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要到頭了,電影圈迎來評獎的季節。一面是如火如荼的頒獎季,一面是各家雜誌的年度十佳榜單。
所有雜誌榜單中,橘子君認為最值得一看的,仍然必須是法國的《電影手冊》。
(《電影手冊》標誌性彩色封面▲)
《電影手冊》雜誌創辦於1950年,創辦者是電影理論家、影評家安德烈·巴贊。
巴贊在二戰後的法國電影圈內,一直保持著戰鬥者的姿態:他批評戰後法國電影顯淺、浮誇、商業性強,依賴高投資的大製作和明星來獲得票房(這種景象是不是似曾相識?),同時,他倡導從生活中發現素材,拍攝寫實之作。
在他的號召力下,一批極具批判性的青年影評人聚集在《電影手冊》,他們熱愛當時的美國電影,推崇約翰·福特、霍華德·霍克斯、希區柯克等。
(巴贊與喵▲)
現在我們所接受的許多觀念,其實都備受這本雜誌的影響。
現在電影工業中普遍沿用的導演中心制,就是從《電影手冊》「作者論」脫胎而來——這種理論認為,導演對於影片的重要性,相當於作家對自己的小說。
同時,從《電影手冊》走出的三位導演,成為法國新浪潮的代表人物,直接影響了60年代以來的法國電影。他們是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和讓·呂克·戈達爾。
今年坎城電影節主海報,便是來自戈達爾的《蔑視》。
每年,這個特立獨行的雜誌都會選出自己的年度十佳,然而今年的十佳來得格外曲折。
在國內大大小小的媒體們開始宣傳、公布榜單的時候,《電影手冊》突然在推特上說榜單是假的,還嘲諷造假的外國媒體們「抄都抄不對」。
「你想洩露我們的年度十佳,起碼複製粘貼對吧,弄不對就歇會兒吧,等我們的官宣。」
行,今天官宣來了,跟之前的「假榜單」一模一樣。橘子君感到自己被玩弄了。
(今天在官方網站上官宣了▲)
總而言之,下面就是今年《電影手冊》的十佳,雖然略有波折,但應該仍然是所有榜單裡最酷的十佳吧。
導演: 克萊爾·西蒙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這部紀錄片,記錄了離巴黎不遠的一座森林以及森林裡的住戶或者過客們。他們大都是城市的邊緣人:妓女、難民、潛逃的罪犯,也有普通人,比如單身母親。
他們為什麼來到森林?又在這裡做些什麼?這裡是他們的烏託邦,還是另一片沼澤地?
一部完全找不到資料的電影,但光看劇情簡介,就覺得有意思極了。
導演: 託德·海因斯
編劇: 菲麗絲·奈吉 /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
主演: 凱特·布蘭切特 / 魯妮·瑪拉
類型: 劇情 / 愛情 / 同性
《卡羅爾》是去年的電影,今年才在法國上映。講一些朦朦朧朧的感情,大魔王和小白兔的愛情故事——其實很難稱得上故事,只是生活的小碎片拼湊在一起。
讓橘子君印象很深的是,凱特在後來採訪中被記者問到,是否真的是同性戀。她大翻白眼,說:「 Who cares?」
導演: Antonin Peretjatko
編劇: Antonin Peretjatko
主演: 馬修·阿馬立克 / 維馬拉·龐斯
類型: 劇情
又一部完全找不到資料的電影。
從已經看過的人所寫出的短評來看,應該是一部癲狂喜劇,自黑法國黑到飛起。另外帶有很強的復古氣質,向70、80年代的法國電影靠攏。故事講的是蓋亞那雨林秘境中,所催生的一段不可思議愛情。
向來對法國的喜劇抱有好感,大都十分瘋癲,下限極低。
導演: 阿蘭·吉羅迪
編劇: 阿蘭·吉羅迪
主演: 達米安·勃納爾 / 克裡斯蒂安·布耶特
類型: 劇情
坎城電影節放映的第一部電影,橘子君還沒緩過勁來,就看到了無數性器官的特寫,一場實打實的順產生娃戲,以及最後老頭在弗洛伊德BGM中被抽插著死去。
媒體場不斷有人退場,堅持到最後的人高喊,這他媽就是藝術啊!
