選F1公魚(Aa)與親代母魚(aa)交配,就會得到aa型(白子)的基因魚了。
可以看到,用回交法也可以在F2的時候到白子。從機率方面說,用白交法得到白子的機率是25%,用回交法得到的白子是50%。
但實際情況是孔雀魚有精子儲藏功能。實際得到的機率可能還要低於自交的方法,但在其它物種的基因組合上的應用是可行的。
只是孔雀魚的儲精特性導致了這個辦法的實用性大大降低了,而且因為孔雀魚的壽命很短,所以回交的實際應用就更少見了,只能碰運氣,如果不是很特殊的情況下,這個方法基本不會被運用孔雀魚的維繫方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