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雪草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積雪草是一個正式中名;別名在廣東叫崩大碗、馬蹄草;在浙江叫老鴉碗;在江蘇和安徽叫銅錢草;在江西叫大金錢草、錢齒草、鐵燈盞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傘形科天胡荽亞科積雪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2,分布和生長環境
積雪草主要分布於我國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省區;通常生長在海拔200-1900米的陰溼的草地和水溝旁。
3,外形特點
為多年生草本,莖匍匐,細長,節上生根;葉片膜質或草質,圓形、腎形或馬蹄形,葉邊有鈍鋸齒,基部寬心形,掌狀葉脈5-7條,兩面隆起,葉柄長2-27公分,基部葉鞘透明;
傘形花序小,有花序梗2-4個,聚生於葉腋,有苞片2-3個,卵形,膜質,每一個傘形花序有花3-4個,聚生成頭狀,花瓣卵形,紫紅色或乳白色,膜質;
果實兩側扁壓,圓球形,表面有縱稜;4-10月開花結果。
二,積雪草的主要用途
第一,全草藥用,根據《中國植物志》記載,具有清熱利溼、消腫解毒等功效,可以治療痢疾、溼熱黃疸、血淋等多種疾病,具體可查閱專門的醫學書籍。
第二,積雪草的葉片圓形,人們通常叫銅錢草、金錢草等等,形態美觀,喜歡溼潤環境,可以作為陰溼地方作為地被植物或在室內觀賞栽培。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