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後做起老鼠基因研究,如今中國在此行業已經遙遙領先

2021-01-09 創業家

1992年,沈月雷畢業後到北京讀碩士。1997年赴美國攻讀博士,後進入紐約大學醫學院的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他曾經寫了兩篇基因敲除小鼠的論文,但由於意外沒有發表,這不僅斷了他的「教授夢」,甚至連在美國醫藥企業找份好工作都難。

一直研究小鼠基因敲除研發的沈月雷借錢創業,主攻「養鼠」。2009年5月,公司做出了最初的幾種基因敲除小鼠——刪除或改變小鼠的特定基因,通過出售使用執照收費的方式,銷售到了近百家實驗室,遍及美國、日本和歐洲,以及羅氏、強生、默克等醫藥企業。公司獲得了第一桶金。

2009年8月底,沈月雷的公司開到了中國。剛開始,沒有合適的技術人才,沈月雷就自己一點點培養;公司沒有收入,也沒有什麼福利,除了談願景、給員工租宿舍外,沈月雷還每天跟大家一起做飯培養感情。

很快,沈月雷發現國內市場很大。他開始把大部分時間放在中國,帶領團隊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小鼠胚胎幹細胞,開發出能夠用來做基因打靶的 C57BL/6小鼠細胞系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過兩年發展,沈月雷再出奇招:敲除基因小鼠還沒培育出來,就開始尋找科研客戶。「用『倒逼』的方式尋找動力和希望。」

從網站上找到中科院動物所、遺傳發育所,上海神經所等單位的電子郵箱,沈月雷用郵件進行「公關」,很快收到不少回應。2011年4月開始做服務,當年年底就收到了77個課題。「2012年我們接了基因敲除220個課題,估計今年會更多。他們佔據了國內基因小鼠70%的市場。」

