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內心的聲音 24歲姑娘換專業滿世界追猴子

2021-01-09 央廣網

高久媚在泰國追猴子。

高久媚(左)和美國同學在非洲草原。

24歲,花開漸濃的年紀,這本是一個女孩步入社會、享受愛情、追求夢想的年齡,但這個四川姑娘卻時常穿梭於叢林之間,與猴子為伴,她說:「這就是我的夢想,直擊內心的東西。」

她叫高久媚,本來在美國學人類學,而一次非洲之行,看到了動物寧靜自如的原始生活狀態,這一切瞬間擊中了她的內心。於是,她毅然掉頭,成為不折不扣的「猴子控」,滿世界追猴子。

在美國,她體會著「狐猴女王」的傲嬌與無奈,跟著厭倦了「塵世」的高齡公猴一起發呆;在泰國,她一邊伐樹,一邊追逐任性的山頭獼猴;在中國深圳,她花了兩個月,近距離欣賞到了顏值最高的粉臉獼猴……

目前,高久媚已被倫敦大學皇家獸醫學院動物流行病學碩士專業錄取,她打算沿著動物研究的路,一直走下去。

人生,另一種可能

扎在心中的動物情結

高久媚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的四川女孩,一副圓框眼鏡,罩在她水汪汪的眼睛上,說話時,一股乾淨純粹之感從鏡框背後溢出,簡單快樂。

她說,家裡擺著不同的猴子玩具——猴子抱枕、猴子相框、猴子雕塑等,許多是朋友投其所好,送給她的。

早在讀小學時,高久媚最喜歡看的節目就是中央臺的《動物世界》,「看著屏幕裡動物自然生長的優美畫面,內心朦朧地感覺到,自然界和諧安詳的美妙。」

高久媚尤其鍾愛非洲動物,電視屏幕裡,肥美草地中,當碩大笨重的大象出現,搖搖耳朵,甩甩鼻子,她的嘴角就會不自覺地上揚。

動物夢扎在女孩的心靈深處,但隨著讀書升學的壓力,漸漸塵封了。

大學本科,高久媚去了美國留學,在科羅拉多學院裡,她選擇了親朋好友眼裡的冷門專業——人類學。「當時,高中同學出國留學的,大多選擇經濟學、管理學等熱門專業,但我總覺得,想探索一些並不那麼流行,但是直擊內心的東西。」

當動物研究學生跟班

大學裡,高久媚沉浸在人類學的田野調查中,跑到一個地方待很久,不停地跟人聊天,不知不覺中,性情也磨練得恬淡了許多。

「原本以為自己會沿著社科的方向一路狂奔,不想,一次非洲之行後,我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方向。」這次人生的轉彎,發生在高久媚大三上學期,她與20多個同學一起,到東非大草原坦尚尼亞做了4個月人類學田野調查。

住帳篷,沒有自來水,沒有電,沒有網絡,沒有零食,他們完全回歸到原始生態中。一次,在坦尚尼亞廣袤無垠草原上,高久媚遠遠地望見,大象拖著笨重的身體,在汙泥中洗澡,水牛們不疾不徐,成群結隊地過河。「我體驗到一種踏實的寧靜感,像是碰觸到了兒時熟悉的記憶。」高久媚說,她的人生恍如撥開了雲霧,抵達了童年曾隱約見過的地方。

想及正好有兩個同學在研究大象、狒狒,她立馬回到帳篷裡,拉著同學的手說:「帶我和你們去玩玩唄!」

於是,第二天起,高久媚成了兩名同學的「小跟班」,幫他們打起下手。

改專業闖入動物世界

每個星期,高久媚都要花一天時間,坐在草地上,她按照同學的要求,觀察大象或者狒狒的行為。

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觀看野生大象,「與動物園安然自若的大象不同,野生大象警惕性很高。」後來她得知,當地發生過多起獵殺大象盜取象牙的事情,大象也因此對人產生了恐懼。於是,他們只能在幾百米外,通過望遠鏡來窺象。

「以20分鐘為一次觀察單位,觀看象群組成以及活動路線等等。」高久媚說,她經常一看就是一整天,樂在其中,望見草原上的大象自由奔跑,她動筆記錄著,心潮澎拜。有一次,因為太投入,她沒把握住與小象的距離,離得近了,一回頭突然發現象媽媽徑直向他們飛奔而來,目中帶著明顯的攻擊性,高久媚被嚇得趕緊跑回車上才未出意外。

