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一個充滿熱情的季節
夏天的海,是一片令人無比嚮往的深藍
沉浸其中,不僅散去了燥熱
還帶來了舒適與愉悅
8月17日~18日的兩個半天,「不懂實驗室」攜手新浪廈門、喜夢寶,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嚮往的海洋」暑期公益科學營,帶領大家在潮間帶、在水母的世界裡與海洋來了一場親密接觸——
Part 1
探索潮間帶的秘密
8月17日下午4點,廈門觀音山海灘上,多出了一些稚嫩而充滿熱情的身影。他們跟隨著不懂實驗室聯合創始人、海洋生物愛好者鍾丹丹(@嘰呱)一起探尋潮間帶生物的秘密。
當潮水慢慢退去,熱鬧而繁榮的潮間帶便顯露出來了。這種特殊的環境中生活著很多「濱海居民」,它們有著超強的適應性,在這個環境中扮演者特定的角色,共同構成了濱海潮間帶的生物群落。
「嘰呱老師,這是什麼?」「老師快看,我又發現了一個新生物!」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中,孩子們也十分活躍、十分細心,明亮的眼睛仿佛能夠發現很多「隱藏故事」。
01
02
03
04
「看到海灘上的垃圾要撿起來哦!」「觀察完記得把它們放回原處哦!可能你們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會破壞一個小小的平衡!」 這不僅僅是一個發現之旅,更是一個學著與「濱海居民」和諧相處的過程。
我們所嚮往的海洋,應該是它最完整最乾淨的模樣。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這次旅程中發現了哪些有趣的生物吧~
Part 2
與水母的「約會」
8月18日上午十點,早已到達喜夢寶家居體驗店的孩子們整齊地坐到了座位上。他們將跟隨集美大學水產學院碩士研究生鄧麗秋,開啟今日水母之旅,去認識這些被稱為「海中果凍」的美麗生物們。
人們通常將水中呈膠質果凍狀的浮遊生物稱為水母,包括刺胞動物門的缽水母綱和立方水母綱生物,水螅綱有水母體階段的水螅水母(如桃花水母)和管水母(如僧帽水母),也包括櫛水母動物門的生物和脊索動物門(如樽海鞘)的一些生物。
它們是水生環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種生物,它們的外形往往像一把把透明傘,身體中95%的成分是水,因而被稱為「海中果凍」也不無道理。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滿了水母的身影:常吃的海蜇皮是海蜇的傘部加工製成;海月水母作為一種觀賞性水母在世界範圍內都擁有著很高的人氣。
小朋友們對於這種美麗的生物十分好奇,不時問出許多有趣的問題:「老師,水母有眼睛嗎?」「老師,水母沒有腦子怎麼活動啊?」「老師,水母會吃鯊魚嗎?」「如果把倒立水母倒過來會怎麼樣?」
這些問題,帶有小孩子特有的童真,更是孩子們獨立思考的體現,也展示出了他們對於水母的濃厚興趣。
在介紹完水母后,在場的每一位小朋友都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隻倒立水母以及一袋裝有飼養手冊和飼養物料的小禮包。小朋友們紛紛好奇地觀察著手中這隻透明的「精靈」。
課程的最後是提問環節,小朋友們的熱情讓老師都快抵擋不住。「老師,我知道!」「老師我會!」甚至有小朋友怕老師看不見自己舉高的手而選擇站起來。看得出來,小朋友們在今天的水母課中聽得特別認真,為他們點個讚!
嚮往的海洋中除了水母,還有許許多多的生物,越了解越喜歡,也就越嚮往。今天這樣的課堂也加深了小朋友們海洋生物的喜愛。
END
本組圖文除署名外,其餘由林楚浛、石穎霖、喜夢寶拍攝
攝像、視頻製作: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