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有4種生長期的飼養管理,繁殖後最常用的3個孵化法你知道嗎?

2020-12-04 花草小蓓

大家好,我是本期原創作者小蓓,我們人類會將我們不同的年齡段分為童年、青年、壯年、老年之類的,不同的期間內行為模式都是不一樣的,那麼在飼養蝸牛的時候我們也能將其分為四個生長期,小蓓下面就會帶大家看看它們這些期間內的飼養,以及在繁殖後,我們可以採用的三種孵化蝸牛的方法。

幼蝸

幼蝸體質嬌嫩,是蝸牛一生中最難照料的階段,應精心餵養。飼養池或盆要隔3~5天衝洗1次,每天清除糞便、雜物及飼料殘渣,以防病菌和蟲害。幼蝸孵化出來2~3天內不吃不動,3天後才漸漸活動,攝食卵殼,這時可用菜葉把它引誘出來,轉入飼養池中。飼料用新鮮、細嫩、多汁、易消化、營養豐富的菜葉,同時搭配些米糠、麥麩、稀飯等精飼料用開水燙軟或炒煮,粘在菜上讓幼蝸採食。要注意補充鈣質和掌握適宜的放養密度。

生長蝸

1月齡後的蝸牛稱為生長蝸。此時應增加飼料,早、晚各餵1次。溫度在24℃~34℃範圍內生長最快,要注意溼度和通風。如果溼度不夠,要用噴霧器噴水,低溫時噴熱水,高溫時噴冷水。放養密度,一般2月齡每平方米1000~2000隻,3月齡700~800隻,4月齡250~300隻。

生長後期蝸

蝸牛已具備繁殖能力,為促使早產卵、多產卵,應多餵鮮嫩多汁的菜葉、南瓜、西瓜、地瓜、水果等的皮渣,並多搭配一些精飼料。飼養溫度23℃~30℃,空氣相對溼度80%,每平方米放養100~150隻。

種蝸

每天早、晚各餵1次青菜、瓜果皮等多汁飼料。飼養溫度26℃~30℃,空氣相對溼度80%在活動期間,每天淋水1次,同時注意清潔和通風。

蝸牛的繁種

蝸牛在交尾後10~15天便開始產卵。產卵期間要做好各種準備工作,事先選擇好產卵地點,一般為鬆軟潮溼的泥土地為宜。蝸牛每年可產卵3~5次,第一次性成熟並產卵,往往產卵量較少,以後會慢慢增加,最多可達700粒以上。每年的4~10月份都是蝸牛的產卵季節,其中除了7月和10月,其他時間均是是產卵高峰期。需要注意的是,在適宜條件下,蝸牛每年的第二次產卵無論是在數量或質量上都是較好的,應注意採集。

收集時可將卵穴的泥地輕輕撥開,小心取出卵粒。也可連土帶卵一起剷出放入孵化箱進行孵化。要選呈淡黃色或乳白色、有鈣質外殼、粒大而飽滿的優質卵進行孵化。取回的卵粒應妥善放好,切忌暴曬或浸泡。蝸牛卵的孵化溫度為20℃~35℃,最適宜的溫度範圍是25℃~30℃。孵化期間,空氣相對溼度應保持在70%左右,以用手緊握泥沙,泥沙成團,兩三滴水從指縫流出為佳。

1.缸孵化法:準備一潔淨的水缸,缸底鋪一層3~5釐米厚的孵化土,孵化土可用菜園土和沙以2:1的比例配成。將卵放於孵化土表面,卵上蓋一層紗布,每天觀察缸內的溫度及孵化土的溫度,視具體情況適當地灑些水於紗布之上,注意不可過溼。在適合的孵化條件下,經過7~10天,即可孵化出幼蝸牛。