這次並不系統的「野路子」嘗試,讓高久媚發現動物的世界才是她更嚮往的,回校後,她決定更改專業,學習動物研究。她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靈長類研究方向,正式「闖入」猩猩猴子的世界。

B

觀猴,美國奇遇記

驚嘆於猴群「女王」的權威

大四時,高久媚盼望已久的猴子實地考察終於開始了。在導師的帶領下,她和另外8名學生塞滿了一車的食物,驅車抵達了美國弗羅裡達州的一個猴子保護區。

保護區位於一個偏僻的鄉村,舉目無人,距離最近一家雜貨店,要40分鐘車程。渺無人煙的保護區中,孤零零地立著一棟房子,那就是他們唯一可選擇的住宿點。

「猴子棲息區域並不大,總共分成兩圈,每圈繞著走,只需要十多二十分鐘。這裡,住著10多隻環尾狐猴,一到白天,它們就高高翹起黑白紋的尾巴,相伴而出,遊蕩嬉戲。」

高久媚說,這並不是簡單的看猴子,而是要了解他們,學會如何與之相處。「每天早上8點,走出房門,尋覓一隻看上去順眼的猴子。掐上秒表,觀察記錄猴子環顧周圍的頻率,以了解它們的對環境警惕性。」

由於保護區是圍起來的,狐猴們並沒感受到什麼威脅,怡然自得地生活著。高久媚實地考察到,正如書中所說,環尾狐猴有著「女尊男卑」的思維。在保護區,母猴有著定居的權利,它們可以永住同一個地方,因此也彼此熟識。「臭美的母猴們閒暇時,常常互相梳裡毛髮,步伐也走得輕盈而踏實。相比之下,公猴們就得鍛鍊出更強的適應性了,到一段時間後,它們就得四處遊動,換群生活。」

高久媚發現,這裡的猴子有著森嚴的「等級觀念」。猴子裡頭領是一隻年事已高的女王,她注意到,往往,在一幫狐猴正在津津有味地分食時,女王一走來,它們就乖乖地放下食物,立馬讓開,讓女王一猴獨享。「太傲嬌了!」想起猴子女王的絕對的權威,高久媚咂了咂嘴。

疲倦時與老猴子一起發呆

跟猴子親近時間久了,高久媚越發感受到了猴子女王的無奈,還有猴群們的心酸。

她發現,這隻猴女王其實身體有些虛弱,走路偏偏倒倒,頭也常常歪向一邊。隨著女王逐漸老去,它的女兒也開始慢慢嘗試「接替王位」。高久媚的證據是,原本無憂無慮的女兒,從某一天起,開始不斷地環顧周圍環境,頻次越發接近女王。「這是猴群裡的規則——地位越高,保護群體的義務越強,警惕性也就會越高。」

也許正是經歷了太多力不從心,厭倦了「塵世」,一隻十多歲的高齡公猴,並不與猴群一同出沒,而是常常獨自坐在角落,「思考猴生」。幾乎不和同伴們搭話,它表現出偶爾的交流就是為它們梳梳毛。令高久媚詫異是,在以每20分鐘計算的觀察單位內,這隻老猴子屢次在階段單位內,絲毫不動。有時,高久媚觀察得疲倦時,就會去找它,跟它一起發呆,什麼也不想。藍天下,高久媚望著它,仿佛看到了它的內心,「這老猴雖然看上去孤獨,但散發著出一種無爭的平靜感。」

在保護區待了一個多星期,帶去水果早已吃完,之後吃了幾天三明治,直到離開時,高久媚依然不舍。

女王到底怎麼樣了?老公猴還在繼續發呆嗎?那群猴子,成為了她日後的牽掛。

C

追隨,內心的聲音

「感知生存的」本能和欲望

大學的時光總是很快,一晃,高久媚畢業了。

去年夏天,高久媚放假回到成都,沒待上一個月,心又癢了起來,「想看猴子,就是想。」於是,她開始在網上尋覓。最後,通過一個網站的集中信息,她聯繫上一個招聘助理的猴子研究項目,在泰國碧武裡。於是,她穿上防曬襯衫,踩上登山鞋,捎上大量的驅蚊水,獨自奔向了泰國。

