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家的白子孔雀魚今天下仔了,看著魚媽媽和魚爸爸在水中閒庭信步,小編頓時深感責任重大,明天開始一定要讓它們美餐一頓。家裡添了新成員,看來以後買魚食的頻率又要加快了。


孔雀魚是花鱂科花鱂屬的一種熱帶魚,雌魚和雄魚的體型、色彩差別較大,成年雄魚身體瘦小,體長3-4釐米,顏色絢麗多彩、體型優美,尤其是不同品系的背鰭和尾部紋路色彩各異,深深吸引著孔雀魚愛好者;成年雌魚體長5釐米左右,各鰭均較雄魚的短,觀賞性較雄魚遜色,但身體較雄魚寬大厚實的多。在人工培育下,孔雀花有很多品系,最具代表性的有禮服、草尾、金屬、蛇王、蕾絲、銀河、美杜莎、馬賽克等。今天說的白子魚不是一個品系,它屬是一種特殊的魚,幾乎每個品系的孔雀魚都有對應的白子。它是孔雀魚的白化種,最顯著的特徵就是眼睛為紅色,體色也較其它孔雀魚發白通透一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探索一下兔子中的白兔。
白子的成因是位於十一號染色體長臂上的一對隱性基因導致酪氨酸酶缺失,黑色素不能合成導致的。由於是隱形基因,這就導致其在各品系中較少一些,部分顯示為正常形態的孔雀魚攜帶有隱形白子基因。在人工繁殖的情況下,更易產生白子。
喜歡白子孔雀魚的朋友可以參照下面的公式,人工培育成這種獨特的孔雀魚,白子基因顯性為紅色眼睛,其它為黑色眼睛。
帶有白子基因 ( 隱性 ) X 非白子 =部分為非白子,部分為帶有白子基因 ( 隱性 )白子 ( 顯性 ) X 白子 ( 顯性 ) = 白子 ( 顯性 ) 白子 ( 顯性 ) X 帶有白子基因 ( 隱性 ) =部分為白子 ( 顯性 ) ,部分為帶有白子基因 ( 隱性 )白子 ( 顯性 ) X非白子= 全部為帶有白子基因 ( 隱性 )帶有白子基因 ( 隱性 ) X 帶有白子基因 ( 隱性 ) = 部分為帶有白子基因 ( 隱性 ) ,部份為白子 ( 顯性 ) 非白子 X 非白子 = 全部為非白子小編看著白子魚媽媽的孩子,發現都是黑眼睛,看來後代只是帶有白子基因 ( 隱性 )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家中魚缸的孔雀魚種類太多了,白子只是冰山一角,一同混養,只能表明上圖的白子孔雀魚(公)不是魚爸爸,真相另有其魚,頓時感到自己有偵破一件大案後的酣暢淋漓之感。只不過小編的培育白子魚計劃又失敗了,想要培育出白子魚,再接再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