2.無土孵化法:取一水盆或木箱,內鋪一層1.5釐米厚的溼海綿。把卵置於溼海綿上,再蓋上2層溼紗布,保持紗布的溼潤。在適合的情況下,7~10天也可孵出幼蝸牛。

3.布孵化法:在缸內或木箱內鋪上孵化土3~5釐米厚。然後鋪上一塊棉布,將卵置於棉布上,在缸口或箱口遮蓋一塊溼布,再蓋上蓋。保持適宜的溼度和溫度。7~10天可孵出。由於蝸牛卵較為脆弱,在孵化時不要輕易翻動,以防破損。人工養殖蝸牛一般都採用人工孵化的方法。幼蝸牛剛出殼時體質較差,活動能力不強,對環境的適應力也較低,而且對於溼度及溫度的要求比較高,所以要特別加強管理。

此時應避免強光,加強保溫、保溼措施。溫度宜在25℃~30℃,空氣相對溼度在60%~80%。幼蝸牛的飼養密度不可過大,一般2000~3000隻/平方米為宜。投餵的飼料應是鮮嫩多汁的青飼料,同時輔助投餵一些人工精飼料。日常要注意清潔衛生,及時清除殘食和糞便,使幼蝸牛生活在一個乾淨的環境中。

小蓓說完這些也不知小夥伴有沒有看進去,那這裡就再總結一下,蝸牛幼期的時候太嬌嫩,所以最難掌握飼養的度,之後就還好。繁殖的話,產卵的地點我們首先要給其選擇好,第一次產卵的數量可能會很少,但是會越來越多的。孵化這些卵小蓓列舉了三種方法,總的來說,都需要保溼保溫,乾淨整潔。你見過什麼樣的蝸牛呢?

