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從上個世紀60年代講起,本書的女主角葉文潔,當時還是一個妙齡少女,她的父母都是大學的物理教授,然而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知識分子與整個社會格格不入,他的父親在一次批鬥大會中被當場打死,她的母親也隨後發瘋病不久去世,葉文潔因為出身問題被下放到生產建設兵團參加勞動,家破人亡的悲劇,讓葉文潔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這便是三體故事的開始。
只有主人公全家死絕了,才能夠在毀天滅地的時候沒有一絲牽掛,要不然怎麼也解釋不通。
這種家破人亡的設定,往往是小說中大劫難的必要鋪墊。
有這種類似情況的,還有明教教主張無忌,但張教主比葉文潔的情況可好多了,他還有一大幫明教的朋友,武當派的師叔,好幾個紅顏知己,所以張教主依然是一個宅心仁厚的正面角色。
相反,在電視劇版的《倩女幽魂》中,七夜聖君原本也是一個風流瀟灑,亦正亦邪的正面形象,可當他帶領魔教眾人準備回歸正途的時候,卻遭到伏擊,死得只剩下他一個人,唯一的情人聶小倩,愛的還是寧採臣。這才有了魔君現世的一場大戰。
毀掉你對這個世界所有的憧憬和希望,是讓角色瘋狂的最佳辦法,而且還能不招人恨,甚至惹人同情。
於是在她失去了所有的親人,以後作者又開始對他下黑手了。
葉文潔在建設兵團親眼目睹了地方部隊大規模砍伐樹木,破壞環境的舉動,她與另外一個記者白沐霖情投意合,白記者準備寫信給中央反映情況,葉文杰自告奮勇要替他抄寫信件。
果不其然,這件事後來被地方定性為反革命,兵團政治部來調查葉文潔,她很自然地把所有事都推到了白沐霖身上,然而沒想到白記者一口否定,與她劃清了界限。
這就有點過分了,葉文潔是實話實說,頂多是不夠義氣,你白記者這麼做,確是栽贓陷害。
一段懵懂的初戀,沒有轟轟烈烈的開始,卻有著悽涼悲慘的結局,愛情就這麼沒有了,後來的楊衛寧和伊文斯,對葉文潔而言,不是愛人,只是夥伴。
雖然葉文潔並不承認,但上級領導可不管這些,對她各種嚴刑拷打,尤其是那些原來朝夕相伴的戰友,現在都擔心受到連累,對她是怒目相視,恨不得食肉寢皮。
就這樣,友情也沒有了!
然而無巧不成書,在生死關頭,楊衛寧找到了她,紅岸基地,一個保密級別十分高的機構,獨立與所有系統之外,哪怕外面洪水滔天,紅岸基地裡面也一樣,風平浪靜。
葉文潔在這裡面得到了難得的寧靜,再沒有人來傷害她,但這裡是一個牢籠,她的負面情緒得不到釋放,心中沒有陽光。
利用太陽來做放大天線,像宇宙發出廣播,只是她的一次技術嘗試,但當她得知三體人的入侵意圖以後,仍然執意暴露太陽系坐標,正是她反社會人格的極端體現。
葉文潔對於地球三體組織,並沒有太多實際性的意義,沒有做出什麼實質性決定,只是因為她紅岸基地的背景,讓她成為了大家的精神領袖。
有葉文潔在其中,作者能夠更加容易描寫這個龐大的神秘組織,不必太多的去介紹它的背景和來龍去脈。