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科學課上要求抓幾隻蝸牛回來養一下,模擬它們的生存環境飼養,觀察它喜歡吃什麼食物。抵不過女兒一而再再而三的嚷嚷,還是到小區樓下逮小蝸牛去了。好不容易找來了三隻,按書上說它們喜歡生活在溫暖溼潤,有枯枝落葉的地方。好吧,家裡剛好有一個買水果得來的透明包裝盒,有蓋子且上下都有小孔,排水和通風透氣都沒有問題,既便於觀察又可以防止蝸牛逃跑,實在是最理想不過的蝸牛之家了。


蝸牛之家底下鋪一層沙子,中間一層泥土,上層是一層青苔,再放點枯枝落葉灑點水就完成了。實驗證明蝸牛喜歡吃蔬菜而且很喜歡這個家。養了一段時間後有了意外的發現,蝸牛在裡面產卵了。
也不知道會不會成功地孕育出蝸牛寶寶,暫且不管它。每天都是正常投餵新鮮的蔬菜葉,有一天更換菜葉把菜葉翻過來的時候發現了很多蝸牛寶寶,真是驚喜呀。
接下來發生的事有把我嚇到了,蝸牛的繁殖能力超強,上網查了一下原來蝸牛是雌雄同體的,孤陋寡聞的我還是第一次知道有雌雄同體的生物。也就是說它們只要發育到成熟期,碰到同類就可以交配繁殖而無需分公母,皆可產卵。蝸牛之家的情況就是蝸牛接連不斷的產卵,一窩一窩的小蝸牛出生了。
總結一下這個實驗還挺有趣的,模擬了適合蝸牛生存的環境,見證了蝸牛的繁殖過程,還能見證枯葉慢慢地被微生物分解只剩葉脈的過程。還有觀察蝸牛爬行時觸角的動態也是很有意思的,這讓我想到了海綿寶寶裡面的小蝸。以下是我為它們拍下的美照。
後來為了避免這支龐大的蝸牛部隊日後傷害我陽臺上的花花草草,在小蝸牛長大之前我把它們全部放歸自然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