相關焦點

  • 種蝸牛的管理要注意這些,你們真的知道嗎,進來看看吧!
    大家好,我們今天分享的內容是關於種蝸牛的管理的方法和注意要點,不懂的親,認真看下去,就會明白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蝸牛放入育種箱或池塘後,必須產卵,在出苗前經常進行種子蝸牛的飼養管理,促進性腺的發育,提前繁殖,多產卵。主要的管理操作如下。
  • 雁鴨類(鴨科)的飼養管理和繁殖
    本文主要介紹其管理和繁殖。1.設備條件。飼養水面應儘量開闊。最重要的是流動水,既衛生又符合水禽的要求能種植水草和養魚就更好了。島嶼和陸地也是不可缺少的。雁鴨類多群棲,宜成群或混群飼養,但數量不能過多。通常有放養(天然動物園或自然保護區)籠養或經斷翅放養。所謂斷翅是把一側翅膀的最外側5枚初級飛羽連同其所附著的掌骨和指骨切除。
  • 白玉蝸牛的特性及飼養注意方面(簡版)
    6個月左右,個體長到35克左右時性成熟,多數蝸牛是以雙交配的方式進行的。 3、喜溫喜溼、食性雜 由於遺傳因素決定,在悶熱之夜,白玉蝸牛的活動十分旺盛,它對溫度和溼度非常敏感,喜歡高溫高溼、陰暗潮溼,尤其是雨後天氣,活動更加活躍。 在冬季保溫得當時,白玉蝸牛也照樣能正常生長繁殖。
  • 蝸牛越冬,需要半年時間,與日常的飼養有很大的關係
    今天王小二給大家介紹的是蝸牛在越冬期間應該怎樣飼養管理以及蝸牛的採收。蝸牛越冬的時間大約要半年,是否能安全的度過嚴冬,與日常的飼養管理有著很大關係。那麼在越冬期間應該怎樣飼養管理呢?(1)控制溫度:要使蝸牛安全越冬,飼養室的溫度一定要控制在20~30℃之間。如果溫度降到15℃以下,或者一會高一會低,蝸牛就會分泌黏膜,或者蟄伏不動。
  • 蝸牛吃什麼 蝸牛喜歡吃什麼
    蝸牛是一種常見的陸生軟體動物,已經生活在地球上。蝸牛有很多種,約有25,000種,分布在世界各地。由於蝸牛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因此它們是國外非常受歡迎的動物,在世界四大名菜中排名第一。那你知道蝸牛吃什麼嗎?下面就來看看蝸牛喜歡吃什麼吧!
  • 白玉蝸牛的繁殖技術
    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人工養殖只要控制好溫、溼度,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幼蝸牛6月齡達性成熟,交配受精後10天~15天產卵,多將卵產在洞穴內、菜葉上或海綿上,呈團塊狀。卵為橢圓型,有乳白色石灰質外殼,比綠豆稍大。每次產卵100粒~200粒,年產3窩~8窩。卵產出後可收集放入盆內或木箱內孵化,卵上面的粘液、糞便等不必擦洗。
  • 雲耕時代白玉蝸牛養殖必須知道的常識
    這裡重點介紹一下木製飼養箱的製作方法: 飼養箱的規格可根據飼養室面積確定。飼養箱加蓋後的高度應在20至25、長60、寬45釐米左右,板材厚度為1.2釐米,最好用杉木板或其它舊木板,飼養種蝸牛的飼養箱不必清縫,有利於通風透氣和觀察灑水。放養小蝸牛的飼養箱則應做得嚴實一些,以防外逃。
  • 蠍子如何飼養?東亞鉗蠍養殖管理技術
    休眠內的溫度以0至10攝氏度較為適宜,溫差上下不要超過3至5攝氏度。假如休眠期內的溫度一直波動在﹣5至12攝氏度之間時,將使它處於動靜不安狀態,勢必影響其正常休眠因而造成死亡。生長期內氣溫低於20攝氏度時,它的活動減少,同時生長發育受到抑制因消化不良而產生腹脹。並且使雌蠍的體內孵化期延長和停止交配。孕蠍會由於腹脹造成體內孵化失敗,從此終身不孕或死亡。
  • 廣西眾創農業 正確認識養殖白玉蝸牛的各個期間
    廣西眾創農業 正確認識養殖白玉蝸牛的各個期間白玉蝸牛,因其頭、腹、足潔白如玉,故稱為「中華白玉蝸牛」,簡稱「白玉蝸牛」,系中國獨有品種,以人工養殖為主。白玉蝸牛是雜食性動物,一般以綠色植物為主,尤其喜食多汁瓜果和綠色植物的葉片,各種綠色植物及糠麩均可作為白玉蝸牛的食療。
  • 蝸牛飼養環境的光照和通氣
    光照因素包括趨光性、光照度和光周期3個方面。光照對於蝸牛有機體的熱能代謝、行為、生活周期和地理分布等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1. 趨光性生物向著光線移動的習性,叫趨光性。蝸牛一般為負趨光性,對直射光多趨避,尤怕強光和紫外線的照射,趨向較弱的散射光。如在強烈日光下,經2~3小時即被曬死。
  • 白玉蝸牛怎麼養殖,白玉蝸牛養殖方法
    這裡重點介紹一下木製飼養箱的製作方法: 飼養箱的規格可根據飼養室面積確定。飼養箱加蓋後的高度應在20至25、長60、寬45釐米左右,板材厚度為1.2釐米,較好用杉木板或其它舊木板,飼養種蝸牛的飼養箱不必清縫,有利於通風透氣和觀察灑水。放養小蝸牛的飼養箱則應做得嚴實一些,以防外逃。