在那裡,一個日本老師帶著她和另一個學生,在一個開放的保護區裡,開始了對短尾獼猴長達三個月觀察研究。

「在這個保護區,300隻獼猴分成了5群,最大的群達90多隻,就算是小群也有三四十隻。它們分布在三四座山上,生性靈敏的獼猴隨時可以從這座山翻到那座山。」當然,追猴子也成了一項「掏空身體」的體力活。「它們常常在山頂找到一點吃的,吃到中途,就跑下山去,玩了會,想起還似乎還沒吃飽,又爬上山,繼續吃。」猴群這樣的任性,可累壞了高久媚。山上並沒有一道供人行走的路,她時常得拿著鐮刀,一邊砍伐擋路的樹枝,一邊追趕猴子。

最開始,高久媚很是嫌棄這群短尾獼猴的長相,紅豔豔的臉,短短的尾巴,壯壯的身體,跟「漂亮」兩字毫不沾邊。「後來,看著看著,覺得它們還是醜乖醜乖的。」

在保護區,令高久媚比較感動的是,許多附近的農民,因為覺得佔據了猴子的棲息地,常常會把自己種的蔬菜水果帶來給猴子吃,「豇豆、西瓜、哈密瓜、菠蘿、黃瓜、木瓜……種類豐富,應有盡有。」

但高久媚也發現,農民分發的方式不夠科學,一堆食物集中在一塊,一群猴子立馬上前搶,進而打鬥起來,她常常上前去,把食物分開,讓它們各有所得。

今年3月,高久媚在深圳,跟隨著中山大學的研究生,前往內伶仃島,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觀察瘦小的粉臉獼猴。「研究動物,感知它們生存的本能和欲望,我發現自己對物質的要求沒有以前那麼高了。」高久媚說,自己打算沿著動物研究的路,一直走下去。

對話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世界才有活力」

記者:

你認為,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最好方式是什麼?

高久媚:

如果地球上沒有動物,就不再是一個有活力的世界。動物保護有許多不同形式,在一些地方,專家會規範地把動物圈起來保護,通過學術研究理解動物們的需求,每天按照他們的營養需求去餵食,還定期給他們稱體重做體檢。在一些地方,動物是完全野生的,人的居住地和動物完全分隔開來,人一般都只能以旅遊者的身份去遠觀動物。我個人認為,最好的方式是人與動物共同相處互動。

你怎麼看待動物表演?

我反對動物表演,那是違反動物生存自然狀態的。真正的保護是儘可能的保持動物的天性,是不會有動物表演的。

追猴子的過程中,你自己的收穫是什麼?

在野外,遇到過許多當地人,他們聽說我們是研究動物的,專程給我們送來食物。曾經還有一個人跟我說:「謝謝你們來愛護我們的動物,像是保護我們的孩子。」

調查好動的猴子,不僅使得我的身體得到了鍛鍊,而且讓我精神上獲得了寧靜。在野外長時間物質匱乏的生活中,我體驗到了另一種可能性——極簡的物質生活,也很美好。我相信,這會令我在今後的人生裡,都有能力做出自己喜歡的選擇。