導演: 佩德羅·阿莫多瓦
編劇: 佩德羅·阿莫多瓦 / 愛麗絲·芒羅
主演: 阿德麗安娜·尤加特 / 艾瑪·蘇雷茲
同樣今年坎城主競賽的電影,講得是女兒在18歲生日的時候,離開了母親,沒有留下任何線索。母親胡麗葉塔企圖用各種辦法找女兒的故事。
除了顏色鮮豔,很美麗之外,橘子君很難從中感受到更多。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母親思念女兒的樣子,就像犯了毒癮。
導演: 布魯諾·杜蒙
編劇: 布魯諾·杜蒙
主演: 法布萊斯·魯奇尼 / 朱麗葉·比諾什
類型: 喜劇
第三位來自坎城的影片。
比較有意思的是,當天的場刊中,法國媒體大都給了高分,而外國媒體都一臉懵逼。
橘子君查了查,裡面藏滿了各種法國歷史、地理梗,就連每個主人翁的名字都特有指代。對於我等外國人來說,以正確姿勢欣賞本片的唯一途徑,可能是字幕組大神給出的外掛字幕。
導演: 小克萊伯·門多薩
編劇: 小克萊伯·門多薩
主演: 索尼婭·布拉加 / 伊蘭迪爾·桑託斯 / 卡拉·裡巴斯 / 溫貝託·卡勞 / 朱莉婭·伯納特
類型: 劇情
第四位來自坎城的影片。
這是一個關於釘子戶的故事——地產商想要修房子,女主角卻拒絕賣掉自己的房子,並且與地產公司展開了冷戰。最後一場手撕開發商的大戲確實很帶勁,但其實影片中透露的巴西社會現狀,以及釘子戶阿姨離群索居的生活,才是重點。
導演: 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
編劇: 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
主演: 艾麗·范寧 / 阿比·麗 / 貝拉·希思科特 / 吉娜·馬隆 / 卡爾·格洛斯曼
類型: 驚悚
第五位來自坎城的影片。
這部電影一出資源,橘子君就做了一次「重口味圖解」。整體夜店風,不管是燈光,還是服裝,還是配樂。影片最後,真·人吃人,很帶勁。不過對於橘子君這樣略執著於故事的人而言,這部電影有些太漂浮了,故事零分。
也有人覺得故事零分,但其它滿分,不好說,見仁見智。
導演: 保羅·范霍文
編劇: 菲利普·迪昂 / 大衛·伯克 / 哈羅德·曼寧
主演: 伊莎貝爾·於佩爾 / 克裡斯汀·伯克
類型: 劇情 / 驚悚
第六位來自坎城的影片。
兩位大齡主創,78歲的導演範霍文,63歲的女主角於佩爾,拍出一個非常刺激的故事,年輕人們可別落後啊。
於佩爾塑造出一個非常飽滿的女性角色,糾纏在父親、前夫、兒子、隔壁的情人等男性之中。故事從她突然在家被強姦開始,一路尋找罪犯,最後罪犯是誰已經不再重要。
讓橘子君頗為在意的是,於佩爾63歲,竟然也有那麼些時刻,顯得非常性感、可口。
注意,這位女演員可能是妖怪。
導演: 瑪倫·阿德
編劇: 瑪倫·阿德
主演: 桑德拉·惠勒 / 露西·拉塞爾
類型: 劇情 / 喜劇
第七位來自坎城的影片,《電影手冊》愛坎城無疑。
今年坎城反響最好的電影,場刊史上最高分,導演處女作。
電影講得是一個父親,試圖幫女兒尋找她失去的幽默感的故事。所有的情節設計、故事設計,都不斷將父女二人推向尷尬的深淵。讓坎城全場笑瘋的兩場戲,一個是女兒獨唱,一個是裸體趴體,都是在女主角陷入令人絕望的尷尬之後發生的。
可能從此開闢尬片,這個新喜劇類型。橘子君非常喜歡。
不過,這些電影尺度都不小,可能沒法引進,咱們只能網盤見了,留著過年看吧。
(版權歸橘子娛樂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