  • 關於小白鼠的常見知識和飼養繁殖管理,你知道多少吶?
    體型略大於最小的巢鼠,尾巴長,其長度略大於體長,眼睛大上下頜各有兩個門齒和六個臼齒,門齒能終生不斷生長,可使磨損的門齒齒端得到補償,牙齒總數為16枚,上頜第一臼齒特別發達;而門齒內側有一直角形缺刻;小鼠面部尖突,嘴臉前部有長長的觸毛;後足較短,一般小於17毫米。耳殼短而厚,聳立呈半圓形,向前拉不能遮住眼部。
  • 蝸牛到底是噁心還是可愛?看完這些它們的生存飼養,你有動搖嗎?
    冬季溫度下降,若不採取加溫措施,蝸牛會進入冬眠狀態。這不但不利於蝸牛快速生長繁殖的目的,也增加了養殖成本。此外,有時氣溫長期處於10℃~20℃,這個溫度範圍極不利於蝸牛的生長發育。因此,採取保溫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保溫的方法常用的有火爐保溫、暖氣保溫、電爐及加棚保溫等方法。
  • 4種適合新手飼養寵物蜥蜴
    繁殖:雌性每季可以產卵3-4次,每次產兩顆卵,由於是無黏性的卵,所以可以很容易的移到孵蛋器中孵化.約50-60天 可以孵化.未受精的卵約一周左右就會變黃腐敗,受精卵則保持白色並且會稍微漲大.最適宜的孵化溫度是攝氏28.9-30.6度,孵化的幼體雌雄數目相當,較高的溫度則 產生較多的雄性,溫度較低則產出多數的雌性.重要的是溫度最好不要超過32度,否則胚胎容易死亡。
  • 養殖蠍子的飼料:蟋蟀、蠅蛆和黃粉的飼養和孵化管理
    前面我們講過,可以利用養殖蠍子的溫室,進行養殖土元和蟑螂種蟲的育苗。其實在溫室內,也可以同時孵化蟋蟀和蠅蛆,也可以同時養殖黃粉蟲。我們談談黃粉蟲、蟋蟀和蠅蛆的養殖經驗。蟋蟀在溫室內和室外蠍房的管理經驗孵化蟋蟀種苗需要需要提前買來蟋蟀卵,蟋蟀卵的孵化非常簡單,只要把購買的卵土(購買的蟋蟀卵是和土混合在一起的),放在淺盤內,經常噴水保持溼度。蟋蟀卵土孵化時的溫度在25-30℃最佳;空氣溼度保持在70%左右即可。暖房內控制好溫度的前提下,3周左右即可孵化出種苗。
  • 蝸牛寶寶要降生,要準備好箱子和泥土,蝸牛媽媽在泥土中挖穴產卵
    大家好,我是專注養殖蝸牛的石頭哥。養了 蝸牛後,再產卵、出苗應該怎麼飼養,怎麼搭配飼料,這個是後續一一都會碰到的問題。今天小編給大家說說這種蝸牛的管理。種蝸牛放入育種箱或池內後,在產卵、出苗前必須做好種蝸牛的飼養管理,以促進性腺發育,提早繁殖、多產卵。
  • 烏龜的人工繁殖技術,人工飼養以及烏龜的選種,孵化過程注意事項
    在種龜的選擇上面一般要求雌龜在飼養5年以上,應體質健壯,放在地上 它會很快把頭伸出,迅速有力地爬過來,在市場上選購親魚時,宜在夏、秋季進行,雄、堆龜的選比可為2~3:1,具體選購時,要注意檢查龜食管裡是否置有的購成因擠壓、撞造成的內傷等。
  • 蚯蚓養殖很容易,這些飼養管理技術很重要,你必須要知道
    蚯蚓養殖很容易,這些飼養管理技術很重要,你必須要知道在咱們的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蚯蚓優良品種的高產優質等性能,咱們必須要通過純種的選育對它進行提純。為了保證下一代的優良特徵,並且希望這些特徵得以提高,趨向一致,就需要咱們不斷的在群體中挑選新的品種,來讓這些個體之間進行交配,從而產生後代,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關於蚯蚓的飼養管理技術。蚯蚓原種場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蚯蚓提純選育,還有提純復壯,以不斷的選育並保持優良的品種,達到早熟高產,優質,穩產低耗的目的。
  • 蝸牛生活環境的溫度和溼度
    例如,褐雲瑪瑙螺在廣東海南地區長得極快,5個月內能長到90克重,當年秋末產出的卵也能越冬,翌年驚蟄以後即能孵化出幼蝸牛;而在上海地區生長就較慢,5個月才長50克重。褐雲瑪瑙螺的繁殖盛期在海南為3~5月,在山東青島則為7~9月。在我國廣西、廣東地區,繁殖期為4-11月,盛產期在7月;而在塞席爾,繁殖盛期為11~12月,在馬來西亞為3~5月。
  • 《最強蝸牛》寵物蛋孵化攻略 孵化方法介紹
    在最強蝸牛手遊中寵物蛋怎麼孵化呢?遊戲中的寵物蛋就是異界之種,我們是需要把他們孵化出來的,那麼具體該怎麼去做呢?想知道寵物蛋孵化方法的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最強蝸牛》寵物系統相關介紹 寵物系統開啟攻略 寵物系統玩法 寵物蛋孵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