呔!克氏原螯蝦!

2021-02-26 中國國家地理

點擊上方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若說「吃貨」

只知曉吃什麼、怎麼吃

可真別說自己當得起這二字

知其然,定要知其所以然

本吃理君今天要說一說人見人愛嘴見嘴饞的

小龍蝦

小龍蝦的學名叫克氏原螯蝦

原產於墨西哥,後向北美擴散

給美國五大湖泊的漁業生產和堤壩造成了極大威脅

上世紀20至30年代經日本進入我國南京地區

隨後在江浙一帶迅速繁衍

對當地的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極具威脅

它們會在水稻田堤壩上挖洞築穴

現在小龍蝦已經在洞庭湖大量繁殖

威脅到堤壩設施

《中國國家地理》2003年08月 攝影/徐健

我們很早就知道了小龍蝦乃外來入侵物種,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切實感覺到他對環境的危害。其實作為生物入侵界的大拿,小龍蝦這幾年在全球「戰功累累」,是很多地區淡水河道的生態喪鐘。

比如蘇格蘭——都知道這裡是鮭魚的著名產地,但自從十幾年前小龍蝦從美國不遠萬裡地「入侵」後,鮭魚就過起了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因為它們的食譜基本一樣,而靠嘴皮子必然是搶不過兩隻大鉗子的。

除了在蘇格蘭,世界上飽受小龍蝦入侵之苦的地方數不勝數,比如在非洲的肯亞。

肯亞水資源本來就不寬裕,小龍蝦還去禍害為數不多的淡水資源,這讓肯亞人民痛苦異常。它們在肯亞的水域裡啃稻殃苗,還幾乎摧毀了浮動和沉水水生植物的生存環境,由此引發的經濟損失更是數以億計。

圖片來自網絡

有人說,它是侵華日軍帶到中國來處理屍體的,因為它擅於吃腐肉。

其實這種蝦是經由日本引入的沒錯,二戰時期,駐中國的日軍生化部隊要處理大量的屍體,經過一系列的基因改造,食腐的克氏螯蝦被成批運到日軍駐地,擔任起水體清潔的工作。它們表現出比前輩更出色的適應高腐敗水體的能力,更強的繁殖能力,並迅速佔領了大片地域,很多中國本土物種都受到了威脅。

它們旱季也能4個月不乾死,甚至能忍受微鹹的水,這在淡水螯蝦中相當少見。小龍蝦還喜歡掘洞,對於堤岸也是極大隱患,人們對它十分頭疼。

在我們國家,小龍蝦可是來勢洶洶,最終卻變成靠人工養殖才能苟延殘喘的業界恥辱——由於它的體色能產生多種變異,竟然成了寵物市場上的寵兒。

看起來養小龍蝦是件很容易的事?小心不要讓它逃入野生環境哦~

圖片來自網絡

說是人人都愛,其實就是人人都愛吃~對不對嘛~

圖片來自網絡

上面講了小龍蝦在蘇格蘭威風八面,令人頗為意外的是,即便泛濫成災,當地卻下令不準吃小龍蝦,理由竟然是:如果鼓勵人們食用將會創造出新的市場,這會導致小龍蝦傳播的更快。聽說蘇格蘭的小龍蝦已經無法無天沒人管得了了。直到最近,他們才驚奇地發現原來小龍蝦的天敵竟然是人,這才意圖亡羊補牢,開吃鼓勵食用小龍蝦。

1959年,在美國中南部的路易斯安娜州,立法機關將布洛布裡奇市命名為世界小龍蝦之都。雖然「小龍蝦節」並不是一個有特定主辦方或者政府組織的節日,但自1959年起,大批吃貨每年5月都會湧入布洛布裡奇品嘗小龍蝦以及欣賞法裔後代的音樂。

在我國,1990年代初,小龍蝦已經在江蘇、安徽、湖北一帶的大排檔裡迅速走紅。在隨後短短的20多年的時間裡,小龍蝦更是打破了一切地域歧視和飲食文化的壁壘,成為全國人民最為喜愛的外來入侵物種.

江蘇盱眙的「十三香小龍蝦」、北京簋街的「麻小」、臺灣蝦肉「手卷」,湖南長沙的「口味蝦」.

圖片來自網絡

可以說我大中國的吃貨用實際行動告訴了全世界,什麼叫做「生物防治」!

雖然完全靠吃來抵抗生物入侵並不現實,但在某些外來物種的生物防治上,吃貨絕對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地理君最後提醒列為吃貨,吃小龍蝦一定要到正規的市場、放心的餐廳,且注意觀察小龍蝦尾部的曲直,是彎的,才能吃...