人物名片

高久媚

24歲,女,四川成都人,不折不扣的「猴子控」。

19歲留學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攻讀人類學本科學位。大四時,由於喜歡動物,痴迷於靈長類動物研究,決定改換專業。今年5月報考倫敦大學皇家獸醫學院動物流行病專業碩士研究生被錄取。9月25日,她將進入新的求學徵程。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毛玉婷 圖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單身姑娘28歲去冰島生活,冰川、極光、抹香鯨……還實現了作家夢
    28歲那一年,上海姑娘嘉倩前往冰島工作生活。冰島的浪漫生活冰島——位於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匯處,國土面積10.3萬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口密度歐洲最小,每平方千米3個人。一個人的生活,沒有矯情的餘地,馬桶堵了自己通,燈泡換了自己換,想吃點什麼都得自己弄。她租住的是一間地下室,房間小,窗戶低,又沒有油煙機。嘴饞了個煎羊排,大蒜和洋蔥的味道在房間裡久久散不出去,衣服、被子全是這股味道,但是為了美味,又好像都值得了。
  • 不愛換微信名的女生都是怎麼想的,她們是不是都很好追?
    今天在餐廳裡聽到一句話:不愛換微信名的女生都很好追。像聽了個笑話。好不好追我不了解,但我突然好奇,不愛換微信名字的姑娘,到底在想什麼?後臺有個故事,至今印象深刻:自從和他戀愛以來,喚我為醜醜,我的微信名字一直叫醜醜,他去了另一個世界,我一直用著醜醜的名字,我真的不知道何時我才會開啟新的人生旅程,也許醜醜就一直用著到老吧。或許有的微信名字僅僅是一個代名詞而已,可有的名字背後藏著一個人的性格與喜好,抑或承載著某段往事的回憶。
  • 世界上最迷你的猴子,身材嬌小如同拇指,人送外號「拇指猴」
    猴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見到的一種生物,它們非常機靈,而且模仿起來人類的行為可是超級厲害的,要知道猴子的學習能力是超強的。它會仔細觀察人類在做什麼,然後機智的去模仿,這也正是為什麼很多人不敢飼養猴子的原因,因為實在是太危險了,會用火會用電。
  • 無錫姑娘姚娟三度刷新世界紀錄 獲田徑首金(圖)
    9月8日,北京帕運會田徑比賽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進行首日比賽,中國選手姚娟在女子標槍比賽中獲得帕運田徑首枚金牌,並打破該項目世界紀錄。中新社發杜洋 攝  昨天上午,北京帕運會女子標槍F42-46級賽場上,24歲的無錫姑娘姚娟三度刷新世界紀錄,以40.51米的成績獲該級別冠軍。
  • 時隔一年,李亞鵬又換女友了,對方是彝族姑娘,兩人相差19歲!
    今天,有網友曬出李亞鵬表白彝族姑娘的現場視頻。視頻中,李亞鵬拿起話筒高調地表示:「其實她本意不是這樣,因為我們倆本意是在一起。」一邊說著話,一撫摸女生的手。隨後,兩人還當著眾人的面擁吻,甜蜜十足。據悉,該女孩名叫海哈金喜,曾獲得世界旅遊小姐大賽中國賽區總冠軍,年僅30歲的她和李亞鵬有19歲的年齡差。 海哈金喜身材高挑,長發微卷,很有風情。網友看到後,2019年5月份李亞鵬不是公開過新戀情嗎?
  • 印度2歲男孩和24隻猴子打成一片,還學會用叫聲和它們溝通
    印度一個2歲小男孩,因為和當地的猴子打成一片而出名,他甚至能夠和猴子們用聲音交流。附近居民對此嘖嘖稱奇。 這群葉猴顯然是一個小群體,它們有24隻,每天準時來到薩馬斯家報到,假如這時候薩馬斯正在睡覺,它們也會叫醒他,然後陪著他坐在一起。 猴子們通常來這裡待1、2個小時,然後再回到森林裡,從來沒有失約過。
  • 一動物園猴山被汙水包圍 ,水面浮滿綠藻,網友:獅子已死,救救猴子
    一動物園猴山被汙水包圍 ,水面浮滿綠藻,網友:獅子已死,救救猴子 2020-11-17 0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雲頂之弈10.24天神猴子陣容玩法解析
    雲頂之弈10.24天神猴子陣容玩法解析 發布時間:2020-12-03 11:29 來源:掌盟 作者:暴龍電競
  • 追隨本心探究自然奧秘,細心觀察發現「達爾文鴕」
    從一個不被父親看好的頑童,追隨自己的內心渴望,找尋方向,勤於思考,達爾文終於成為改變世界的博物學家。學有道用心理學提高學習力由丹麥生物學家、科普作家漢娜·斯特拉格撰寫、達爾文後人推薦的《達爾文傳——從平凡頑童到博物學家》,講述了一個追貓逐狗的少年如何在興趣的引導下,善用資源,成長為進化論奠基人的故事。