沒有實現「教授夢」的沈月雷,現在正為數百名教授提供基礎服務。「很多在國外做得很好的學者回國,成為我們的客戶。趕上科學發展大潮,我真的很幸運。」

如今,他的團隊研發出了多個基因敲除大鼠,使中國在這一行業走在了世界前列。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新疆設立首家薰衣草研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新疆日報訊(記者馬伊寧報導)記者從伊犁河谷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隨著該公司獲批自治區級博士後科技工作站和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新疆有了首家研究薰衣草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伊犁河谷的薰衣草佔中國種植面積的95%以上,已經成為伊犁的一張名片。
  • 《2021中國基因行業應用研究報告》報告案例徵集
    基因產業在我國市場蓬勃發展與基因技術的應用落地的完善化有著直接的關係。自 1953 年沃森和克裡克確定 DNA 雙螺旋結構和提出中心法則以後,基於此結構的基因研究開始快速發展,從引物合成到DNA 測序技術、從基因工程技術到基因編輯技術、從人類基因組計劃到人類細胞圖譜計劃等研究為基因產業的發展積攢了良好的勢能。
  • 研究:相較於老鼠 豬和人類基因有更多相似處
    研究人員與醫生所孜孜不倦追求的是延緩肌體與衰老有關的變異,對抗諸如癌症與心血管類疾病,或者是尋找高效的替代品來取代受損組織。這就是目前幾個新興理論提出的出發點,最新的倡議是採用豬腳部分的細胞。幾個研究小組都聚集在此,希望能藉此想法生產出人類組織並將此理論儘快運用於人類病理治療方面。該提案的帶頭人是來自西班牙的研究者胡安·卡洛斯·伊斯皮蘇亞。
  • 一個自私基因使老鼠變成了移民
    蘇黎世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攜帶特定自私超基因的家鼠,從一個種群遷移到另一種群的行為,比其同類更為頻繁,首次表明一種基因竟然可以影響哺乳動物的遷徙行為。通常,生物繁衍生息依賴於多基因協同作用,但是,總有一些基因喜歡追求與眾不同:它們的目標是,消除其他基因,傳播自己!t單倍型(t haplotype)就是這樣一種自私的超基因。它是家鼠體內自然產生的各種遺傳基因的綜合體。
  • 科學網—老鼠怕貓,基因決定?
    ,老鼠就不再怕貓。美國西北大學一項關於嗅覺受體的研究表明,造成「老鼠怕貓」行為的關鍵,就是一個基因。 神經生物學家託馬斯·波扎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敲除老鼠的一個嗅覺受體基因,就會造成其行為上的變化。TAAR4,這個基因編碼一個受體,這個受體對食肉動物尿液中一種豐富的化學物質產生應答。正常的老鼠具有本能地避開捕食者氣味的能力,相反,缺少TAAR4基因的老鼠則不會。
  • 老鼠怕貓原來是家族遺傳?改變一個基因,就能讓老鼠和貓歡樂玩耍
    在現實生活中,老鼠只要嗅到貓的氣味,就會立刻逃之夭夭。有人猜想,老鼠為什麼會對貓的氣味如此敏感?難道它們的嗅覺基因裡有專門用來感知貓味道的基因?那麼如果去掉這個基因,老鼠就無法聞出貓的氣味,是不是就不再怕貓了? 這個猜想得到了證實。研究人員發現老鼠的體內確實有專門識別貓氣味的嗅覺基因,它就是TAAR基因。那麼為什麼老鼠有了這個基因就會對貓的氣味如此敏感呢?
  • 兩名中國博士後被川普趕出美國:手機電腦被沒收,研究無法繼續
    只因他們是來自中國的博士後。紐約大學尼爾實驗室的負責人、醫學家班傑明·尼爾(Benjamin Neel)在推特上憤怒的爆料,他創立的實驗室裡,兩名來自中國的博士後,因川普的籤證政策被迫離開。甚至,被沒收的電腦上還儲存有正在進行的研究數據,這導致兩位中國博士後的同事們無法繼續接下來的工作。被趕走的博士後事情發生在紐約大學的一個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一直在進行卵巢癌、乳腺癌相關的研究,兩位被驅逐的中國博士後也在做相關方向的工作。
  • 2017大麥基因資源創新小組博士後和實驗室助理招聘1人公告
    2017大麥基因資源創新小組博士後和實驗室助理招聘1人公告 2017-07-04 08:57:22|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北京公園行業首個博士後工作站落戶北京植物園
    記者從北京植物園管理處獲悉,北京植物園成功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這也是北京公園行業的首個博士後工作站。未來,工作站將發揮科研力量,推進產學研合作,讓市民欣賞到更多的新優植物品種。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關於批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等497個單位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08號),北京植物園成功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工作站獲批後,北京植物園成為北京公園行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可招收、培養博士後的單位。植物園為什麼能獲評博士後工作站?
  • 推動中國金融科技創新,江西財經大學與納鑫集團籤訂博士後聯合培養...
    ,雙方就培養科技金融領域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達成了一致。江西財經大學副校長王小平、博士後流動站管理辦公室主任王耀德、信息管理學院院長毛小兵、信息管理學院副院長沈波、納鑫集團董事長孫明達、副董事長張東波與等共同參加了籤約儀式,一百餘位社會各界菁英共同見證了此激動人心的時刻。
  • 騙子,瘋子,傻子:華大基因,中國基因檢測行業絕對龍頭和"黃埔軍校"
    原標題:騙子,瘋子,傻子:華大基因,中國基因檢測行業的絕對龍頭和「黃埔軍校」 | 基因測序行業主題報告之一人類基因組有23對DNA,約有2萬-2.5萬個基因,30億個鹼基對。後續各國相繼加入計劃, 2000年6月26日參加人類基因組工程項目的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的6國科學家共同宣布,人類基因組草圖的繪製工作已經完成,其中中國負責整個基因組的1%。
  •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20年度博士後研究人員招收公告
    自2004年以來,研究所承擔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科工委(局)支持的科研項目159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52項(其中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25項、三等獎16項)。研究所科技人員以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單位發表研究論文1133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19篇;獲國家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26項。
  • 老鼠也是美國人!基因組研究揭示了齧齒動物如何徵服美國
    2月發表在bioRxiv上的一項研究中,遺傳學家確定了數十種與飲食,行為和運動有關的基因,而這些基因可能有助於紐約老鼠的壯大。該市哥倫比亞大學的人口遺傳學家Arbel Harpak表示:「作為一個進化生物學家以及一個紐約人,我不禁對老鼠適應城市環境的方式感到驚訝。」
  •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0個國家和行業...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中國鋁業(601600)提問, 作為一家500強國企擁有強大的財力物力人力,請問公司每年的科研投入是否夠大,是否結碩果?截止2020年6月30日,已建有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0個國家和行業認定的實驗室與檢測中心及1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長期堅持圍繞氧化鋁、電解鋁、精細氧化鋁、鋁合金等產業高質量發展急需的關鍵技術,組織實施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功開發、應用和推廣一系列高水平的科技創新成果,是鋁行業技術發展進步的主要貢獻者和引領者。 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
  • 【中國夢·踐行者】專攻小白鼠的基因改造 廣州這個企業做到全球第...
    【中國夢·踐行者】專攻小白鼠的基因改造 廣州這個企業做到全球第一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  2019-01-25 在廣州開發區,就有這麼一家專門跟老鼠「打交道」的公司——賽業生物科技,它研發了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基因打靶技術,極大降低了老鼠基因敲除的成本。近年來全球很多面世的「救命藥」背後,都有這家廣州企業的一份功勞。
  • 2021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及前景預測
    在基礎生物學研究,以及包括醫學診斷、生物技術開發、法醫生物學、系統生物學、微生物學等不斷拓展的多個其他應用領域中,基因測序技術已成為極其重要的專業技術之一。現代基因測序技術已經能幫助科學家獲得人類基因組以及其他許多動植物和微生物物種的完整DNA序列。
  • 印度,未來全球基因行業領導者?
    虎嗅註:近年來,印度基因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一些行業領導人相信,基因產業有望成為繼IT產業之後,印度國內新的經濟增長點。本文編譯自印度《今日商業雜誌》,從行業、企業、未來三個主要方面介紹了印度基因行業當下的布局。你是否對某些疾病有遺傳易感性?你是否攜帶著會影響孩子健康的突變基因?
  •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周煥斌課題組誠聘博士後
    周煥斌,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研究員現因科研工作需要,面向國內外誠聘2名博士後一、研究方向研究方向1:結合基因編輯技術和高通量測序技術解析水稻抗病基因調控機理;>研究方向2:大規模數據處理及其生物信息學分析。
  • 基因編輯到底會不會脫靶?中國科學家用最新研究給出了解答-虎嗅網
    ,到了要打最後一槍的時候,他已然遙遙領先第二名整整三環。不過,左二偉博士還是決定研究下這個問題,世界上不是有一句魔咒叫做「來都來了」嘛,順便做做看吧……一念之間的歷史的走向經過與導師的討論,一個可以精準檢測脫靶的方案還真的慢慢成型了。然而正是在左二偉博士「順便」研究脫靶問題的這段時間裡,基因編輯臨床化的腳步卻在日益加快。
  • 【行業】基因時代中國產業要爭上遊
    但是國內基因行業的龍頭企業華大基因在此過程中走得並不平坦,從中或可管窺國內監管部門對基因技術付諸應用的審慎態度。 2011年12月,華大基因的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獲得廣東省物價局的批准,可以進入臨床。從2012年2月起,這項技術合法進入深圳臨床市場,每月都保持15%~20%的產值增長,月收入超過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