別錯過

相關焦點

  • 淡水小龍蝦(克氏原螯蝦)的養殖特性有哪些?
    淡水小龍蝦(克氏原螯蝦)的養殖特性有哪些?淡水小龍蝦,學名為克氏原螯蝦,在我國分布極為廣泛,是一種外來人侵物種,喜歡生存在湖泊、河流、水庫的淺水區域和各類水草豐富的池塘、溼地、,淺水湖泊中,生長快,食性雜,適應性強,養殖周期短,一般養殖2-6個月即可達到商品蝦的規格,對溫度和鹽度都有較強的適應性,當溫度或環境不適宜時,容易攀爬逃逸或者掘洞休眠。等到環境適宜時再復甦、繁殖、爬出洞穴。
  • 克氏原螯蝦卵巢發育的研究
    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clarkii),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又名克氏螯蝦、紅色沼澤螯蝦,俗稱淡水龍蝦。關於克氏原螯蝦的產卵時間的說法各有不同,為了探討武漢地區克氏原螯蝦的繁殖季節和年繁殖周期,對克氏原螯蝦精巢和卵巢發育的形態和組織學特徵進行了文獻查閱。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武漢地區克氏原螯蝦雌性成體的卵巢發育。
  • 入侵物種「入侵不成反被食」系列——小龍蝦(克氏原螯蝦)
    小龍蝦克氏原螯蝦馬上到了一年小龍蝦的旺季,小哥不是早期不是特別喜歡吃小龍蝦的,源自2014年07月9日的一篇報導,名曰小龍蝦(克氏原螯蝦)是二戰時期日本人用來處理屍體的,當時真的不敢吃小龍蝦了,後確定是虛假信息,今天小哥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即將火爆餐桌的「神器」——小龍蝦。
  • 沸石對克氏原螯蝦重金屬殘留的影響
    克氏原螯蝦俗稱「小龍蝦」,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克氏原螯蝦的市場需求急劇增加,其食用安全性也備受關注。在飼料中添加2%沸石進行克氏原螯蝦養殖試驗,研究沸石對其體內鉛和鎘殘留的影響。結果表明:飼料中添加2%沸石顯著降低了克氏原螯蝦體內鎘的殘留量(P<0.05),對鉛的殘留量也有降低的作用(P>0.05)。天然沸石是一種架狀結構的鋁矽酸鹽礦物,比表面積大,具有吸附性、離子交換等特性。大量研究表明,沸石應用於飼料中,具有改善畜舍環境、降低動物產品中重金屬含量、吸附黴菌毒素、防治疾病等作用。
  • 江蘇省克氏原螯蝦產業技術體系廣陵推廣示範基地開展技術指導服務
    江蘇省克氏原螯蝦產業技術體系廣陵推廣示範基地開展技術指導服務2020-09-18 09: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蘇省克氏原螯蝦產        瀏覽量: 1403 次 我要評論 9月16日,江蘇現代農業(克氏原螯蝦)產業技術體系廣陵推廣示範蓋達組織技術人員對試驗示範點進行中後期技術指導,先後現場查看了儀徵市萬莊家庭農場、揚州銀谷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
  • 克氏針的 N 種神奇用法!
    由於兒童骨骺的特殊性,克氏針具有對骨骺生長影響小、操作方便、可經皮置入等優點。 >>克氏針長期固定使用克氏針代替彈性髓內釘治療小兒以及成人骨折,同樣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 神秘自我複製小龍蝦~龍紋螯蝦
    某些特點讓人感覺像科幻電影中的生物 龍紋螯蝦的學名一般寫為Procambarus virginalis 或Procambarus fallax f. virginalis,雖然和原產地在美國的克氏原螯蝦一樣是原螯蝦屬的,但龍紋螯蝦其實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是在德國產生的,於1990年代中期在德國的寵物貿易中被發現,也就是說Procambarus
  • 安徽當塗縣克氏原螯蝦簡易大棚與稻田苗種繁育技術對比試驗
    安徽當塗縣克氏原螯蝦簡易大棚與稻田苗種繁育技術對比試驗石小平等克氏原螯蝦( Procambarus clarkii ),又名小龍蝦。由於稻田養殖小龍蝦投資省、見效快,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深受廣大農民青睞。
  • 法餐實驗室:龍蒿風味海螯蝦
    龍蒿風味海螯蝦  (Tarragon-scented langoustines)  配料 Ingredients
  • 動物小百科:關於挪威海螯蝦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挪威海螯蝦,亦稱都柏林灣匙指蝦 或挪威龍蝦。挪威海螯蝦是甲殼綱十足目動物,學名為Nephrops norvegicus。是龍蝦的一種,可以食用。它簡述甲殼綱十足目動物,學名為Nephrops norvegicus,龍蝦的一種,可食。
  • 南極深海螯蝦:我可比小龍蝦珍貴多了!
    例如這南極深海螯蝦,經常被人稱作紐西蘭小龍蝦,讓人不由得想起夜宵經常吃的麻辣小龍蝦,但其實,這南極深海螯蝦可要比所謂的「小龍蝦」珍貴多了。 圖中藍色的部分就是它們的卵我們平時說的小龍蝦學名為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主要棲息於溪流和沼澤,或者溝渠和池塘,小龍蝦起源於美國東南部,沒錯,麻辣小龍蝦吃的雖然多
  • 澳門衛生局獲悉1宗克雅二氏病病例
    澳門衛生局今日(12月8日)收到仁伯爵綜合醫院1例克雅二氏病(Creutzfeldt–Jakobdiseases)極可能病例報告。
  • 一隻可重達600克,或將取代小龍蝦
    根據了解,這是一種名為「澳洲淡水龍蝦」的品種,其外表與克氏原螯蝦相似澳洲淡水龍蝦又叫做紅螯螯蝦,顏色偏向藍綠,與克氏原螯蝦的顏色有所差異,也就是這樣的淡水龍蝦,也有一定市場潛力。澳洲淡水龍蝦成年體重在100克左右,並且一隻可重達600克,按照這樣的體型,完全可以跟那些大海蝦媲美。
  • 一隻可重達600克,或將取代小龍蝦!
    根據了解,這是一種名為「澳洲淡水龍蝦」的品種,其外表與克氏原螯蝦相似,只不過在顏色以及體型上有所差異澳洲淡水龍蝦又叫做紅螯螯蝦,顏色偏向藍綠,與克氏原螯蝦的顏色有所差異,也就是這樣的淡水龍蝦,也有一定市場潛力。澳洲淡水龍蝦成年體重在100克左右,並且一隻可重達600克,按照這樣的體型,完全可以跟那些大海蝦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