  • 世界首例「猴子換頭」手術,耗資7000萬,手術成功後它活了多久?
    首先是眾多肆虐多年的疾病被治癒,世界人口的平均壽命增長不知凡幾。隨後是各種高精尖生命領域的探索,其中最出名的,就是2016年在生命醫學領域最出名的「猴子換頭術」了。
  • 鄧麗君:她是歌壇大女主,也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1977年底的一個早晨,父親的同行拿了個上海產的「202錄音機」到家裡,給甲丁放了一首鄧麗君的歌,「我當時傻了,我覺得,世界上還有這種聲音。」那時候正值改革開放之初,所有人都走在一條堆滿廢墟的地平線上,大家都想追求一種理想中的新生活,一種不同於之前的嚴肅語境的甜蜜生活。
  • 惡霸得病,神猴來行醫,不但沒治好還使其癱瘓,惡僕追猴子卻發現猴子...
    吳管家眼珠滴溜一轉笑道:「試試就試試,今天爺正閒得無聊呢,如果猴子看病有誤,我就烤了它吃掉!」說著將一個僕人推到了猴子身前道,「就讓猴子先給阿三看看!」大猴子聞聲睜開雙眼,從診箱裡拿出一根金絲,將金絲的一頭攥在手中,又將金絲的另一頭纏在了阿三的手腕上。「不會吧?懸絲診脈!」吳管家看後驚得嘴巴大張。
  • 24歲美女因情感問題跳河自盡?出事前曾喊救命(圖)
    黑夜中的紅宇大橋橋頭,一對年輕情侶疑因感情問題想不開,其中24歲的漂亮姑娘縱身跳下4米深的璧南河失蹤。  前日下午3點,潛水員攜帶潛水裝備趕到現場,終將女孩從河底打撈出水,引來兩岸近千市民不勝唏噓。  凌晨岸邊傳來女子救命聲  家住紅宇大橋橋頭璧南河畔的住戶王先生回憶,26日凌晨2點左右,當時天下著暴雨,突然就聽到南橋頭附近有人高喊救命,是一個女孩的聲音。他推開窗戶看見,在漆黑的璧南河邊有人影晃動,但女孩喊了幾聲就沒了動靜。  警車很快趕到,隨後有民警提著手電到河邊搜尋,但由於暴雨很大,視線受到影響。
  • 美國14歲盲少年如海豚聽聲音 用聲音「看」東西
    美14歲盲少年能聽音辨物  據美國《人物》雜誌日前報導,美國加州首府薩克拉曼多市男孩本·昂德沃德從小雙目失明,然而他卻能與同齡孩子一樣自由自在地玩耍,因為他學會了一種只有蝙蝠和海豚才會的「回聲定位法」———通過舌頭髮出聲音,再根據「回聲」辨別出物體所在的位置。
  • 記得住鄉愁在靈魂深處走動的聲音
    認真的姿態更像在織一床錦緞只想讓棉絮裡蓄滿溫暖兒時喜歡追著這個聲音看熱鬧老了,再咀嚼那遠逝的音樂——百感交集‖ 貨郎,最了解莊戶人家的需求那時,撥浪鼓的響聲可以鬧動一座村莊貨郎的擔子,挑著的都是晴朗的天氣孩子喜歡圍著貨擔子打轉兩隻眼睛瞅著玩具、棒棒糖婆婆、
  • 92歲還追星,追的還是搖滾樂隊,最老追星族告訴你什麼是大心臟
    92歲的年齡,是最怕吵鬧的年齡,絕大多數老年人不要說去現場看搖滾音樂會,就是聽一聽電視裡的搖滾音樂心臟都受不了的。而在英國,有一位92歲的老太太,居然在耄耋之年開始追星,追的還是老人最煩的搖滾樂隊The Jade Assembly,這得需要多大的心臟呀?
  • 好聲音陳俊彤發聲 《聽我說》首發直擊內心對白
    好聲音陳俊彤首次發聲《聽我說》最直擊內心的對白雨後無人的街道月光照亮後的山丘再孤寂,也別怕,因為還有我700多天,擁有夢想至蛻變,再至後來的默默淡出。因為好聲音的舞臺,陳俊彤被大眾所熟知。在完成了所有學業後,終於正式開啟音樂道路,擁有自己的音樂工作室,推出首張EP《聽我說》。
  • 好聲音陳俊彤首發聲 《聽我說》最直擊內心的對白
    《聽我說》是孤寂時候內心的聲音,歌詞直闖心扉,令那些深埋脆弱心底的微光不再是若隱若現,而是伴隨著陳俊彤的述說,直擊心底。歌曲的錄製時間是在2014年的某天深夜,這是陳俊彤為找到最佳狀態特意選擇的時間,因為這種寂寞感只有在深夜才能感受到。錄製的過程中,陳俊彤曾多次落淚,MV拍攝的過程中也是如此。對於感情,陳俊彤一直都很理智,但儘管再理智,也會有撕碎崩潰的一刻。
  • 盤點世界十大珍稀猴子
    &nbsp&nbsp&nbsp&nbsp南京現食蟹猴:小精靈磕頭作揖要好吃的盤點世界十大珍稀猴子&nbsp&nbsp&nbsp&nbsp食蟹猴是什麼?
  • 世界首例成功的「換猴頭」手術,後來怎樣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身體開始慢慢萎縮,可他才剛滿30歲。後來經診斷發現他原來是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縮症。小時候這個症狀還沒那麼明顯,營養攝入健康,所以就沒有人發現他的這個病症。但是越長大,他的身體萎縮的速度也就越快,想要醫治也已經遲了。在他生命的這30年中,他一邊感受著成長,一邊又忍受著身體萎縮的痛苦。承受著這種痛苦的他一直想著,要是能換個身體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