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座談會,為綠色發展打開了全新思路,其中,忠縣提出打造「國家級田園綜合體佼佼者、鄉村振興示範園」。今(10)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針對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的建設,推出七彩大地看忠縣主題採訪報導,突出忠縣打造「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的措施、經驗和成就。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0日18時35分訊(記者 李天春 袁舒含 張馨月)「麥田怪圈」就像UFO一樣神秘,卻不可親見。這個難題有解了,忠縣有一片神奇的七彩稻田,能夠滿足於你對田間「拼圖」藝術的所有想像。
深夏初秋時節,一幅約300畝的巨型「水彩畫作」以驚豔的姿態出現在了重慶忠縣新立鎮的土地上。
彩色水稻排列出「三峽橘鄉 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字樣」。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袁舒含 攝
昨(9)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打卡」七彩田園,沿著木質臺階登上720°觀景臺,將傳統農業與現代藝術融合的七彩田園盡收眼底:金燦燦的向日葵點綴著道路,忠小橘、小黃人、託馬斯小火車等卡通形象從稻田深處迎來……
七彩稻田 顏值 內涵吸引遊客「打卡」
七彩田園是重慶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重點項目之一,橫跨新立鎮中嶺社區、文筆社區和雙柏村。七彩田園規模500畝,其中包含彩色水稻200畝,田園藝術300畝,隨著稻穀的生長,彩色水稻上的卡通形象越發顯得活靈活現。
從天空俯瞰七彩稻田。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袁舒含 攝
阡陌縱橫的田野和清新怡人的空氣,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遊玩。倫妹刷抖音時無意中看到了「七彩稻田」,愛好旅遊的她,立刻被這樣新奇創意的田園美景吸引了,將此地分享給好友後,兩人一拍即合,特意從南岸自駕來到這裡拍照遊玩。
「這樣的景色值得親眼一見。」倫妹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現場所見比在小小的手機屏幕上看到的更為壯觀。「很多大型景觀裡的卡通形象都會掌握不好比例然後走樣,這邊的景觀看起來就跟動畫裡一模一樣,確實還是下了心思的。」
不同於一般的「美就完事兒」,七彩田園不僅美,它還美得有「內涵」。
觀景臺上遊客正在欣賞稻田美景。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袁舒含 攝
據了解,七彩田園項目採用集中連片高效生產技術示範,建立優質稻新品種高效種植生產基地,帶動新立鎮以及周邊地區雜交水稻從兩系代替三系,低品質稻米提升到3級、2級優質米,從而使低效益的傳統型向高效益現代化優質稻綠色產業化方向發展。
新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七彩田園項目高效種植示範帶動面積推廣3000餘畝,預計帶動產值526.5萬元;200畝新增產量產值35.1萬元。
返鄉創業 建設家鄉成致富帶頭人
「今天有點熱哦,不要光顧到幹活自己中暑了哈!」徐宗權對七彩稻田裡正在查看作物長勢的工作人員說。
徐宗權是忠縣金土地農業專業合作社種七彩稻田的項目負責人。徐宗權從小就在新立鎮文筆社區長大,曾經的他同大多年輕人一樣,懷揣著遠大抱負而選擇外出務工。
路旁的向日葵開得正好。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袁舒含 攝
201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回到了家鄉,並建立了一個蔬菜基地,這是他在家鄉嘗試的第一次創業。
2014年,他又建立了豆製品加工廠,外出務工時學的本領、積蓄的資金,都成了他成功路上的墊腳石,從「小作坊」到公司負責人,他的產品在周邊地區大賣,自己也成了一位響噹噹的「豆製品加工大王」。
2016年,忠縣成立了金土地農業專業合作社,徐宗權被選為負責規劃統籌的項目負責人,也正式與七彩稻田結下了緣。
「以前是對家鄉的土地有感情,現在還有一份責任在裡面,感情加責任,我想我可以把家鄉的這片土地變得更美,鄉親們變得更富。」
一位遊客正在「打卡」。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袁舒含 攝
彩色水稻作為農業景觀植物,對田的平整度、水稻的整齊度有著高標準和高要求。因此,除了技術人員外,還必需有人來日常管理和維護。
「王作淑是我們村裡的建卡貧困戶,你看嘛,他上個月的工資還算比較多的,有2195元。」
隨著七彩稻田項目的深入實施,崗位需求量逐漸變大,帶動周圍村民就業300餘人,涉及貧困戶10戶,增收近40萬元。同時,在提高優質稻高效生產栽培水平的同時,還培養了一批農技人員,帶動周邊農戶500餘戶。
截至目前,七彩稻田及周邊項目吸引遊客10萬餘人,帶動旅遊收入500餘萬元。實現農中有旅、以旅興農、農旅融合、強農興旅,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和助推鄉村振興。
創意百出 熱氣球項目將成新亮點
「七彩田的圖案每年一變,收穫了之後就會請人設計第二年的圖案,保持新意,也不至於太頻繁。」徐宗權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去年的七彩稻田由「笑臉」「愛心」「柑橘樹」等簡單圖案組成,種植面積也不太大,今年不管是質還是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正在進行日常維護的村民。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袁舒含 攝
除了稻田本身的改造升級外,周邊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同步進行。
「我們馬上要實施的是新增停車場和廁所。」徐宗權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現在很多遊客來遊玩,都選擇直接把車停在路邊,有時會造成交通擁堵。
「下一步還將建設一個熱氣球項目。」徐宗權指著觀景臺說,「俗話說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嘛,乘坐熱氣球的地方就打算建在這裡,升空後就可以從天上向下俯瞰整個七彩田園,更加壯觀和美麗,這也會成為我們田園綜合體新的打卡點。」
除此之外,周邊的村民還可以打造民俗、農家樂,一方面為自己增收,另一方面為遊客提供遊樂休閒場所。
「今年的農民豐收節我們打算就在這裡辦,到時候就不用專門搭臺子了,就直接以藍天白雲和七彩稻田為背景,既自然又大氣。」
據了解,通過開發彩色水稻觀光功能,打造水稻農事景觀,不僅能為田園體綜合體及鄉鎮聚集人氣、發展產業,還能推進農文旅一體化發展,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