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繞三裡路,不走孟曹埠」,這是形容過去孟曹埠村因貧困而讓人避而遠之的順口溜。如今孟曹埠不僅甩掉「貧困帽子」,還一躍發展為擁有全國知名蝸牛養殖基地的致富樣板村。在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中,孟曹埠村走出了一條以蝸牛養殖為主導產業,統籌現代高效農業和鄉村觀光旅遊業融合發展之路。
孟曹埠村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沙河鎮西北部石樑河畔,327國道穿村而過,村民從事傳統種植歷史悠久。2016年村黨組織換屆後,孟曹埠村通過抓班子強核心,抓黨員贏民心,抓發展增信心,築牢了黨總支「戰鬥堡壘」。
為擺脫村裡傳統種養殖規模小、分布散、品種單一的困境,黨總支書記季景合多次帶領黨員、養殖戶前往泗洪縣、海州區等地學習調研。2017年秋季的黨員大會、村民議事會集思廣益,決定把本村傳統農業升級為規模化、標準化的現代高效農業,將蝸牛養殖作為支柱產業率先啟動。「進行土地流轉是必由之路,也成為了全村黨員幹群的共識。」近年來,孟曹埠村先後流轉土地900餘畝,用於白玉蝸牛、精品葡萄等多形式的規模經營。
孟曹埠村聚焦產業升級,強化發展路徑,村黨總支引領龍頭企業與農戶合作的雛形初現。2018年初,由榆沙科技公司投資2000萬元的蝸牛養殖園項目順利落地,一期建成標準化養殖基地500畝,育種溫室大棚34棟。為示範帶動農戶參與養殖,村黨總支與榆沙科技公司對接,招聘20餘名建檔立卡農戶任養殖員。組建以黨員為主,入黨積極分子和種養殖大戶等參與的黨員志願服務隊,提供聯戶包人、結對幫扶、技術指導和政策諮詢等服務。村內草莓、藍莓、葡萄和奇異果等生態種植園全面開花,休閒採摘、觀光旅遊業漸成氣候。依託基地培訓推廣中心,新增富民崗位100餘個,年培訓農民1200餘人次,年人均增收10000元以上。
「強布局,鎮村社合力,謀長振興道路」,這讓孟曹埠村敲開了「致富之門」。記者了解到,沙河鎮黨委、政府統領全局,通過資源合理配置、項目輻射帶動,不斷拓展「黨組織+合作聯社+龍頭企業+農戶」的「曹埠模式」。該鎮黨委、政府先後爭取上級移民後扶資金、扶貧專項資金等500餘萬元,用於園區周邊農田水利配套設施和蝸牛養殖大棚建設,大棚建成後以租賃形式交由榆沙科技公司使用。2019年11月,由孟曹埠村黨總支領辦成立蝸牛養殖合作聯社,季景合兼任理事長。合作聯社先後引導兩批共28個經濟薄弱村村集體出資參與,由榆沙科技公司集中養殖,統一管理,保障10%的扶貧資金利潤收益。為延伸產業鏈,村內蝸牛冷鏈加工中心、藍莓種植示範基地等項目也已提上日程。(記者 張偉偉 通訊員 朱書靜 王海超)
【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